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申论
YanXF7571 • 7个月前 • 919次点击
申论考试综合问答(又名:公务员申论怎样考)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03571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目录
第一部分
一、申论考试背景是怎样的?录取率可见考试难到什么程度?
二、为什么申论考试一份试卷各个资料之间没有任何汉语关联词语连接?
三、申论考试怎样给精准的分析方法正名以及为什么要从抓议题性工作中心分析开始?
四、如何获取申论资料议题性工作中心以抓取考试大方向?
五、申论是议题性工作中心系统讨论的考试,它是怎样命题考试的?
六、怎样运用上述理论到具体的考试中去?资料文字有大小标题方便我们透彻理解的普通议论文简写版是怎样制作的?
七、申论资料中的难读材料几乎无人能读,怎样读?用什么理论?
八、难考卷不是人就可考,怎样分类考试?
九、最容易快捷考试申论的是什么方法?
十、能给人认识申论最深刻的培训方法是什么?
十一、为应付短短的考试时间,各类题目快写的培训方法是怎样的?
十二、目前申论市场培训的有一些什么陷阱?
第二部分
基础之上的加强版
说明:这一部分不再分节,只用序数分列,随机写作 ,哪些地方有必要强化或补充的就写那种内容。申论考试资料性质复杂,解释工程庞大繁重,故问题较多。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公务员考试是我国挑选精英管理社会的一项长期国策,目前没有改变的迹象。几十年上百年都可能不改。要求大学毕业及以上才能考试,低于这一学历要求不能参加考试。以前,我国的政府的管理人员没有学历要求,是粗犷豪放管理,尤其文革,有很多工人农民出身的人参加国家管理,在国家决策部门任职,副总理到国家副主席都有这种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对口业务的社会管理都要求精细,这就要选出各行各业管理精英人才,所以,现在规定大学毕业后才能报考公务员,加入政府管理队伍。
由于公务员待遇好,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参加公务员考试,据统计和新闻报道,去年(2021年)我国中央政府、各省市、县区乡镇机关共有超过1000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且未来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由于公务员考试人数多,学历又高,甚至有不少研究生毕业包括博士生也参加考试,录取人数又十分少,据百度,国家部级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三,不错,百分之三,到现在为止,年平均300万人考试,只录取几万人。省市包括乡镇公务员的录取比率大约20%。大学毕业后的录取率不超过20%,这个录取比率是非常低的,所以公务员考试试题设计难度往往非常高,不是一般人能考的,如果试题不难,就难以选出最高端人才,听说印度也一样。所以,如果说,大学毕业生假若不是管理精英而是社会群体精英的话,那么,考上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们,即被视为为社会群体精英之拔尖人才,这是无疑的。
公务员考试是大学毕业后考试,本质是大学后教育考试,它和研究生考试比较,一点也不容易,个别的难到你不敢想象,如国考卷,估计能考的,不出录取百分之三的比率,如上说中央政府考试,录取比率就这么一点点,实际和古代科举差不多。一个考卷或一个考卷中的个别资料,全国几乎无人能读,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这是考试官故意把考试资料设置得十分难读,考题十分难考带来的结果。
公务员考试难到什么程度?我举个例子,公务员面试题目有,900斤的牛怎样过承重只有800斤的桥?我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一锯掉两牛角,先去掉小部分重量,锯牛角如锯掉鹿茸,牛不会死的。二给牛吃泻药,将肠胃清空,百度上说,牛的四个胃食物占体重百分之68至80 ,900斤的牛,可去掉几百斤,万一这还不够,给牛放几斤血,再加上给它蒙上厚被子,闷它几斤汗,就一定符合条件。再如果不限时间和条件的话,方法更多,如请消防部门直升机运送,减肥等。百度上答案也可参考,但我认为不是最佳的。总之,公务员考试各类古怪刁尖的题目应有尽有。行测、申论两门也一样,一般的题目凭感觉可以考,但有些试卷和有些试卷个别资料,极难考,我们在下面帖子中有独家发明的申论难读资料怎样读的定义和方法讲解,这也包括极难考卷怎样考的问答在内。
由于公务员各科都很难考,有不少人考五六年,到年龄超限仍未考上,所以据我了解,考生都十分踊跃买考试资料,但由于公务员考试历史时间并不长,如何考试又不属于国家科研项目,无专家研究,所以考试理论和方法到现在并未有多少成熟。申论也一样 ,目前看,解题一类书籍不少,但告诉考生如何全面系统读考试资料和怎样把握各种题型去答题的极少,可说几乎没有,本拙著正是抓住这点,从如何正确全面读考试资料入手,并且总结出怎样从题目入手快速简便的考试方法,供大家学习申论考试,这些非常简便的考法 ,你读后便知,但解释系统庞大、文字较多,加上考试资料文字很长,你要花较多时间读完。
公务员考试培训报名学费很贵,网上查询,最高去到十几万元,申论单科去到几万元不等,本拙著也有考虑一般应试者刚大学毕业,经济实力还不雄厚,而想为他们节省点的想法,虽因三科考试工程庞大,未能顾及全面,也超出本人能力,但帮得一科是一科,正是在此动机下,完成本拙著写作的。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总的说,是为了增加考试阅读资料的难度。考试官就是这样设计试卷的,为了造成各个考试材料间的逻辑脉络很难读明白(考试阅读资料在内文中又常称材料),都掐断了各个材料间文法文理的联系词语,整个考试资料十多个材料都显得独立,无文法文理上的联系,难以贯通理解,给考生造成一定阅读理解困难。我们随手举以下例子并加以说明:
一国考卷,众多杂乱材料,实际是讨论应不应该建设怒江水电站问题,资料通过讲述一件件不同的事情事件,间接列举两派意见,一支持,另一反对,以下是开头两条材料。
阅读资料
1.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能用于发电的将近5.4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6年,实际开发的水电在1.29亿千瓦左右,利用率不到2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用电负荷比较集中的东部省市,火电项目四处开花。大量利用煤炭发电,将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在我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的大幅项目地图前,可以清楚地看到,西部几乎所有的江河都被大坝拦腰斩断。例如:在岷江,正在建设的紫坪铺电站,装机76万千瓦,坝高156米,紧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大渡河整个流域规划建设356座电站,最大的瀑布沟电站,装机330万千瓦,估计移民15万。在澜沧江,规划了14级梯级开发,已建成的漫湾电站装机125万千瓦,目前是云南最大的电站。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
2.2004年8月,云南省怒江州的规划报告,提出以松塔和马吉为龙头水库,与丙中洛、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格、岩桑树和光坡等梯级组成“两库十三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可达2132万千瓦,超出三峡工程装机容量300多万千瓦。报告指出,13个梯级电站的开发,总投资896.5亿元,如果2030年前全部建成,平均每年投入30多亿元,国税年收入增加51.99亿元,地税年收入增加27.18亿元。896.5亿元的总投资,可带来40多万个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
……
这是一份试卷十多个资料的开头两个,以它们为例,可见,一个材料是一个句群,在句群内部是有汉语连接词连接的,但一个材料与另一材料之间是没有连接词的,没有事件前后、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等表示句群的连接,因此,一个材料与另一个材料之间,阅读的语言感是中断割裂开来的,联系不上的。那么一份考试资料是怎样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总体的,以这里引用的两个材料为例,让我们看看它们是怎样联系到一起的?揭开谜底你就会清楚,它们是由公务工作的相同关联连到一起的,也即是它们不是由汉语关联词语粘合在一起的,所以,语文群句上,一个材料是一个独立的材料,和另一个材料无关 ,一个个独立的材料。由于材料语感是独立的,互不联系的,因此,一个考生如果只留意语文阅读,而不留心它们公务工作联系,是看不到材料之间是有联系的,而因长期受到一般文章阅读的影响,而没有读过申论这类异类文字,很有可能认为它们的无文法文理的不连贯是不可理解的,但实际上,你从公务工作联系角度看,如上两条材料,会看到它们不是一堆乱纷纷的材料,表面上没有任何联系,但它们的逻辑文理是一致的。从第一个材料你可以推论我国水资源丰富、水电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重等推论,怒江水电站应该建设,第二个材料,说投资完成后,可带来怒江周围地方财税的多大收益等等,也能推论是赞同怒江水电站建设的观点的,它们在怒江应该建设水电这一公务工作上是站在统一立场上而反对反对意见的,可见,它们的统一不是语文阅读的统一,而是公务工作的统一,一般考生如果不知道这个区别的话,考试资料读起来就会觉得文字乱了套,甚至会觉得是神经病语言,前言不搭后语的,更不知考什么。这是考试比较难克服的困难,语文读后感要经过公务工作转化才能考试,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克服的困难,要经很多培训实习才可能掌握,一般考生不容易知道这样读,也有不少同学,经长期学习还是不怎么明其怎样读才能使得各个材料料联系成总体的,以致考多年至考试年龄超限仍然考不过关。但这不是最难的,往后你可看到更难的是什么。
所有申论考试·资料,五六个甚至十多个材料间都是掐断关联词语摆放一起的,都要转化成相同公务工作才能取得资料文字一致性的理解才能考试,可见,它的分析方法,不能称之为语文分析法,语文阅读理解只是初步,要升华至公务工作才能考试,由此,我们不赞成目前许多人一般流行的语文分析法分析申论资料,如说第一段说什么,第二段又说什么,是典型的语文分析说法,它的各个材料之间没有汉语连接词语连接,显然不是语文,因此,语文分析必然有许多局限,如从从语言联系角度看不到各个材料间的共同的工作关系等,必须在语文理解的基础上最后采用公务工作分析的方法才能分析,例如首先不叫段落,而按照序号称每个工作材料,才蹦站稳阅读分析的出发点,这是申论考试第一道难关,不要以为它是文字构成,就是语文,用习惯的语文分析法分析。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上述可见,资料之间没有关联词语联系,让人经常想不到资料间的相互联系,但实际上,如上例,两条材料,有相同的公务工作,即它们是有相同工作联系的。这一相同工作,又称中心工作或工作中心,我们称之为议题性工作中心。为什么不用中心一词直接称呼它,这是因为中心一词是文科考题分析概念,指主题、宏旨、主要意思等,大家知道,一般文章用中心一概念分析,分析完主题一般就完成文章的分析了,一般不再往后分析,可见中心一词多有概念周延自圆即封闭的性质,但申论考试和一般文科考试有所不同,它是公务工作考试,如果说,它也是文科考试的话,那只能说它是特别的考试,它涉及的不是一般文章主题、宏旨、主要意思等,而是公务工作,公务工作中心一般不称主题宏旨等,可见分析申论文字用一般分析文章的中心一概念是有所不同的,是粗糙了点的,这么说,同中心工作一概念总行了吧?也还是不行,因为申论资料不是分析完中心工作,象一般文章用中心分析完一样就完成分析的,它经常要通过分析中心工作后,再联系分析中心工作外的一些工作才能答好题,我们认为,议题性工作中心一概念最适合申论资料的精准阅读分析,因为工作议题不但主要指讨论中心工作,它还经常指一个系列工作的讨论,也包括中心工作外的一些必需的辅助性工作讨论,因为申论资料除中心工作外经常还有另外的工作需要分析选择,所以我们觉得中心工作一词语分析仍不够精准,而议题性工作中心概念包括相关工作在内,在处理申论资料阅读分析上是合适的,如果只用中心工作一概念阅读分析,则一般会认为分析完中心工作就完成分析任务了。不再分析联系与中心工作相联的一些工作。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YanXF7571 [OP] 7个月前
例如1:
一份通称m农场国考卷,中心是谈人才的重要和如何引进人才,第一个材料谈中央重视人才和工作指示,第二个材料,详细介绍某省提拔干部的各种过硬措施以及具体做法,第三个材料,讲述某青年率领其他青年一起创造ai智能农场(即上述通称m农场),并且多产并举,取得丰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四个材料,扶贫小队长小陈的7个贫困县调查日志,第五个材料,某省发布人才多项优惠政策的内容,并且向全球招聘人才,召开一个人才招聘会。该资料的第四个考试题目是据小陈贫困县调查日志代他起草一个400字的扶贫计划纲要。在此你可看到,小陈的扶贫工作和该资料谈人才重要中心有关,意思是一人的才智可能使一个县脱贫,写扶贫计划已经和资料中心存在有一层间接关系,再写纲要中与中心工作关系又隔开了一层的其它必须的工作,这时用中心工作是无法分析联系起来的,因纲要中有些工作离开中心工作内容很远。
让我们看看,怎样代小陈起草扶贫纲要。看看在材料中心工作分析外怎样联系实际工作的。在7个日志中,有一项内容是,小陈调查到,当地土特产中草药和羊肚菌很有名气,但是小农生产方式规模小,技术不集中,以致经济效益差,帮不了当地农村多少忙,只能赚些小钱过日子,以小陈访问到的贫困对象为例,带着病儿,生活仍然很清苦。以上一项扶贫工作纲要如下:
组织规模生产,集中生产力和技术,扩大产量,利用当下互联网知识,开发电商小平台,产品除在本地销售外,推向其它地方甚至全国,以此达到部分脱贫目标 ,加上其它几个项目,脱贫的总体目标估计能达到。
这是一个“功夫在诗外”的不是很典型的考试,和中心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大家由此可以看出,要考好这试题,在中心人才以及如何引进人才概念上还要加上附加的工作,这样才能考好这种“功夫在诗外”的题目,由此可见,不但周延一般自圆封闭不涉及外在工作分析的一般文章中心一概念的不足,连中心工作一概念也分析不完,这也是申论考试复杂难考的例子,本身和中心工作就脱离开一层,跟着还有一层,这种曲曲折折的关系一般只习惯围绕中心层分析一般文章的考生处理不来,更何况连中心工作分析都未掌握好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