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申论

求教学,本题怎么分析逻辑找点?怎么组织答案?

momo1824 1年前 537次点击

求教学,本题怎么分析逻辑找点?怎么组织答案?

19 条回复

momo1824 [OP]    1年前

根据“给定资料 1” ,请概括小张家乡出现的新变化。  (15 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 200 字。
资料 1
前些年,小张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回家乡的镇上当了一名快递员。下面是他讲的“三 农”新故事:
前些年,快递公司刚进这个镇时,全镇每天收发的包裹只有几十个。到村里送快递, 碰到下雨天,三轮车陷入泥里,经常要下来推车,送完快递回来,鞋子上总会沾上半斤烂 泥巴。那时挺后悔把城里的工作辞了,感觉很失落。
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去了,网购的人越来越多,我的业务也好了起来。特别是前 年,镇上的快递公司联合农林服务中心、电商协会给大伙上起了包装技术培训课,现在咱 这里的瓜果蔬菜都用上了真空包装、低温保鲜技术,快递公司也更乐意接这种订单。有了 销路,家里种的就不愁卖了。
比如说吧,咱这里的枇杷很有名。以前,乡亲们摘回枇杷后,要乘两个多小时的公交 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城里火车站广场叫卖。那时,品质优良的枇杷也卖不上好价钱,有时连 本钱都挣不回来。如今,镇里的枇杷大部分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每到枇杷采摘季,镇 里的文化广场就会成为快递员的临时收揽点,乡亲们排着队邮寄,场面好不热闹。                现在咱镇里的电商差不多有 500 多户了。去年镇里投资建了个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 把大家拧在一块闯市场,今年镇上的生意就更好了。加上上个月新开的那家快递公司,我 们镇里已经有了 4 家快递公司。
如今大家腰包里有了钱,心气足了。我同事杨大哥这几年靠送快递,摘了帽,主动要 求退出了低保。大伙对生活也讲究了起来,希望村子能漂亮些、路能好走些,闲时有地儿跳跳舞、下下棋。这不,政府投了很多钱搞建设,镇里几个大的村子,都通上了柏油路, 路边插上了太阳能路灯,现在我们送快递方便多了。镇边上,搞旅游的那个村子,街两旁 不仅修了排水沟、统一摆上了垃圾箱,还把老百姓的房子都整了整,青瓦白墙的,远远看, 像画里似的。
最近从城里回来的人,越来越多。要么像咱一样,做做快递,或者在镇里的企业打打工;要么回家接班,种点养点啥,通过快递卖出去,不比打工挣得少,还图个自在。原来乡下的钱往城里跑,现在城里的钱开始喜欢往村子里跑。城里人来我们这投资的越来越多, 要么开工厂、搞农产品加工,要么办民宿、搞乡村旅游。
和刚回来那会儿比,我现在心里踏实多了。上个月和爱人商量,打算承包村西头一块 撂荒的地,再把周边几家的田一起租过来,像村里老李他们一样,也办个家庭农场。我想 只要好好干,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本题我能找到部分要点,但是总是觉得找的点很少。
如段3-5,我知道是发展电商,作答: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新开多家快递公司,打开销路。给大伙进行技术培训等。但是就是找不全要点,也没有做题思路。
有没有大佬肯教教我这个题目怎么做呀!!!


   1年前

人家让你归纳 家乡出现的新变化
你总结的 “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新开多家快递公司,打开销路。给大伙进行技术培训等” 是促进变化的措施,
答非所问,彻底跑题了
审准题,答案基本上是明摆着的(找概括句,或自己概括) o^_^

momo1824 [OP]    1年前


啊?我跑题了啊?怎么从题干获取呢?真的不太懂,因为这个材料太口语了我觉得

momo1824 [OP]    1年前


审准题,   求教

momo1824 [OP]    1年前


我觉得如果不写 “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新开多家快递公司,打开销路。给大伙进行技术培训等” 这些内容,就没词了啊。

   1年前

这几年 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去了, 网购的人越来越多, 我的业务也好了起来。特别是前 年,镇上的快递公司联合农林服务中心、电商协会给大伙上起了包装技术培训课,现在咱 这里的瓜果蔬菜都用上了真空包装、低温保鲜技术,快递公司也更乐意接这种订单。 有了 销路,家里种的就不愁卖了。

   1年前

如今 大家腰包里有了钱,心气足了。 我同事杨大哥这几年靠送快递,摘了帽,主动要 求退出了低保。大伙对生活也讲究了起来,希望村子能漂亮些、路能好走些,闲时有地儿跳跳舞、下下棋。这不,政府投了很多钱搞建设,镇里几个大的村子,都通上了柏油路, 路边插上了太阳能路灯,现在我们送快递方便多了。镇边上,搞旅游的那个村子,街两旁 不仅修了排水沟、统一摆上了垃圾箱,还把老百姓的房子都整了整,青瓦白墙的,远远看, 像画里似的。
-------------
生活环境与条件越来好了

momo1824 [OP]    1年前


感谢,明白了一点点

momo1824 [OP]    1年前


我就是想着,要是不写些做法,200字很难写满啊,而且扔的太多有点怕

   1年前

最近从城里回来的人,越来越多 。要么像咱一样,做做快递,或者在镇里的企业打打工;要么回家接班,种点养点啥,通过快递卖出去,不比打工挣得少,还图个自在。原来乡下的钱往城里跑,现在城里的钱开始喜欢往村子里跑。城里人来我们这投资的越来越多, 要么开工厂、搞农产品加工,要么办民宿、搞乡村旅游。
和刚回来那会儿比,我现在心里踏实多了。上个月和爱人商量,打算承包村西头一块 撂荒的地,再把周边几家的田一起租过来,像村里老李他们一样,也办个家庭农场。我想 只要好好干,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
从城里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乡村发展越来越快

momo1824 [OP]    1年前


如果你不写出来,我还真看不出这句话:》乡村发展越来越快    呜呜呜,我还是要练习

   1年前

几个层面的变化相互关联,其间暗含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将这些内容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下就完事了。

momo1824 [OP]    1年前


好的,我在学习理解一下。感谢!!!

momo1824 [OP]    1年前


老师,你是怎么学习申论的啊?可否传授一些经验?
我现在主要是听网课,自己练习,但是两年申论分数都在50分徘徊。。。。

   1年前

呵呵,我是语文教师,帮着儿子练过申论,自己没有学过申论
无论啥题目,你当作语文题目做准没错

   1年前


昨天太晚没细写,既然回复了,今天再给你详细说说
看你的反映和我儿子当年差不多,估计是太过计较模版模式,反将自己必须完成的根本任务给忽略了 这就如人家让你去北京,接到任务你便琢磨去北京的途径方式,比较到底是该坐汽车,坐火车,还是坐飞机。结果琢磨来琢磨去,把去北京的任务给彻底忘掉了
如此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会导致你的成绩不稳并且很难取得非常高的分数(歪打正着可能存在,但概率不会太高)。
导致你这种情形的产生的根源可能是,你接受的培训可能存在同样的问题。

我孩子其实也有过这种经历。他硕士毕业开始考公务员,行测开始就七十多分,非常稳定,申论则一直在五十多分上下徘徊,总成绩很难达到130。孩子当年语文成绩还算不错,我也没有操过心(平时也大都不在身边)。考了半年多,进入面试三四次,才上岸江苏一个落后小县城的事业编。就是这一次,他回家等待政审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具体谈论他考编过程经历。这一谈论,我发现他相关认识中存在太多太严重的问题。比如,他一再抱怨自己过去积累太少,语言太过贫乏,大作文太吃亏。然后鼓吹网上大红大紫的培训教师的某篇文章多好多好。结果,我上网一查,大吃一惊。那是一篇要求写如何发扬光大传统优秀文化的文章,作者却谈古论今洋洋洒洒地推介颂扬传统文化。也就是说,该文严重跑题,专业的语文教师即便照顾他的文采,也不可能给他打到百分制的六十分。否则就是失职,严重背离职业道德。我将这个结论告诉儿子, 他当时还试图以可以不拘泥话题内容为其辩解,我明确告诉他,不拘泥话题内容的内容也必须至少是与话题内容同类的,他这里将动词性的发扬光大写成名词性的推介颂扬,就好比一个动物,一个植物,有着本质不同,就是彻彻底底毋庸置疑的跑题。然后,我才从文章交流本质谈起,和他讨论文章行文的逻辑依据,申论文与策论文的行文结构的异同等专业一点的问题。后来,又給他条理过几篇文章。后来,他在江苏事业编任上工作不到三个月,便又以156分多(他行测与申论成绩几乎完全一样,一个七十八,一个七十八分多点)的成绩(当年全省最高分160,省城他成绩是第十三名,在我们地区能够占前三。)考回我们省城市直(那个地方靠近南京,方言和我们北方差别太大。去那附近旅游过,本人一句也听不懂)。
这段经历告诉我,导致你们这种情形的根本原因可能就是你们太过迷信时下乱七八糟的理论宣传,而忘记了最为基本也至关重要的情理常识。所以,建议你除了关注模版模式(这些东西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达成目的,而不能成为达成目的的障碍),更应该多从情理出发,多思考思考文理。这对大作文小作文甚至文章理解都至关重要。

   1年前

不仅仅是公务员考试,事实上,即便我们包括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除了乱七八糟不着边际的垃圾理论,也没有为我们提供多少专业的文章读写培训。

给你贴篇十多年前写成的小文,你就能理解我们所谓的语文教学究竟多荒诞

   1年前

这篇文章以前在k12语文论坛和人教社语文论坛上与专业的语文教师讨论过,网友们都非常赞同,没有一个提出异议的

   1年前

《说“屏”》( 陈从周)评改
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说‘屏’”,我们自然没有理由怀疑其专业的水准,但作为初中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从说明文写作的专业角度审视,笔者发现,短短一篇《说“屏”》,存在问题太多,实在不够典范,实在不太符合“文质兼美”的课文入选标准。

【课文】
说“屏”( 陈从周)
【内容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内容2】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内容A】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内容3】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内容4】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内容5】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内容6】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内容7】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内容8】【内容B】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注:【内容1】-【内容8】和【A】【B】系笔者为分析方便标示)

【问题分析】
首先,写作说明文,保证思路清晰、说明顺序与结构合理应该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要求,可课文《说“屏”》的总体思路却存在比较严重的混乱:
1.【内容1】是引子,放在开头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内容2】是作为一种观点出现,后面理应紧接着予以具体而充分的落实。可【内容3】-【内容6】,主要是按照“屏”的功用(设置方位)、材质与装饰的华丽程度和大小予以分类的,里面虽然隐含“巧”,却也并非显性的落实性说明。因而,【内容2】可以用作相关内容之后的收束性点评,而不能放在前面作观点性的提引。
事实上,显而易见,【内容2】与后文【内容7】说明的才是同一类内容,放在【内容7】之前才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2.【内容4】紧承前一段,继续讨论的是“屏”之功用(设置方位),【内容5】讨论的则转变成了“屏”的材质与装饰的华丽程度,【内容4】不紧承【内容3】却和【内容5】组成一段,思路出现严重混乱——至少,【内容5】应该另起一段。
3.【内容6】【内容7】讨论话题明显不统一,应当将【内容7】另起一段,如前文分析,前面可补上【内容2】,这样行文才比较合理。
其次,说明语言应该追求准确严密,提引性观点出现当然也应该有充分的支撑落实。
1.课文【内容A】空言无实,应当删除;或者,补充相关落实内容,放在【内容2】与【内容7】之间。
2.课文结束段将“屏”之功用升华至“文化休憩”,很深刻,可课文前面内容已经论及“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古今成败,【内容B】却只顾其一,言“优”而忘“劣”,说明语言显然不够严密,建议将其改放在【内容5】之前。

基于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在基本不改动课文内容基础上极其修改如下:
说“屏”( 陈从周)
“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修改之后,课文里面的实质性内容可以说没有丝毫变动。这方面人家作者是专家,笔者这里是门外汉,没有当然也不敢胡乱改动。但从语文角度讲,笔者自信,这里的修改稿虽然可能仍不够尽善尽美,但总要比课文专业的多——因为,这里所修改的都是课文行文中明显违背说明文写作基本常识的地方。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24876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