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河南
王最帅 • 11个月前 • 666次点击
非市省直不考言论越来越多,理智分析!
王最帅 [OP] 11个月前
漫漫六年路 11个月前
lee5228 11个月前
萌袖子3077 11个月前
11个月前
红旗下的好少年 11个月前
一定要改变 11个月前
风后面是风 11个月前
幻海浮沉 11个月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47446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王最帅 [OP] 11个月前
省市待遇、前途与县乡差异大。通过论坛的数据及身边的例子得知,省市与县乡公差距大的地方有二倍,少的地方有一点五倍,提拔四主时间节点也不同,到点就提与需要机遇,差距巨大导致很多考生宁考省市3-5年,不考县乡1-2年。
未来趋势探讨。省市与县乡的待遇差距是否会越来越大?未来公务员编制是否会逐渐收缩?哪一年开始缩招?面对每年几百万毕业生的毕业、失业导致考生的持续累计,是否导致后续考公竞争压力持续增大?笔试与面试的运气成分不可控是否会影响自己的考试规划?
漫漫六年路 11个月前
lee5228 11个月前
萌袖子3077 11个月前
11个月前
11个月前
红旗下的好少年 11个月前
王最帅 [OP] 11个月前
一定要改变 11个月前
提升?我说降了你信不?以前年底发俩月全额工资,改革后变成了一个月300加年底1180,不认识数也知道拿个计算器捣捣吧?你也说是豫西,不是豫东豫南更不是全国
一定要改变 11个月前
王最帅 [OP] 11个月前
所以我站的层面有限,我如果是省级层面当然会看到南阳工资低啊
一定要改变 11个月前
你想多了,省级也看不到豫南待遇差,他们只能看到他们自己待遇,县乡待遇不行的问题只能靠自己努力摆脱,而不是在这上帝视角喊“我认为未来会拉近差距”,这个未来是五百年继续等吧
王最帅 [OP] 11个月前
王最帅 [OP] 11个月前
原因有下:1.财政支出减少。一方面2022年疫情各地都有波及,据我了解,封控一个月的支出就是一个区县政府一年的收入,导致2023年一些地方财政还没有缓过劲来。未来没有这方面支出,可能财政会有所缓和。另一方面编制的规范。一些地方清理编外、不规范的进编人员,这些钱也是结余。2.全国一盘棋大背景。这几年沿海地区降薪与中部地区降薪形成对比,一个降的钱就足够省内县乡一年的薪资了,可见之前的差距之大。我认为未来会持续拉近收入差距,差距可以有,但是不能离谱,会符合当地实际,当然了需要时间来验证,中央重视基层,前两年乡镇编制确实给了不少。
王最帅 [OP] 11个月前
风后面是风 11个月前
王最帅 [OP] 11个月前
我还寻思着我发完后 再回复一条,本人角度有限,让大家来讨论每个人的角度有限。结果我还没发,你就说我上帝视角了,我失误了!
幻海浮沉 11个月前
王最帅 [OP] 11个月前
1、选岗:可能会出现早知道我报这个岗就上了等情况还是很多的。2、笔试:运气成分近些年比较大。行测:题型非常灵活,每次做真题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实战也是忽高忽低,这种情况我相信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情况。申论:这几年发大水了,甚至出现了申论定生死的局面,行测考到70与60之间的难度很大,但是申论60到70只需要一个运气就到了,这两年面试名单上看很多行测+申论为60+70的情况,一问就是没怎么复习,让辛苦复习行测科目的人有一种白白付出的感觉。所以说从笔试角度来看我觉得运气成分更大一点。(身边例子,天天玩游戏考试随缘的心态,去年行测40多,今年行测67,面试75上岸省单位,75在考场是偏下的分)。3、面试。面试是我认为个人实力相对稳定的一个阶段,因为流畅性和独立处理问题的思维一旦形成了,很难被其他因素改变,主要是运气体现在你的对手怎么样?是菜鸡互啄还是优中选优,相信面试过多次的朋友们深有感触吧?上面那个例子就是比较好的体现,这还不是个例,而是这几年考过来我碰到了很多这种例子。
所以说考试切莫孤注一掷。不要全职备考,不要一味冲高。
王最帅 [OP] 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