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国考/联考
smknow_arnp • 5年前 • 922次点击
国考申论77成功上岸,分享申论高分答案(重新开更)
smknow_arnp [OP] 5年前
5年前
幻想者9800 5年前
两颗糖 5年前
老衲不是吃素的 5年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53530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smknow_arnp [OP] 5年前
如何判断重要性这个层次,一般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根据材料进行判断的,但是,即使是这样,我还是帮大家总结出了一个规律性的东西(仅供参考)。我将国考申论公文写作全都汇总起来,发现一般题目未要求层次的公文写作题,它都是在要求我们介绍经验做法,所以如果当它整个材料里面有一个总的做法时,它就是有重要性这个层次的,如果它没有总的做法时,那它就没有重要性这个层次。
smknow_arnp [OP] 5年前
资料2
1.有着良好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的Y县城关镇山岔村,多年来却受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制约,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3800元,约三成的人口处在贫困线下。在各方努力下,该村2013年实现了整村脱贫,2015年建成省级美丽乡村,2016年被评为市级卫生村,2017年列入小康村建设项目。日前,调研组对山岔村进行了调研,以下是调研记录:
解析:第1段,这一段是山岔村的背景形势,这一段是有两个部分。“在各努力下”之前,是山岔村过去的背景形势,而在“在各努力下”之后,是山岔村现在的背景形势。其实第一段就是第一个答题层次(背景、形势、目的),要点是:山岔村有着良好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但多年来受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制约,全村贫困。经各方努力,取得一系列的成就。
smknow_arnp [OP] 5年前
谢谢
smknow_arnp [OP] 5年前
2.村党支部书记L介绍说,为了彻底改变贫困面貌,2013年,村上联系帮扶单位省环保厅、相关银行,反映发展意见,争取帮扶资金。山岔村通过整合帮扶资金,建成了180平方米的文化宣传基地,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硬化村内道路3公里,硬化西环路至山岔村道路3.5公里,还积极争取财政、建设、文化、扶贫等部门资金,实施了清溪小学及幼儿园新建工程。
3.该村还积极鼓励农户成立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形成合作社式的劳作模式,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养殖业,并引导群众有计划地种植经济作物。杨自龙家以前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原本东奔西走做临时工的他,在村党支部的鼓励下,争取到帮扶贷款90万元以及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协会所注入的资金30万元,牵头成立了吉隆田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先后搭建起17座大棚种植草莓。因为绿色环保,来采摘的人很多,经济收入年年增长。
解析:第2段和第3段,这两段主要讲,山岔村又去争取帮扶资金,又去创新劳作模式,他们做这些是什么目的,第二段的第一句告诉我们了,就是为了彻底改变贫困面貌,所以这是主体内容的第一个小层次,这两段的做法分别是:联系帮扶单位,反映发展意见,争取并整合帮扶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争取相关部门资金,实施教育新建工程,鼓励村民成立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创新劳作模式,发展现代产业,引导群众种植经济作物,增加经济收入。第一个小层次的标题概括起来就是:改变贫困面貌。(文化宣传基地、太阳能路灯、道路,这些合并起来就是公共基础设施,所以概括为:完善基础设施)
smknow_arnp [OP] 5年前
5.“我们确立了‘一心多景、一轴三廊、四片联动’发展格局”。城关镇党委书记X如是说。他介绍,山岔村2014年被纳入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行列,城关镇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为该村出良策,确定以“传承九磨文化、做足山水文章”为主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该村下决心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带动全村致富的一个新举措,依托自然资源,发挥山岔村天然水源的优势,彰显历史印记,融合文化元素,做活水的文章,打造避暑休闲的美丽村庄。
6.L书记说,该村2014年修建了占地650平方米的老年文化活动广场,2015年利用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打造了占地7800平方米的水磨文化广场,2016年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人造草坪球场并精心打造了400米长的历史文化艺术墙。这些设施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社会风气也越来越好。
7.山岔村古时就因县八景之一的“烽火夕照”而负盛名。夕阳将落未落之时,晚霞赤红如血,涂遍半边天空,如一幅色彩溢漾的油画。置身此处,山川河流尽收眼底,其景象在夏日最为艳丽壮观。据此,山岔村2016年建成烽火夕照长城墙、山神庙观景平台和小游园,同时恢复了重阳民俗文化活动。
解析:第4段、第6段和第7段,这三段主要在讲述山岔村围绕文化方面的做法,先是保护文化,然后修建文化设施,其实这三段主要讲述如何去发展文化,并且这个文化是山岔村自身的文化。这三段加起来是主体内容的第二个小层次,主要做法分别是:明确发展格局,抓住发展机遇,确定主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依托自然资源,发挥天然水源优势,彰显历史印记,融合文化元素,做活水文章,打造美丽村庄,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村民自办农家乐,示范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免费乡村旅游景点。第二个小层次的标题概括起来就是:发展本地文化。
smknow_arnp [OP] 5年前
9.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部分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周云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14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时,他看到了商机,有效利用自家宅院,开办“农家乐”。“道路全部硬化,环境干净整洁,景观美丽还有故事,这吸引来了不少游客,生意一天比一天好,1个月纯利润有1万多元。”周云笑呵呵地说。
解析:第5段、第8段、第9段和第10段的第一句,这几段都在讲述山岔村是如何发展旅游业的。其实这几段是主体内容的第三个小层次,主要做法分别是:保护九磨文化,打造文化广场与历史文化艺术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善社会风气,建成景观设施,恢复重阳民俗文化活动。第三个小层次的标题概括起来就是:推进旅游经济。
smknow_arnp [OP] 5年前
关于山岔村经验做法的调研报告提纲
山岔村有着良好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但多年来受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制约,全村贫困。经各方努力,取得一系列的成就。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改变贫困面貌。1.联系帮扶单位,反映发展意见,争取并整合帮扶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争取相关部门资金,实施教育新建工程。2.鼓励村民成立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创新劳作模式,发展现代产业,引导群众种植经济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二、推进旅游经济。1.明确发展格局,抓住发展机遇,确定主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2.依托自然资源,发挥天然水源优势,彰显历史印记,融合文化元素,做活水文章,打造美丽村庄。3.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村民自办农家乐,示范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4.打造免费乡村旅游景点。
三、发展本地文化。1.保护九磨文化,打造文化广场与历史文化艺术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善社会风气。2.建成景观设施,恢复重阳民俗文化活动。
四、提升精神风貌。树立文明新风,把家训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广泛征集好家训,以文明家风推动良好社会风气形成。
5年前
幻想者9800 5年前
smknow_arnp [OP] 5年前
根据字数决定
smknow_arnp [OP] 5年前
要求:(1)内容全面准确;(2)层次清楚,分条作答;(3)不超过600字。
smknow_arnp [OP] 5年前
这道题是公文写作题,因为这道题题目已经给出层次,所以这题属于题目已给层次的公文写作题。题目要求我们写的层次是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念和现实意义,故,其答题层次为:
1.背景、形势、目的
2.乡村建设理念
3.现实意义
第三个层次现实意义,这里的现实意义,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就是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念对于现在的启示,所以,我们必须先要理清楚卢作孚到底有哪几个乡村建设理念,然后我们一一对应着写启示就可以了。
smknow_arnp [OP] 5年前
1.某学者发表文章,介绍了中国现代史上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乡村建设方面做出的历史贡献。该文章摘录如下:
解析:第1段,这一段是引言。
2.卢作孚于1893年出生在原四川省合川县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作为一个没有念过大学的农家子弟,他却创造了中国现代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教育史上的奇迹。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
解析:第2段,这一段详细的介绍了卢作孚,但这一段的内容与乡村建设构想没有多大关系,而且这里的介绍过长了。卢作孚是需要介绍一下的,但是我们就用简短的几个字介绍一下即可,比如第一段的“中国现代史上著名实业家卢作孚”。
smknow_arnp [OP] 5年前
4.“乡村现代化”,既是一个奋斗目标,更规定了推动乡村运动的范围与方法。这也是最具启发性之处:从事乡村运动,既要落实为一个个具体问题(教育问题、救济问题等)的解决,但又不能局限于此,要有一个“乡村现代化”的大视野、大目标,既立足局部,又着眼全局。
解析:第3段和第4段,其实第三段以及第4段的第一句都是乡村建设理念的第一个小层次。这个小层次的重点在第三段,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基础在“乡村现代化”。第四段后面的内容,就是这个小层次的乡村建设理念带给现在的启示。
smknow_arnp [OP] 5年前
解析:第5段,整个第五段围绕的重点就是“乡村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现代化”的概念,这是乡村建设理念的第二个小层次。这一段给我们现在的启示是什么?第五段的后面在详细阐述,如何去追求乡村政治、经济、文教、社会、环境的全方位的改革。这些其实对应就是我们现在的五位一体。所以给我们现在的启示就是:推进五位一体,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
smknow_arnp [OP] 5年前
7.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以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和北碚峡防局局长的双重身份,动员民生实业公司的财力、物力和人才、技术优势,全力支持北碚峡区的乡村建设,着手五大工程建设,即投资煤业,开创峡区煤矿业;投资交通业,修筑铁路;投资纺织业,建立大明染织厂;投资科学研发,创建科学院、博物馆;投资教育,创办兼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企业养学校。而民生公司自身也从中获得了发展新机遇:不仅获得经济利益,而且利用乡村建设所提供的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培训了近千名的建设骨干人才。卢作孚力图构建一个“以工辅农,工(工商业)农(乡村建设)互动”的发展模式,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这一点在强调以工哺农,建设新农村的今天,就看得更加清楚了。
解析:第6段和第7段,这两段是乡村建设理念的第三个小层次,重点是乡村现代化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两段的启示后面有提示,就是:强调以工哺农,建设新农村。
smknow_arnp [OP] 5年前
解析:第8段,这一段是乡村建设理念的第四个小层次,第一句话点明了重点,训练人是一切问题的中心问题。这一段的启示是有两个的,在整段的最后两句话,就是:乡村现代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人的现代化,需要 “人人都能自立”的建设者去推动。
smknow_arnp [OP] 5年前
关于卢作孚乡村建设理念及现实意义的导学材料
中国现代史上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中国西部开展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被誉为北碚之父,乡村建设三杰之一。他的乡村建设理念及现实意义如下:
一、乡村建设理念。
1.中国现代化的基础是乡村现代化。乡村的教育、经济落后会引发城市问题。要抓住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关系,来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突出乡村建设的基础意义。乡村现代化,既是一个奋斗目标,更规定了推动乡村运动的范围与方法。
2.乡村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概念。追求乡村政治、经济、文教、社会、环境的全方位的改革,文化教育建设把研究事业放在突出位置;社会建设要大力推动公共事业,开展人的建设;环境建设注重公园;社会建设形成大众管理公共事务方式。
3.乡村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一切力量于经济建设,广泛动员民众参与,构建以工辅农,工农互动的发展模式。
4.训练人是一切问题的中心问题。以“人人都能自立,人人都能立人”为乡村建设的根本目标。
二、现实意义。
1.加强统筹兼顾。从事乡村运动,既要落实为具体问题的解决,又要有乡村现代化的大视野、大目标,既立足局部,又着眼全局。
2.推进五位一体。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
3.重点发展经济。强调以工哺农,建设新农村。
4.坚持以人为本。乡村现代化建设要注重人的现代化,需要 “人人都能自立”的建设者去推动。
两颗糖 5年前
老衲不是吃素的 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