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申论
一江春水3540 • 6年前 • 368次点击
2018江西省考申论。主题:乡村善治。网各位大佬指点修正。
一江春水3540 [OP] 6年前
13320091259 6年前
醉意棉花 5年前
SunEn8263 2年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93943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一江春水3540 [OP] 6年前
一江春水3540 [OP] 6年前
乡村历来以积贫出弱形象存在于我们印象,也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末节车厢,发展基础薄弱、局限地理条件历史遗留问题不但限制乡村的发展,还禁锢了乡村居民干事创业的思想。城市的极速发展风暴更波及农村,席卷了大部分年轻劳动力,乡村发展举步维艰。
进入新时代,乡村必须搭上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高速列车。乡村需强,因为少了乡村的振兴富裕,就完成不了中国的整体富强。没有乡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乡村振兴,需走乡村善治之路,走统筹规划、主次分明,循序渐进的治理创新和完善之路。
善治先要有大方向,方能聚人心。对乡村发展有利的国家政策方针便是乡村振兴的方向标。一方面,需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出台农业扶持、补贴、贷款等相关优惠政策,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及智慧农业平台建设,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转型,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优秀干部人才输送,提升乡村基层干部福利待遇,拓展职位晋升渠道,使其愿意扎根农村,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
善治必需强队伍,才能精管理。乡村脱贫是乡村振兴的首要战役,也是一场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是否拥有一支质量高、能力强、作风硬的优秀人才队伍尤为重要。基层干部若虚与委蛇,敷衍了事,不但会使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得不到有效落实,还极有可能挫败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相反,若基层干部稳扎稳打,真抓实干,不仅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还能融洽干群关系,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性,形成脱贫合力。基层干部监督管理与治理工作制度也是重要保障。首先,需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有利保障。其次,需加强扶贫领域的监督管理工作,纪检部门需多下基层,查实情,发现问题,拿好苍蝇拍,杜绝微腐败,对扶贫领域的腐败分子严肃处理,严厉问责。再而,需创新乡村治理模式。采用网格长治理模式,对账理事工作制度,实行村务公开透明,并将治理处理效果与干部考核评优挂钩,激发基层干部干事激情,实现乡村治理高质高效。优秀人才队伍与精细化管理制度犹如乡村振兴大厦的坚实地基和框架,让其稳固耸立。
善治需医村病,而后兴产业。乡村病使乡村难以健康发展的“病根”,其部分表现为保守落后思想观念、松散懒惰为事态度以及环境污染严重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乡村要发展。必须拔出此病根,落后思想意识首当其冲。在扶贫工作中,要将“扶志”作为工作重点,弱化贫困群众“贫困意识”,“扶智扶志”双向发力,不要出口言“贫”,处处说贫。再而,需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修路修桥民生工程,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为民创造清洁美观的居住环境。结合当地实际,发掘乡村特色,建设新农村,利用农业及生态优势,开发打造绿色农产品种植销售和旅游产业。引入社会资金技术理念,盘活乡村资源,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善治不可能一蹴而就,乡村振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循序渐进,主次分明,久久为功地开展工作。只有抓好政策这一“药引子”,医好乡村的“病根子”,才能牵住乡村发展的“牛鼻子”。只有干群勠力同心,协同并进,共谋治理良策,共兴乡村产业,乡村治理才能治实处,起实效,出实果,乡村振兴也便指日可待。
一江春水3540 [OP] 6年前
13320091259 6年前
13320091259 6年前
醉意棉花 5年前
SunEn8263 2年前
请问一下,这里的分论点是必须写这三个吗?材料一里面说到物质条件是乡村善治的前提,这个可以当分论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