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行测
杨小过4364 • 3年前 • 741次点击
请问如何从零开始备考公务员?(纯干货,附详细学习计...
杨小过4364 [OP] 3年前
学习使人愉快 3年前
青豆wwww 3年前
無絮1161 3年前
zswupup 3年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99125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杨小过4364 [OP] 3年前
补充: 行测学习以真题为主,真题你是很难做完的。其次,一定不要过于自信,前人总结的经验和其对版块的理解会极大地帮助你提升学习效率,所以尽量控制收集经验的成本,然后去取众家之长,要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无论你天资多么聪颖,都要有一颗谦学的心。
正文:正文将按照本人的做题顺序解释说明
1.做题顺序:
以国考135题为例
言语40题-资料20题-判断40题-常识20题-数量15题
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呢?
国考135题能不能做完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
该年试题的难度,比如20年与21年题的难度就存在差距。
你自身的实力。
正常来讲,作为一般高手是能勉强做完这些题的,这其中包含着你对自身知识点的完美把控,你知道自己对于哪类题不太擅长,或者说哪部分的具体个题不太擅长,那么你很可能做出蒙掉该题以追求整套试卷完成度的抉择。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一定要懂抉择,也就是拥有放弃部分题的思想。
说个实际点的情况,如果你不曾准备过常识,那么你在这套试卷中会遇到相当部分的不会做的题。假设一下,你虽没有准备过常识,但你在历史方面的底子不错,那么你可能能做对5个题。这5个题是你能够大概率确定正确率的题目,如果你觉得这个数目较少,那我建议你拿着几套题做一下,求个平均数,要求只有一个:只计算你真正有把握的题而不是算上蒙对的题目。
也就是意味着,你将有15个题面临着完全不知道怎么选或者在两个选项中犹豫的情况。再加上逻辑填空和言语中你没信心做对的题,就算5个好了。判断推理你可能在图推中面临着1-5个不会做的情况,判断的其他剩余部分我只算3个。资料分析理论上不存在需要蒙题的选项,算0。数量关系,15个理论上一个底子好的人可能会面临着0-3个不会做的情况。
那么总的算下来,你将会有24-31个题需要蒙,这已经是建立在你能做完所有部分题的基础上。而还有一点你需要知道,从我和很多朋友的实战经验来看,凡是你把握不准的题,它的正确率会向1/4靠近,但这并不排除你在某几套题中蒙题的正确率较高的情况。
所以建立在蒙题会向1/4概率靠近的基础上,你要明白,你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你没有把握的题上面,因为你浪费的时间真的很有可能不会帮你得分。所以,为什么不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数量关系上呢。
所以,基于上面的判断,我选择了这个做题顺序。因为我将最可能面临着蒙题的常识板块和数量关系板块放到了最后,如果我没时间,那么至少可以被动地减少我将犹豫在二者之上的时间。
2.言语
言语分为两大板块: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
逻辑填空占据了言语理解的半壁江山,这部分做题需要方法技巧与积累并重。在这部分,目前市面上比较认可的机构或个人,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一个区分:
第一等:
FB填空(亮点:知识点完备 缺点:知识点杂冗,体系性不强,面临实战时不知用哪一个的困境)
顾斐填空(亮点:市面上主要方法大部分她都讲到,原始大神,技巧性强,适合提高)
第二等:
小宝填空(亮点:知识点少,方便运用 缺点是不够完备)
+++其他
其实在填空这块儿,老师们都大差不差,建议用FB的课程打基础,因为FB知识点全面,然后就用顾斐的,进行专项提高,提高解题效率。
片段阅读
这部分我认为市面上是这样一个情况:很多老师的方法都不错,而且市面上的内容其实都大差不差,有些老师讲的详细,但同时也面临着冗杂的尴尬境况,有些老师做了侧重处理,反而会显得实用一点。
但就个人做题时的感觉,总的来说,还是不够实用,这就让很多人学了都懂,面对该知识点下的真题也能很好滴解出答案,但要命的是,由于不够体系,你在做真题卷的时候,效果可能不尽如意,因为真题是不可能标注哪个题适用于哪个知识点的。
一个在片段阅读经验丰富的考生应该知道,在我们面对片段阅读尤其是较长篇幅的片段阅读时,你很难边读还边分析什么冒号作用啊,递进层次啊。
更多地是读完就需要选择选项了,所以,基于此,有些老师过分强调转折后重点,什么前面部分不用看,想以此来节约时间。我敢打包票,他的做法只有他实战效果才会好,更多地人只是用这种方法获得了一个差强人意的正确率。
所以,但凡你想要在言语理解这里获得一个高的正确率,你就基本面临着读完就要去判断选项优劣性的情况。而有心人肯定能发现,这个时间是非常紧迫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在遇上有难度的片段阅读的年份时,市面上的方法技巧就显得比较鸡肋,甚至不如自己刷题后来的题感重要。
从片段阅读的本人经验看来,初学者靠语感,你的正确率大概率可能在40-70之间波动,有些人学了技巧后的正确率会在60-85之间稳定,针对近年来的题风,如果你太倚重技巧,那么你的正确率可能在某些省份乃至国考中滑铁卢,甚至面临着不如靠语感的地步。
对于一个片段阅读的高手来说,回归文段和提问的本质,采用技巧辅助做题才是正解。
本部分的推荐视频:(说明,下面的推荐视频只能作为学习片段阅读打基础使用,更多地还是需要自己去刷题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路子,大家不要把自己的片段阅读水平太过寄托于老师身上,但你仍然需要他们中的一个或多个去带你了解言语是怎么回事)
赵晓曦:大神级人物,粉笔言语老师的老师,适合初学者小白看。
葛欣:讲解细致
顾斐:讲的几大方法其实有几种非常实用,但是就是讲题的时候不太照顾小白,对于基础好的人可以去看她的视频。
郭熙:讲课思路清晰,适合基础较差及以上的人
欧阳,勉勉强强
注意,下面是高能预警!!!!
坑位一:小宝片段阅读。是的,这人的逻辑填空还行,但其片段阅读可以说如同坠魔道,不建议以其片段阅读视频学习,否则可能会让你痛不欲生。但其实可以看出,小宝阅读确实想从市面上流行的解读段落的方法向真正实战解题的方法靠齐,精神可嘉。
坑位二:待补
杨小过4364 [OP] 3年前
这个版块大家需要考虑的是:在考试时是否在前面的版块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否则即使你会做,你也没时间做,并且这可能是你考试时的真实状态哟。
数量关系的题很多都是小学奥数题,说实话,这部分你不需要把所有的类型题都弄懂,除非你的时间真的很充裕很充裕。
因为情况可能是这样的:你基础很好,小学奥数洒洒水,那么你需要精进的是找到你做的题的快速方法,比如牛吃草问题的快速方法。如果你基础不行,看见它就发晕,拜托你想明白一个事:十二年的义务教育都没搞明白,你指望多长时间搞清楚它? 尊重客观事实,数量关系本来就可能会没有时间做,而且你还不擅长,那你要做的不是放弃!不是放弃!不是放弃! 而是去寻找几个大概率会出现的类型题,把它们弄懂,然后考试时保证做出来,剩下的根据概率去“科学”地蒙吗,its ok!
这部分的老师:
齐麟:他的数量关系很通俗易懂,都是干货,没有那种长篇大论,基础扎实,看了能让你对数量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而且讲课方式很幽默。
李委明:数学老师。主要成名作是秒杀法。秒杀这东西,不是常规武器,算是刺刀,上考场多备一套总是好的。并且他讲课思维和思路非常清晰,让人上手比较快。并且小技巧可以让我们省去很多时间
6.常识;
很多人说常识不值得学习,我想这在公考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说法是要变一些了。
因为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你专业不好,出身不行,只能考三不限,那你能指望完整舍弃掉一个版块去上岸? 我前面已经分析过,如果蒙题的话,你大概率蒙不赢对手,除非你运气爆棚。所以我想把这句话改成;像备考考研政治一样,每天抽取少量时间固定去学习常识。打败那些运气上岸的人,让考公变成一种真正以实力轮胜负的考试就应该是你的梦想,加油啊,打工人!
常识这部分,有些省份比如山东、重庆部分年份的常识题,你是能够看题干推出来的,即使你不知道,但也有些省份你是推不出来的。所以还是需要一个准备的过程。
从国考来说,国考地市级喜欢侧重考法律,国考副省级喜欢侧重考人文科学常识,但无论怎么说,你都可以去系统准备一下。
常识这部分推荐老师:
李梦娇 (李梦娇的课程最大亮点就是全面,缺点就是容易次重不分,不方便记忆,即使创造了很多口诀歌,但口诀歌的目的本身就是方便记忆,如果拥有不讲质量的太多的口诀歌,反而适得其反,而且她很喜欢照本宣科,但你还是绕不过她,她就是这块最受欢迎的老师,面对疾风吧,奥利给)
刘红军的法律部分(本身以前就在法院工作,所以对法律这块的讲授富有逻辑性,适合记背)
B站李铁(讲的有趣一些,你不会打瞌睡)
-------------------------------------------------------------------------手动分割
除了这些老师之外,你还需要一些基本的政治素养,这样会方便你在本部分的猜题,因为党18大、19大以来的基本论调是没变的,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想以考研政治80分的身份向你推荐 wuli徐涛的课程哟(肖爹我永远的爱),可以看看他讲的政治相关内容和哲学内容。他的哲学部分通俗易懂,又不死板,很不错的。
当然这么多内容怎么学呢?建议先学法律部分,再学其他部分。
以上就是我关于行测学习的所有内容。
如果排个难度,我会这么排:
基础学习难度:
资料分析、图推>数量关系>类比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逻辑填空>片段阅读
这个时候,常识在一边挂机
追求极高正确率后的学习难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自动避开):
常识(知识点太多了)、片段阅读>逻辑填空、数量关系>逻辑判断、定义判断>资料分析、类比推理
这个时候,图推在一边挂机。因为从历年真题来看,只有这货具备真的学了也没用的潜能,但它很多时候又很简单,甚至能达到全对的程度。所以其他部分考不高是因为没学好,这货考不高,虽说理论上存在解决办法,但实际情况是有些时候某些题真的在考场上解答不出来,这近乎从个人情况上升到了普遍规律。
下次再继续更新!!!
学习使人愉快 3年前
青豆wwww 3年前
杨小过4364 [OP] 3年前
简述:如果说行测仍属于我们所能接受的常规的考试形式及内容的话,那么申论从小题到公文题再到大作文,整个就是几篇材料构成的大阅读理解题。对的,忧姐不是在开玩笑,包括大作文,它本质不再同于我们以前的高考作文需要我们放飞自我,而更像是在做一篇千字答题文。
申论一般人稍经训练,只要被点拨几处关键的地方,打通做题思维,一般不存在考试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所以忧姐着重说一下申论的题目。
申论考试的题目,国考申论一般稳定在5个题,而省考一般则有3-4个题。从题目类型上来分,可以分为:概括理解题、综合应用题、公文题、作文题。
其中概括理解题就是将材料中符合题干要求的精简词汇汇总(有条理),综合应用题便是将一个问题的前因后果阐述清楚且重点突出,而公文题一般而言,更像是在综合应用题上加了一个公文格式的框框。
5.特殊考试内容
在一些特殊岗位,由于专业知识所限等因素,一般会有综合知识或专业课考试的科目,但这种考试的考生数量极少,而且在固定的圈子里面,所以他们一般都是知道自己要考什么的,忧姐不擅长这方面的内容,就不多作阐述。-----------------------------------------------
杨小过4364 [OP] 3年前
杨小过4364 [OP] 3年前
無絮1161 3年前
zswupup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