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面试
一号7060 • 4年前 • 206次点击
谈谈面试复习
一号7060 [OP] 4年前
whispe1688 4年前
因为帅被通缉 4年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32003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一号7060 [OP] 4年前
(不好意思,之前设置了仅作者可见,已修改,可全文阅读。)
打算谈这样几点:
一、面试究竟考我们什么?谈谈面试评分标准,并指正面试复习常见误区。
二、面试要复习什么?谈谈面试复习内容安排,并谈谈如何制定复习计划。
三、面试有哪些答题技巧?原创示范真题答题技巧。
四、擦亮眼睛,学会甄别参差不齐的“参考答案”。
看完之后,如果觉得我说的在理,麻烦您点个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对么?
2024年4月5日补充:很多坛友反应本帖不能回帖了(我看了下,还真是)。那如果需要资料或咨询的,可以在站内私信我哟
一号7060 [OP] 4年前
一、面试究竟考我们什么?谈谈面试评分标准,并指正面试复习常见误区
面试和申论不同,面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要你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是一个好的答案。那么,面试是如何评分的呢?
原来,考官的手上会有一张评分表,这上面包括这样几个项目: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与协调能力、求职表现和岗位匹配性、举止仪表与言语表达等,考官将通过你的回答来判断你在这些素质上的单项得分——比如,通过你的回答判断你对这份工作有没有基本正确的认知,有没有从事这份工作的强烈意愿,是否适合做公务员,等等,据此打出一个求职表现和岗位匹配性的分数——然后合成你的总分。 因此,面试从本质上和申论又是一样的,那就是,考查我们的能力而绝非知识!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 原来很多常见的面试复习方法其实都陷入了误区。
比如,背模板。 一谈组织计划题,就是什么明确任务啦,成立小组啦,制定方案啦,落实经费啦,请示领导啦,监督实施啦,事后总结啦;一谈人际关系题,就是什么“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是对我莫大的信任”、“我会保持绝对的冷静”、“我会积极主动的和同事进行沟通”等等。我们且不说这些东西已经烂大街、人人喊打了;就对标上述评分标准,你会背这些套路没有任何了不起,既体现不出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也体现不出人际交往与协调能力、求职表现和岗位匹配性,既然不能体现能力,你说应该给高分还是低分?
比如,背时政。 买那种小册子,把近期的时政热点收集起来,每天背上半个小时甚至更长。这么做有没有用呢?显然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已经说了评分标准依据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对时政的掌握。即使你对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滚瓜烂熟,对不起,也根本没有你施展的机会。当然我也承认,考试的时候如果你能灵活运用鲜活的案例,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主张考生一定要多看报、多听新闻,扩大积累。但如果你是以条目的形式接触这些东西,我敢打赌,你的印象不会很深,即便你考试时想到要运用,也只能干巴巴的说上一句话;相反,如果你是以看报、听新闻的方式去积累,你不光只看到一个标题,还看到一大段文字的解释说明,印象就必然更深刻,从而在答题时更容易联想到,也会有更多的话去说。
比如,傻傻练。 什么叫傻傻练呢?就是只讲练习的数量,不讲练习的质量,一味地“苦练”。怎么提高能力?这需要我们通过练习——总结——再练习的循环,不断地通过“总结”发现练习中暴露的问题,再通过“再练习”来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此循环,问题才会越来越少,我们的能力自然也就越来越高。但如果你只是练习,却从不或甚少总结,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这样可能就应了那句成语:南辕北辙。
比如,以想代练。 什么叫以想代练呢?就是练习题目的时候,不是“说”出来,而是在头脑中“想”出来。我们说这是极不可取的,这种复习也是自欺欺人的。因为面试评分标准中的一项就是“言语表达”。你光是想而不去说,怎么可能提高言语表达的能力呢?就如同歌唱家如果不每天练习哆来咪,怎么会有高超的歌唱表现呢?事实上,我们不仅要说出来,还要把走、坐、站、问好这一整套功夫做足呢!因为还有一项评分标准——举止仪表,等着我们呢!
一号7060 [OP] 4年前
一是基础积累。 主要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我把它比喻为充实弹药库。事实上,在多年的学习、生活、工作生涯中,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知识、认识,比如告诉你张三家明明很有钱却走关系每月吃低保,问你怎么看,你一定会有很多观点,至少你会骂一句,然后就是噼里啪啦,省略300字,对吧?这说明你已经积累了很多。但是这个高度还不够,还停留在普通老百姓或者青年学生的认识水平上。我们现在就是要以相对系统的训练去整合你之前的知识,并加以拔高,让你能够以政府或者说准公务员的高度去看待事物。主要方法包括:看报纸、听新闻、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你没看错,就是复习马哲!)等。
二是学习思路和技巧。 我把它比喻为给你一把枪。很多人在面试的时候听到题目后他其实是有话说的,但不知道该遵循什么样的思路,该从何说、怎么说,就好比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如果说知识储备是弹药的话,这个时候你还需要一挺冲锋枪,有了枪,你才能把你的弹药打出去。这些思路和技巧我会在第三部分做一些示范。
三是“包装”训练。 我把它比喻为安装瞄准镜。包括礼仪训练、语言训练等。这项训练必须贯穿复习的全过程,甚至要延伸到生活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这种礼仪和说话方式成为你的一种本能,而不是装出来的。如此,不论考场上多么紧张,或发生什么意外状况,都不会影响你的外在表现,因为你本来就是这样!
四是大量练题。 我把他比喻为打靶演练。有了枪、有了弹,你不进行大量的打靶射击练习你还是打不中敌人。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进行了前述三项练习之后重要的就是要反复大量的练习,一方面训练反应速度和思维敏捷度,另一方面也是把上述技能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战斗力。
如何合理安排这些项目呢?如同我将申论复习划分为不同阶段一般,我认为面试复习也应当根据时间进度的不同而在每个周期有所侧重。以两个月复习时间为例(多数考生会在明确吃面后开始复习,大概也就在两个月左右),我认为应当划分为 三个阶段:
基础练习阶段。 主要任务是,学习面试的基础知识,了解基本概念;反复操练礼仪、调整说话方式并代入生活;加强知识储备,并以公务员思维加以改造提升。专门安排一周左右即可,后续复习继续安排相应练习。
分题型练习阶段。 一个题型一个题型地练习。一段时间就集中练习一种题型。这有助于精力的集中、思维的集中,提高复习的效率。在申论和行测的复习中,我同样如此建议,并称之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综合演练阶段。 顾名思义就是以假想或全真模拟的方式演练整套真题。又建议划分为两个阶段:考前7天之前,可以上大量练习,多多益善,把自己练吐最好,这能极大地、极快地提升你的能力、摧残你的脑细胞(别担心,摧残之后就是超量恢复,所谓“脑越用越灵”就是这个道理)。而到了考前7天之内,建议逐渐降低训练强度,充分休息,做好梳理、总结、回顾,以便达到最佳应试状态。
具体复习方法上面,我还摸索研究出了三轮答题法、录音录像法、3×3练习等众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不一一展开,有兴趣的坛友可以和我联系哦
一号7060 [OP] 4年前
能力是根本,技巧是辅助。虽然是辅助,但也很重要。
话不多说,上真题!
真题1: 有一段公路需要建设,刚好需要通过村民家附近,群众说噪音太大不同意修路,你该怎么来沟通?
一号7060 [OP] 4年前
一般而言,公路选址会经过多轮次评审,基本因素都会考虑到,不会对村民生产生活产生实际影响;那么我会带上相应的证据到村民家展开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必要时可请村干部陪同。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既晓之以理,更动之以情。在宣传工作中,我会巧妙的融入这样一个观点:要想富,先修路。从根本上说,修路和村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会围绕修路会给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展开论述,相信村民最终会给予理解。
当然如果公路规划路线离村民家确实过近,会对村民家产生实际影响,那么在做好村民思想工作的同时,我也会积极帮助协调有关部门,通过采取设置隔音屏、调整路线等方式照顾好村民的正当权益。
点评:我这里说了一句“相信村民会给予理解”,那么村民不给予理解怎么办?我没说。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村民不理解,那么你的工作就很难做了,在实践中很多很有经验的群工干部跑半年都未必能解决问题,你在这里三言两语不可能说清楚,那还不如回避。 在有多种可能性时,我们只假设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一种,从而大幅降低回答问题的难度。这个技巧,我称之为利己假设。
一号7060 [OP] 4年前
whispe1688 4年前
因为帅被通缉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