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1733696评论的话题
2015-09-11T15:19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有些人想让我在这里评论一下这些机构的答案如何。
我当然知道问题在哪,但我没必要讲出来。
站在阅卷者角度,哪怕所有答案都是对的,他只须找到答的最好、条理最清晰、卷面最整洁的答卷,就完成任务!这就是优中选优!
哪怕同一个岗位中,报考人员所有答案都是错的,那他也只须找到一份相对最好的,也完成任务!这就是差中选好!

那站在应试者角度,我们做任何工作,只需超越你的竞争对手,哪怕是做差中选好,你都能赢得公考胜利!
所以,那些答案既然有问题,就让他有问题去吧。让你的竞争对手反复的学习去吧。你超越那些答案了,你就胜利了!
2015-09-09T15:07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大家综合看看各大机构答案和我的答案,有何区别。如果你是考官,你会给哪个答案高分。
这里且不论如何在字体、空格等细节上把握,让考官看起来更舒服的因素。
所以,只要你找到了学习方法,找准了方向,研究透规律,申论高分绝非难事!
希望有缘人能看到此文!祝你考公成功!
2015-09-09T15:06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综上分析,我的该题答案如下:
该观点是片面的。
原因如下:第一,提高粮食价格确实可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并不是关键之策、更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第二,政府解决粮食问题,不能单一手段就事论事,而应从三农整体出发,如农业产业化道路、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等更加具有关键性和基础性意义的政策。第三,提高粮食价格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连锁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连锁反应,最终引起通货膨胀,影响到社会稳定。
要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一是要站在“三农”层面综合解决农民收入不高的问题,统筹城乡改革,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要综合运用“工业反哺农业”方针,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发展高附加值农业等政策,提高农民收入;三是通过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保持化肥、农药价格等农资的价格稳定,降低种粮成本。
(318字不含空格,含空格、换行应达到370字符)
前段时间曾给出一个答案,较为粗略。今天是认真细化了,所以有改动。
2015-09-09T15:05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既然有答案了,那就好办。但不是完全抄材料,而是总结提炼,这样才契合申论考试大纲”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
那第三部分答案的要点就包括:
一是要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二是提高农民种田补贴;
三是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
2015-09-09T15:04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下面回答第三部分:
在此题中,谈谈你的理解,就是指你认为该怎么解决粮食问题,让你简要回答。
我们先来看材料,回归材料找答案!
材料9: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的回答中有这么一段话:”但是对于有关部门来说,要解决好粮价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种田补贴,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如果这两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粮价问题或许根本算不上一个问题。“
聪明的考生,很快就知道这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的答案了!
2015-09-09T15:03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申论大纲,要求考查的是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实际上,这四者是相辅相成的,在题目中是同时考查的。
下面来看看解决问题能力。在此题中,也就是第三部分”请谈谈你的理解“。
有些人会问?谈谈你的理解,不是指分析能力吗!请你仔细看清楚,前面第二部分,已经问你为什么了。你回答”为什么“的同时,就是在分析!
如果这里再来分析,出题者就多此一举了!在含金量如此高的考试中,出题者绝对不会出现这样低级的失误!


在此题中,很多人就只完成了前两部分,而没有对此部分进行作答,分数自然就少了三分之一!这就是申论考试中两个重要的问题:认真审题与出题者意图!很多考生往往没有认真审题,理解不了出题者意图,导致分数不高!
2015-09-09T14:13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下面,我们来分析第二部分,”为什么“
为什么”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的观点是片面的呢。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提高粮价,能直接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确实能够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如材料1农民所说)
二,政府解决粮食问题,不能片面的以提高粮价来单一解决,而是要统筹考虑粮价问题。要从农业、农民、农村等三农角度来考虑,如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一条龙等手段,综合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这才是政府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如材料1)
三,粮价上涨,必然导致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粮价上涨,也会影响社会低收入人群,导致低收入人群生活拮据,也影响社会稳定。(如材料9)
以上三点,是对该观点片面的理由分析。
这几点原因,都是源自材料,但又高于材料。这就是回到了申论大纲,”申论考查的是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2015-09-09T13:00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以上回答了该题的第一部分,”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很显然,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的观点是片面的。
2015-09-09T12:59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那么,回答此题,该网友提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
材料中已经给出答案: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说:“在这种情况下,粮价很难涨得很高,如果说出现了粮价涨得很高的情况,国家也一样有能力采取措施来平抑。我们有足够的库存,使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对此我们很有信心,也请大家放心。”
2015-09-09T12:59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作为一名考生,如何驾驭材料,综合分析到位,方能体现出水平高低。
其实这道题目,出题者已经给出答案了。只是大部分考生,专注于材料11,仔细思考着每一句话,却完全不得要领。
出题者意图很明显。聪明的高分考生,一眼就识破出题者意图了。解决粮食问题,是政府的职责。而国家粮食局,就是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在这篇材料中,国家粮食局观点,就代表了国务院的声音。而出题者还讲出,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的话语,其中关于粮价问题的解答,显然就是官方观点。
2015-09-09T12:59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其次我们来看综合分析能力。
此题为省部级以上公务员考试题目。
我们知道,作为省部级机关公务员,他们所做的每一项决策,都是事关全国30多个省市区、带着13亿中国人民的决策。每一项决策的过程中,都少了征求意见的环节,如粮食问题的决策,必须要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专家、学者;企业(种粮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等)、经销商、销售商;农民、工人、高中低收入者、消费者等)。在这些众说纷芸的意见中,国家部委公务员,就必须能够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意见,综合权衡利弊,找出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决策。
从此题来看,要判断该网友的观点是否正确。那很显然,是要综合分析各方面意见。从材料8-11来看,既有专家、网友的意见,又有外国粮价问题的实例,也有因粮价问题导致生活困难的例子,也有国家粮食局意见。
2015-09-09T12:58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前段时间整理这个题目,因比较匆忙,写的比较简单。今天再将该题目的详细解析及资料分析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2015-08-28T15:45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迎海结论:
对那些申论基础差、很迷茫、总是低分者,还在想着通过中公、华图、启政等机构培训来提高申论的想法,还是尽早放弃这个想法吧!
只有靠着这种钻研的精神,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公考,是从上万人之中,选择符合政府机关要求、能够上级机关、领导意图的人!因此,培训机构流水线上出来的学生,很难脱颖而出(报考人数少、竞争压力小的位置除外)!
2015-08-28T15:44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迎海对该题目的答案


答:

该观点是片面的。
原因如下:第一,提高粮食价格确实可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并不是关键之策、更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第二,政府解决粮食问题,不能就点论点,而应从三农整体面出发,如农业产业化道路、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等更加具有关键性和基础性意义的政策。第三,提高粮食价格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连锁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连锁反应,最终引起通货膨胀,影响到社会稳定。
要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一是要明确我国粮食问题所在—即农民因种粮收入低而积极性不高、粮食耕种减少与人口增多对粮食需求增加的矛盾;二是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就是要提高种粮农民收入,综合运用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发展高附加值农业等政策,实现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农民收入;三是通过农工结合、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加大农村、农业扶持力度,提高农民收入。(340字)
2015-08-28T15:44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那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温总理回答该类题型的答案和技巧。
请根据温总理回答内容:
一、首先开门见山地回答观点。
这个讲法不准确,也不全面。
二、分析为什么?
房价来讲有政府应该管理的部分,有市场应该管理的部分,总理应该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解决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的问题。大家肯定知道,1998年我们人均平均住房面积只有15平方米,到现在我们人均城镇的住房面积已经达到33平方米。当然,各地房屋的质量和条件有所不同。第二个就是现在城镇的居民自有住房率,已经达到80%,这个比例相当之高。
三、自己的看法。
我们应该让群众懂得一个道理,我们国家人口多、土地少,住有其居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住房,有些刚毕业的学生、有些农民工都可以采取先租房的办法来解决住房的问题,租价要合理、条件要完备,使他们住的能够感到方便。


这就是该类题型最为权威的回答技巧!
大家再来对比一下,看看各机构版给出的答案是否靠谱!
2015-08-28T15:43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来看一下政府对该类题型的权威回答方式!


温总理2010年12月26日,走进中央台直播间参与直播节目,同听众直接交流。
温总理回应“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 链接地址 http://news.sohu.com/20101226/n278515714.shtml


[主持人]
总理,您听说过这样的说法吗?今年有人说“房价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算”,您对此怎么看?
[温总理]
这个讲法不准确,也不全面。
房价来讲有政府应该管理的部分,有市场应该管理的部分,总理应该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解决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的问题。大家肯定知道,1998年我们人均平均住房面积只有15平方米,到现在我们人均城镇的住房面积已经达到33平方米。当然,各地房屋的质量和条件有所不同。第二个就是现在城镇的居民自有住房率,已经达到80%,这个比例相当之高。
我们应该让群众懂得一个道理,我们国家人口多、土地少,住有其居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住房,有些刚毕业的学生、有些农民工都可以采取先租房的办法来解决住房的问题,租价要合理、条件要完备,使他们住的能够感到方便。(网上可自己搜索此段)


大家会问了,为何温总理的回答会是该类题型的权威回答方式?
答:公务员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招录符合政府机关思维方式的人才,为的是能够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政治意图。通过公务员考试招你进来,就是为了让你更快地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指示。而温总理的指示,就是最高指示。所以,温总理对该题型的回答方式,就公考中该类题型的权威方式!
2015-08-28T15:42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首先,我们抽丝剥茧的分析一下该题目。
2 . “给定资料11 ”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400 字( 20 分)


题目解析:
一、“给定资料11 ”。
要求依据给定资料11来分析,说明要仔细吃透材料,吃透该观点的来源!
二、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
答案就要回答它是有道理还是没道理,还是有一定道理但失之片面。要开门见山,不要遮遮掩掩。
三、为什么?
就要针对你前面有道理没道理或片面的回答,给出你这样分析的原因。
四、请谈谈你的见解。
就是说明你的看法。如果你认为有道理,那就是回答第三点的为什么。如果你认为它的观点没道理或者片面,那就要给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2015-08-28T15:40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先将各大机构出版的申论教材关于此题的答案附上。
这就是大家拿在手上、天天在学习、“所谓”的参考答案!


华图伍景玉、齐忠辉编《申论》
【参考答案】
首先,给定材料中提出的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关键之策是提高粮食价格,这确实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粮食生产发挥重要作用。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种田补贴、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科技兴农、确保粮食安全才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给定材料中提出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提高粮食价格农民得到收益的同时,作为消费者其粮食成本会相应提高,他们的利益将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的饮食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况且这种影响通过补贴并不能完全避免。所以,粮食价格一不定期要定在合理的水平之上,在提高粮食价格的时候要做到统筹兼顾,要兼顾到粮食生产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尤其要兼顾低收入人群的利益。(333字)


华图秦国伟版《申论》
【参考答案】
虽然该网友出于关注弱势群体的良好愿望,但是我认为该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第一,粮食是特殊商品,事关安全,不应迷信市场力量。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粮食完全由市场调节,单纯依靠价格激励则会出现大起大落,不利社会稳定和民生。第二,粮价是基础,牵一发而动全身。粮价上涨可能带来食品上涨,进而出现工业品价格上涨、CPI上涨,最终对全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利。第三,粮价一定程度是市场行为,政府不宜直接插手微观经济运行。第四,从国际和我国经验看,解决粮食问题最终还是依靠科技和政策,进行补贴,保证基本农田,允许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第五,该网友立论有硬伤:农资价格上涨、不种粮的农民等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城市贫民的年人均粮食78公斤数字不实。


中公李永新版《申论》
【参考答案】
提高粮食价格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指的是国家提高收购保护价,其意义在于引导市场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极性。提高收购价格对于形成和完善粮价激励机制,促进农民多种多收的良性循环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在这一层意义上是有道理的。但是,形成和完善粮食价格激励机制是一个渐进过程,提高粮价必须逐步、适度,必须考虑社会各方面的反应,特别是要考虑低收入人群体的承受能力。“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居民的基本必需品,其价格是市场物价的晴雨表,也是民心稳定的寒暑表,在社会生活中居于很敏感地位,粮价波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对高收入者影响不大,对依靠较低工薪和社会保障生活者影响则十分明显。不考虑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而提价,与国家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方针相悖,也不得保持经济和社会平稳运行。只有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才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和根本对策,说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是片面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387字)


新东方李玲版申论
【参考答案】
上述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整体看有失偏颇。
提高粮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但就全局而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而农业又是第二、三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粮价的上扬将带动其他物价的波动,易导致通货膨胀,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其次,粮食和以其为基础的食品、生活用品的范围广泛,上述物品如随粮价上扬而涨价,必将对居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低收入群体将承担更大生活压力,不利于社会稳定。最后,粮食是具有战略储备物资性质的特殊产品,不能仅靠市场规律调节。对此,相关部门可通过宏观调控在稳定粮价的同时提高其质量和产量,防止外资操纵粮价。
要解决好粮食问题,首先要靠优惠政策,如继续提高种粮补贴,抑制农资涨价等,以维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通过科技创新来改良品种、提高产量。总之,不能孤立的只看粮价,应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解决我国当前的粮食问题。


高手国版申论
【参考答案】
这种观点没有道理。粮食作为基础性产品,加个涨跌牵一发而动全身。粮食价格即使是微小的涨幅,也会影响下游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粮食上涨的几毛钱,反映到国民经济中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不简单地市购粮需要更多的那几毛钱,很可能是在购买其他产品时要付出几倍、几十倍的价钱。再者,如果单纯地提高粮食价格而不降低种粮成本,不解决卖粮难等问一系列问题,农民种粮还不能增收。就我国目前而言,种粮农民是低收入群体的主体,所以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仍然很大。“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粮食价格一头关系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头关系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粮食价格应该稳定在一个合理水平上,既不能大涨也不能大跌。3




党史出版社申论
【参考答案】
这是一种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提高粮食价格确实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法之一,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等也是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不过,我国的贫困人口由农村贫困人口和城镇低收入人口组成,提高粮价固然会让农民得到相应的收益,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粮价一旦上涨,以粮食为核心的食品类商品和工业化产品价格也将随之上扬,最终导致CPI的上涨,城市居民的消费压力和生活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所以通过补贴并不能解决问题。
2015-08-28T11:48 评论了 18511733696 创建的话题 › 申论高分选手详细分析2009年国考申论观点分析题!
2009年 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真题
材料11. 今年9月胡jintao同志前往河南考察后,网上有作者发展了一篇粮价的文章。其中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要鼓励粮食生产,基本的政策取向是提高粮价和补贴,降低农资成本。但种粮食补贴受制于财政状况,不可能无限扩大。所在,粮价才是粮食政策的关键。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而言,粮价上涨比增加补贴要实惠有效。按2007年的粮食产量,中央财政1028亿元的重量补贴摊到每公斤0.2元。也就是说,粮价每公斤再上涨两毛,农民兄弟就能把从中央财政获得的种粮补贴挣回来。这两毛的涨幅,按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5.92公斤粮食来算,人均支出仅加15.2元。如果每公斤涨五毛呢,那么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570亿元,而这换成财政补贴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实现。因此,只要粮价上去了,农资价格涨一点没关系,补贴低一点也没关系。
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敢大幅提高粮价,是提忧粮价上涨影响低收入人群,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农民基本上不需要买粮,完全可以种粮来满足自已吃的需要。因此。真正受粮价上涨影响的是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但这种影响完全可以通过补贴来避免,而且这种补贴,要比种粮补贴少。我们可以测算一下:2006年城镇居民低收入的人均粮食消费为78公斤,按占城镇人口比例20%计,为11541万人。假设粮食价格每公斤上涨0.2元,那么低收入人群每人增加粮食消费15.6元,如果这部分钱全部由财政来补贴,仅需18亿元,远远低于1028亿元的种粮补贴。即使财政给所有国人都补贴,上涨0.2元,也仅需支出200亿元,还是要比种粮补贴节约。
粮价上涨的受损者,一是政府,因补贴低收入人群而支付财政资金,但前面算过,规模不大,政府完全可以承受;另外的受损者则是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人群。但这部分支持对他们的消费总支出来讲并不大,相信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农村支持城市那么多年了,现在确实该城市反哺农村了,提高粮价其实是效应最直接的一个反哺政策。
因此,在当前的政府框架中,提高粮价是关键多策、点睛之笔。

二、本题仅限报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2 . “给定资料11 ”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400 字( 20 分)

前天发了一个贴子“已上岸三年,现为机关笔杆子,现开帖回答各位问题!”
发现很多人回复:【楼主好人,能开贴说一下自己上岸的经历嘛!?顶一个】、【答题如何做到有逻辑性,有条理】、【申论怎么复习?】、【申论怎么得高分呀】、【怎么练文笔】、【想提高申论,除了练字外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大作文根本无从下爪,怎么破】
此类问题,楼主看了真心很无奈,怎么回答好呢。
还是实打实地开一贴,给大家演示一下我是怎么解答该题的吧。

想提高申论成绩的朋友,请认真思考此题。做出自己的答案,贴在后面。看过大家的答案后,我将为大家详尽分析此题!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418915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