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广东

广东选调、省考上岸,工作3年,看到群里很多共性问题,...

mzhsyOvo 1年前 864次点击

广东选调、省考上岸,工作3年,看到群里很多共性问题,...

87 条回复

富樫9631    1年前


原来你说的是纯线上的方案啊,是我看错了不好意思,不知道线下班怎么样

临空吊射    1年前

@mzhsyOvo  
往往预判了别人的预判

mzhsyOvo [OP]    1年前


他们也有5天、有时候是7天的线下,服务还可以。一个班14人,强度比较高,都是练习课,然后听点评这样。理论课会提前发,然后自己听课打基础。老师讲的还行,就是累

mzhsyOvo [OP]    1年前

事业单位统考是不是结构化啊,他们好像结构化要比无领导开的班少一点

mzhsyOvo [OP]    1年前

再说说笔试:
1、言语

基本上看粉笔的基础课就行,后面的套路靠做题摸索。复盘要把握出题者的出题思路,抓重点抓到位。

我是理科生,我一直认为言语的核心本质其实是逻辑题,不是理解题。所以你不要试图去理解它,就当成是逻辑题来做即可。怎么当作逻辑题?就比如逻辑填空,核心就是找线索。用找线索的方式去做。看挖空的位置,前后一定会给你一些提示词,转折关系,递进关系,近义关系,反义关系等等,用这些关系的逻辑来判断。注意要圈划空格前后关键提示信息,结合语境来判断。不要用语感做题。还有部分选词单纯考积累,这时候高频成语汇总就很有价值啦,有很多机构都有总结,随便拿一份都行,只要你能坚持看和背。

阅读理解题,我建议不要通读全文。我通读过,做得又慢,正确率还低。建议先看问题问什么,后圈划主题词,关注如“因此”“但是”“综上”“还”等核心词后的信息,干扰类信息比如背景、列举等可以直接跳过不看。选项一定要记得,没有主题词的坚决不选。这个判断方式可以排除80%的错误选项。常见的错误选项还有概念扩大,概念缩小,无关选项的干扰。不看题干的背景等无关信息也有抗干扰效果。

mzhsyOvo [OP]    1年前

2、逻辑

图推可以从模考课里学习总结,这部分我看花生十三的课多一点。这里插播一句,建议大家要做模考试卷,做完后我一般都会听模考课。模考课最有营养的地方就是图推部分。经常会给你总结出各种类型的图形规律,包括真题里面的规律!图推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多积累规律,多培养思维。题目刷多了,总结多了,你基本上图推题就是10s内出思路,再几十秒验证思路的过程。不会的题先跳过,很多题目跳过后,回来再看,又看到了刚刚没看到的思维。很奇妙!

逻辑有些机构的答案会比较牵强,尤其是加强削弱题,有些机构会讲一个叫什么对比强度的东东,经常有题目要二次辨析,辨析两个选项的“强度”。这个观点思路本人是不认同的。做逻辑题一定要去发现题目中真正的逻辑“断点”所在,找准它的逻辑漏洞,选出能够补上逻辑漏洞的答案。所以解题关键就在于,找准题目的逻辑漏洞,一击毙命!逻辑要靠多做真题,尤其是国考真题,广东选调和省考很多真题的思路也是来自国考的。

富樫9631    1年前


了解了,多谢耐心解答

mzhsyOvo [OP]    1年前

3、数资

数资只要听基础课,搞懂概念即可,后面就可以开始刷题了。我在某宝买了刷题本,跟练100天,会配套练习日历规划。每天练习完就扫码听解析课。资料基本上每天都做,数量两天一做。数资计算方式基本用的是直除法去计算,我也听过假设分配法,这个作为提升很不错。

建议除了刷数资题目外,每天要坚持练习速算。整个备考期间我真的是雷打不动做速算,每天早上睡醒来眼神迷离,就来套速算提神醒脑。甚至上考场笔试那天早上,我还蹲在考场门口做速算。跟着做,算数能力就会提升。而这是数资的基础。

实战经验说一说。资料分析没什么可说的,把现期基期的全部关系搞透,一定要打牢基础。要主动发现题目中的“坑”,所以你要带着找坑的心态去看资料题目,刷题刷多了,基本上这个题型在哪里设坑,你都已经知道了。

广东的数量一定要做,都非常简单。历年真题优先看。很多人都是恐慌情绪太高,大多数没去做历年真题,一做你就会发现信心来了,数量原来可以这么简单!做过数量真题,再学习该板块,相信我!接着就是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年龄问题,牛吃草,方阵,容斥原理,植树问题这些常见的套路关系要背一背,可以解决70%的题目了。剩下30%问题,可以靠代入,可以列方程,做得出来就过,做不出来直接猜,根据已经做了的题目猜答案。我经常是做7猜3最后能对9题甚至全对。国考数量难度比较大,随缘了。

mzhsyOvo [OP]    1年前

图片
4、科推

不用看课,直接看中学教材。我回看了一遍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教辅书。还回顾了一下高一的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

掌握一些常考的,比如物理,电学、力学、声学、光学,这些必须要会的。还有像化学溶液、物质反应、混合物与空气、分子原子,像生物的生态系统、食物链、血型、遗传病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我是理科生,所以基本上就是以回顾为主。文科生的话,可以在看完教辅书中知识点后,把课后题也做一做。我还看了地理的地形地势地貌、气候降水这几个考点。这些基本就够用了。做完历年真题的科推,实在不放心就买一本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刷一刷,应该是没问题的。

mzhsyOvo [OP]    1年前

5、申论

虽然2023年广东选调没有申论(2024新增申论),但是我是广东选调、广东省考、国考一起准备的。所以申论我说一些吧。应该大部分应届生也是一样的,会一起准备。我建议还是行测和申论学习时间,前期可以是7:3,后期冲刺最好是调整为6:4的时间分配。每天要保证写1-2道申论小题,同时复盘。大作文前期可以两周一写,后期一周一写。临近考试可以再提高练习频率。申论不仅要写,还要重视复盘。复盘很重要,复盘很重要,复盘很重要,特别强调!怎么复盘,可以听课,也可以对比三四家机构答案,再细细回看材料琢磨,申论的话,我看吴越、站长的多一些。不用花钱去找批改,一般也都是照着机构答案给你勾勾画画就收费几十的。考前自己可以系统梳理一下广东的时政的重点,有些机构也有串讲课堂,b站有很多资源。或者自己看政府工作报告稍微梳理整理一下思路,很多话题都是里面有提到的。

其实现在广东的题目越来越难了,单纯抄材料我觉得不能拿高分。所以要通读材料,把你脑子里政府工作报告的思路跟材料内容衔接起来,总括词写的时候要进一步想想,这个是细节做法,还是本质举措?这个点写了跟前后的点是否在同一个水平高度上?通过前后对比的思考,你就能发现有些要点写宏观了,而有些要点又写成了具体做法。说实话我现在上岸了写材料、汇报都适用当初写申论的这些思路。


6、常识

时政的话,很多机构每个月都会更新时政课,可以利用吃饭的时间听一听。时政基本冲刺阶段看一看就好了,几个当年的热门话题,比如二十大,乡村振兴等。比如今年,就要重点看看百千万工程。这些机构都有整理得不错的,可以直接拿来学习。

Faiz2307    1年前

谢谢楼主细致分享,真的很有用,请问一下现在刚考完选调应该干些啥能提前准备准备面试?需要积累什么东西吗

qazwsx1203    1年前

个人非常不建议选深圳,人还是要生活,房价高到天上去有啥意思?来了就是深圳人,自我PUA好玩吗?

qazwsx1203    1年前


个人非常不赞同你这种自我PUA的结论,另外你说的也不属实。首先,深圳的发展跟你没啥关系,普通公务员还是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卷有啥意思吗?再者,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深圳降薪后的待遇并不比广珠高多少,性价比很低。最后,你去翻深圳关外街道上岸名单,肉眼可见的多了很多二三本的学生,普通人,不要想着卷生卷死。深圳的房子,买不起,这是很多人干几年考去其他地方的原因。

qazwsx1203    1年前

广州才是真正牛逼的地方,现在优秀的人才基本上都会选广州了。论坛里也有相关投票,广州房价只有深圳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交通教育医疗都比深圳好,生活体验比深圳不是好了一点半点。没必要拿着这些东西自我PUA,现在全国哪里的公务员不累?还两三倍工作量,基本上到处都累,就看累的有没有价值

qazwsx1203    1年前

抱歉我刚才说话语气稍微有点过激,我也是肺腑之言,现在深圳的待遇并没有多高了,我也是对比和了解过,你的帖子里也说到,深圳新入职的人员公积金也只有4000,而广州转正后有5000+。当然这也要看具体岗位,不能一概而论。深圳经过几轮降薪以后,和其他珠三角城市差距已经不大了,考录难度更是远低于广州佛山等其他城市,因为大家都发现了性价比的问题。另外,深圳的高到离谱的房价,一定会对个人的生活产生非常惨烈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之前帖子里也有人提到深圳考上放弃递补的多。总体来说,我个人是不推荐深圳的,除非考不上广佛。仅供参考哈

mzhsyOvo [OP]    1年前

感谢您的建议,目前深圳公务员确实很不容易,深圳政府的规则标准很多,所以做事都会比较小心,防止有疏漏。要是碰到深圳发生个什么大事,可能还要24小时待命.
果是深圳本地人,自己有房有房租,公务员的生活就是神仙生活。自在,体面,反正你想到的好都拥有,如果另一半也是公务员,每年的可支配收入基本向百万靠近了,(工资,房租,村分红,基本没什么地方花钱的。)

如果是外地人来打拼,就要考虑了,就算2夫妻都是公务员,也是60万左右的水平,算上买房,小康是能达到的,但是多余的钱就没多少了,生活节奏也很快,会比较辛苦,而且孩子,父母要考虑。深圳的教育是全国最卷,中考的难度吓死人,文化课就是高考的预演,体育就是选运动员。

但是相比其他工作,深圳公务员也是尚可的选择,其实也是想建议大家先多尝试

mzhsyOvo [OP]    1年前

关于执法部分:


第一步是熟悉法条,上网找最新的行政法,规定自己一周内将这些法条过一遍,了解基本内容。从去年开始,行政处罚法、许可法、复议法和诉讼法及司法解释都有更新,一定要注意自己复习的法条是最新的,否则复习会出现偏差。

第二步是找最新的司法考试的网课来听,某宝上有,几百块买下,或者自己找一些司法考的APP学习,有助于自己全面了解行政法的立法架构,更加了解法条内容,也能帮助自己后期背诵法条。

第三步是背诵法条。规定自己每部法条花一周时间背下来,由于自己一直很忙,结果只背诵了处罚法,许可法和复议法,最大头的诉讼法只是熟记,但也已经够用。

第四步是刷过去两年的真题,将真题里120道题目所涉及的考点一一在自己背诵的法条上标注出来,这时就会直观地发现行政法的考点相对比较集中,自己在后期的轮回复习和上考场前的时间内着重看一下。

mzhsyOvo [OP]    1年前

可以适当提前准备面试。很多机构会有历年真题、高分经验、真题解析、练习视频等文本、视频,供学习参考。看看之前考啥。
对比面试机构公众号、微博等,刷一刷往年的上岸率、成绩,前辈写的面经介绍,有的还有免费的试听课,会对面试备考内容、技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方便后期时候报班选择机构。

mzhsyOvo [OP]    1年前

然后是找真题先练一套。这个比较容易搜到资料,把真题都搜集出来,随机抽一套进行练习,建议练习多选题为先(从多个选项中选出 3 个并阐述理由)。严格按照个人陈述自由讨论个人总结三个阶段,个人陈述 3 分钟完全可以自己练习,自由讨论和个人总结因为自己练习不了所以就自己先想想,自己应该在这个阶段做些什么,对每个选项尽量找出支持和反对的理由,自己先给出一些答案,然后再去找一份解析看下,看看别人是怎么输出观点的。

去刷 xhs 和B 站一些讲解无领导面试的文章和视频。主要看看自由讨论阶段有哪些发言机会 (角色) 比如:一二三次破冰,观点输出,总结推进,少数派,倒戈推进,融合推进等等,要理解自己或者是对手在发言的时候是想要做什么。推荐及第街 半月谈的免费视频,还有及第街的公众号,不是引流哈,确实觉得里面的面经还写挺好的,各个环节都写挺详细

有意识的去积累。这个积累可以是日常看看新闻 学习强国 包括新闻热点,金句习语,数据以及热门话题等等。最好按热点话题去积累,比如消费,环保,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等等

mzhsyOvo [OP]    1年前

关于无领导的tips:
A、线下多体验不同角色

线下练习的时候,要着重练习自己的论证逻辑;着重训练自己的快速反映能力,很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每次发言都去抢,抢到了即使没准备好论据也硬上,边说边想论证链条,因为考场上“借势造势”反映出的快速反映能力真的很加分。

B、借势造势

一定要学会“借势造势”,可能大部分老师都会教你推动者很重要很加分,但在多场练习和实战经验中,我发现制造矛盾者,并解决矛盾推进者才是最加分的。有时候,考场上由于同岗组员的互相针对所产生的“冷场势”就是你最好表现的时候,当然这是自然产生的;其次你也可以“造势”,提供个小技巧,例如通过个人陈述故意抛出个共识程度第三高的选项出来,故意选那个选项,引发5对3的争论,这个时候你站出来调和斡旋推动就很加分。

C、素材积累

关于政策积累,建议全文阅读政府工作报告与145规划等政策文件,注意一定是全文阅读,像读文献一样,要有自己的理解,不理解的专有名字一定要去百度关联起来,然后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串联起来,理解政策的背后逻辑。

D、真诚为王

真诚一定是获得最高分的制胜法宝。个人感觉无领导面试的时候最忌讳模板套路化,一定要自成一派,考官想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烟火,而不是统一的模板痕迹,因为以后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不可能有固定的套路与模板。一定要学会总结自己的思维逻辑,总结自己的话术,总结自己的论证链条,总结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积累为自己所用,才能在考场上自成一派,才能让考官透过面试看到平日里的自己,真实才是打动考官的第一步,就像谁也不想交个时刻伪装的男女朋友一样。

E、摒弃竞争态度

自由讨论绝不是你死我活,我在真实面试现场的时候抱着的目标就是推动整组讨论有序进行,让大家都有话可说,让大家的建议都得到充分发表,实现共赢。偶尔遇到场上同岗针对挖坑,我也会一笑置之,甚至调节其他同岗之间的矛盾,这些考官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01448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