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雪骄阳

声望:0

Smknow 第 5882054 号会员

夕雪骄阳创建的话题
暂无话题
夕雪骄阳评论的话题
2021-05-14T10:27 评论了 杏子林 创建的话题 › 量化历史研究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找到合适的量来反映过去。
支持选B,因为例子应该具有公理性,即不证自明,但是这个题从第三句到最后一句都是在解释为什么身高可以作为经济史研究的对象。另外如果是例子的话,这段材料的结构就成了:观点+例子+解释例子之所以为例子,这不符合逻辑。而且从原文来看,“比如”这个举例的标志词也是命题人故意加上去的,命题人的意图是“诱导”的可能性恐怕要大于是“提示”。
2020-12-19T15:52 评论了 678465453 创建的话题 › 来了一道逻辑判断
这个题主要争议点就在BC中,其实对这种现象原因推测题一直有个疑问,就是题目说削弱(质疑)研究者的解释,命题人的意图到底是单纯的对这个解释部分构成削弱就行了,还是既要对解释部分进行削弱还要对现象部分形成合理的解释?  我个人倾向认为后一种才是命题人的意图
如果是前一种,那只需针对解释部分内部的逻辑关系进行削弱就可以了,那无疑B项在这个题是最强削弱。
但如果是后一种,那这种题的最强削弱是因果倒置,次之削弱是另有他因,因为你必须保证现象成立的情况下对解释部分进行削弱。
目前2020年浙江省考出现了同样的题
7、国外某大学的团队研究了102种不同的毒蛇,调查了这些蛇的毒液、食物以及栖息地状况,发现生活在树上或水中这样三维环境中的蛇,毒性低于二维环境中(即地面)的蛇。研究人员推测,这是因为生活在三维环境中的蛇能遇到更多东西,所以遇到猎物的频率也更高,不需要毒性很强的毒液来确保每次捕猎都能成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研究人员的推测?
A.不同的毒蛇分泌的毒液,毒性差别很大
B.三维环境中的动物比二维环境中的更为灵活,更难捕捉
C.同一种毒蛇在不同季节分泌的毒液,毒性成分并不完全相同
D.树上或水中遇到的猎物比地面上的小很多,蛇需要捕食更多才能果腹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32904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