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申论

“一束光”解析2021年国考省部级卷第四题

淡蓝7791 3年前 385次点击

“一束光”解析2021年国考省部级卷第四题

1 条回复

淡蓝7791 [OP]    3年前

本帖最后由 —成蹊— 于 21-11-5 10:00 编辑

2021年国考省部级卷第四题


【参考答案】(20分)

为博爱馆点赞

江城博物馆设立的博爱馆从陈列展品、展厅布置、设计策划等方面体现了对特殊人群的照顾,为博爱馆点赞。同时,也为文化为民理念逐步辐射到不同人群,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展品介绍更具针对性。博爱馆为特殊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展品介绍,在展厅的不同区域,展品类型,现场布置,光线明暗等均有所不同,给予观众可听、可摸、可操作的参观体验,激发了观众的浓厚兴趣,使特殊群体也可以有尊严、自主地参观展览。
设计理念更具人性化。综合展览选取了既能代表博物院深厚文化底蕴,又能与现代生活有关联、能想象、可互动的展品,满足了特殊观众需求并使其方便解读。同时,展厅在位置选择,采光,盲道铺设,高低两层扶手、研制全自动导览车等设计理念方面体现出更多贴心细节。
展览策划更具包容性。博爱馆不断深化服务意识,建立了意见反馈机制,认真听取参观者的建议并积极加以改善。同时,通过更细致的换位思考,改变以视觉为中心的参观感受,带给观众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本题解析】
每一道申论题目都需要经过阅读题目、分析材料、答案组织三个步骤完成,下面就是按照三个步骤对本题的详细解析。
●阅读题目:
四、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江城日报》即将发表的这篇报道写一则短评。(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2)紧扣资料,重点突出;(3)有逻辑性,语言流畅;(4)不超过500字。

1、题干分析:
(1)使用材料范围是材料4。
(2)题型是应用文题。
(3)问题核心任务是“就A写B”:A是为《江城日报》即将发表的这篇报道;B是短评这种形式)。
短评是简称,完整的说就是简短的评论,评论还可以细化成先评后论,因此,短评就是通过简短形式进行评价并加以论证。
短评一般分两种:报道配发式短评和独立成篇式短评。在申论中,最常考的就是配发式短评。本题就是报道配发式短评。
报道配发式短评作为依托报道而发的短评,应注意依据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或揭示其意义,或挖掘其根源,或剖析其本质,或预测其影响,就事务虚,缘事议理,依托个别,指导一般。这就是报道配发式短评的核心考察点。

2、要求分析:(题目要求就是在教我们应该如何解题)
(1)“观点明确,简明深刻”。观点明确不用多说,要求我们对江城博物馆设立博爱馆的看法;深刻就是我们能够在博爱馆的基础上还能更深层次的看到什么,简单说就是个性化到普遍化的过程。
(2)“紧扣资料,重点突出”。这个要求不多说了,答案要来自材料,并要突出重点,所谓重点就是分析论证部分。
(3)“有逻辑性,语言流畅”。应用文题我们讲过“是为怎”结构,这就是一种逻辑;同时,还要组织句子作答,以达到语言规范、流畅的要求。

●分析材料:(对文段的分析内容用下划线标记)
材料4
以下是《江城日报》即将发表的一篇报道:
(无要点)

在江城博物馆,有一个专门为视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设计的博爱馆。原材料同比例复制的文物,可以操作体验的展品、首部用于视障和行走障碍观众的全自动导览车……
(开篇引语,无要点。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诉了我们材料的主人公——“博爱馆”)

①“除了桌子上、扶手上可以触摸到的盲文之外,我印象比较深的展品,有设计精巧的钢牛灯、长着翅膀的青瓷羊,还有脖子上戴着项圈的金兽。”去年11月,江城市盲人学校组织师生到博物院参观。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一年,但高二学生孙飞还记得来这里参观的感受。在孙飞的印象中,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汉代铜牛灯,展品不仅摸起来感觉造型独特,而且还可以拆卸、旋转,更有一根长长的管子来搜集点燃油脂后产生的烟雾,形成闭环系统。他很兴奋:“这个设计在古代是‘高科技环保型’的,我们都很惊奇。”在铜牛灯仿制品前,学生们亲手触摸的同时,语音播放器也被触发,开始播放展品的介绍,而旁边的“盲文点显器”则可以介绍这件文物的历史背景,构造功能等信息。②该校尹老师说:“此前也去过其他博物馆,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介绍,同学们感觉索然无味。但一到博爱馆,大家就对这种可听、可摸、可操作的参观体验兴趣十足。专设这个博爱馆,特殊群体可以有尊严、自主地参观展览,③说明文化为民理念逐步辐射到不同人群,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①表述的是特殊人群观众参观博爱馆时对展品的感受,在短评中我们不用再重复这些详细内容,因此不提炼要点。②尹老师属于我们方法中的观点引用,尹老师说的话是对博爱馆展品介绍独到之处的总结,是我们分析论证为博爱馆点赞所需要的理由,要点提炼为:博爱馆为特殊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展品介绍,给予观众可听、可摸、可操作的参观体验,激发了观众的浓厚兴趣,使特殊群体也可以有尊严、自主地参观展览。③博爱馆只是一个个案,文化为民的范围更大,明显是将意义进行了拔高,不再单纯的是博爱馆,因此这里可以用于我们观点深刻的表述)

在展厅的不同区域,展品类型,现场布置,光线明暗等均有所不同,在弱视区和怕光区,展品以书画为主,观众可以扶着护栏,贴近细看。当有人经过书画前,语音讲解就会自动播放,每幅画还有一小段盲文介绍。在全盲区,展品则以造型类文物仿制品为主,观众在触摸展品时,也能同步听到讲解词。
(本段同样是属于展品介绍具有针对性,注意本段是由中心句的,要点提炼为:在展厅的不同区域,展品类型,现场布置,光线明暗等均有所不同)

江城博物院藏有60余万件文物,博爱馆展厅中展示了其中按照1:1的比例、以真实材料复制的40多件展品。为何选中这40多件?博物院信息部张主任说,考虑到不同年龄层次、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的观众需求,博物院从不同门类、不同材质的馆藏珍品中反复比较,经过多轮筛选和残障志愿者的测试,最终保留下他们印象最深刻、最喜爱的展品,设计出一个特殊的综合展览。“我们不以珍贵程度作为首要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让特殊人群方便解读。”策展人李婧进一步解释,展品不仅要代表江城博物院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要与现代生活有关联、能想象、可互动。对于书画类展品,需要轮廓形态清楚、色彩对比强烈、故事性相对突出,让弱视群体方便观看且有代入感。对于造型类展品,造型上要有特点、纹饰要清晰、用途要体现实用性。在制作中,没有使用成本较低的3D打印,而是采用与文物相同材质的复制品,从而保证获得原材质的触感,“要让手指的叩击声也保持一致”。
(本段要仔细阅读,本段虽然提到了展品,但归根结底是综合展览的设计理念,是我们分析论证为博爱馆点赞所需要的理由,要点提炼为:综合展览选取了既能代表博物院深厚文化底蕴,又能与现代生活有关联、能想象、可互动的展品,满足了特殊观众需求并使其方便解读)

不仅如此,博爱馆在设计理念方面还体现出许多贴心的细节。位置选择上,博爱馆位于一层,避开人群拥挤的主入口,降低了声音对信息获得的干扰。采光上,展馆采用玻璃顶,并安装了多个射灯,光线更通透明亮,可满足弱视群体需要。在馆内,盲道铺设的路线规划更加清晰。高低两层扶手上的盲文,在介绍产品的同时兼具引导功能。此外,江城博物院还研制了全国博物馆中首部用于视障和行走障碍观众的全自动导览车。车载计算机控制车辆前边的路径和展示点,可前行、倒退、拐弯、避让,到达展示点后自动触发感应装置,播放产品的讲解语音。
(通过“不仅如此”,我们立即明白,和上一段的逻辑关系是并列,依然是设计理念上的独到之处,要点提炼为:展厅在位置选择,采光,盲道铺设,高低两层扶手、研制全自动导览车等设计理念方面体现出更多人性化的贴心细节)

博物院不断深化服务意识,建立了意见反馈机制,认真听取参观者的建议并积极加以改善。博物院馆藏的“金兽”是国宝级文物,模样似虎类豹像狮,究竟是什么动物至今没有结论。几位视障学生对如何通过触摸理解“金兽”讲出了自己的困感:“语音讲解上说,这个猛兽很温顺,该怎么理解呢?”这使李婧意识到,尽管采纳了很多专业建议,但依然存在“用明眼人的视角来办无障碍展览”的问题。经过对意见的研判和进一步调整设计策划,在介绍猛兽的温顺时,针对听障观众,扫描二维码可观看手语讲解视频。针对视障观众,除语音讲解和盲文介绍外,提示观众可以摸一下脖颈上的项圈,告诉他们这是被驯养的动物。
(本段从设计理念过渡到展览策划的独到之处,是我们分析论证为博爱馆点赞所需要的理由,要点提炼为:博爱馆不断深化服务意识,建立了意见反馈机制,认真听取参观者的建议并积极加以改善)

李婧说:“要改变以视觉为中心的参观感受,带给观众更丰富的感官体验,工作上还应当有更多更细致的换位思考,虽然要求高了,但能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也感到很快乐。”
(本段还是属于展览策划方面,要点提炼为:通过更细致的换位思考,改变以视觉为中心的参观感受,带给观众更丰富的感官体验)

●答案组织:
在我们的方法体系下,答案整理的精髓在于依据题目的要求和材料的逻辑结构。
本题难点在于题目要求,三个小要求要逐一做到,做不到就会丢掉不少分数,此处不再赘述。
材料整体有些难度,但是材料依然是按照展品、展厅、设计这个顺序呈现的,理清逻辑后,本题难度就会下降很多。
本题结构采用:观点是什么——分析原因。
最终再按照语言表达上的条理、规范、简洁的要求稍作整理即可完成答案。

第一题、第二题解析请关注论坛申论学习官方号——“申论成蹊”公众号,每日更新有用的申论备考知识。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00029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