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T10:08 评论了 qzzn_xbdlllxlj 创建的话题 › 向各位局长汇报,大皖北提租补贴已停发 |
我们今年也没发,不过就算不发影响不大,一个月就150 |
2024-06-11T08:28 评论了 smknow_zecyq 创建的话题 › 求问宣城公务员待遇 |
你这孩子问的一点都不严谨,宣城市直县区差别大了,最高11,最低8个,看你在哪儿 |
2024-06-12T08:14 评论了 南义丰西 创建的话题 › 武汉两个区只发基本工资了 |
不至于吧?武汉的财政收入比安徽大部分城市好多了,目前省内一切正常 |
2024-06-12T08:11 评论了 皓3569 创建的话题 › 安庆太湖县事业编待遇求助贴!!! |
没听说全包还把餐补工会福利话补算进去,全包就是打卡金额+公积金,其他一律不算 |
2024-06-07T15:26 评论了 事不过三! 创建的话题 › 安徽省直机关11年公务员,这个月转岗到金融企业了 |
年薪过30了吧 |
2024-06-14T09:19 评论了 杰克斯派弱 创建的话题 › 皖P今天到账 |
那你得中级才行 |
2024-06-14T09:02 评论了 杰克斯派弱 创建的话题 › 皖P今天到账 |
区里中级11个多,市里多2个 |
2024-06-12T16:03 评论了 杰克斯派弱 创建的话题 › 皖P今天到账 |
是的,相差2个多 |
2024-06-12T15:08 评论了 杰克斯派弱 创建的话题 › 皖P今天到账 |
没动静,歇火 |
2024-06-11T08:23 评论了 杰克斯派弱 创建的话题 › 皖P今天到账 |
是的,什么都没等到 |
2024-06-07T15:24 评论了 杰克斯派弱 创建的话题 › 皖P今天到账 |
大宁还是相当给力的 |
2024-06-07T11:03 评论了 杰克斯派弱 创建的话题 › 皖P今天到账 |
刚问了会计,今天能到账这个月工资,其他的就别想了,年后一毛没发,市里咱就不比了,人家吃肉,我们汤都没得喝 |
2024-06-04T11:39 评论了 vbqcttde 创建的话题 › 公务员择偶,能接受体制外的吗? |
除了年龄,条件还是不错的,但关键行政编女的本来就不多,难找 |
2024-06-03T11:56 评论了 杰克斯派弱 创建的话题 › 同事明天进藏了,半年后回来 |
半年时间大概进账5个,一次性1.3个,每月生活费3000,再补齐与当地的差额,那边工资7-8K,我们这4.5K, |
2024-06-03T09:10 评论了 schopenhauer 创建的话题 › 公积金调整迎来曙光了 |
按前几次,通知是年初发的,7月份之前落实到位,你就别做梦了 |
2024-05-31T14:34 评论了 Immor9967 创建的话题 › 省直饭补 |
会发的,我们从四月初停到这个月末,最近补发了,说明并不违规,其他地方停发的陆续也恢复了 |
2024-05-29T17:13 评论了 天选打工人2 创建的话题 › 请教一下把编从乡镇所调到县局很难吗? |
如果编制属于局里,相对简单 |
2024-05-29T14:44 评论了 杰克斯派弱 创建的话题 › 全椒事件启示:基层干部如何正确地接受采访? |
基层干部如何正确地接受媒体采访?近日,央视新闻播出的《追踪滁河污染真相》的调查报道就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反面案例”。 “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既是中央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检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智慧的现实考题。以央视新闻《追踪滁河污染真相》为例,分析基层干部应如何正确地接受采访,是一堂生动的媒介素养课。 第一种错误的受访方式是“一问三不知”。 保护好所在区域的河流,是各地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责任。相关主管部门对于各项数据、情况应该做到“门清”,而不是“我不了解”“我不知道”“凭我的经验”“大概”“可能”……安徽省驷马山引江工程襄河口闸管理所副所长魏兆航说:“颜色有一点发黑,气味可能有一点刺激性的气味。”你是主管单位,不是普通老百姓,“可能”还是“一定”,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斩钉截铁了。 全椒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杨俊说:“20号当天(戴传华和方春)问我襄河口闸上水有点发黑,问是什么原因。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我只能凭我的经验跟他说,可能最近5月份正好虾子(养殖)换水。虾田换水,换出来河里水质不好。加上前几天襄河下游水位比较低,又是航道,船在里面搅。往年也有这种情况。应该没有其他情况,因为我确实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你是主管单位,这个时候就不能“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了。你也不能“凭我的经验”,你要凭借的是扎实的实地调查和各类监测数据。基层政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线,如果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都是“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那公众对于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和责任心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第二种错误的受访方式是“到站下车论”。 有个说法叫“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由于事务繁多,基层干部确实很辛苦,兢兢业业一辈子,晋升的天花板也很低。很多人终身就到副科就退休了。所以也不排除少数人一到55岁之后甚至更早就滋生了一种“到站下车”的心态,觉得自己马上就要退休了,何必那么较真呢?开开心心不得罪人退休不好吗?但作为基层水利、环保工作者,一旦出现这种心态,就难以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了。全椒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杨俊说:“我说真话,我还有两个月就退休啦。我也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 坦白讲,这个杨姓党组成员还有几分实诚在,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但是你不是普通老百姓啊,你是负有行政责任的主管部门领导。别说还有“两个月就退休啦”,就算是明天退休,在没有办理退休手续之前,该是你的责任还是你的责任。退一万步说,现在的诸多案例显示,只要是你的责任,就算你退休很多年了,出了问题照样会给你党纪政纪处分。退休不是甩锅的“免死金牌”。 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线执行者,如果基层干部都靠“我马上就退休了”来逃避自身的责任,最终伤害的就是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 第三种错误的受访方式是“否定一切”。 近年来,各地都相继开通了12345热线,处理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对于12345转交的问题,各个责任部门就需要提供具体的承办人,以明确责任。应该说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但是这种“法定承办人”的做法也造成了一些基层干部因为自身职务的原因成为多个反映问题的承办人,比如“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办公室主任”这个职务。不过,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办公室主任杨仁义在受访时采取“打死不承认”、全部否认的应对策略,伤害的却是环境分局的公信力,给人一种敷衍塞责的印象。其实,杨主任对于这种承办人署名为他的群众投诉,正确的方式是自己先去逐一了解,了解清楚之后再给记者予以答复,而不是“没有”“完全不知道”等。 大概9年前,也是央视记者就“3万套保障房闲置”问题到贵阳市住建局局长办公室采访,但是一听采访,这位局长却直呼自己不是局长。不过,央视记者在住建局网站上发现,这位自称“不是局长”的人,正是局长刘朱。央视报道刊发后,这位局长很快就被免职了,这一下真的不是局长了。每一个行政职务都对应相应的行政责任,“否定一切”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反而还会被戴上“撒谎”的帽子,到那时候就更加被动了。 第四种错误的受访方式是“乱打比方”。 打比方是一种日常交流中常见的修辞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某一事物。但是乱打比方,非但起不到更好理解的效果,反而可能产生次生舆情。记者调查中还发现,老百姓非常担心对流入滁河的污水是否具有毒性,也期待生态环境部门的水质检测结果能够给出专业答复。带着一系列疑问,记者来到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询问,得到了这样的答复:滁州市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窦平说:“对消防的水,我认为没有必要做。”为了准确表述他的意见,窦局长还特别打了一个比方:“喝茅台也能喝死人。喝死人以后,需要对茅台做毒性分析吗?我认为没有必要。” 看完这一段,我就有一种“这是哪跟哪啊”的感叹。“茅台”在舆论场上本来就是高敏词汇,窦局长这种打比方的方式就是一种“乱打比方”,已经在舆论场上引发热议。对于流入滁河的污水当然要进行毒性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滁州部分基层干部在这次《追踪滁河污染真相》受访时的表现让人难言满意,也提供了一组“反面案例”,足以为地方基层干部诫。其他地方基层干部可以从这些反面案例当中汲取教训,切实提高工作能力、责任意识和媒介素养。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
2024-05-29T16:55 评论了 Dao5151 创建的话题 › 真诚发问,县委办真的没有休息嘛 |
也不一定,看科室看干啥的,休息肯定是有的,但双休不一定能保证 |
2024-05-29T10:54 评论了 boiz33 创建的话题 › 速度很快啊,上午舆论发酵,下午省委开会,今天领导免职 |
很正常,经办人有时会报办公室的人,然后再转执法大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