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行测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smknow_rihj 6年前 778次点击

行测80+,与大家分享一些言语的心得

193 条回复

郭-小小    6年前

大神偏爱言语呀~

努力奋斗小君君    6年前

楼主有推荐的言语老师吗?

chianghow    6年前

楼主你好,我之前片段阅读大概在80%左右,现在突然不会做了,只能在60%。
就是感觉读题的时候突然不知道提干在说什么了,也读不出重点了。
其实是省考完以后,感觉每个模块都下降了!
请楼主不吝赐教

smknow_rihj [OP]    6年前

@努力奋斗小君君  
推荐不了。。。

smknow_rihj [OP]    6年前


这种现象,往往是错觉。。。水平不会骤变的。

chianghow    6年前

@smknow_rihj  
但是做题 确实正确率低了很多

smknow_rihj [OP]    6年前

@chianghow  
嗯 我觉得还是要不断的总结原因以及题目的共性

chianghow    6年前

@smknow_rihj  
我有个毛病就是对长的文段有种抵触心理。

ias    6年前


看了您的回答,觉得非常好,很有水平,想在此请教下。我目前做言语类题目正确率大概在70%左右,练了小几百道题吧,但好像也没办法提升准确度了,简单的题基本都能把握,难的题感觉依然不会,遇到瓶颈了,求突破之法。感谢!

say_yy    6年前

省考行测16年行测80,今年78,我不一样我都是裸考,哈哈

smknow_rihj [OP]    6年前


看了您的回答,觉得非常好,很有水平,想在此请教下。我目前做言语类题目正确率大概在70%左右,练了小几百道题吧,但好像也没办法提升准确度了,简单的题基本都能把握,难的题感觉依然不会,遇到瓶颈了,求突破之法。感谢!
70%真的不高,而且,到了考场还要打折扣。我建议可以将具体题目和思路发在这里,我帮你分析一下。

wangfsmile    6年前

怎么可以高效刷题呢?比如行测真题,我很多都做过了在之前的专项训练中,到了整套,做时想法太多,正确率太高例如90%以上觉得没意思,太低又开始怀疑自己的刷题效果和水平?这种反复做的题目,每次做都该是什么心态呢?请指教,无比困惑

lishuzi2018    6年前

自来水从水源地流入千家万户,要经过源水、净水、输水、用水4个环节。目前我国城镇供水总体安全,但仍面临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供水管网老旧、漏损率超标严重,年漏损水达60亿立方米,同时造成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下降。以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为主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部分设施不能及时清洗消毒,导致水质合格率降低。有的质量较差的自来水管材,使用寿命不超过3年,如果施工质量再不达标,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城镇自来水供给存在安全隐患
B. 管网老化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
C. 自来水供给缺乏有力的监管
D. 必须从4个环节上遏制水污染

求楼主解析

冷静!    6年前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以“差序格局”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结构,认为此结构中最大的毛病是“私”。但中国传统社会也确有梁漱溟所说的“伦理本位,互以对方为重”的优点。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之所以有陷于“私”的弊病,并非儒家所倡“仁”的本义,而是由于存在“分殊之蔽”的历史局限或认识局限所造成的。在现代社会,把孝悌与博爱、个人与社会、情感与理性、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对儒家的仁爱精神作出创造性诠释和创新性发展。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伦理结构忽略了“仁”的本义
B.“分殊之蔽”的局限性导致中国传统伦理“私”的弊病
C.传统社会的伦理结构融汇了“私”和“仁”的精神内核
D.儒家仁爱精神应融合现代性价值元素方能历久弥新

答案是D,我文段读不懂,答案也不理解

smknow_rihj [OP]    6年前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以“差序格局”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结构,认为此结构中最大的毛病是“私”。但中国传统社会也确有梁漱溟所说的“伦理本位,互以对方为重”的优点。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之所以有陷于“私”的弊病,并非儒家所倡“仁”的本义,而是由于存在“分殊之蔽”的历史局限或认识局限所造成的。在现代社会,把孝悌与博爱、个人与社会、情感与理性、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对儒家的仁爱精神作出创造性诠释和创新性发展。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伦理结构忽略了“仁”的本义
B.“分殊之蔽”的局限性导致中国传统伦理“私”的弊病
C.传统社会的伦理结构融汇了“私”和“仁”的精神内核
D.儒家仁爱精神应融合现代性价值元素方能历久弥新

传统的伦理结构有私的问题,这个倒不是仁的本义。最后一句话很明确的提出了,要对儒家的仁爱创新理解,所以选D确实没问题,

郭-小小    6年前


历史上,文字有被神圣化的倾向,制度化教育基本上以抄本、刻本和印本上所记载的知识为核心。而民众在千百年间形成的口耳相传的知识,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在今天的教育制度和知识体系中,虽然有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关注民众知识和文化的学科,但总体而言,这种倾向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矫正。从20世纪中叶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以往偏重书面文化、轻视口头传承的倾向,给整体把握人类文明进程和知识体系带来了诸多弊端和限制。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形成了人文学术的某些新趋向和新领域,如“口述历史”“口头诗学”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学术界正在改变口头传承不受重视的状况
B文字被神圣化的倾向需要进一步纠正
C民间文化应纳入现代教育制度和知识体系中
D口头文化是人文学术发展的新趋向和新领域

陈在心drml    6年前

期待楼主分享

不忘初心1215    6年前

请教楼主~做言语题时能找到关键词句,但是选项老是徘徊于两个选项之间不定,怎么办?

smknow_rihj [OP]    6年前


自来水从水源地流入千家万户,要经过源水、净水、输水、用水4个环节。目前我国城镇供水总体安全,但仍面临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供水管网老旧、漏损率超标严重,年漏损水达60亿立方米,同时造成水质在输送过程中下降。以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为主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到位,部分设施不能及时清洗消毒,导致水质合格率降低。有的质量较差的自来水管材,使用寿命不超过3年,如果施工质量再不达标,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城镇自来水供给存在安全隐患
B. 管网老化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
C. 自来水供给缺乏有力的监管
D. 必须从4个环节上遏制水污染

求楼主解析
此题很有意思,很多破解析,最喜欢用总分结构忽悠人,其实,总分很少见,而且判定结构,要把握好整体,把握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句看起来很明确,但是很遗憾,在后面的内容中,没有覆盖源水、净水、输水、用水这四个环节,二是集中于安全隐患,而这些安全隐患的原因在于什么?看看选项,我认为指向了监管不力与缺失,所以,此题赞成选C。至于A,对于问题的概括,往往不是题干的表达目的,说问题的目的几乎全部指向了要解决问题。至于D,又是总分的坑。

smknow_rihj [OP]    6年前


历史上,文字有被神圣化的倾向,制度化教育基本上以抄本、刻本和印本上所记载的知识为核心。而民众在千百年间形成的口耳相传的知识,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在今天的教育制度和知识体系中,虽然有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关注民众知识和文化的学科,但总体而言,这种倾向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矫正。从20世纪中叶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以往偏重书面文化、轻视口头传承的倾向,给整体把握人类文明进程和知识体系带来了诸多弊端和限制。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形成了人文学术的某些新趋向和新领域,如“口述历史”“口头诗学”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学术界正在改变口头传承不受重视的状况
B文字被神圣化的倾向需要进一步纠正
C民间文化应纳入现代教育制度和知识体系中
D口头文化是人文学术发展的新趋向和新领域

B又对应第一句(总分是个大坑呀),但是后面,话题集中于要重视口头传承,所以不选B。至于AD,我赞成选A,因为D的表述,对应的题干应该是讨论目前人文学术发展的趋向,而题干并非此意。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08914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