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申论

时隔十年,公职十年,有关广东省考(申论)不懂来问!

自由之风1986 1年前 135次点击

时隔十年,公职十年,有关广东省考(申论)不懂来问!

12 条回复

自由之风1986 [OP]    1年前

本帖最后由 新启点 于 23-8-31 23:13 编辑

本人公考四年,从小白到笔面第一,后公职十年,经历乡镇、区直单位。十年来,工作之余,兴趣所致,从一开始的帮助单位编外人员到别人介绍,断断续续帮助身边几十人上岸广东省考,也不知不觉的研究了二十余年的广东省考真题。自上次发贴,差不多时隔十年,工作太忙,并没有怎么关注。十年后,再逛这里,不知论坛是否风采依旧,大家有关广东省考(特别是申论)不懂来问!我有时间上论坛的话,有选择性回复,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tenk12    1年前

广东省考申论,和国考申论相比,哪些差异呢

自由之风1986 [OP]    1年前

@tenk12  
这个问题问得比较宽泛,我就简单从随即能想到的几个角度简单说一下吧。
国考与多省联考、单招省市同属于我国公考体系,考察内容和方式的本质一样,是一脉相承,互相借鈭创新的。国考研究的不多,若说差异,会有思考不够,说得不到位的地方,但还是试着从当前的状态来说说吧。一是广东省考是省级组织的考试,必然比国考的国家层面会轻政治素养、重实务能力,以广东省考乡镇申论继续比较更明显。二是广东省考申论比国考申论更倾向于思维能力考察,轻积累。三是广东省考材料的逻辑关系更强或是更显性。四是广东省考题目往往已经提示了套卷的逻辑关系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暗示。五是从发展角度看,以后两者的差异会越来越小。比如2022年后的广东省考申论大作文开始允许联系实际,说明已经开始注重政治素养的积累。
以上结论,仅供参考。

smknow_okcb    1年前

你好,我想请问下如何学习广东省考申论,如何摆脱借鉴材料下笔的困境

smknow_djts    1年前

你好请问广东乡镇申论是不考大作文的吗?

自由之风1986 [OP]    1年前

@smknow_okcb  
第一个问题,如何学习申论。这需要用到问题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分主体。一是申论,申论是考察是否具备公务员工作基本能力的笔试科目,那公务员工作基本能力是哪些呢?二十多年的招录公告都明确告诉我们,就是那四种能力。二是你自身。需要去分析自己这四种能力,需要提高的是什么能力。再深入分析,并提出问题加以解决。如果你不会也不懂,我可以帮你分析,甚至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但你认为别人帮你分析一定是对的吗,而你可以加以理解并无大的偏差的坚持下去吗?别人分析得出的结论比分析的能力更重要吗?你需要的是独立思考并培养变成自已思维的能力。
第二个问题,看不懂 借鈭材料下笔 这个意思?你想说的是如何根据材料下笔吧?如果是这样,分原因解决。如果你以上四种能力能分析到并且有了解决方法了,接下来就是日积月累有针对性、有步骤的训练了,刚开始会很难,从易入难,先练写多,再练写少,再练提炼,再练条理,再练写对,最后练在规定时间内写对。这里需要有方法也需要技巧,对于单纯想通过公考的话,练真题是最简单直接的。对于缺少大多数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供你思考和训练,而其实很多公务员也没意识到平常的工作需要的能力就是公考的本质之间的关系。练真题的话,如果你悟性不高、又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想真正提高到拔尖水平,需要的不是什乱七八糟的看教材、听网课、参加培训,那些只是教你一些基础,而且是很多会产生误导的皮毛,根本到不了本质能力提升,你需要一个点拔的人,而对的人需要在你对的时候才对你有帮助,比如你的基础和积累到了瓶颈等等条件。

自由之风1986 [OP]    1年前

@smknow_djts  
广东乡镇自分卷以来,一直有考大作文,印象中自2016年后就没有考过超600字的大作文。仅是印象,具体是哪一年开始不注重考大作文、具体的字数篇幅等,不是很确定,你可以具体查查历年真题参考。问这个问题意义不大,一是这个问题你提问得不准确,说明你要不就是不够重视,要不就是思考不够,或者是文字基础不牢固。二是你不能只关注广东申论乡镇是否考大作文,县级以上你不考吗。而且乡镇岗位如果没有充分的心理建设和长期奉献的精神,你会后悔的,而有时候一次选择就是一辈子,了解清楚了分析到位了,再做选择。三是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或者现象,比如这八年不考,不代表明年或后年不考。因此,你还是要以会出现考大作文的情况去练。暂时就写这么多吧。

smknow_okcb    1年前


谢谢回答

smknow_djts    1年前


好的感谢,请问下现在自己做申论把答案答在app上的分数准确吗,还是得花钱报个批改班,自己感觉是答到了点上,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为准确,还是自我感觉。

自由之风1986 [OP]    1年前


app和批改班没经历过,但个人分析得出以上这两种得出结果的概率是极低极低的,约等于全部不准确的那种,而且这两种方式会产生方向性的误导。可以多看看网上那些真正公务员申论高手,(不敢露脸,包括我,也只能通过文字表达)每个人都有可以学习的若干点,学会独立思考去辩别哪些对,对在哪里,是否适合自己学习;哪些错,为什么错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个方面,感觉点答到了,但就是没取得高分,是因为你还处于申论的第一层,后面还有几层境界。要想突破要回到考试本质和自身去分析,兵法云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提示:十年前我就发现,申论与机关写材料的关系,是来源于写材料又不同于写材料,----点到为止。如果单单从考试来说,申论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写材料,可以理解为题干是领导或上级要求,题目要求是(是否符合领导或上级意图),即评分标准。而材料是用来考察能力的方式。顺着这个推断,我当时就认为应当去充分理解和分析,你说的点全只是题目要求中的 全面 这两个字,所以若想提升申论能力,须继续努力理解更多字,而一套申论有多少字需要理解和分析?

smknow_djts    1年前


好的,谢谢啦

自由之风1986 [OP]    1年前

感觉公考论坛不像十年前了,人少了,也缺少      等等精神和氛围。比如,连真题都没人问了,会不会实战训练,没有实践的理论,谈再多也没用。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426883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