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申论
许颜 • 6年前 • 387次点击
2016年申论副省级真题作文,以“不学礼,无以立”为话题
许颜 [OP] 6年前
781591553 4年前
Joyce:) 4年前
4年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55924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许颜 [OP] 6年前
“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考点:
1. 话题含义“不学礼,无以立”的正确理解
表面含义:一个人不懂礼仪,就无法立身行事
深层含义:需要回归材料
2. “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属于需要考生自拟题目的话题作文
(二)材料
各段大意
材料1:展现大国形象需要国人提升道德素质。
材料2:提升道德素质的几种方法。(传统文化需重视)
材料3:阐述“不学礼,无以立”的内涵,我们通过传统文化+传媒教化+法律规范来学礼。
材料4:黎明的艺术创作案例,他善用“中国元素”、挖掘传统文化,体现了艺术家应有的职业道德,也展现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材料5:青少年需要通过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素养,家长和教师需以身作则。
材料6:“教育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意味着素质教育的缺失,我们应重视素质教育。
(三)分析
所有材料其实是围绕着道德素质来论述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提升道德素质,才能立身、立国。再结合话题“不学礼,无以立”就能够得出结论—— “礼”指的就是道德素质,“立”往小了说是个人的“立身”,往大了说是“立国”。因此我们的中心论点就是“我们要学礼行礼以此实现‘立’。”
(四)作文
中心论点:学礼行礼,立起大国形象。
分论点1:学礼立身。
分论点2:行礼育人。
分论点3:以礼强国。
学礼行礼,立起大国形象
《论语》有云:“不学礼,无以立。”自古中国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备受推崇。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使我国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范儿”,也使“礼”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礼”是“贫贱不移”的个人修养,是“敬而无失”的规矩纪律,是“兼济天下”的社会公德。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我们需要通过学礼行礼,立起大国形象。
学礼立身。礼是一种个人美德,它既内化为思想品质,又展现在言谈举止中。作为大国公民,我们除了要有健康的体魄,更需要良好的精神风貌,这不仅是“仓廪实”后的“知礼节”,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可见,礼源于传统文化,又超越了传统文化。然而,优良的礼仪规范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渐流失,景区“到此一游”、公共场所打架斗殴等事件不断挑起公民的“文明神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素质提升也非一日之功。我们需要开展学礼的“持久战”,提升个人文明修养,加强品德建设。
行礼育人。礼在教化育人的过程中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强调的“让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正需要家长、老师、乃至整个社会形成合力,给予青少年更多的正能量。遗憾的是,现存的教育体系更注重功利性,忽视了素质教育的建设,导致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漠视、甚至陌生,他们的价值观也始终处于“悬空状态”。所以在《雷雨》的公益场演出时,青少年的哄堂大笑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家长的护犊心切、教育失当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缺失也阻碍了青少年教养的养成。鉴于此,家长和老师必须以德修身,践行核心价值观,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传递给青少年。
以礼强国。国家强大不仅依靠经济的蓬勃发展,更需要用礼唤醒的文化自信。***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为五千年的优秀传统记述着民族精神的追求,夯实了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国人世代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取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怀……种种观念决定了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政府也通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执政理念使“天下大同”、“是谓小康”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因此,中国的发展无法脱离传统文化的根脉,唯有以礼强国,以文化自信铸就民族之魂,才能使“大国形象”的羽翼日渐丰满。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处身历史的三峡,面对发展的关隘,今天的中国,尤其需要在创造出庞大的物质财富同时,锻造更强大的意志品质。学礼行礼,以礼强国,我们肩负着这个使命,也必将凝聚起这份磅礴的精神力量。 (全文1048字)
781591553 4年前
Joyce:) 4年前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文化强国,以礼强国的标题与内容不符。如果要用以礼强国,建议中间加几句礼仪和文化的关系作为过渡。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