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陕西
秦王破阵3741 • 11年前 • 564次点击
五味杂陈,浴火重生——记我的公考历程(2010-2013)
秦王破阵3741 [OP] 11年前
domol 11年前
行行行行 11年前
薄暮清酒寒 11年前
小小小元 11年前
艾境 11年前
lenajolin 11年前
心雨绵绵 11年前
hy712100 11年前
新安江 11年前
xiaotaiye 11年前
90后的我 10年前
恬恬要上岸 10年前
川民院 10年前
8年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10251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秦王破阵3741 [OP] 11年前
关于总结我这几年公考经历的文章,我已经构思了很久,之所以今天才把它发出来,是因为我一直在仔细梳理回忆每一个细节,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是百感交集。3年的公考之路不算长,但是就是这短短的3年,从江苏到陕西,从陕西到四川,从四川又回到陕西,生离死别,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世态炎凉,太多太多的事情压在我的身上,有时候想想人活着确实很累很没意思,但是自己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理想的追逐,正是这种信念一直伴随着我坚持到今天。我想在这条路上很多人也追逐过,坚持过,有人成功了,也有人放弃了。我只想说,只要你认为你自己的选择是对的,那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永远不要后悔。只要心中还有梦想,就一定不要放弃希望。文章很长,坑很大,请大家慢慢看,我尽量不会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毕竟这3年对我实在是太重要、太珍贵。
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010年苏考记
首先要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江苏人,8年前到西安上学。因此在2010年,正是我本科毕业,即将迎来新的人生旅程的时候。但是可能和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不一样,早在09年秋,我就已经顺利地通过学校的推免生选拔被保送为本校的研究生,并没有加入考研和求职大军的行列。当时的我,几乎就没有想过会和“公务员”三个字扯上关系,至于 “行测”“申论”,也仅仅是在印象中知道这两个词,根本就不知道公考是干什么的,会考哪些内容,甚至一度陷入了思维定势——公考只能是在职人员参加的考试。直到同宿舍一浙江哥们开始准备10年的浙考,拿了一堆试卷回来练习的时候,我才逐渐对公考有了自己的认识,但是也一直没有想过会走这条路。因为在我一开始的人生设想中,只是想着能在研究生毕业后去高校当个辅导员,或者去报社电视台当个记者(我是学传媒的)等等。但是这一切,都在10年的3月份彻底改变了。
2010年3月,江苏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正式发布。出于好奇,我就下载了所有的职位表下来看看,结果竟然发现家乡某区委组织部有一个限我所学专业的岗位。于是在家人的支持鼓励下,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跟风,自己就这么报名交费了,报考比例:54:1。
那年苏考是5月份,报名结束后我就在寻思着怎么复习备考,说实话当时确实是一片茫然,只是听那浙江的哥们说还是要多做真题,于是就在网上买了几套历年的真题(我当时人在西安),又买了个《一本(和谐)通》做专项练习,就每天跑去自习室做题去了。也正是从第一次复习备考开始,我就形成了自己的复习习惯:行测多做真题,申论立足材料,公基依靠积累。两个月下来,自认为复习效果还不错,就直接回家考试去了。
考试的过程就无需赘述了,平心而论可能是因为自己已经保研成功暂时没了后顾之忧,所以在我第一次参加公考笔试的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只是把它当成一次人生体验而已。到了笔试成绩公布的那天,我几乎已经忘了还有考试这回事,结果查到成绩的时候我自己都被吓了一跳:行测70.5,申论68,公基49,总分187.5排名第一,比第二名高了9.7分。对于第一次参加公考的我来说,这个成绩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打电话告诉家里,爸妈也非常高兴,他们都认为如果真能考上,宁可放弃读研也是值得的,而且就当时的形势而言,面试只要不输3.3分以上就足以过关,因此全家都认为最后能考上的概率非常大。现在想来,恰恰是这种盲目乐观和过度的精神放松,使得最终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在准备面试期间,我就是否需要报个面试班也非常犹豫不决,一方面是自己完全没有面试经验,另一方面是自认为笔试分差较大,面试正常发挥即可,不用太过小心。偏偏10年6月初,我的研究生导师又让我陪他去一趟重庆,参加一个全国性学术会议,这下子就使得自己彻底没有了报班的机会,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面试备考。到了6月19号那一天,一切都像命中注定的那般,先是自己居然忘记带面试费(当时江苏是面试当天才交),差点连面试资格都没了;再是自己居然抽了个13号并且是下午第一个,大家都知道江苏的6月已经非常热了,下午第一个又恰好是在1点半左右,正是精神状态最萎靡的时候,再加上自己当时又过度紧张,准备得也不是很充分,所以整个面试过程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最终面试成绩只有可怜的69.6分,即便江苏普遍面试分压得都比较低,被逆转也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我到现在都还清楚的记得,在总成绩出来的那天,父母那失望的神情,我妈甚至对我说:“孩子,我有一种预感,你这次没考上,可能以后再也不会回来工作了。”没想到,当时看似一句玩笑话,竟然一语成谶。随着这次公考的失败,也就注定了我在未来3年里漂泊考碗的命运。纵使自己有万千沮丧、懊恼和不甘心,以公考为主题的研究生生活也即将拉开帷幕了。
省考虽然结束了,但是对我来说,2010年的悲剧才刚刚开始。在这个可能是我一生中最灰暗的一年,还有太多的事情发生了。第一个就是相恋了3年的女朋友终于忍受不了长时间的异地生活提出了分手。当她在电话里说出那两个字的时候,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既然缘分已尽,那就好聚好散吧!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我还没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第二个打击接踵而来:8月份,父亲患重病住院,这对一个双下岗职工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再加上母亲本身也身患癌症,家里甚至是连我的研究生学费都已经承受不起了。江苏当地又不受理研究生生源地贷款,所以我在万般无奈之下准备到学校放弃保研,提取档案回家。然而,当我找到研招办主任,得到的回复却是:保研的不交学费,视为拒不报到注册,将扣留档案2年。我向他反复解释,自己并不是不想报到,实在是无力承担学费(当时的规定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1000/3年,最多可以分2年结清)。他的回答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既然选择保研了,就应该准备好学费的。”我又向他申请是否能用研一奖学金冲抵学费(按照当时学校的政策,保研的研一可直接享受一等奖学金,800/月),仍然被拒绝。当我打电话告诉父母相关情况的时候,父亲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半天,最后只说了一句话:“你放心,我们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挂了电话,我失(和谐)声痛哭。十一国庆节,当我回家看到父亲那日益消瘦的脸庞和母亲头上的斑斑白发,心中有万千苦楚也只能往肚子里咽。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必须要自立自强,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比博取别人的同情要重要百倍。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这竟然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12月5日,父亲终因病重不治,撒手人寰。当我接到母亲电话告诉我父亲快不行的时候,我曾经向上天祈祷,哪怕用我12年的生命换我父亲的12个小时也可以,但是现实就是这么冷酷无情,我还没有坐上回家的火车父亲已经悄然离去。回到家,看着父亲安详的面容,我没有哭。从我得知父亲已不在,直到父亲下葬,我自始至终没有流过一滴眼泪。我告诉自己必须要坚强,眼泪起不了任何作用,我必须用自己的肩膀撑起这个家,未来的道路必须靠我一个人自己去闯,属于我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二、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2011年下半年川考记
2010年对我来说无疑是灰色的,甚至是黑暗的。但是值得庆幸的是,2011年新年伊始,我现在的她就答应了我的追求。我到现在依然非常非常感谢她,当时的我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落魄不堪,甚至连是否能完成研究生学业都是个问题,但是她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和我在一起。这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努力给她幸福的决心。我和她是研究生同班同学,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大多数校园爱情那样毕业即分手的状况发生,再加上家里的现实条件也确实需要我早点挣钱养家,我思虑再三,终于在研二上学期(2011年下半年)向导师申请了提前一年毕业。所幸,导师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就这样,在时隔一年之后,我又一次踏上了公考的征程。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提前毕业的最大风险就在于必须要尽早找到下家,否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就在我准备好了各种简历,准备在求职大军中一显身手的时候,11年下半年的四川省考开始了。大家都知道,每年四川省下半年的省考是第二年的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的,并且四川不限户籍。因此对全国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川考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次机会。四川,对我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只是一直都对成都非常向往,一直想去看看所谓的“天府之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然而,当我打开成都的职位表时,翻遍了所有的职位却没有发现要我本硕任何一个专业的。失望之余,我把目光扩大到成都周边,所幸在离成都不远的一个地级市的区级机关找到了符合条件的职位,而且是招2人。说实话,当时也没有想过非要在四川上岸,只是想着既然决定了走公考这条路,多去实战演练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因此,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报名了。最终报录比:52:2。最令我感动的是,我的她非常支持我去考试,并且决定陪我去四川考。她也知道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也能理解我苏考失败后的那份遗憾和不甘。就这样,经过1个多月的备考,10月28日,我们一起登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
我终于踏上了成都的土地,虽然我的第一次成都之行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在火车站广场简单吃了饭,我们又登上了通往目的地的另一趟车。当我们经历了将近20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的时候,我仿佛经历了时光穿越一般。是的,这座城市和我童年时的家乡是如此的相似,地方很小,人也不多,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10月30日,笔试前,我还半开玩笑地对她说:“如果我今后真的要在这里工作,你愿意陪我一起吗?”她笑了:“我如果不愿意为什么这次要陪你过来?”她的话犹如为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我更加投入到考试中去。
那年的川考可以说是史上最简单的一次,即便如此,当12月5日,我父亲去世一周年的那一天,我知道自己成绩的时候,仍然是又一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行测85.9,申论59.5,总分145.5。虽然按照四川的惯例,排名要一周以后才公布,但这个成绩无疑已经几乎能保证我顺利入围。果然,当排名公布的时候,一切都没有悬念。我排名第一,并且比第二名高了13分。按照四川的总分计算规则,笔试占70%,这就意味着我只要面试不输15分以上就能上岸。直到此时,我才正式和家人通报这一消息。在电话那头,我能感觉到母亲是欣慰的,虽然带着一丝不舍。当年的那句话,终于要成为现实。
12月23日,面试。这一次,我终于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89分,这意味着我已经稳稳获得了总分第一名。一年前的失望、懊悔与不甘,终于在这一刻烟消云散。父亲,您的孩子终于没有让您失望。是的,我上岸了,虽然还是带着一点点意外,但是在我的公考之路上,第一个阶段性的胜利终于到来。然而,我猜中了这开头,却没有猜中这结局。对我来说,公考之路上的戏剧性经历才刚刚开始。
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2012年陕考记
川考上岸,意味着我可以很从容地面对接下来的研究生时光。但是,对于我的她,始终还是有着一丝的不舍和隐忧。即便她要比我晚一年毕业,我也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确定我们毕业后还能在一起。对于我们这样的平民家庭来说,在当下这个年代,你拼不了爹,就要拼命。这就促使我有了继续参加2012年陕考的想法。因为现实很简单,如果我能考到她的家乡去,那可以说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既可以同时照顾双方的老人(我可以将我母亲接过来),又能降低生活成本,最重要的是工作相对来说还是有所保障。在和她相处的日子里,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她对于家乡的眷恋,这种感觉我完全能感同身受。因此,就在川考上岸的喜悦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时候,我又一次踏上了漫漫公考路。
然而,陕考的困难却远远超过我的想象。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每年陕考的招录名额确实相对较少,再加上我本硕所学专业又过于冷僻,因此在职位表公布的时候,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一个选择——三不限。那是我第一次尝试报考三不限的岗位,现在回想起来也确实足够佩服自己当时的勇气,当然也有自己已经有了后路,并没有多少顾虑的因素。因为我报的是省垂直系统的市级机关,因此毫无疑问成了当地最热门的岗位,最后报录比超过了500:1。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只能放手一搏。
有意思的是,2012年陕考是我第一次,也是至今惟一一次参与联考。总体来说,我感觉联考的试题确实还是比较有水平的,难度适中又比较有区分度。因为已经参加了两次公考,我对于自己的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笔试结束的时候,我就感到自己还是有戏。等到发榜的时候,事实果然印证了我的想法:行测69.5,申论62.5,总分132顺利进面。虽然只比进面线高了0.5分,但是,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三不限中杀出重围,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满足。
12年6月17日,长安雅集大厦。又是一个炎炎夏日,偏偏那天整个西安南郊还遭遇了大面积停电,在整个候考室内就犹如蒸笼一般。恰好我又是抽到了靠后的签位,等轮到我面试的时候已经过了12点。纵使我已经有了2次面试的经验,自己的心态也已足够放松,但是面试的发挥仍然是差强人意。80.2分,总分排名第二。而当排名公布的时候,四川那边也正式通知我报到了。就这样,我终究还是没有赶上毕业之前的唯一一次留在陕西的机会。
离别的时刻终于来了。虽然,她对我第一次陕考的失败还是有点遗憾,但是她到底还是支持我去四川开始全新的生活。并且,她也已经做好了考到四川去,和我长期在四川扎根的心理准备。当我提着全部行李,离开西安的那一刻,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或许,四川真的将是我人生的归宿吗?
四、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2012年下半年川考记
我的学生时代在2012年暂时划上了句号。人生新的篇章在四川开始了。如果把一生比做一趟长期运行的列车,那么这就是我的第三站。就在我顺利办完入职手续,准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中去的时候,一个陌生来电,注定了我的四川之路要朝着戏剧化的方向发展。
那是12年夏天的一天,距离我正式报到才一个多月,我接到了一个029开头的电话。当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我顿时傻了眼。原来,省人社厅电话通知我,我参加陕考时那个职位第一名在政审阶段提出了放弃,他们决定要递补我。我一直坚信,机遇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而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做好把握机遇的准备,那等待你的只能是又一次擦肩而过。要知道,当时我刚刚在四川办完所有的手续,档案也早已移交当地人事部门。即便我接受了这次递补的机会,到录用调档阶段,想从四川迅速把档案提走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只能哭笑不得地写了放弃递补的声明给人社厅传真过去。当我发传真的那一刻我甚至在想:是不是我真的要与陕西无缘了?
当然,现实的工作也不容许我胡思乱想。对于工作,我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立足岗位,少说多做。作为一个刚进入体制内的年轻人,尤其是在我当时待的那个年龄老化非常严重的政府机关里,毫无疑问是要多干活的。项目报建、草拟公文,甚至是征地拆迁,总之就是“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偏偏这些工作还真心和部门的本职工作没有多大联系,再加上我又是一个人在外漂泊,因此在起初的一个月内,还是难免有一种失落感。好在是8月份她专程从家里过来看我,我的心情也稍稍好受一些,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了。让我很高兴的是,她对我工作的地方印象还是很不错的,二次来此,她给的评价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恰逢当时离下半年川考报名时间也不远了,所以我就买了一些四川历年真题让她带回去练习。
9月底,川考的公告陆续发布。命运似乎又给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这一次,我所在的城市没有适合她的岗位,倒是成都某参公单位有个岗位招3人,并且限研究生学历。权衡再三,我们决定报这个试试,毕竟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更何况成都离我那也不远。这一次,为了让她在公考路上不孤单,也为了继续保持我考试的状态,我们一起报了名。同时,我在的城市也开始了市直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招聘,在当地的一所高校需要招8个辅导员,研究生专业不限,我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为她报了名(需要现场报名)。在我们看来,如果真能进高校,对一个女生来说无疑是比普通公务员更理想的选择。
然而,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纵然是仅仅面向研究生岗位的报名者也犹如过江之鲫。公考120:3,事业单位400:8的录取比例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难言乐观。12年的深秋,寒流汹涌。当11月4日我们走进成都远郊的川考笔试考场时,即便黑压压的人群早已把考场围了个水泄不通,我们还是能充分感受就业寒冬的残酷。12月1日,是人才引进笔试的日子,虽然对于这类考试的“潜规则”早已有所耳闻,但是我仍然对它抱有一丝期待。因为我一直觉得,8个名额里总有凭自己实力考上的。事实似乎一直在朝我想象的方向发展。人才引进笔试成绩第二天就公布了,她名列第7,顺利进入面试。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我们情不自禁地拥成一团,我们距离团聚只有咫尺之遥了。然而,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一周之后的面试中,她拿了82分,在所有的面试者里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攻擂者们逆天的分数,最后只能与上岸失之交臂。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2月中旬川考笔试成绩公布,她再一次与进面无缘,反倒是打酱油的我以行测78.8,申论58总分136.8的成绩排名第三进面。可是,对于在试用期的我来说,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当时已经是年底,四川的招聘黄金季早已过去,而她的家乡正好又有了高校人才引进的机会,所以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接受离别的结局。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再也不忍心让她为我放弃家乡的机会。毕竟对于都是独生子女的我们来说,如果两个人都是长期远离家乡,那么势必忠孝不能两全,再加上我也说了,她是个对家乡特别眷恋的人。痛定思痛,我还是对她回家表示了支持。是的,她已经为我牺牲了太多,接下来,该是我为她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当我把她送上回家的火车前,她曾经试探性地问我:如果我回家了,咱们以后怎么办?我无言已对。面对残酷的现实,我当时真的非常迷茫。虽然我所在的单位没有五年服务期,但是按照规定,新录用公务员在五年内是不能辞职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她在家乡上岸的话,我的面前只剩下了华山一条路——考回陕西。没错,我只能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谋取调动,严格来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可以,只要有编制就有机会,但是她的家乡事业单位考试是必须有当地户口才能报考,那可以说我除了参加陕考之外,已经别无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重新团聚,否则,让我们长期保持异地恋的状态,到最后分手的结局将不可避免。但是,面对竞争已趋白热化的陕考,想再次上岸,谈何容易?
我只能告诉自己:走上了公考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五、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3年陕考记
2013年新年伊始,好消息终于传来——我的她以人才引进总分第四名顺利考入家乡高校。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大背景下,这份工作对她来说无疑是非常理想的。高兴之余,我也不由的再次为我们的未来担心。因为我必须要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来放手一搏。13年的陕考,将是我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能回到陕西的机会。如果我不能把握好这次机会,那对于都有稳定工作的我们来说,劳燕分飞的结局将很难避免,毕竟我们都已经不再年轻。在奔三的年纪,没有多少年的光阴能再让我们消耗了。
但是,“试用期内公务员不得报考公务员考试”的铁律,却着实让我伤透了脑筋。按照陕考历年的传统,每年4月参加联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对于我来说,13年4月份离试用期满还差一个多月,根本不符合报考条件。这就意味着我最快也要等到14年才能有报考的机会。而她真能等我到那时吗?所有的一切,在一瞬间都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大的X。
然而,如果将我的公考之路比喻成一部命运大戏,老天似乎故意要在2013年为这部戏奏响最戏剧化的乐章。我到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命运这东西有的时候真的就是这么神奇。13年的春天很快就到了,从3月到4月再到5月,陕考的公告迟迟没有公布,甚至有传言说可能要延期至9月考试。我很清楚陕考延期对我意味着什么,因为一旦延期到6月之后考试,我已经可以转正,从而又有了参加考试的机会。就这样,我在忐忑不安中一直等到5月底陕考公告发布,虽然招录名额依然一如既往的少,甚至是因为要面向优秀工人农民招考,留给社会考生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虽然她家乡的岗位依然是没有面向我所学专业的岗位,但是这一次,我必须为了我们的幸福和将来而破釜沉舟。再一次选择三不限,最终700+:3的录取比例虽然比去年我所报的岗位稍微高了点,但依然是当地最热,我很清楚前面的路布满荆棘,然而这几年来的公考经历,已经足以让我笑对一切艰难险阻。这一次,我不能输。
6月28日,我在时隔1年后又一次来到了西安。一切都是我熟悉的样子,城市还是那样的城市,校园还是那样的校园,只是当我回到这里,回想起我和她在西安的点点滴滴,依然是五味杂陈。12年当我毕业的时候,甚至是连学位服都没来得及穿就匆匆上路,这一次,我终于可以和她一起共同记录在西安的最后时光。来不及向西安做过多告别,两天之后我就在短短的三年里第五次走进了公考的笔试考场。面对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满分150分的行测和申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所有的能力和经验,全部发挥到那两份试卷上。因为我知道,在考场外,她一直在默默地注视着我,等着我回来。
7月19日,笔试成绩公布。一切都和去年是如此的相似,行测101申论80.5,总分181.5,只比岗位进面分仅仅高了1分,我又一次涉险过关。虽然陕考不公布进面每个人的分数和排名,但是我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分数将在同岗位9个人中排名末游。而按照三不限历来出大神的定律,或许还比前几名差的很远。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我绝不能轻言放弃。即使翻盘的希望渺茫,我也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因为我并不是一个人。
9月5日,可能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场面试终于到来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抽签中我竟然史无前例地抽到了末位签。也就是说我将是整个考场最后一个面试的。上天难道真的在暗示让我以这种方式了结公考的一切吗?在候考室,看着身边的考友一个一个离我远去,回想起三年来公考路上的酸甜苦辣,我突然明白了: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场考试,你将面对很多选择题,题目的答案不是固定的,正确答案就在你心里。成功,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既然已经选择了公考这条路,真的就不能再回头。就这样,我放下一切杂念,从容地敲开了面试考场的门。84分,看到这个分数我笑了。是的,我已经做到了我能做的一切,剩下的,就交给命运来决断吧!
等待结果的日子虽然只有短短的1天,但是在我看来却是如此的漫长。而当总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当我在进入体检名单中看到我的名字时,我知道是老天让我用自己的努力弥补了3年前的错误。3年前,我在领先10分的大好形势下被翻盘;3年后,我竟然是在笔试仅仅位列第七的形式下实现了大逆转,最终排名总分第二。这看起来简直是难以置信!是的,我做到了,凭着自己的努力。陕西,我回来了,我和她再也不用分开,这一路来虽然走得很辛苦,但是最后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日子!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母亲。无论我做出什么决定,她都在背后无私的支持我;我也要要感谢四川的领导,他们知道我想回陕西的时候并没有设置任何的障碍,我的顶头上司甚至还积极帮我和区领导沟通,如果没有他们的鼎立帮助,我的回陕之路根本不会如此顺利。我更要感谢她3年来不离不弃的陪伴,无论是在我人生的高峰还是低谷,她都默默陪在我身边,从未离开。现在,是到了给她真正幸福的时候了。
我的公考之路就这样暂时划上了句号。我相信,在这条路上,还会有更多的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努力,在奋斗。就正如我开头所说的,只要你心中还有梦想,就一定不要放弃希望。命运,其实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完)
PS:谢谢大家这几天来的关注和支持,14年的陕考在不久之后就要开始了,衷心祝福每个有梦想的人能梦想成真,每个在公考之路上奋斗的人能早日成公!最后,农历新年将至,将我非常喜爱的一首歌送给每个有梦的考公人,望共勉!
《终会与你同行》
山风吹耳过 这条路多曲折
头顶繁星在闪烁 你在许愿诉说
前面有流星坠落 怀疑当初的执着
别退缩 哦哦哦哦哦
年少轻狂过 也曾经彷徨失措
有你有我 再唱这首歌
无论患难或落魄
身旁是你 不会寂寞
心中坚信那光明
携手走出泥泞
这一路你我共前行
凝望彼此的眼睛
坚守此刻约定
终会再次与你同行
终会与你同行 与你同行
终会再次与你同行
终会与你同行 与你同行
心中坚信那光明
携手走出泥泞
这一路你我共前行
凝望彼此的眼睛
坚守此刻约定
终会再次与你同行
domol 11年前
domol 11年前
行行行行 11年前
薄暮清酒寒 11年前
秦王破阵3741 [OP] 11年前
小小小元 11年前
艾境 11年前
lenajolin 11年前
心雨绵绵 11年前
hy712100 11年前
心雨绵绵 11年前
秦王破阵3741 [OP] 11年前
新安江 11年前
xiaotaiye 11年前
90后的我 10年前
恬恬要上岸 10年前
川民院 10年前
8年前
8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