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江苏

有没有老人能讲讲05年逢进必考之前的故事

justin1239 1年前 837次点击

有没有老人能讲讲05年逢进必考之前的故事

61 条回复

Bilnd4732    1年前


街道主任兼任副区长就是处级领导啊 副处

湛江水手    1年前


武汉蔡甸区的,考到泉州南安

byrainby    1年前

@Bilnd4732  
不懂就别口嗨,党工委书记呢?还两个副处?真会YY

虎田1998    1年前

以前不都是接班

   1年前

2005年之前,你若是全日制硕士以上,宿迁市直接安排公务员。

风景独好25    1年前

九十年代末的事,我爸同事前一天还在印刷厂车间一起干活呢,第二天就去县政府当秘书了。那个时候在县里一个正科级就能解决一个人体制内工作,什么顶替、自主招干、临时工(协理、乡聘、局聘)转正、民转公,一个县局(乡镇)一把手一句话,轻飘飘的就能进来。

满霜*****    1年前

在逢进必考之前,很多岗位是轮不到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的(大学生包分配的除外)。
官二代们不好好读书,可以选择去当兵,退伍后被家里人安排进机关单位混个编制。
这类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红色基因,老头子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子孙们吃个三代红利也能理解。
前几天跟一同事闲聊,他儿子考公考不上,在民营企业上班,就说很怀念以前的顶岗政策。
卧槽要是还是老政策,这班哪还轮得到我来上。

qzzn_pqzd    1年前

老子退休儿子接班。老子当局长,儿子接着当。

qzzn_pqzd    1年前

@qzzn_pqzd  
世袭罔替,铁帽子王。

能饮1杯无    1年前

10-16年,大概有5-7年时间相对公平,虽然还掺着批条子等形式进人,但是既得利益阶层大部分还没适应新玩法,普通人真可以一路靠考上位。10年之前比较黑就不提了,16年之后既得利益阶层已经玩熟了这套规则,并逐渐渗透了政策,合法的打压“小镇做题家”。

一碗二细    1年前

03年以前大学生毕业招聘直接入编,然后各种手段调动这部分以师范类典型,也是某些60 70后所谓领导最怀念的时段,没有八项规定  没有权力监管,一言堂领导说了算,导致现在靠着给领导舔腚上去有些利益既得者极度想回到当初,至于现在某些六七十岁,享尽时代红利,每个月小两个达不溜退休金,所谓返聘领导干部,就不说了,只能称之为食腐动物,寄生虫

justin1239 [OP]    1年前


16年之后熟悉了规则,渗透了政策具体是指哪些操作呀?选调生、人才引进这种?

六个字的昵称    1年前

就看看现在交通农业两个系统的人事情况就知道了。IP所在地,区级大执法队伍就交通和农业没有参公,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人员身份太复杂了,大多都是那个年代直接塞进来的,很多三龄两历一身份都是一笔糊涂账,根本不能深究,更别说参公了。

各大独立系统内就更别提了,上文有人提了铁路,没错,当年义务兵复员,农村兵回原籍,城市兵有安置卡,但是谁接收你得自己去找。所以很多铁路子弟都是走的当兵更进铁路的路子进去的,其它一些类似独立系统也一样。

super饭饭    1年前

系统里很多都是父子父女这种关系。以前单位两个老的和小夫妻都是一个单位。。。

考上再改名吧    1年前


属实,同学带专,毕业后安排进了交通系统

海之岸    1年前

2000年左右,那时候没有公务员考试,985毕业的大学生在做镇里某单位的临时工!

诗人杜少甫    1年前

公务员12年之后逢考必进,事业单位16年以后。05~16年之间只有军转安置或个别渠道,所以导致部分单位年龄断层了。05年之前就是神仙打架了。

爱笑的徐豆豆    1年前

那个时候,行政编和事业编是你自己随意选的,很多领导的孩子是可以子承父业的,继承编制。我认识的老人里,不是子承父业,就是在单位时间长了,当时合同工时间长了也给编制,还有军转的、学校毕业分配的、关系户....只有你想不到。当时档案维护时我还看到了一个老人的推荐信,就是某个领导写个推荐信,就进入体制了。

西门闲人    1年前

门从来没有关紧,只看推门的人力量大不大,以前有特殊人才引进(大家都是人才,重在特殊),现在有党政青年(大家都是青年,重在党政)。

鸡汤豪8362    1年前


交通系统几乎全是嫡系,除了80、90、00后,有一个算一个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59462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