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浙江

请面试高分的同志们来分享一下答题经验

Edwin000000 2年前 778次点击

请面试高分的同志们来分享一下答题经验

19 条回复

Edwin000000 [OP]    2年前

帮水里的兄弟们一把

二饼6707    2年前

在另外一个问题下已经回复过别人了,复制过来。            其实面试归根结底还是考察考生综合应对能力的,包括日常积累,语言表达,日常状态等。 至于临场的经验,我谈谈昨天的考试过程吧,我抽的是14号,如果按照一个人15分钟的话,大概轮到我就排到下午了,不过大部分考生根本答不了那么久,基本就是10钟左右搞定,因此8点开始的面试,到我的时候也就是10点40左右,最开始等待的一个多小时其实心里还是有些虚的,翻看资料也看不进去,趴着想睡一下也睡不着,坐在候考室身体不由得绷很紧,我就刻意去想一些别的东西,比如缓缓流水、平静的湖面,或者随意漂浮的云朵等等,让自己放松一下。但眼瞅着快到我的时候,又开始紧张起来了,我就主动去找隔壁同岗位的考生闲聊,拉家常,谈过往的考试经历等,让双方都能放松一下。等到排在我前面的13号被叫出场之后,我就申请去了趟洗手间,用冷水摸了把脸,让自己清醒起来,如果带清凉油的话,涂抹在两鬓处效果应该不错。 在答题时,我的基本状态就是语速放缓一点点,有停顿,这样卡壳的情况就很少,然后声音洪亮一些,绝大部分的时候都和几个考官轮流交换眼神,吸引他们注意力,得到他们的认可。内容方面当然要充实,该引用名言就引用,该举例子就举例子,整体一定是有条理的,最好用逻辑关联词引导一下。我的思考+答题时间大概是接近14分钟的样子,第一题内容最难,我思考了挺久才开始做答的,事实上答没答好第一题也非常关键,关系到初印象,也关系到几位考官会不会再认真听你答后面两道题。第一题答完之后我看到几位考官眼神还挺和善,就信心多了一些,不过因为第一题用时过多,所以后两道就思考时间都很短,基本都是看个二三十秒就开始答了,好在后两道相对简单了不少。答题的全过程我基本都是抬着头的,只偶尔低头看一眼题目上的关键词,答题时会伴有一些轻微的手势,语气倾向于同考官交流的一种感觉,这样的氛围就会让一些考官不时的冲我点头,这种认可会很快正向反馈到你内心,建立自信心。 最终我的得分好像是90分出头,至于具体多少,忘记了,人家不让拍照,签了个字就走掉了。只能分享到这些粗浅的东西,希望能对大家略有帮助。

Jane012    2年前

是男生吗 我看到好几个90+的男生。感觉男生做到淡定从容有内容,形象不错,蛮大概率90+的

白酒2358    2年前


情景模拟咋答 我感觉没答好才83 没逆袭

二饼6707    2年前

@白酒2358  
情景模式我觉得最重要是真实,有现场感,然后是针对性,题干中给到的问题都能逐一提到,并且要注意表达技巧,不能太生硬。我是先上来肯定老张自力更生,以及为小区卫生做出的贡献,然后才开始说到正题,劝导的过程情理相结合,特别强调了安全性,脑补了老张的小孙子周末常来小区看望老张,让老张为了孙子的安全也要重视起来。谈话最后也加了老张微信,让他有啥困难以后找我。

江湖骗孓    2年前

今天a卷九十多分,上次事业面试89,经验就是表达上要自信流畅,内容上要充实,结合浙江省情来答题。 今天的第一题,我谈到了浙江省经济发展面临需求冲击、供给不足、预期转弱的问题,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开展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去年GDP7.35万亿,增长8.5%,这样的成就源于对在危机面前能攻坚克难、迎难而上。 又举例说了制造业该如何转型升级,一是创新发展,比如浙江把之江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二是绿色发展,讲了双碳政策,降低碳排放、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利用数字经济,打造智慧产业大脑。 第二题中规中矩,考查的是工作观,还有大学生青年人的价值观。 第三题演讲题,我站起来演讲的,主题是未来社区,把数字化和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结合起来讲了,里面也提到了浙江省未来社区打造的例子。

Yc6207    2年前

笔试考的再好,遇到楼上几位也是白搭

吉祥·如意    2年前

神仙

冲冲冲111    2年前


兄弟你参加培训了吗,平时怎么准备的面试呀,这些内容都是怎么积累的,求经验

Edwin000000 [OP]    2年前

还有大手子吗

江湖骗孓    2年前


学申论的时候带着积累素材,重点在于理解各种政策文件和战略部署。 论证的内容主要是积累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不太喜欢用人物素材来论证。
举个小例子,比如要论证艰苦奋斗,我会用八年脱贫攻坚来展开论述。

热心市民小胡    2年前


有粉笔面试的味道了

yingben    2年前


真的佩服

Edwin000000 [OP]    2年前

还有吗

太平令.    2年前

面试成功经验:
1:自信霸气。不急不躁,语言流利自如,内容是次要的。
2:招录单位详情了如指掌。单位看重的业务知识熟练掌握。
3:由于是淘汰式面试,是对面试者全方位的pk,胜者就在毫厘之间,条件允许的话,行头尽量考究,廉价的衣服,劣质的皮鞋,尽量不要穿,我当时就是金光闪闪的豪表,意大利毛料西服,手工大头皮鞋,这种精神状态,在考场外气势就压人一头,更何况考官的眼睛是火眼金睛!!!

太平令.    2年前

我当时笔试压人22分。
面试成绩90分,高出20分。
面试还没有结束,考官已经给我发出胜利的微笑!!!

Donut    2年前

作者:不朽的芒果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0029935/answer/26193302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绝大多数应考者在面试复习中,都是对面试题目进行分类,诸如“社会现象”类、“应急应变”类、“人际关系”类等等。在分类后,针对每一类题目的特点和侧重,采用若干套固定的答题“模板”,并针对熟练使用“模板”进行反复训练,最后达到在不同题目的应答中都可以采用“模板”进行作答。当前这种复习模式能够得到广泛的使用,有其自身的必然性。一是“门槛”低,分类以记忆为主进行对应,人为地忽略掉应考者个人“思考”的必要性,也抹去了个人能力素质等个体差异的重要性,门槛较低,容易推行掌握;二是“上手”快,复习过程以“填鸭式”的分类、模版输入和刻板练习的输出为主,不需要对题目信息进行深入理解,没有了学习和理解过程的刚性约束,复习周期和复习强度都大大降低;三是“成效”好,只要“背”下来就可以应用的模式,可以说是把面试的复习过程变成了纯粹的记忆过程,看似“万能”的模板,相当于走了捷径,极大程度缩短了“说不出”和“说得出”的间的距离,容易见效。正因为以上优势,当前模板复习法几乎得到了短时间、大面积的无差别推广。但同“优点”相比,缺陷也极为明显。一是上限极低。模板来自于分类后的某一类题目的答题方法的概括,在较低水平上掩饰了应考者“输入”强度不够而产生的无话可说的局面,但是模板适应性较低,总结好的套路和话术没有针对不同问题的适应性,更难以做到因题施策,无法给出高水平、切合实际的答案,只能是浮皮潦草、云里雾里的应付,因此只能从非常浅显的层面说一些“正确的废话”,必然导致答案没有“灵魂”、千篇一律、没有特点,加之模板数量有限,词句组合生硬,在考场上也极容易被识别,因而上限极低,对于守擂方尚且可以一试,但对于攻擂方则毫无性价比;二是限制发挥。虽然通过对模板的不断练习,绝大多数人可以应付面试场景,但由于这种方法并不依托于个人能力的有效发挥,所以对于能力水平不错的应考者来讲,模板复习法会造成非常强烈的限制效应,使得应考者较快掌握一些模板类的答题方式之后,再难以提升,更无法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很多应考者会陷于自我突破和被动限制的泥潭中,想要更深入地思考题目、更有针对性地针进行作答,但又面对被模板禁锢住的思维,二者不断进行角力,想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去打破思想的藩篱,重新构建思维,是难以想象的;三是容易失误。模板的应用以对题目的分类为基础。只有对题目进行了精准的分类,才有可能架设不同的答题模板。如今面对公考面试创新性不断加强,题目涉及领域更加广泛,这种粗糙的对题目分类的方法越来越难以应用。产生的后果就是,在紧张的考试当中,万一分类过程遇到障碍,后续的模版架设必然遇到障碍,此时应考者在考场上的紧张程度是呈指数级上升的,失误的可能性就必然会提升。归根结底,这种复习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把公务员面试的备考过程,分解成了一个个孤立的“无机”环节,这种依托分类和模板为基础的“程式化”复习模式,记过是将有机的面试作答过程“无机化”,虽然因此降低了备考难度,但也牺牲了应考者自身的无限可能性——这种机械的复习方式,由于使应考者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其意图达到的目的效果,同时也成为了其难以突破的自身局限。

木椟3919    2年前

都好厉害

   2年前

本帖最后由 jasmine2020 于 22-8-16 16:09 编辑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我觉得悟性和勤奋很重要。可能论坛有几个了解我的网友或者一起当年备考的朋友知道我也是几次上岸的,过程比较曲折,也经历过怀疑自己的阶段,现在历史帖子里还有几年前某次公考第四名不进面的感慨。

我有几点想分享的。第一选岗开始就很重要了,我曾经也非常自信地报过几个名字很好听的热门岗,也较幸运地进过面,但面试卯足了劲也不足以弥补笔试差距,更何况能报热门岗的入围选手们,综合素质也很强,面试也不差。
第二面试是综合评价,我考上以后,单位某领导有考官证,也和他聊过关于面试的问题,是形式更重要,还是内容更重要。他告诉我其实是相互比较的,很可能三个人都不行,但综合打分,矮中抽长,总会有个人相对多一点点。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说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自己也是稀里糊涂上岸了,原因是他那个岗位其他两个人比他更差。这就是运气。
第三,我认为面试内容和形式都很重要,如果你都有,再加上形象气质好,那就是如虎添翼了。以前我和挺多进面考友一起练习过,有的人没考上喜欢说形式大于内容,我觉得大可不必,其实一起练习的时候,他们的内容也挺一般的,并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么好。比如组织活动题,很多人觉得这种题差不多,拿不到高分,其实是既不会审题又没有经验,在我看来,组织调研和组织宣传答题的要点都不同,对象也不同,针对不同问题的方式方法更是千差万别,如果混淆一谈,不但拿不了高分,还可能会被打个低分。
第四要不要报JG的问题,我考事业单位是没有报班的,主要是刚毕业还是信心爆棚的年纪,运气也不错,综合第一上岸。所以考公第一次进面也是靠自己练习+找网友对练,效果并不好,我认为是这几年大家都更卷了,面试的整体水平水涨船高了,以及工作的实际和面试想要听到的东西,是矛盾的(懂得能懂我在说什么)。但报JG也不是万全之策,好的teacher就和找对象一样需要缘分和运气,而且现在太浮躁了,我个人是很不喜欢营销太厉害的网红JG的,说话油腻摇头晃脑,真的不适合体制内的面试。后来采取的方式是请教体制内的前辈,结合自己的努力和报JG,终于上岸了。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44963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