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遴选/公选/选调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遴选会考吗?

笙笙爱学习 1年前 631次点击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遴选会考吗?

6 条回复

笙笙爱学习 [OP]    1年前

>>公务员遴选热门考点词汇精析: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领取


新质生产力

【提出过程】生产力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说,“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是建立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求下,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形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重点以创新驱动发展,通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最终为经济发展增加新动能。

【意义作用】新质生产力是新形势下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支撑,新质生产力就是要瞄准重要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原始创新,通过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性的创新业态体系。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助于将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赢得更好发展主动权。

【实践要求】数据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13%,发展势头良好。从实践中来看,培育新质生产力,一要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系统谋划,加快出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适时出台重点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形成创新策源、产业承载、资源保障的多层次空间格局。二要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精准布局创新链,发挥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创新,围绕具有先发优势的潜在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培育竞争新优势。三要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立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三次产业跨界融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四要着力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发挥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把教育优势与产业优势相结合,根据产业需要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大对承担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等重点研发任务的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

【考试运用】新质生产力作为领袖最近提出经济领域的重要论述,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后续省市遴选笔试、面试中应该会较多出现。如2023年11月12日北京市直遴选笔试考题的选择题(单选题) 就考察了“新质生产力”内容。

【理解点拨】在我国,从“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整个过程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推进。“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相互关联,信号鲜明、意涵丰富——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是发展维度,也是改革维度,围绕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变革至关重要。



Mondy6011    1年前

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换个名词啦

与生活对线    1年前

反套路,不会考

   1年前

河南考了总共占了5分左右分值

   1年前

甘肃考了新质生产力的大作文,50分

笙笙爱学习 [OP]    1年前

>>公务员遴选热门考点词汇精析: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领取


新质生产力

【提出过程】生产力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说,“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基本内涵】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是建立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求下,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形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重点以创新驱动发展,通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最终为经济发展增加新动能。

【意义作用】新质生产力是新形势下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支撑,新质生产力就是要瞄准重要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原始创新,通过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性的创新业态体系。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有助于将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赢得更好发展主动权。

【实践要求】数据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13%,发展势头良好。从实践中来看,培育新质生产力,一要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系统谋划,加快出台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适时出台重点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形成创新策源、产业承载、资源保障的多层次空间格局。二要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精准布局创新链,发挥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创新,围绕具有先发优势的潜在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培育竞争新优势。三要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立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三次产业跨界融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四要着力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发挥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把教育优势与产业优势相结合,根据产业需要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大对承担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等重点研发任务的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

【考试运用】新质生产力作为领袖最近提出经济领域的重要论述,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后续省市遴选笔试、面试中应该会较多出现。如2023年11月12日北京市直遴选笔试考题的选择题(单选题) 就考察了“新质生产力”内容。

【理解点拨】在我国,从“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到“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整个过程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推进。“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相互关联,信号鲜明、意涵丰富——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是发展维度,也是改革维度,围绕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变革至关重要。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09091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