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子墨

声望:0

Smknow 第 2016777 号会员

大子墨创建的话题
暂无话题
大子墨评论的话题
2013-02-18T10:47 评论了 小小小葵花 创建的话题 › 2012年9月15日多省联考申论真题(考公已成奢望)
我来了
作答要求:
1.
给定资料 6 中, 有人用水来比喻文化,文化似水,水成于无形,隐于其中,却凝结一切;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又难阻挡。 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5 分)
要求 : 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 200 字。

你的第一题呢?

2 .请结合给定材料,对德国歌德学院的成功做法进行归纳,并说说对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有那些启示。( 20 分)要求:归纳全面,内容具体,分析透彻,逻辑分明,不超过 400 字。
    建立职业化队伍,形成一定规模的师资力量;国家财政支持,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资金监管机制,专款专用,不入市场,经费管理非常严密;文化地位独立化,让文化文化的合法地位来源于独立、远离政府、自由,充分发挥文化应有作用。
        启示:一、要注重文化交流的师资方面建设,把一些文化交流志愿者纳入编制,形成一定保障制度,让他们能够安心积极的为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成立一定规模的专业人员培训机制,使其教职人员充分适应国际上的教学需求,保证具有良好的连续性。二、政府应该和周边国家协调,使其教职人员签证便捷化,使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给予充分的财政支持,并且形成严密的资金监管机制,让每一份钱都用在“刀口上”。在文化的地位定格上要独立,远离市场、不要和政府政治沾边,使其能自由自在的翱翔,切实的发扬本国文化。
分两段写,结构上比较清晰,如果在做法上加个一二三应该效果更好些;做法方面的第三条,这不属于歌德学院的做法;点不全;启示方面,应该和做法对应的。怎么过了个年,咱们的功力都大减啊?

3. 给定资料 8 中提到了两位网友的观点,假如你是国家汉办的一家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针对这两位网友的观点,分别给他们写一个回帖。( 25 分) 要求:立意正确,内容全面,论述有力,不考虑格式,不超过 400 字。
             1、国家支持孔子学院发展是让中国文化大力弘扬,宣传自己的价值观,提升和扩大本国的影响力。文化交流是人类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具有其他交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发扬本国文化是发展经济的强大动力,只有大力发扬本国文化才能和世界经济接轨,快速提升本国经济,让世界认识、接纳中国,孔子学院的发展正是发扬传播本国文化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国的农村中小学的人均教育经费少,外来务工子女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等问题,因我国人口多又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我们国家建立了相应的措施政策,已有比较好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更加重视此类问题的处理。

       2、中国的传统节日,甚至没有国外的洋节受欢迎,这正是外国文化的大力弘扬发展所致,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没有很好的考虑外国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一些中国文化没有很好的“走出去”,因外国人不了解中国而误读、担忧,一个让人感兴趣的泱泱大国却一直盖着模糊,不可捉摸"的面纱,所有才在国外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让世界了解我们 .
这题的具体内容就不点了,直接感觉是你没有用心去做,再好好来过吧。考公是奢望的不仅你一个,可我们来为了什么?用心去做别放弃。

4. 请参考给定资料,以 浅谈文化的 修内功 走出去 ’” 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40 分)
要求:( 1 )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 )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 )总字数 1000 字左右。
浅谈文化的“修内功”与“走出去”

  
    文化是人类心灵交流的天桥、情感沟通的基础,是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源泉,是提升国家国际影响力的有力因素。总书记指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在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进程中,积极从事文化活动,推广本国文化,对外文化交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作用和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入人心。但是中国目前人员结构上不合理,专职人员不能很好的供应学校的增长,志愿者们尽管在异乡孤独,尽管教学任务繁重,却不能给予名正言顺的称谓;一些领域文化失根问题明显,所传达的内容与当代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精神面貌不甚符合;文化的合法地位来源不明确,导致一些周边国家因信仰等地域的差异,给我国文化对外交流设定了很多的门槛;没有很好的探索出一条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途径,让一个让人感兴趣的泱泱大国却一直盖着模糊,不可捉摸"的面纱。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我们修好文化内功,做好走去出的准备,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文化走的出又走的远。

   建全文化事业的内在机制,让我国文化事业稳健发展。整合资源,适当扩大从事文化专职人员规模,充分利用文化交流志愿者这一有效途径,形成一定保障制度,让他们能够安心积极的为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成立一定规模的专业人员培训机制,使其教职人员充分适应国际上的教学需求,保证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切实正视文化失根问题,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既要保证传统文化的长处,又要采纳国外文化发展的优势,充分发扬华夏文明古国的独特的文化底蕴,积极探索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途径,让外国人敢于了解我们,敢于了解中国。
   建立健康有序的外部发展环境,让我国文化既走的出又走的远。政府应该和周边国家协调,建立一套让从事文化教职人员签证等便捷化服务的机制,使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文化的地位定格上要独立又多元化发展,一方面要远离市场,比如美国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文化就会惨遭损失,进入寒冬;另一方面对文化产业采取的是多方投资和多种经营的方式,发展成具有有持久的生命力,让其能自由自在的翱翔,切实的发扬本国文化。
   文化事业的发展重点在“修内功”上,难点在于怎么“走去出”,我们要“修内功”上,做到政策不减弱、改革不停顿、求真务实,在“走去出”的道路上,实现多元化发展、多方位合作、深层次谋划努力开创文化事业发展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亲啊,给你修改了版面,看着顺眼。从题目来看明显应该是政论的路子,你怎么写着写着跑到提对策上来了?跑偏了,重新来过吧。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37585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