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面试

体制老司机,谈下结构化面试答题模板化的解决方法

Dada325 3年前 365次点击

体制老司机,谈下结构化面试答题模板化的解决方法

16 条回复

Dada325 [OP]    3年前

本帖最后由 zhaoxiqianxing 于 21-7-4 08:44 编辑

大家好, 我是朝夕,曾经三次上岸体制内,面试最高分90+ 。一直想回馈一下论坛,苦于之前工作太忙,现在稍微稳定下来,可以静下心来沉淀一下自己。我会梳理一下我的面试备考经历和面试干货,希望能帮助正在备考的小伙伴们。

面试备考真的很不容易,每天都会焦虑和紧张,一遍遍地练习没有明显的进步,会很崩溃。但是大家一定要有信心,这是考编路上的最后一关,过了这一关,你会发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今天先来谈谈怎么才能让自己的答题不模板 。此文 建议已经练习到流畅的同学观看 ,如果还没有达到流畅,建议先把流畅性做好,再追求破模板。

面试答题模板,是因为很多考生想用一些「短平快」的方式,让自己能答题快速流畅和「看起来」有水平,答题一旦陷入模板化,那离面试高分就渐行渐远了。
高分答案一定是答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很多考生忽略了这个本质,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去套,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编辑了好几次,老发布不成功,是因为字数太多吗? )

大家有面试问题,可以留言哦,祝小伙伴们都顺利上岸!!!


Dada325 [OP]    3年前

本帖最后由 zhaoxiqianxing 于 21-6-28 18:06 编辑

下面我来说下考生 「为什么答题模板」 和应该 「怎么去模板」 ,希望给大家有所借鉴。


一、为什么答题模板


1.培训班教的模板

现在的培训班,与其说是培训辅导机构,不如说是金融机构,机构想的是什么?赚钱啊。来钱最快的方式是多招学员,多扩张,面试即使教的再烂,也能按照平均1:3的上岸率赚钱,培训机构赚的其实是 「概率钱」
当然,培训机构好老师是有,但是你不一定能碰上,更多老师是「短时间」培训出来的,他们甚至没有什么面试经验,指望他们给你讲的多深入,几率不高。

培训班出来的学员大多很模板,有的培训机构是直接教一些模板的套路和方法,那这样的机构教出来的考生,会千篇一律;有的培训机构为了反模板,只教一些方向和思路,听起来不错,但是考生并不知道说什么啊,自己组织语言的时候,会找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句子,也会造成答题的模板化。

2.没找到好老师

培训班包装的再好,实际能帮助你的,一定是 老师的水平 。面试 下限 由考生的阅历、经历决定,而 上限 取决于由老师的实力。面试最怕的是找不到提高的方法和方向,如果学习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进步,说明你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面试方法。这个面试备考方法,更多来自于老师的水平和面试思维,大多数考生很多是没经历过面试的小白,自己是不知道怎么提升的。所以老师的水平很关键,如果带你的面试老师水平不高,那就很悲催了。

现在培训班很多老师,大多是匆匆讲完理论,就让考生自己练习了。这些老师里,本身水平高的就不多,再有一些摸鱼的,混日子的,责任心不强的,也有每节课换一次老师的,考生的水平怎么可能提高的快。

3.自己不知道怎么去模板

很多考生知道自己答题模板,但是又能怎么样呢?就像一个人知道自己穷,那他能怎么着?他改变不了啊!

为什么改不了?

一是 不知道自己哪里模板。很多考生自以为很有「亮点」的句子,其实都很模板,这些句子有些是来自某网评,某月谈,有个通病,就是喜欢准备一些「大词」,这些大词,会让你的论述很空洞,很假,因为这些词太高太远,落不了地。

二是 没有破除模板的方法。好比你知道自己有些框架、句子是模板的,但是你不知道怎么改,你也不知道用哪种方式去替换你的模板答法。因为你的武器库只有一个,如果把这一个扔了,那你连模板的答法都没了。

Dada325 [OP]    3年前

本帖最后由 zhaoxiqianxing 于 21-6-28 18:47 编辑

二、怎么去模板

接下来说说怎么去除模板,怎么打造属于你自己的面试答法。
就像面试答题一样,光分析出了原因不行,得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啊。指出问题简单,解决才是关键。


要想解决模板化, 一是 你得知道哪些是模板, 二是 你知道怎么改。

梳理了几个容易模板的地方: 入题模板、素材模板、过渡句模板、对策模板 ,一个一个分析下。

1.入题模板


我们来看一道面试真题:

一位钢琴家说:谱好一首曲子,调子不能起的太高,要有好的起点。调子太高,唱不上去,太低又拉不起来,对此你怎么看?

很多考生的开头:

谱好一首曲子,调子不能起的太高,要有好的起点。调子太高,唱不上去,太低又拉不起来全部读题或部分读题),这句话就告诉我们/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句话是说

这是 最常见、最烂大街的入题方式 !!!

就是「读一遍题目」,然后接上一句,「这句话」怎么怎么着,「这个现象」怎么怎么着,「这个行为」怎么怎么着。不管啥题都通过「读题」开头,毫无新意、毫无看点、毫无脑子!如果我是考官,从开头就基本可以判断,这个考生水平不会很高。

我们先简单分析一下这道题可以引申的论点:

  • 起点不要太高(题目本身的意思)
  • 目标不要太大,要符合实际情况(联想到的)
  • 找到适合自己的调子(联想到的)

题目本身就是一种比喻,我们要学会 反比喻 回来。我们可以就题目中「一个或者两三个主旨」进行阐述,这里 只说怎么入题 。入题要想不模板,有亮点,要学会 从生活、社会背景、金句等角度 切入。

①生活

生活就是自己的个人经历,或者他人的经历。要联想到自己或者别人(亲朋好友、你周边的人、模范等等)的事例,用这些生活的角度入题。

我自己喜欢运动,喜欢打球,我「瞬间」想到的入题方式:

我个人平常喜欢打打球,运动运动,感觉和一首曲子的调子很像,如果一开始用尽了全力,会导致后面没有体力支撑,所以要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不能起调太高。(然后引出你要论述的主旨)

如果你喜欢跑步,入题方式就可以是:


曲子的调子好比长跑,要想跑的远,不能一开始用用尽全部体力,要该快的时候要快,该慢的时候要慢,把胜利保持到终点最重要。(然后引出你要论述的主旨)

这个入题并不难!而是 转换一下入题的思维方式 !!!联想一下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开头做得好,后面没有跟上的」(题目中的主旨和论点)。

啥?你想不到?

不可能!没想到是因为你陷入了思维定势,没有去想而已。只要你想,你 一定能、一定能、一定能 想到一些可以放在开头的事情!


用生活中的事例去入题, 一方面 可以让考官感受到你是一个有生活的人; 另一方面 你是用生活中的事情解释了一下题目, 并且 你说的生活的事例,不会有考生和你一样,因为你用的是你自己的事例!考官会看到一个 活生生 的你!

②社会背景或者题目中的背景或者历史背景

从题目主旨「起点不能太高」,能想到社会上的一些事情;或者国家发展上的一些起点,比如我们的改革开放,循序渐进的百年目标,和中特道路;或者一些历史上的事情、人物。

讲个用历史背景入题方式:

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好高骛远的经历,像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就是调子太高,感觉自己已经很强了,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这足以给我们借鉴,一定要认清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引出你要论述的主旨)


当然,如果你想到了其他背景,也可以用其他背景引入。

③金句

我个人是不赞同用金句去入题的,为什么?因为你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而这些句子却不一定在考场中用到。而且很多考生用金句的方式根本就不对,金句应该怎么用?不是只能用在开头!用在开头说明是你的刻意而为之,正确的方法是不经意间说出来。

比如段落的中间你说了团结,可以加上一句 「就像***说的那样,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这种 不经意而为之的表述 ,才是高明的用法。

就像女孩子化妆一样,逢人就说:我化妆了,好看吗?这就是太刻意,真正的高手是让别人看不出她化妆,还能展示出自己的美貌和内涵。





Dada325 [OP]    3年前

333占个楼编辑下,发表老出错

Dada325 [OP]    3年前

444字数太多,发表老出错,占个楼

Dada325 [OP]    3年前

555字数太多,占楼编辑

苏打烧卖    3年前

觉得说很有道理,好赞

zzly001    3年前

:'(:'(,侥幸入面,发现报了个班后,连自己的话都不会说了。坐等干货

Dada325 [OP]    3年前

@zzly001  
很正常,普通培训班的能力,大多是让你达到一个平均分,让他们显得没那么「无能」。剩下的要想再提高,更多是靠考生自己的经历和阅历。

培训班的那一套,你会有很明显的感觉,就是说套路,说大话,说的不是自己的理解。你用 自己不擅长的语言 去答一道 你没见过的题 ,肯定会别扭啊。

教你一招干货,即使你用培训班那些模板的话语,可以尝试用自己的理解把同样的一句话复述一遍,成为自己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理解。

比如: 我要学习“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
转为自己的语言: 我必须得认真负责,才能对的起所在的岗位。

比如: 我们要牢记***“不忘初心”的教诲
转为自己的语言: 不管工作多长时间,要时不时回头看看,当初是为什么选择了这个职业,选择了这个岗位。

当然下面这个「转为自己的语言」是「我的语言」,你要学会转化为「你的语言」,你的语言才是你的理解,懂吗?

大家有什么疑难问题,也可以留言哦~~

tusedu    3年前

如何在面试场合能够有干货说

Annoop    3年前

综合分析的题型,每次看答案都觉得特别假,看不下去,而且对有的题确实没什么看法或者不清楚这个热点,就很蒙,有一个题记不清了,就记得关键词是大数据,农业部,演讲,我自己都想不起来后来说了什么,还有就是时间,5分钟一题的话,答题时间多长比较好?

Dada325 [OP]    3年前

@tusedu   本帖最后由 zhaoxiqianxing 于 21-6-30 21:16 编辑

兄弟可以细化一下问题,有点太宽。大体解答一下,要有干货,三个方面:

一是 自己的阅历。
面试答的好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的阅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深入不深入,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更多取决于你 长久以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为什么同样都参加一个面试班,有的人成绩好有的人成绩差,说明每个人的阅历是不同的,这一点其实没法速成。

二是 提前准备素材。
素材包括很多:常用的过渡句、适合你的开头、常用的例子等等。面试要想说的内容干,素材都是需要提前准备的。几乎没有人不准备就能侃侃而谈,所以一些素材提前准备好,而且一定要非常熟,熟到 脱口而出 !才会更加有利于你的论证,像一些热点的分析(可以看新闻一加一、焦点访谈等),例子(不同质化的、有自己特色、个性化的国家或者模范的素材)等等,要提前准备好。

三是 模仿并且内化。
面试大神的经验,要多看,多学习思路,不要光看所谓的参考答案。答案是一种结果,更重要的是学会怎么想到这个结果,要模仿好的答案,并且把这个答案的思路 内化为自己的本能

其实说干货是个伪命题,哪有那么多干货啊?在考场中,还能能说的让考官肃然起敬?还能给考官上一课?

实际上,大部分考生都是普通人,大多说的都很烂。

考场上分数高的,往往不是说的有多好,而是相对其他考生,说的没那么烂而已。
所以只要你说的 像个人,说的有道理,不模板 ,就已经是高分了。

Dada325 [OP]    3年前

本帖最后由 zhaoxiqianxing 于 21-6-30 21:54 编辑

你有两个误区,帮你解答一下

一是你说的所谓的答案,它只是作为一种参考。
正确用答案的方式是这样的:首先你得有自己的观点,当你自己想到的观点比较少,不足以支撑这道题的时候,你可以看下这些参考答案,看看这些答案里面,有哪些是你没有想到的。如果有,那就把这些答案, 融入自己的答题思维框架 ,在以后碰到类似题的时候就可以想到。如果感觉这些参考答案很模板、很垃圾,扔掉,不用管它,因为答案也是人写的(有不少没质量的答案),如果不适合你,别纠结,可以百度、论坛、知乎等地方寻找更优的答案。
不要 把所谓的答案当成你答题的 落脚点和救命稻草 ,要把他当成你答题框架的补充!!

二是热点不管你了解不了解,都不影响作答。
热点是什么?大多是一个事情,这个事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面试不会考你怎么造火箭 ,不会考的这么深入。就是考一些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好比一道题说: 短视频平台打击吃播,反对铺张浪费。

你和哥们喝啤酒吃烧烤的时候的话,估计也能就这个话题谈个十几分钟吧。你感觉对一个题目无话可说,更多是因为你的思维定势,就是你看到一个题目的时候, 第一反应是套 ,如果套不上,你就慌了,就没思路了。你要学会运用自己的 小脑袋瓜,使劲用它思考 ,只要你开始思考,一定能想到一些什么,先把这些想到的,在草稿纸一列。

这个时候,如果想到的点比较少,接下来就可以运用一些答题思维,比如:从不同的主体(吃播本人、社会大众、短视频平台、平台监管部门),不同的维度(社会节约、国家粮食、吃不饱饭的穷苦人民、反面示范、青少年模仿学习)等等角度分析。

最后一个问题,5分钟一道题,大体时间多长合适: 综合分析题,建议思考:1分到一分半,作答:2分到2分半;

其余题目思考:1分到1分半,作答:1分半到2分多一点都可以。

当然这只是个大体时间,把握一下几个原则:

①如果答题思路没有理清,一定先把框架搭起来,不要框架没搭好就答题。
②答题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不是越长越好!不是越长越好!
③把一件事情说明白就结束,不要为了拉长答题时间故意来回绕。

   3年前

感谢大神的分享,确实是很接地气也能有好的操作。 我想问个问题就是关于名言警句或者方针政策的,面试里说不说影响大么,确实是不好背,同时也不一定能用得上

Dada325 [OP]    3年前

本帖最后由 zhaoxiqianxing 于 21-7-1 21:41 编辑

名言和政策不是重点,不说也没事。面试的本质不是华丽的高大上句子,而是自己的理解。

很多考生的备考方法是有问题的,企图用这些名言和政策,让答题看起来有高度。他们对面试的认知是:通过这些外在的语言来凑题,说几句名言就能显示出自己看问题的高度了吗?

大部分考生是用了太多华丽的语言,而忽略了 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要记住,所有的语言都是 为了论证 你对题目的理解,而不是 凌驾于 自己的理解之上。

再说下名言警句和方针政策吧。

名言警句 我不建议背,因为那会花费你大量的时间,有四点原因:
一是 搜集需要花时间,
二是 不容易搜集全,面试涉及的领域不可能全部覆盖,
三是 即使搜集全了,不可能全背熟,
四是 即使背熟了,到考场不一定能想到。

我建议的是,「留意」一些看几眼就能记住的「白话」名言,比如今天上午建党一百周年,XDD说的:「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些句子就既好听,又容易记的,不会花费你很多时间去整理和背诵。又比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当然这句有点过时,仅仅是举个例子)

像这么简单的句子,我觉得就可以积累下,碰到的时候就记下来,也花不了太多时间。但是名言警句要用,还是我前面我说的,不要太刻意用,要有种 随意拎出来 的感觉。

第二个方针政策 ,我建议积累的是,可以 涵盖很多正能量 的政策,记住,不是仅仅积累政策本身,而是要想,这个政策包含了哪些内涵和道理,在题目中包含这些内涵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用。

总之,不要光积累和背诵,要把这些政策和一些「内涵和道理」建立联系。当你看到题目中是某种「内涵和道理」的时候,要能条件反射地想到某个政策或者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和方针政策,我个人是不怎么准备的,很容易变成了刻意去说,我倒是建议整理一些 「效应、规律、原理」 ,比如羊群效应、鲶鱼效应、晕轮效应、木桶原理、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鲶鱼效应、手表定律、刺猬法则、二八定律、破窗原理之类的,这些更不容易同质化,而且会显得你懂得很多。


   3年前


感谢感谢 收货良多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454008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