Smknow行测

真正的速算技巧其实是笨功夫

smknow_vipi 13年前 1047次点击

真正的速算技巧其实是笨功夫

10 条回复

smknow_vipi [OP]    13年前

2011年3月24日楼主特别通知:感谢各位朋友的信任,迄今凡通过回复或发短消息索要速算法PDF文件的朋友,本人都已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过一段时间工作会比较紧张,有时不能及时来QZZN。自今日起,请想要PDF文件的朋友给任何一个此前回复本贴留下过电子信箱地址的同志发短消息索要,相信他们是共同奋斗者,大多会帮忙的。
我是一个考了五年国考的人,今年终于过了初试,上周刚进行了面试,在等消息。无论成不成,我不会再考了,因为,年龄超了。
给坛子里的弟弟妹妹们说说运算吧。
我未必有资格说这个,因为这里高手很多。而且这次面试时发现,有那么多高人,年纪轻轻,还在学校,考得那样好。我不是高人,说说笨功夫。
运算是行测中比较硬的一块功夫,无论前面的运算还是后面的资料分析,经常有人会想,如果有个计算器在手,还怕神马?关键是人家不让你带计算器。
我在帖子附件里加了一个QZZN常见的速算技巧集合,据这一年多泡QZZN心得,速算基本资料就是这些,常会被不同的人转来转去。
这些资料很好,有些很巧妙,但是它们都带有特殊性,就是说你得迅速判断数据特征,然后决定用哪个办法来解。这几年出题的先生们恐怕也在跟辅导班、QZZN斗智,凡是比较普遍的技巧,他们都在想办法克服,目的是:考出考生无技巧情况下的真实能力。
我有一个可能会被人骂的笨办法,像小学生那样,学速算。
至少我今年是这样干的。大概10月份起,找了本《史丰收速算法》来看。这个速算法在中国流行很多年了,现在有些过气,当时我找本书竟然找不到,好在有互联网,在网上东搜西搜,找到一个PDF文件。这本书其实并不厚,如果去掉自我推销成份,再把我们不需要的一些算法去掉,核心部分也就几十页。
我大概用了一周熟悉基本规律,然后就是练习。练到12月初快考试时,两个5位数之间的乘法已经比笔算快,至于基本加减以及个位数乘大数,更不在话下。除法我没练成,到今天也不太懂它的规则。
我不是做广告的,当然也不推荐大家去找史丰收的什么班。事实上,史大师已经去逝了,在这里向他致敬——很了不起,他的办法真的很好。
一、好处:
这个算法的好处
1、是从高位算起,当你在题中需要比较两组计算结果谁大时,可以从前往后迅速看出大小来。尤其是非常接近的数,这个算法可以直接算某一位的结果,你可以从各个选项中只找不同的那位,直接算它,然后出答案,很省时。
2、是思维不会被打乱,它是把减法化加法,除法变乘法,等你算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时,实际上只是做一件事,就是按它的基本规则推算简单答案然后掰着手指头把它们加起来。指数也是这个算法一个特点,当你在一堆列表中需要求出两列数据平均值大小时,很用得上。
3、培养数字感觉。依我看,史丰收速算法的核心就是算“临界点”——各个数字在乘到什么情况下会进位。这个非常有用。QZZN上许多速算法是让你估数,把大数推成近似的整数再算,但你知道怎么一看它的瞬间就把它往大或小里估?估到多少既简单又不失准确?尤其是估两个大数相乘、相除等结果的近似值后再进行下一步运算,你这一步如果估不准,根本找不到答案。史丰收算法就是能帮你估,因为它的规则是某数乘2-9中的任何一个数,当这个数在“临界点”上就会变化,你估数时有了临界点的意识,一般会估得比较准。
二、苦功:
我家里的亲戚知道我这么大练速算时,其实心里是不太赞同的,他们劝我别太心高了,练这个未必有用。但我考了好几年,最近两年距离所报职位面试线的差距都在1分到0点几分之间,对我来说,行测省出5分钟、算得再快再准一点也许就能上,因此还是不怕笑话,咬牙坚持了。我儿子当时经常跑到房间里奇怪地看爸爸摆手指头,后来也经常在睡觉前学我伸手指头曲伸不止。
练习是必须的,所以我说这是个笨功、苦功。但也没有想像中那样苦,因为实际上也就练两个月左右就会有效,先把2-9的乘法规律背熟,再把十以内手指加法的手势练熟,相信大家比我年轻,一两周肯定能学会。然后,我的办法是,每天用excel随机生成5-6位数字若干,把它们乘来乘去,算的时候要计时,不断练。刚开始你会发现简直慢的要死,也不准,一般来说前二十天根本不如笔算来的快。但要坚持,突破这个瓶颈,就会越来越快了。
日常会有很多机会练习的,比如:早晨出来去上班,看到街上的车牌,心算它与它的个位相乘是几,不求准,就是练习最基本的个位数乘法规律,坚持下去,自然有效。
至于除法,我是真没有学好,据说史丰收是可以两个高位相除不用草纸,直接说答案的。我不行,我乘法除法都需要草纸,但应用史丰收先生的基本规律省去了用小九九从后往前乘,再一步步加减的麻烦。
说了这么多,人家会说,你的办法很笨啊,成绩高吗?告诉大家,也不高,我的行测是69,这次面试时,有位兄弟好像没我这么下笨功,但人家青年才俊,得了76。
但我觉得,您如果行测都能70多分了,就不用看我的帖了,我是比较普通的人那种人,年龄大、运气差、考得也不好,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再坚持。如果有哪位弟弟妹妹跟我一样,坚持了几年还是无法突破,建议试试这种办法。
今天,还在暗暗焦急等待中,不知面试结果怎样了。昨天写了一篇面试感受的帖,今天再写个这篇行测速算的。无论未来结果如何,我感谢QZZN这一年多给我的帮助,感谢这里那么多无私热心的朋友互相鼓励扶持。因此,不管面试是否成功,都决定分享一下我的经验,算是回报大家也好,算是积攒人品求祝福也好。总之,祝愿大家!同时,也提醒大家,各人情况有异,所有建议仅供参考。

2011年4月11日修改注:那个PDF文件超过大小限制了,打压缩包也不行,各位弟弟妹妹们自己搜索下载一下吧,如果找不到,看本帖最前面那段话,有解决办法。

[p_w_upload=293272]

2011年3月11日修订补充:本人通过面试了,体检之后,正在等下一步的消息,附几个其他方面的经验,供弟弟妹妹们参考,人人有异,不可全信。
亲身体会:在工作中练申论,以今年黄河精神为例
国家部委面试的几点感想
中央部委3月7日体检经验

王子小寒    13年前

https://bbs.qzzn.com/read-htm-tid-9829448.html

其实不是。有简便算法为什么不用。

babywolfm    13年前

祝福楼主

修破门    13年前

祝楼主成功上岸~

hh.meixin    13年前

希望楼主成功

joannn    13年前

祝你这次面试能过关!

情迷180    13年前

谢谢楼主,很感动啊。。。。。
我觉得每个人适合的方法不同,所以一楼的和楼主,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行

楼主一定好人有好报,付出有回报

bearcat10    13年前

学习了

kellylau    13年前

楼主能有我快么

yuanmeng0    13年前

祝福楼主,共勉吧,今年我也打算再考最后一次了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17064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