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申论

2016年国考副省自创答案

沙鸥123 4年前 668次点击

2016年国考副省自创答案

1 条回复

沙鸥123 [OP]    4年前

第一题:
阅读“给定资料2”,概括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所关注的若干问题,及其所给出的具体建议。(15分)

要求:

(1)全面;

(2)准确;

(3)简明;

(4)不超过200字。

针对如何引导和推动全体人民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等问题:
一,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用阅读潜移默化熏陶国民。如,加强阅读场所建设,共享开放高校图书馆,营造随处可阅读环境。二,发挥示范作用。如,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做好表率。三,传承和发挥传统文化。如,归纳整理行业和地域礼俗,编制教材;开设教育课程,展开教育活动,增强道德意识。四,重视幼儿培养,从源头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第二题:
“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这句话指,当前教育过分注重教育水平提升,忘记教育初衷,与主流价值背道而驰。教育的初衷是解放心灵,丰富内心。然而,当前的教育忘记内在规律,过分改革,舍弃不重要学科,以及强迫学生学习不适合的内容,导致了学生得不到良性成长。因此,教育新常态要基于中庸、可能和适合原则,摒弃浮躁、功利,回归教育规律。

第三题:
某美术馆正在策划艺术家黎明的作品展,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这一作品展撰写一则导言。(20分)

要求:

(1)围绕黎明的创作宗旨、作品材质及其艺术追求等方面作答;

(2)内容具体、层次分明、语言流畅;

(3)不超过400字。

关于黎明作品展的导言
黎明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借助不同的艺术材质和媒介,直观的展现出典型的“中国元素”、“中国符号”。
黎明的创作宗旨是将中国精神作为创作心理环境的地理地貌和现实图景,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大国意识。如,运用长城形象突出中国元素、符号的意味,又在深层次中对纵深历史时空的挖掘和与历史进行对话的要求;同时在展示过程中凸显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裹挟的民族自尊与主体精神。
作品材质为:布面、牛皮卡纸、水墨、长城风化的泥土、油墨、丙烯、工业胶粘剂等。这些材质反映出黎明艺术精神和中国精神的共振,并在作品中构成时空、地理、人文三位一体的对话关系。
黎明的艺术追求是不拘泥于艺术的园囿,在作品中体现出艺术家的良知、人性和无尽情怀,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及对西方文明质疑和对自身文化立场的反省。

第四题:
某区一所中学举办“文明素养教育主题宣传周”活动,假如你是该区文明办的负责人,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开幕式上讲话。请结合“给定资料5”,写一篇题为“素质养成,从学会道谢和应对致谢开始”的讲话稿。(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对象明确,切合题意;

(3)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4)不超过500字。

素质养成,从学会道谢和应对致谢开始
各位来宾:
大家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人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也会得到了这个世界的温柔对待。高度的文明素质,不仅对他人大有裨益,更会对自己产生一些意外的收获。文明素质的养成并不需要大费周章,只需从简单做起,从学会道谢和应对致谢开始。
而如何学会道谢和应对致谢,这就需要大家奉献一份力,积极传递正能量,净化社会风气,为国民素质大楼添砖加瓦。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善待世界,做正能量传递者。善待自己,让自己的心态平和;善待家人,有任何问题好好思考、解决;善待周边亲友和陌生人,不给身边人传递负能量。
其次,家长、老师要呵护与培育孩子的文明礼仪,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践行传统文化精髓,领会其中真谛,结合当今社会背景,努力修身养性,进而影响子女,提高下一代素质。如,孩子礼貌言行遇冷,要及时沟通,给予温暖回应,纾解他们心中委屈和郁闷。
最后,提升国民素质、优化社会生态环境是每个人具有的义务和责任,要做好社会监督工作,监督其成为文明礼貌的人,在社会公共空间做文明的表率,传播正能量。
国民素养提升非一日之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定有希望!

第五题:
“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以学礼树立大国意识
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学礼,不懂礼貌,不讲礼仪,那这个人就不懂得为人处世。实际上,学礼在新时代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他不仅教会我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立身行事,还事关公民意识的自觉、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乃至中华民族的复习大业。因此,在我国国际地位日渐提升的今天,要通过学礼树立大国意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使之与大国形象相匹配。
中国游客不守规矩,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卢克索神庙浮雕上刻着中文“某某到此一游”;外国民众对中国游客的投诉与日俱增……近年来,我国国民素质普遍低下的问题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与热议。国民素质低下不仅有损我国国家形象,还会阻碍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作为大国的相应尊重。种种因素都警示着我们,通过学礼树立大国意识刻不容缓。
一方面,要加强文化修养教育,不断提升道德水准和个人素质,使其具备与大国形象相匹配的公民素质。当前,我国处于高度现代化时期,科学科技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但是科技始终是由人来掌握使用。没有公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庞大的高素质劳动大军,难以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实力,现代化推进也将处于长期停滞不前。因此,新时代要加强人的文化修养教育,学习古人礼仪礼俗,以达到净化浮躁社会人们心灵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利用主流媒体,旗帜鲜明地打出美与丑、善与恶的旗帜,潜移默化的传递正能量。主流媒体传递的价值观更能让人感染。如,公益广告上,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为儿子带饺子,直击人们心灵引发同情;媒体曝光,地铁上家长公然允许小孩行使不文明行为,引起网友谴责。这都证明了主流媒体通过曝光不文明行为,传递正能量等方式,更能引发人们心灵上的共鸣,更能实际有效地帮助人们自觉树立良好的礼仪习惯。
此外,政府部门必须对大众媒体进行引导与监督,制规立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罚。媒体固然能传递优秀的价值观,帮助人们学习礼仪习俗,但是媒体传递者自身都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做到真善美,他们又如何教化人民呢?因此,政府部门要根据时代需求,因势利导,通过制规立法,不断完善和规范大众媒体宣传正确的价值观,从源头净化社会风气。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学习礼仪树立大国意识在当前时期极其重要。中国要进步,就要通过加强文化修养教育,媒体传递正能量,政府引导与监督,不断提升国人的道德水准和个人素质,使中华民族精神深远、长久延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85022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