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面试

幸运上岸老姐姐的叨叨(面试篇,20200719 116楼新更)

Barzagli 5年前 320次点击

幸运上岸老姐姐的叨叨(面试篇,20200719 116楼新更)

22 条回复

Barzagli [OP]    5年前

本帖最后由 顶呱呱333 于 20-7-19 18:40 编辑

之前在“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版块持续更新,但是发面经时一直发不出来,换个版块试试。
【第5唠】关于面试复习之参考资料
开唠之前先啰嗦几句:姐不是面霸,参加过的公考面试仅此一回(传统的结构化面试,题库抽取,共5道题,不涉及个人经历等内容),之前找工作也比较有针对性,只投自己想去的单位,只参加有意向就职的面试,所以面试经历很有限。经历有限,则经验有限,我发帖所述内容可能会与其他面经有所不同,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考生。
但是在没有报班、没有组队、没有招录单位前辈介绍经验,同时保持正常工作甚至加班的情况下,我能顺利通过公考面试,我想,自己的复习方法应该还是有些效果的,至少是“路数”是对的。加之已进入机关工作一年多,对当时面试的试题及考察要求有了更深的认识,所以,还是发些帖子唠一唠,和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先唠唠参考资料。
资料1:历年面试真题集
某公和某图或者其他什么版本的面试真题集各一本。
功能:从中了解近年招录单位及其他部委、省市的面试都考些什么题,让自己心里能有点数。之所以建议买两套不同版本,一是为了涵盖更多的题目,二是为了对比阅读,面对同一道题可以多一份答案作参考。
提示:对真题集里的答案,重在参考答题要点,而非全部句式和表述方式。面试是口述式作答,从嘴里说出来的和印在字面上的,肯定不是一个风格。不要完全套用书本的句式表达,否则在复习时(尤其是练习时)很可能出现“背不出答案说不好话”的情况。

Barzagli [OP]    5年前

资料2:一本读物(书名请同时检索这几个关键词“人民日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5-02”)
强烈建议大家看看这本书,如果你的目标单位历年面试试题涉及古语古训,那就更应该好好读一读了。这本书分为十余个篇章,包含一百多个典故,每一个典故都有解读释义、引文出处。阅读之后,可以加强你对这些典故,以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当代实践的理解认知。即使考题不涉及相关内容,读一读也是很好的学习积累。

Barzagli [OP]    5年前

资料3:各级政府网站
浏览部委、省、市、县政府网站,尤其是工作部署类新闻报道和通知公告栏目。乡镇街道不一定有自己的网站,部分相关信息可以在县区网站的辖区子栏目查看。
功能:通过这些公开发布的信息,了解不同层级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传统国考面试的题目,经常是给出一个工作场景,然后把考生设定为某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或某个部门的负责人,询问考生如何处理。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没有政府部门工作经历,或是很少和政府部门打交道,作出的回答有时缺乏可行性合理性,或者说不适合作为政府行为。
浏览政府网站工作动态新闻和通知公告,可以从中大致了解政府部门在部署工作时的要求,这些报道或通知中“一要二要三要”之类的内容,往往就是工作要点,对于执行者来说,这些就是需要落实的事项。转化成面试考题,这些要点就是作答时的“对策”。

提示:
1.之所以让大家浏览不同层级政府部门的网站,是因为部门层级不同,职能权限不同,而面试考题中假定的人物身份通常会涉及不同层级的部门。以我经历的部委面试为例,当时有3道涉及假定公职人员身份,包含市、县、乡三个层级,身份不同,处理问题的措施则不同。
2.政府网站有很多,全部都看一遍不现实,可以选择性浏览,一是招录单位的官网,二是同系统不同层级部门的政府网站,三是省、市、县人民政府网站,挑几个看看。
还有就是针对面试试题曾经出现的话题,找找相关单位的网站,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新闻、通知。
举个例子(纯举例,非真题),话题是关于校园消防安全的,那么,你可以搜一下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县教育局网站(地点任选),看看有没有诸如“关于做好校园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xx厅/局召开校园消防安全工作部署会”之类的信息。通常而言,这类通知或报道都会有关于工作的具体要求,可供参考。   

Barzagli [OP]    5年前

资料4:央视《焦点访谈》和《新闻1+1》
有不少面经都推荐收看这两个节目。
我也看过,但不是为了备考,而是过去工作需要。如果问我看这俩节目对复习(包括申论和面试)有没有用,我会结合工作说:有用,不过这种作用是比较“抽象”的。
不是说节目看得越多考得就越好,而是通过看节目掌握观点,引导思维——掌握主流媒体对一些热点事件、话题的观点,体会专家等对分析问题的角度。逐渐积累这些,对公考复习肯定是有益的。

提示:
1.如果是为了复习而收看,时间有限,一期不落地全部收看未必能做到。可以挑着看,重点关注与热点人物、事件有关的那些。这两档节目在央视网都有收录,有标题有梗概,很容易检索。节目中会出现若干分标题,它们往往是对观点、要点的概括。
2.这两档节目都有官方微信公众号,可以关注一下,推文涵盖了当期节目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时间看节目,看推文也行。
3. 如果你有志成为公务员, 真诚地建议,请把关注央媒新闻报道当作一种生活习惯,而不仅仅是一种备考的手段。
(PS:这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周末也在加班,利用坐车时间零零散散敲下这些字,想到哪写到哪,说得有些乱,请见谅)

11:21    5年前

哇厉害!!!受教啦!!

Barzagli [OP]    5年前

本帖最后由 顶呱呱333 于 19-12-17 21:56 编辑

资料4:央视《焦点访谈》和《新闻1+1》
有不少面经都推荐收看这两个节目。
我也看过,但不是为了备考,而是过去工作需要。如果问我看这俩节目对复习(包括申论和面试)有没有用,我会结合工作说:有用,不过这种作用是比较“抽象”的。
不是说节目看得越多考得就越好,而是通过看节目掌握观点,引导思维——掌握主流媒体对一些热点事件、话题的观点,体会zhuan家等对分析问题的角度。逐渐积累这些,对公考复习肯定是有益的。

提示:
1.如果是为了复习而收看,时间有限,一期不落地全部收看未必能做到。可以挑着看,重点关注与热点人物、事件有关的那些。这两档节目在yang视网都有收录,有标题有梗概,很容易检索。节目中会出现若干分标题,它们往往是对观点、要点的概括。
2.这两档节目都有官方V信公众hao,可以guan注一下,推文涵盖了当期节目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时间看节目,看推文也行。
3. 如果你有志成为公务员, 真诚地建议,请把关注央媒新闻报道当作一种生活习惯,而不仅仅是一种备考的手段。

Barzagli [OP]    5年前

资料5:喜马拉雅、蜻蜓FM上关于公考面试的音频
功能:同资料1,了解真题及答题要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在于后期练习时,可以将题目音频播放出来,然后自己计时作答,当作模拟面试。
提示:网上相关音频很多,质量参差不齐。建议挑一些收藏收听率高的播主专辑,听个两三组,大致水平能感受出来,然后选出认为质量比较高的,多听一听。不少音频本身是免费的,但是在节目最后会推销课程,是否报班,诸位自定。
(PS:这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周末也在加班,利用坐车时间零零散散敲下这些字,想到哪写到哪,说得有些乱,请见谅)


Barzagli [OP]    5年前

@11:21  
过奖啦!个人经历和体会而已,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Barzagli [OP]    5年前

关于国考复习其他经验贴,欢迎移步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版块浏览,同名帖子下有更多持续更新的内容。

向日葵与少年    5年前

很有帮助啊

Barzagli [OP]    5年前

@向日葵与少年  
谢谢夸奖!

ting。YM    5年前

给楼主小姐姐点赞。看得出来写得用心了。

   5年前

感谢分享

就问你难不难受    5年前

出现了背不出答案,说不好话的的情况了该怎么办?自卑了都

Barzagli [OP]    5年前

@ting。YM  
谢谢夸赞!

Barzagli [OP]    5年前


不客气哈!

Barzagli [OP]    5年前

@就问你难不难受  
表自卑,这是练习过程中的正常情况,自己可以调整改善的。
1.不要以背书的状态面对考官。面试其实是一个与考官交流的过程,而不是考官检查你背书情况的过程,自然从容有条理地把回答内容向考官说清楚,这是最重要的。
2.不要指望把所有答案都背全。面试没有绝对的答案,最多是给出答题要点用于参考判分。你想到多少说多少,哪怕思考时想到四点,一开口只想起三点,那就淡定地按三点作答,要给考官一种“我经过认真思考得出这三点”的自信感,而不是“对不起啊考官,我实在想不起第四点”的慌乱感。
3.不要把面试完全当成考试。试着体会一下,把面试当办事,把试题当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事项,把答题当成向领导或是在会上作汇报,体会一下这种状态,相信能改善很多。
祝备考顺利!

就问你难不难受    5年前


感谢,我认为还是在于过分纠结“正确答案”,总是想着答题的细节全部朝着“标准”靠近,过于书面化的语言在说的时候驾驭不住,对词语运用患得患失,导致思维不连贯,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相差较远。还是要在心里将给考官背诵转变为交谈

2176493291    5年前

请教楼主  答题的时候有暂停“嗯~”这种  会影响得分吗

SKT丶劫    5年前

谢谢楼主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14241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