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申论

“一束光”解析2021年浙江B卷第一题

淡蓝7791 3年前 669次点击

“一束光”解析2021年浙江B卷第一题

1 条回复

淡蓝7791 [OP]    3年前

本帖最后由 —成蹊— 于 22-2-16 21:33 编辑

2021年浙江B卷第一题


新的一年祝大家心想事成,上岸上岸!
小伙伴们,久违了~


【参考答案】(20分)
一、党委政府领导,多部门协同推进,有效整合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资源,推动服务产业发展。二、营运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对创新服务机构实行考核,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三、着眼于补齐、做强、优化产业链,全面覆盖地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四、集聚整合产业创新要素,促进政企校机构合作紧密合作,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五、树立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理念,运用数字赋能、改革破题、创新制胜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

【本题解析】
每一道申论题目都需要经过阅读题目、分析材料、答案组织三个步骤完成,下面就是按照三个步骤对本题的详细解析。
●阅读题目:
一、根据资料6,简要归纳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主要做法。(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字数不超过250字。

1、题干分析:
(1)使用材料范围是材料6。
(2)题型是概括题—正面概括(概括问题和优势)。
(3)问题核心任务是根据材料归纳做法。题目非常简单,我们阅读材料锁定做法就可以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主要做法,主要也就意味着不用阐述具体事例,对应的也是归纳的要求。

2、要求分析:
(1)“全面”就是得分点要全。概括是只挑选题目需要的内容,去除掉题目不需要的内容。一则上千字的材料,题目可能让我们概括举措,也可能让我们概括成绩,还可能让我们概括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全所有举措得分点,或者所有成绩得分点,或者所有问题得分点。

(2)“准确”就是答案组织用语要尽可能地来自于给定材料原文。概括的目的是提炼浓缩,但不能改变原有的意思,这一点要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尽可能使用原文作答才能保证概括的准确性。比如材料中叫做“四方机制”,我们就不能随意的改写为“四个机制”“四种机制”等。
注:申论不同于行测。行测是要么对、要么错,没有中间值,而申论是文字作答,有主观性、有中间值,例如:一个要点满分是3分,与材料原文一致的3分,与材料原文意思相近的可能1或2分,完全脱离材料的0分。这就是“准确”对于申论作答的重要性。很多考生觉得自己答的很好,意思都对,但实际分数却不高的原因就是不准确,很多要点拿的分数不是满分。
(3)“有条理”。条理是申论所有小题型的要求,不管是分条还是分段,都是做到条理的手段,一类要点一条或者一段,不能所有要点混在一起。比如,在制造业中存在的人才问题、技术问题、研发经费问题、品牌问题、专利保护问题,这五类问题相互独立,那么就需要分五条作答。

●分析材料:(分析下划线标记)
材料6
“八八战略”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2006年3月2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上指出:“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使之成为服务中小企业、提升块状经济和特色产业的重要支撑。”当前,浙江正在大力发展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正是创新平台建设迭代升级的新形态,体现了浙江与时俱进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使命担当。
(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背景,没有做法就没有要点)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在整合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基础上,由政府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及专业机构等共同参与,面向特定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集聚科技、人才、金融、数据等资源要素的新型创新载体。自2017年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来,全省已创建培育超过200家省、市、县三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成效也已逐步显现:创新服务机构不断聚集,大量共性技术难题得到破解,实验室创新成果迅速找到“婆家”......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定义,以及建设以来的成果,没有做法就没有要点)

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科技、发改、经信、财政等部门协同推进,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资源,形成了服务产业发展的“大合唱”。②省里制订出台了《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导则》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财政专项激励资金竞争性分配方案(试行)》,给予综合体最高每年5000万元、连续3年财政资金支持。各地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加强组织领导、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和政策整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③与此同时,综合体营运主体大多注册了实体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凭“真本事”立足。对创新服务机构,多数综合体实行“亩均论英雄”和服务排名为主的考核制度,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充分竞争、优胜劣汰”,激发了成长活力。
(①是做法,要点提炼为: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多部门协同推进,有效整合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资源。②是做法,省里与地方分别出台支持政策,加强组织领导、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和政策整合。③是做法,综合体营运主体大多注册了实体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对创新服务机构,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①根据省里提出的2022年实现“块状经济、现代产业集群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全覆盖”的目标,各地政府着眼于补齐产业链、做强产业链、优化产业链,按照“产业培育的重点在哪里,综合体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的思路,努力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成地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裂变发展的“反应堆”。②浙江诸暨的珍珠产业闻名遐迩。针对珍珠企业在养殖生态化、定制个性化、销售网络化等方面的短板,政府以珍珠创新服务综合体为载体,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抓好珍珠研究院和珠宝创意设计、网红直播基地等建设,接连攻克珍珠养殖水体生态循环治理、珍珠粉3D打印等共性难题,引进国内外知名珠宝设计师和百余名高流量网红,大大增强了诸暨珍珠在国内国际的潮流引领力、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①是做法,各地政府以重点培育产业为出发点,全面覆盖地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②举例证明,核心意思与前文重复,不再重复提炼要点)

①当前,创新发展的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的竞争发展到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竞争。②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集聚整合产业创新要素,促进政府、企业、高校院所、金融和中介机构紧密合作,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③温州乐清聚焦千亿级电气产业,以强化电气产业服务创新为突破口,以整合智能装备各类科创平台为抓手,举全市之力构建电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培育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提供强力支撑。杭州钱塘新区在杭州医药港核心区块启动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聚焦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生命医学工程、医疗大数据等核心领域,推进人才链、创新链、生态链、服务链、金融链、产业链“六链”融合,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①时代对创新发展的要求,没有做法,没有要点。②结合下文的举例证明,必须要从此处的功能推出它的做法,要点提炼为:集聚整合产业创新要素,促进政府、企业、高校院所、金融和中介机构紧密合作,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③举例证明,核心意思与前句重复,不再重复提炼要点)

①在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过程中,各地政府树立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理念,运用数字赋能、改革破题、创新制胜的手段,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专业性,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最优营商环境。②一方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提升招商、科技、经济、人才等政府部门的协同服务能力,构建从源头到末端、从共性到个性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综合体提供集成化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在综合体内设立企业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贯穿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公共服务,同时方便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对接联系,第一时间满足企业在专利申报、产品推介、质量检测、消费维权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①有做法,要点提炼为:各地政府树立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理念,运用数字赋能、改革破题、创新制胜的手段,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专业性,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最优营商环境。②具体的做法,不再重复提炼要点)

●答案组织:
在我们的方法体系下,答案整理的精髓在于依据题目的要求和材料的逻辑结构。
本题难度不大,想要做好本题,找全要点是关键,也可以说,本题的得分点都在一个个的做法要点上。
本题分四条、五条都可以,分条不分对错,只管合理。主要是第三段的内容有的人合在一起,有的人分开表述。后三段基本没有歧义,并列的非常明显。
更多真题解析请关注论坛申论学习官方号——“申论成蹊”公众号,每日更新有用的申论备考知识。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82212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