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行测

判断推理求助

悠扬丨 10个月前 767次点击

判断推理求助

3 条回复

悠扬丨 [OP]    10个月前

广东20年和21年的题,这两道题为什么不能选同类型答案?(21年机构答案B,20年机构答案A)

(2021年)13.鉴于“天价宰客”现象不断出现,只要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加大惩处力度,就能让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让漠视消费者权益的经营者深刻感受违法违规的惨痛代价。那么,就算是再无良的经营者也不敢以身试法,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上述推论最有可能基于的前提是( )。

A违法成本是所有经营者无法承受的

B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必然会被惩处

C违法收益越高违法成本越高

D“天价宰客”现象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2020年)5.许多城市都实行了垃圾分类,但不少市民在丢垃圾时仍然没有正确地分类投放。有专家建议对没有正确垃圾分类的人罚款,这样人们为避免罚款就可能会正确地分类投放垃圾。

上述论证若成立,则必须补充的前提是( )。

A与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相比,人们更加不愿意被罚款

B每一个没有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人都一定会被抓到并罚款

C罚款金额的大小不会影响到垃圾分类政策的效果

D对没正确垃圾分类的人罚款是改变其行为的唯一有效方法

smknow_groh    10个月前

我不太懂高深的理论,我可以用生活逻辑简单解释一下。

题一:假如我是一位无良经营者,对我来说,收入大于支出就是一切——题干中说,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这就是不可接受的违法成本,这和A项重复。但是如果你查不到我,即便你处罚再重,那我肯定继续无良经营,所以要有抓得到的前提条件。

题二:假如我是一位无良市民,我每天都乱丢垃圾,有一天出台规定乱丢垃圾要被罚款,那我会是什么反应呢?我可能很有钱无所谓,或者罚款金额很小我不在乎,这样的话你随便抓——所以需要个前提条件“我不想被罚款”把这个漏洞堵住。类比到题一,大概就是“不可接受的违法成本”。至于B项,是在A项成立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的,不然我都不在乎罚款,你抓有什么用呢?

综上,区别在于身份不同,经营者的身份默认我必须在乎违法成本,否则可能一张罚单一年白干。普通市民可能有的人在乎,有的人不在乎。

个人观点,有什么问题一块讨论。

莫向外求6690    10个月前

第一题侵犯权益必被惩罚,才能让商贩守法。第二题只有相对于正确分类垃圾,居民更不愿意被罚款才能让居民去正确分类垃圾,不然即使不分类垃圾必被抓到了罚款了,居民也宁愿交罚款然后继续不分类垃圾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435409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