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国考/联考
鸢尾o00 • 4年前 • 946次点击
【部委笔杆子谈公文】申论高分的训练方法
鸢尾o00 [OP] 4年前
宁德小赖 4年前
maoxianqiuqiu 4年前
文章来源:申论范文: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_中公教育 http://www.offcn.com/shenlunpd/2019/0417/9832.html
yu446153840 4年前
sechseins 4年前
zjjjj3788 4年前
雁字回时7 4年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80418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鸢尾o00 [OP] 4年前
本人2003年国考,自学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申论89分,第一名入选。
在部委工作期间,写作完成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如本司局业务的五年规划执行情况总结、五年发展规划、法律条文修改、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的制定、中央及部领导各种会议讲话稿、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各类工作汇报总结和请示、公文审核等等,不计其数。作为面试考官,从事过多年的公务员招录面试。
连续两次获得本部委公文大赛一等奖。
培训下属也有成绩。新入职公务员下属,我培训一年后就可以给部领导写全国会议上的讲话稿。
总体而言,对公文/申论写作、公务员考题和面试,我有一定心得经验。
偶有闲暇,跟朋友们交流一下有关申论写作能力提升的问题,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鸢尾o00 [OP] 4年前
申论考什么?
1. 行政能力 —— 治国理政思路
2. 申论能力 —— 准确表达出来
申论文章,是你作为政府官员治国理政思路的文字表达。所以,申论不仅仅考你写作水平如何,文字能力只是低层级公务员的基本素质;重要的是考察你的行政能力,即对于政务问题的认识、能否归纳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有些题型,就是考察你能否胜任机关中常见的文字表达能力,比如归纳概括。
有些题型,就是考察你的行政能力,能否处理政务问题。
所有题型,都需要通过文字表述来展示你的能力。
附录: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机构的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四种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鸢尾o00 [OP] 4年前
公文写作/申论备考的能力提升
目录
一、初学者面临的问题
二、精读范文——知道好的公文是什么样子
三、默写范文——强化消化,培养公文语感
四、批改提高——提高水平的不二法门,否则就是低水平重复练习
五、公文逻辑——内容论述的内在约束
六、文字推敲——表达严谨的基本功
七、把握要点——阅读理解能力,准确把握给定材料的主旨思想
八、谋篇布局——根据答题要求,准确提出论点,严密论述
九、自我训练方法——六人小组集体讨论,字斟句酌改稿子
鸢尾o00 [OP] 4年前
提高公文写作能力,不等于押宝猜题、熟悉时政热点、背诵范文、万能模版。
公文写作能力提高的表现,在于你可以轻松应对任何题型,而不是靠机械的背诵或者依赖于考前押题。
考生参加的培训,教授内容基本属于答题技巧方法套路和阅读分析方面,以及文字表达方面,但可能无法培训你的行政能力。解决政务问题的能力,在于你的日常积累。 当然,多听听培训讲课,你悟性高,可能会增长这方面的知识和处理政务问题的经验。
行政能力不高,申论观点就可能不对或者不全面,分数不会太高,这是培训解决不了的。
我所能讲的写作能力提高就是在文字表达方面,在保证政务思路基本正确的前提下,用规范的文字语言来阐述。
宁德小赖 4年前
鸢尾o00 [OP] 4年前
一、初学者面临的问题
目标不清楚:不知道合格规范的公文是啥样?不知道题型要求的文章应该写成啥样子?
文字表达能力差:概括能力差,描述不够准确,用词不够精炼、罗嗦,用词缺乏变化,语法错误,等等。
逻辑不够严谨:全文布局中的各个段落关系,某段落中上下语句关系,逻辑混乱。
没有公文味:文风不对,缺乏公文惯用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口语化、文学化。
不知道怎么解决上述问题。很多初学者不知道怎么练习提高申论水平,学习不得法;日常练习的文章错误问题很多,却不自知;低水平练习写作,然而量变却不能导致质变。
本帖的初衷,给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朋友提供一些训练方法。
鸢尾o00 [OP] 4年前
二、精读范文——培养公文的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泛观博取 不若熟读而精思;
对于没有公文基础的在校大学生考生,精读范文是培养申论公文语感的有效途径。
所以,我非常推荐精读范文。
我以前的下属、新公务员,在写业务文件之前,我都是先给ta若干相关的素材文件进行精读。只有研究透了,才熟悉业务,才知道要完成的公文是啥样子。
1. 精选范文,不要追求高层次文件,基本没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等高层次文件报告根本不适合应试初学者;有些网友推荐看人民日报社论、半月谈文章,我个人觉得对于初学者也基本没用。至于原因,这些文章很多比较宏观,对于应试而言没有针对性,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无法消化理解其中的公文水平的。
2. 合适的范文应该聚焦某一具体问题的评论性文章,而不是范范的大报告;文章结构内容一般要包括:概括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思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篇幅精炼、不宜过长。因为,所有考试都是围绕具体问题给出素材的,不可能考宏观问题的,因为那脱离了考生的能力范畴。
3. 历年国考各种题型的答题范文,有些培训机构/网络上会有一些历年真题的答题范文,部分写得还不错,最起码让考生知道符合要求的答题文章应该怎么样写,解决了“ 目标不清楚”的问题。
4. 范文的题材,与考试选题要一致,聚焦在常见的、专业性不强的领域,如:
民生问题:污染治理、安全生产、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教育、卫生健康等。
政治理论:党建、反腐倡廉、纠正四风。
其实,要找到合适的范文也不容易,后期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
范文贵精,不在多。
20-40篇也差不多了,关键是要理解透、分析彻底、个人有所悟道提高。
鸢尾o00 [OP] 4年前
怎样精读范文?
一、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的开题、概括现象、提炼问题、分析原因、解决思路、结尾
二、学习表述方法和语句
段首句/本段主旨?
本段各个语句是如何围绕段首句/主旨思想展开论述的?
具体用词和语句,尤其是动词与宾语的惯用搭配,如:谱写+篇章,开拓+局面;以及词语的变化,尤其是动词。
三、反复读、用心读、背诵
反复读!!多看几遍!!逐字逐句!!认真看!!
用心体会语言风格!!
最后要达到背诵的程度。
鸢尾o00 [OP] 4年前
三、抄写/默写范文
有人怀疑,默写抄写范文,有用么?
我的回答:对于初学者,绝对有用!!因为人的大脑认知规律就是如此,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其记忆不牢固的。而通过背诵默写,会有一个大脑的思考和信息搜索过程,会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这是有脑科学研究的成果作为支撑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事实证明:仅仅看文章是没用的,要背诵、要写下来!
抄写/默写,有效的训练方式:
1. 电脑敲字 —— 就是刺激你的大脑思考怎样推敲词语和语句,进行正确的表达。
2. 最终要手写!!因为考试是要笔写的!!
可迅速提高公文语感,体会掌握申论表述方式和细节!
通过一段时间的默写训练,你就会发现,那些惯用的公文表述语句,你就会信手写出来、说出来,因为你脑子里有东西,在潜移默化影响你的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
长期写材料的公务员,他日常讲话的语言风格都会公文化,口语化的东西反而很少,这就是多年训练的结果。我听过一个领导的报告,不拿讲稿讲了三小时,说的话录下来几乎不用改,全部都是规范的文件语言!
相信我,这个方法绝对有效。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
鸢尾o00 [OP] 4年前
五、公文的逻辑
公文申论写作的逻辑,是阐述观点的策略和论述方式,需要有整体思路和大局考虑,文章层层展开、深入阐述的步骤设计。
那么,公文写作的逻辑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
首先,体现在整篇文章的段落结构上。 每一段落都要围绕文章的主题来设计。比如开头第一段,破题引出文章观点;第二段,概括几种现象或者问题;第三段,分析原因;第四段,提出对策;第五段,结尾。 这样的文章段落逻辑,就是:破题-问题-原因-对策-收尾 。
其次,体现在段落里各个语句的关系上。 组成段落的每一语句,都有自己的功能作用;同时它都与上下文语句产生逻辑上的联系。比如,第一句话是段首句,开门见山明确本段的观点,这句话与后文是 总分关系 ;第二句话开始,语句之间存在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承接等关系,都围绕本段的中心思想来阐述,语句之间的衔接是否流畅?语句本身的含义是否严谨、能否支撑本段的观点?
第三,体现在每一句话里的短句或者词语搭配上 。有些语句比较长、有逗号间隔的,也有逻辑问题;没有逗号间隔的,注意其中的语法或者表述搭配上。
总 之,写文章一定要设计好段落结构;其次,写好每句话,注意语句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
常见问题就是,单个语句看起来问题不大;但是在段落里没什么用处,与本段关系不大,或者多余罗嗦,或者不足以支撑本段观点;或者与上下文之间的衔接比较突兀。
文章逻辑一定要严谨、合理。各个段落、每句话对论证文章观点都是强有力的、密切关联、正确的,而且是充足的。弱相关的语句、意思不正确的语句、上下文逻辑差的语句,都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
一般的,段落结构的逻辑不难;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在段落里各个语句的逻辑关系。这需要一个严谨思考、训练的过程。
鸢尾o00 [OP] 4年前
六、文字推敲——修饰词与限定词
材料高手,极其重视用词造句的文字推敲。
组成文章的基本单元,就是语句;每个语句的准确严谨表达,需要推敲文字。
文字推敲,在机关文字工作中是经常的。每一篇文章都需要。
对于初学者,可能做不到推敲文字,但必须积累惯用表述、有这个意识。
举例1:
修饰词是对工作进展、成果、现状、问题、举措、程度进行描述的,决定了公文的严谨程度和准确程度。
很多时候,主谓动宾搭配都没什么可注意的,核心关键就落在了修饰词上。比如: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实现了跨越式【飞速/巨大】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完整/全面】的学科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注意“比较”】科技力量布局,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举世瞩目/重要】的重大成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支撑和前瞻引领作用,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突出】贡献。
红色内容为修饰词,是描述宾语的;去掉这些修饰词对于语句意思没影响,但语句强调的重点就是“发展成果的程度如何”,所以这些修饰词是语句的关键核心。
举例2:
(十八)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发挥……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开辟……渠道,确保……相适应。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向……倾斜。加大……支持力度。……要明确一定比例用于……。……要最大限度地向……倾斜。积极调整……结构,切实加大……投入。
注意其中关于“采取多大工作力度”表述的限定词,如:较大幅度,一定比例,最大限度,进一步,继续加大。这些限定词的准确使用,决定了工作措施的力度要求,体现了公文的严谨程度。
鸢尾o00 [OP] 4年前
占位,待更新。。。。。
maoxianqiuqiu 4年前
鸢尾o00 [OP] 4年前
鸢尾o00 [OP] 4年前
范文二: 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
文章来源:申论范文:精准扶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_中公教育 http://www.offcn.com/shenlunpd/2019/0417/9832.html
为了不影响阅读,已经转移至其他帖子。
鸢尾o00 [OP] 4年前
为培养公文语感,特选取中央文件的部分章节,推荐重点精读。 红色部分建议默写,尤其注意那些语句里的动词与宾语搭配。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略。
来源于网络搜索。
为了不影响阅读,已经转移至其他帖子。
yu446153840 4年前
sechseins 4年前
zjjjj3788 4年前
雁字回时7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