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行测
荞麦包子 • 10个月前 • 757次点击
言语理解求助
荞麦包子 [OP] 10个月前
莫向外求6690 10个月前
古乙丁三雨9992 10个月前
qzzn_lcos 9个月前
付志国 9个月前
smknow_amms 8个月前
qzzn_mrqg 7个月前
bear4724 7个月前
L小镇做题家 7个月前
GT3291 7个月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21476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荞麦包子 [OP] 10个月前
这段话想表达( )。
A.教育的目的是让人适应社会
B.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的内在精神能力
C.人的内在自由对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具有伟大的作用
D.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束缚,而非适应现实
大佬们,这题为啥选C啊?B为啥不对呢
莫向外求6690 10个月前
荞麦包子 [OP] 10个月前
22年上海的一道题好像,我以为观点句是这句呢“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自己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后面再接内在自由的意义
古乙丁三雨9992 10个月前
A选项“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可知作者意在强调另外的目的。
D选项学生、现实束缚无中生有。
对比BC,如果选B,则后文应该论证内在精神能力。
荞麦包子 [OP] 10个月前
我好像理解你的意思了,“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自己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此处“从而”后面的内容是递进,所以后面的内容才是重点,即后文提到的“内在自由”,这样理解可以吗?
古乙丁三雨9992 10个月前
可以这么说,原本作者完整的意图应该是“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精神力,从而获得内在自由”,但是答案没有,这时候就要看论证部分是解释论证的哪一个。
比如下面这个题:
一般而言,城市群之间的交通干线分布着许多城市,聚集着大量产业和人口,从而构成经济带。加强经济带规划和经济带上城市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此,应依托重要交通干线聚集经济要素,形成纵向或横向的经济发展轴,充分发挥其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比如,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广京哈经济带等已经集聚了大量人口、产业,城市分布也比较密集,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经济发展轴,已成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经济主骨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经济带建设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以城市群建设为依托
C.交通干线承担着聚集经济要素的重大使命
D.形成经济发展轴是城市群建设的长远目标
大多数考生应该都知道对策句或者重点句是“为此,应依托重要交通干线聚集经济要素……”,那到底是“交通干线”、“经济发展轴”、“经济带”还是“城市群”,那么就看看论证部分强调的谁,后文“……等经济带,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经济发展轴”,可见论证的是形成经济发展轴是意图,因此D好。
荞麦包子 [OP] 10个月前
牛,很好的解题思路!感谢!
qzzn_lcos 9个月前
付志国 9个月前
我也认为是D,但后面的教育目的是重点,后面都是在论证这个观点。
smknow_amms 8个月前
qzzn_mrqg 7个月前
bear4724 7个月前
d的而非适应现实,与题干矛盾了
qzzn_mrqg 7个月前
因为我有不一样的看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给对方说一件事儿,这件事儿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那么说法一般是(是什么……怎么了)(怎么了……是什么)那么它就有个主体(根据形式逻辑)主体不能偷换(市面上叫无中生有)主体不能缩小,不能扩大,在根据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关联词)确定重点句子同意替换;精简压缩(这部分特别重要因为我们总不自主的加入个人感情色彩,主观意识让复杂的信息进入头脑出现误区)最好的办法找对应的字,词正确率都80以上了。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bear4724 7个月前
L小镇做题家 7个月前
GT3291 7个月前
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才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