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行测

你们看这题选什么?

爆炒肥肠加点辣 6年前 379次点击

你们看这题选什么?

36 条回复

爆炒肥肠加点辣 [OP]    6年前

枣的食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河南新郑裴李岗、浙江余姚河姆渡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皆出土了野生枣核。迟至汉代,人们已经将枣制成果脯食用。在马王堆汉墓中,不仅出土了许多枣核和保存完整的枣果,而且在竹简上还有“枣脯一笥”的字样。《太平御览》中还记载了关于枣的一桩趣事。东晋权臣王敦到巨富石崇家做客,在如厕时见到一箱干枣,就都吃光了,惹得侍婢嘲笑。原来,这枣是用来塞鼻孔的。

这段文字最后引用了一则故事,其作用是      。

A增添一则古人将枣制成干果的文献材料,也增加文章可读性
B嘲讽王敦将塞鼻孔的干枣用来吃,为读者增添笑料
C证明枣的食用在中国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D从侧面反映东晋豪门生活奢靡无度

选中显示答案 C
文段首先提出观点,“枣的食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后文为举例说明,分别列举了“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枣制果脯”、“马王堆汉墓”、“ 《太平御览》中的一桩趣事”,故文段为总分结构。最后的一则故事为例子中的内容,加强论证首句观点,即证明枣的食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对应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文段首句观点,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带带大师    6年前

。。。这种题好难啊,。。

   6年前

a。主题词是枣。直接a。

smknow_kpek    6年前

本帖最后由 心辰_p6eeK 于 18-8-20 17:26 编辑


枣的食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河南新郑裴李岗、浙江余姚河姆渡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皆出土了野生枣核。迟至汉代,人们已经将枣制成果脯食用。在马王堆汉墓中,不仅出土了许多枣核和保存完整的枣果,而且在竹简上还有“枣脯一笥”的字样。《太平御览》中还记载了关于枣的一桩趣事。东晋权臣王敦到巨富石崇家做客,在如厕时见到一箱干枣,就都吃光了,惹得侍婢嘲笑。原来,这枣是用来塞鼻孔的。

这段文字最后引用了一则故事,其作用是      。

A增添一则古人将枣制成干果的文献材料,也增加文章可读性
B嘲讽王敦将塞鼻孔的干枣用来吃,为读者增添笑料
C证明枣的食用在中国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D从侧面反映东晋豪门生活奢靡无度
---------------------------------------------------
这篇文章是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枣的食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接着引用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马王堆汉墓3个例子正面印证,最后说道一桩趣事,即东晋权臣王敦的例子,虽有点讽刺意味, 也是从侧面增加趣味性、可读性,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所以,这则故事的意义仍旧是举反例论证论点,选C。

小卡布达    6年前

东晋是七八千年前的?

绝妙    6年前

谁给的答案?

ugdynvdtujgddy    6年前

我觉得A好

质监leo    6年前

这一题的第一句话才是主旨句,后面全都是对第一句话的论证,最后引用的一个故事虽然有趣,但也是为了论证枣已有七八千年历史这一论点的,和前面几句话并无区别...当然选C

   6年前


历史怎么学的,最后一段东晋能证明7,8千年前?

smknow_kpek    6年前

本帖最后由 心辰_p6eeK 于 18-8-21 10:31 编辑

荣耀十年 发表于 18-8-21 10:18
历史怎么学的,最后一段东晋能证明7,8千年前?


“枣的食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马王堆汉墓、东晋这些例子证明在各个时间段的历史,怎么会牵扯到要东晋证明七八年前了?你再好好想想!
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在4000年前,汉代距今2000多年,马王堆汉墓距今2600多年,东晋距今1600多年,看题要仔细。

   6年前


如果逻辑先是肯定机构答案的正确,再去想办法证明机构正确,那就是迷信机构答案了。

宇轩2011    6年前

首先,这道题选A。
C这个答案应该是粉笔给出的。这个答案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看得出问题。别100%相信机构

smknow_kpek    6年前

本帖最后由 心辰_p6eeK 于 18-8-21 12:57 编辑

荣耀十年 发表于 18-8-21 11:32
如果逻辑先是肯定机构答案的正确,再去想办法证明机构正确,那就是迷信机构答案了。


我的答案跟机构有关系?!真的有点莫名其妙,明明是站在语法的角度在探讨题目,变成了无谓的争端。连语法都要抛弃,只讲自己的“道理”,我的解释和答案从哪里看出来与机构的关系?!
语法是我们从小就学的内容,这是段落必须遵守的规则,请不要脱离本质。

------------------------------------------------------------------
你所谓的“如果逻辑先是肯定机构答案的正确,再去想办法证明机构正确,那就是迷信机构答案了”,在此,对你这句话说两点,一是你的话语序混乱,漏洞很多;二是你切换了话题,存在不承认自身错误、诱导风向的问题。
本质上说,构成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字篇章的语法在您这里变成了机构的“戏法”,全盘否定。再次,我重申:一切从本源出发,语法、词义、结构难道不是中国文字的精髓部分吗?难道不该学习、依重吗?难道不该从此进入解题吗?就因为您觉得跟机构书本上雷同?殊不知机构也只是学习参照并利用了这些内容,我认为我们该做的是吸收有用的,再加上自身感悟,利用到做题上,而不是一厢情愿否定它!
------------------------------------------------------------------
你觉得我的分析有问题,那么请你来探讨,并解释,洗耳恭听!也请持正本身的态度,一开始就以人身攻击的态度对待别人,我想别人也不会善待你!现在发达的网络让您不用顾忌,我想生活亦如此,您不尊敬探讨的本意,那么讨论下去有何意义?
另外,请回答一个问题:我的历史学的不好,请问这道题的4个例子,你怎么解释?等你的答案!

FENGONG    6年前


选A。不迷信机构答案。公务员考试确实很多题都是争议题,原因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思考逻辑,这道题之所以答案是C我认为是这道题的出题者的思考逻辑是这样的。这道题我认为选A的原因是,第一句确实是观点句,接下来是举了3个例子,但是只有第一个例子证明了枣的食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新石器时代(neolithic),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该时代概念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第二个例子和第三个例子则转换了概念,不是论证“枣的食用”有多少年历史,而是开始说“将枣制成果脯食用”和“枣果”(注意开始食用枣和利用枣制成果脯或者干果是不同的概念)。

huashengCi    6年前

我觉得AC都不太好 相比较我还是选了A
但是A答案稍作修改 往首句话的含义靠拢会比较好
C的答案太过于直白 当然不能说不对 只是这样表达实在让人觉得这个答案不合适

ys410890    6年前

@小卡布达  
一语中的

smknow_kpek    6年前


理解你的意思,发表个人看法

KaiShuai1987    6年前

我选的A 粉笔选的C 中公选的A

爱笑的妞    6年前


我也同意你的解释,我选的也是A。虽然我们都说一个段落只有一个核心句,但是不能忽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内部层次逻辑的,纵然整个段落都是在说第一句话的观点,但是东晋的干枣例子说的是枣的具体的用途,承接前面那句话的枣果或枣脯,顺带举例说明,这属于基于总论点那句话之下的第二层逻辑关系里面的,我是这么人为地。而有朋友说机构答案,我觉得不是人身攻击,其实是针对机构出的答题思路框架模式的问题吧。所以我选A。

fg8454    6年前

如果C的表述改为“C证明枣的食用在中国由来已久”就正确了,故此题选A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56203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