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行测

行测中心理解题目探讨:当遇到我们熟悉的事物,大脑会...

哪啦7331 3年前 213次点击

行测中心理解题目探讨:当遇到我们熟悉的事物,大脑会...

6 条回复

哪啦7331 [OP]    3年前

当遇到我们熟悉的事物,大脑会在“登记处”搜索,当发现匹配的模板,大脑便不再费心纠结于眼前这个事物的细节,而是直接向下级知觉系统通报“这个是人脸,下一题”,这就是“自上而下”的加工。而当面对新的事物时,大脑无法对照既有的模板进行识别,便不得不仔细加工眼前的事物,再将细节组合,从而构成对新事物的知觉。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更加费时费力。最后,大脑会将新事物存储到“登记处”,以便下次可以进行省时省力的“自上而下”加工。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大脑根据既有模板来分析新事物
B.大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
C.大脑更倾向于“自上而下”加工信息
D.对事物的熟悉程度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知

哪啦7331 [OP]    3年前

原文出处:
小标题《大脑又想偷懒了》
人对视觉信息有两套基本的加工方式,自上而下加工(top-down process)和自下而上加工(bottom-up process)。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大脑中有个类似于“登记处”的场所,存储着各种我们见过的事物。当遇到我们熟悉的事物,大脑会在“登记处”搜索,当发现匹配的模板,大脑便不再费心纠结于眼前这个事物的细节,而是直接向下级知觉系统通报:“这个是人脸,下一题”,这 就是“自上而下”的加工。而当面对新的事物时,大脑无法对照既有的模板进行识别,便不得不仔细加工眼前的事物,再将细节组合,从而构成对新事物的知觉。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更加费时费力。最后,大脑会将新事物存储到登记处,以便下次可以进行省时省力的自下而上加工。
而凹脸错觉的出现就可以看成是大脑“偷懒”的过程。因为大脑轻易不想使用费时费力的自下而上加工,于是每次都会登记处搜索一番,找到完全匹配的自然好,但如果找不到完全匹配的,也会忽略一些事物和模板的细节差异,硬安到模板上去,从而省去自下而上的加工。

我对这道题有疑惑,文段是想强调大脑优先选择自上而下,但答案是B,是否和问法有关呢?主要说明、意在说明、意在强调、暗示等不同的问法是否影响答案的选择?求大神解答

   3年前

人对视觉信息有两套基本的加工方式,自上而下加工(top-down process)和自下而上加工(bottom-up process)。这句是不是原文的中心句?所以选b?通过题目的文段看不出“更倾向”

   1年前

这种命题人就喜欢去掉中心句让你选,其实好的出题是不去掉中心句,正确选项是中心句的另一种说法,再出一个关于尾句的干扰选项

aoout3888    1年前

你要是把文段的范围都给扩展了,那中心自然有可能会变化啊。

小白艺术家    1年前

选c,你想的是对的,和提问无关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86679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