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申论

申论如何从零开始

念念不忘: 5年前 769次点击

申论如何从零开始

38 条回复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揭秘二、仅写好开头结尾以及每一段的首句就能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写好开头结尾及每一段的首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有助于阅卷老师看清你整篇文章的行文脉络,但文章是否优质还得看文章具体内容,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不可能瞒过阅卷老师的眼睛,原因如下:
正式阅卷前,核心专家组会对所有阅卷人员进行培训, 其中就包括了对历年考生采取的投机取巧的案例进行分类讲解,并在正式开始阅卷前进行模拟试评 。所以阅卷老师对考生的作答情况了如指掌,想要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揭秘三、老师会因为心情、考生字迹等情况乱打分?
这些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具体原因如下:
申论阅卷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的科学设计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本帖最后由 江渚 于 19-9-24 11:13 编辑

措施及内容
统一评分尺度
试评开始前由专家组从本次考生试卷中抽取数百份进行综合评阅,从而形成样卷,之后交由阅卷员进行试评,当阅卷员试评给分与专家给分的吻合度达到85%以上方可参加正式阅卷从而统一评分尺度。

一题多评(三评+仲裁)
阅卷时,每道试题由电脑随机发送到两名阅卷员手中,两人在互不知道对方身份、评分结果的情况下进行独立打分,称为“一评”和“二评”。若“一评”和“二评”的分数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大题误差15%,小题误差20%),则取二者平均值作为考生最后得分。若超出规定范围,就要由第三位阅卷员来“三评”,三个分数两两相比,若其中两个分数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则取这两个分数的平均值,误差超出规定范围的那个分数无效,若三个分数间的误差都超过了规定范围,则进入仲裁,由专家组进行评阅,给出最终分数。

自我校评
阅卷员每评阅完100份试卷,系统会随机抽取其此前评阅的3份试卷发给阅卷员本人重新评阅,如果两次评阅的分数出现显著差异,阅卷系统将自动记录并提交阅卷组负责人,任何异常情况都必须实时处理。

监控纠偏

整个阅卷中,系统会对吻合度、自评系数、三评率、评分曲线等质量指标进行监控,用大数据帮助寻找偏差,便于及时纠正。

夜行线    5年前

支持,坐等更新。

   5年前

写的不错,请楼楼直奔主题,申论如何拿高分?特别是小题,如何提炼概括浓缩布局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疫情期间,少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揭秘三、仅写好开头结尾以及每一段的首句就能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写好开头结尾及每一段的首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有助于阅卷老师看清你整篇文章的行文脉络,但文章是否优质还得看文章具体内容,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不可能瞒过阅卷老师的眼睛,原因如下:
正式阅卷前,核心专家组会对所有阅卷人员进行培训,其中就包括了对历年考生采取的投机取巧的案例进行分类讲解,并在正式开始阅卷前进行模拟试评。所以阅卷老师对考生的作答情况了如指掌,想要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揭秘四、老师会因为心情、考生字迹等情况乱打分?
这些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具体原因如下:
申论阅卷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的科学设计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

措施                                            内容
统一评分尺度        试评开始前由专家组从本次考生试卷中抽取数百份进行综合评阅,从而形成样卷,之后交由阅卷员进行试评,当阅卷员试评给分与专家给分的吻合度达到85%以上方可参加正式阅卷从而统一评分尺度。
一题多评
(三评+仲裁)        阅卷时,每道试题由电脑随机发送到两名阅卷员手中,两人在互不知道对方身份、评分结果的情况下进行独立打分,称为“一评”和“二评”。若“一评”和“二评”的分数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大题误差15%,小题误差20%),则取二者平均值作为考生最后得分。若超出规定范围,就要由第三位阅卷员来“三评”,三个分数两两相比,若其中两个分数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则取这两个分数的平均值,误差超出规定范围的那个分数无效,若三个分数间的误差都超过了规定范围,则进入仲裁,由专家组进行评阅,给出最终分数。

自我校评        阅卷员每评阅完100份试卷,系统会随机抽取其此前评阅的3份试卷发给阅卷员本人重新评阅,如果两次评阅的分数出现显著差异,阅卷系统将自动记录并提交阅卷组负责人,任何异常情况都必须实时处理。

监控纠偏
整个阅卷中,系统会对吻合度、自评系数、三评率、评分曲线等质量指标进行监控,用大数据帮助寻找偏差,便于及时纠正。

OMG_Zhao    5年前

MARK一下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申论写作原则
第一节 戴着“镣铐”的“舞蹈”
根据申论考试的要求,申论写作必须在“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限定的范围内进行,从这点来讲,申论写作是戴着“镣铐”的。但戴着“镣铐”并不意味着无法“舞蹈”,其实只要摸清“镣铐”的特点依然可以跳出优美的舞步——写出出彩的答案。
基于申论是戴着“镣铐”的“舞蹈”的这一特点,在进行申论写作时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认真研读给定资料
“给定资料”是申论写作的基础,小题的答案要点、大题的论点和部分论据,都包含在“给定资料”之中,因此要想写好申论,就必须认真研读“给定资料” 。
原则二:准确理解作答要求
“作答要求”是申论写作的指南针,准确理解“作答要求”才能写出符合评分标准的答案。
原则三:联系生活实际
在充分理解材料和要求的基础上,要通过自己独立的判断和思考,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分析、界定问题,提炼、总结观点以及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展现出一个“舞者”的优秀素质和独立见解。

BreezeGo    5年前

顶!感谢分享!坐等更新

念念不忘: [OP]    4年前

第二节 精准的角色定位
申论不同于一般写作考试之处,就在于它是一门根据机关工作实际需要,通过模拟机关工作内容,来测查考生工作胜任度的考试科目。因此,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有准确的角色定位,即认定自己是一名公务员。

念念不忘: [OP]    4年前

这就决定了申论写作时还需遵循“两要原则”:
第一,要体现政府职能。管理和服务是政府主要职能。因此,在作答申论题目时,一定要从服务和管理这两方面入手,进而展开申说论述。如面对 “给定资料4”介绍了G市某些区县在实施“水生态+扶贫”模式过程中取得的成效等内容。假如你是G市人大代表,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在全市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的建议”。请根据“给定资料4”,拟定提出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的理由和可推广的相关措施。(20分)

念念不忘: [OP]    4年前

“水生态+扶贫”问题,就要站在政府的高度,思考如何吸取其他地方的经验教训,提出相应措施,管好“水生态”,并利用“水生态”带动经济发展惠及人民。
第二,要切实解决问题。政府不是清谈馆,作为公务人员不需要也不应该对社会问题夸夸其谈,而是要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基于这一特点,在申论写作时,所提对策要切实可行,并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念念不忘: [OP]    4年前

第一讲        阅读理解能力
申论写作的答案要点、基本观点,以及部分论据,都包含在“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之中,因此对“给定资料” 和“作答要求”的阅读理解就成了申论写作的基础和前提。
申论试卷的注意事项中都会给出阅读给定资料的参考时限,其目的就是提示广大考生要利用充足的时间阅读理解给定资料。
只有读懂、读透“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才能准确作答,从而获得高分。每次考试都有不少考生不重视阅读理解的环节,拿到试卷大致浏览一遍就匆匆下笔,结果离题万里。
由此可见,阅读理解在申论考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了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
第一节 阅读理解的步骤
申论中的阅读理解分为两步:
一读“作答要求”
阅读理解作答要求的过程就是审题的过程,务必认真,因为只有读懂了作答要求才能在读给定资料时有针对性的去寻找答案要点,这样才能省时高效,为后面的作答留足时间。
二读“给定资料”
给定资料的信息量一般都比较大,因此在读的时候一定要对关键词、核心语句进行圈点勾画,并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材料的含义。


第二节 阅读理解的技巧
申论试题的命制十分科学、严谨,“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中的每句话、每个词甚至是每个标点符号都是经过反复打磨、不可或缺的。因此,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核心句、关键词进行圈点勾画,再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这样有利于快速把握“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的基本内容、考查意图,为构思写作打好基础。

念念不忘: [OP]    4年前

因此,在阅读理解时,要学会使用如下技巧:
一、紧抓关键词
(一)关键词种类:
1、给定资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古代诗人对城市景色的描述,读之令人心向往之。对一座城市来说,有水,才会更有灵气。水系建设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生态、形象和功能提升的重要途径。而充分发掘城市的水环境之美,则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大趋势和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S市城市 水系 长120公里,水域面积630万平方米, 水系 两岸绿地面积1220万平方米。 水系不仅是市民休闲观光、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S市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的整体要求,城市水系管理处将以建设“美丽水系”为总目标,努力打造优美环境。
城市 水系的美 ,不仅体现在水上,也体现在两岸的绿色中。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维护,S市城市水系整体绿化效果不错。但部分河道仍存在绿量不足、缺少色彩、管护水平较低等问题。
解析:这则资料中,“水系”“美”这两个词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它们就是这段资料的关键词。由此不难推断全文主要是围绕建设“水系之美”展开的。通过关键词能快速、高效判断资料主旨,这是阅读理解最常用的技巧。

念念不忘: [OP]    4年前

2、用于修饰的词语,如:主要(的)、关键、最重要的等。
概括“资料1-3”的 主要 内容并作 简要 分析。(2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350字。
解析:“主要”修饰的是“内容”,而“简要”修饰的是“分析”。因此,作答时只需对资料的主体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而次要内容可以省略,与此同时,对主要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点到即可。

宁谧宝贝    4年前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37472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