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江苏

论deepseek的发展与公务员未来发展

菜菜很天真 2个月前 5次点击

论deepseek的发展与公务员未来发展

3 条回复

菜菜很天真 [OP]    2个月前

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务员岗位是否会成为“最新失业群体”引发了广泛讨论。结合当前信息,这一问题的答案具有复杂性,需从技术应用现状、岗位属性和社会需求等多角度综合分析:

### 一、AI对部分公务员岗位的替代趋势
1. **重复性、规则明确的工作被优先取代**
根据深圳福田区的实践,AI已应用于公文处理、执法文书生成、民生诉求分拨等场景,效率显著提升。例如,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类似文稿处理(占公务员工作的34%)、窗口服务(占30%)等基础性工作,因流程标准化,AI替代可能性较高。

2. **技术驱动的政务智能化**
福田区推出的“AI数智员工”覆盖240个政务场景,包括政策咨询、行政审批等,通过本地化训练的AI模型实现快速响应和精准服务。例如,“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可将笔录秒级转化为初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此类技术突破正在推动政务流程的“无人化”实验。

### 二、AI难以替代的公务员职能
1. **复杂决策与责任归属问题**
涉及司法、执法或政策制定的岗位需权衡人情世故、道德伦理等复杂因素。例如,司法判决需考虑社会影响,而AI无法承担决策失误的法律责任。自动驾驶中的“电车难题”同样映射出AI在公共管理中的道德困境。

2. **公共服务的人性化需求**
公务员的职能不仅是执行规则,还需沟通协调、安抚情绪等“软技能”。例如,处理信访或突发事件时,人类的情商和应变能力仍不可或缺。

### 三、社会政策与就业需求的平衡
1. **政府可能主动扩编以缓解失业压力**
在AI冲击传统制造业就业的背景下,政府或通过新增岗位(如乡村协理员、基层服务岗)吸纳就业,而非削减公务员编制。例如,2025年国考新增基层岗位,强调服务民生需求。

2. **技术辅助而非全面替代**
AI更多作为工具提升效率,而非完全取代人类。例如,武汉的无人驾驶车仍需配备后台安全员,政务AI系统也需人类监督和迭代优化。

### 四、国际经验与未来展望
1. **美国的激进尝试与争议**
马斯克推动的美国政府裁员计划拟削减10%岗位,用AI替代基础服务,但因技术骨干流失引发安全隐患争议。这显示即便技术可行,实际操作中仍需平衡效率与风险。

2. **中国特色的智能化路径**
中国更倾向于“技术穿透业务”的渐进式改革,例如深圳的AI公务员试点,既提升效率又保留人力监督,避免激进替代引发社会问题。

### 结论
AI对公务员岗位的影响呈现“结构性替代”特征:**基础性、标准化岗位可能被逐步替代,但复杂决策和人性化服务职能仍依赖人类**。同时,政府可能通过扩编或职能转型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公务员体系不会大规模消失,而是进入“人机协作”的新阶段。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界定AI与人类的责任边界,并确保技术应用符合公共利益。

大家是否认同上述观点,以本副处长目前的态度来看,还是支持麦肯锡的调查,未来30年内50%的职业都将消失,公司客服、法务等涉及中层智力活动的职位都将削减,涉及体力活动的如水管工、电工实体操作层面的暂时安全,年纪大、经验丰富的医生、律师暂时安全,可以提供情绪价值,无人驾驶在纽约已经遍地都是,而在武汉萝卜快跑却迟迟难以落地,反映的不是技术上的落后,而是政策制定者在考虑技术的社会价值,平衡技术与风险,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评论区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shengshi9687    2个月前

bacisduacl    2个月前

o^_^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80012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