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8T22:57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言语理解 |
对的,就是在AC之间纠结。A为啥不对呢,感觉也挺有道理的 |
2024-04-28T22:54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言语理解 |
以前高中时候阅读理解,如果引用了古诗词或小故事之类,不是都会来个:增强阅读趣味性可读性,更好论证了xxx观点。 所以我就觉得选A好像也挺不错的嘞 |
2024-04-27T20:28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言语理解 |
枣的食用,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河南新郑裴李岗、浙江余姚河姆渡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皆出土了野生枣核。迟至汉代,人们已经将枣制成果脯食用。在马王堆汉墓中,不仅出土了许多枣核和保存完整的枣果,而且在竹简上还有“枣脯一笥”的字样。《太平御览》中还记载了关于枣的一桩趣事,东晋权臣王敦到巨富石崇家做客,在如厕时见到一箱干枣,就都吃光了,惹得侍婢嘲笑,原来,这枣是用来塞鼻孔的。 这段文字最后引用了一则故事,其作用是________。 A . 增添一则古人将枣制成干果的文献材料,也增加文章可读性 B . 嘲讽王敦将塞鼻孔的干枣用来吃,为读者增添笑料 C . 证明枣的食用在中国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D . 从侧面反映东晋豪门生活奢靡无度 为嘛不选A啊,有无大佬能解答?? |
2024-04-27T20:26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求助一道言语理解题 |
是不是技术不属于配套设施啊? |
2024-04-27T14:42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求助一道言语理解题 |
客观地说,要实现自动驾驶,单靠汽车本身升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 城市道路升级为智能化管理 ,达到汽车和城市交通系统的联动,汽车才能有更多的“眼睛”观察到周围的路况,发现潜在的危险。 但在目前技术与环境没有完善的情况下 ,无人驾驶的汽车还不能像人脑一样做到精准判断,不可贸然上路,这也是无人驾驶研发者应该注意的,研发应当考虑周全而不能激进,毕竟自动驾驶能否应对复杂的道路环境,必须经历“路考”的检验。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需稳步前行 B.安全是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首要原则 C.实现自动驾驶离不开各种配套设施的升级 D.能否通过“路考”检验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 正确答案:A 为啥不选c呢?城市道路升级,目前技术与环境,这些不都是配套设施嘛? |
2024-04-27T20:23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行程有关的数量关系题求助 |
正确!! |
2024-04-27T16:51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行程有关的数量关系题求助 |
已解决 |
2024-04-25T00:00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行程有关的数量关系题求助 |
甲乙两人计划从A地步行去B地,乙早上7:00出发,匀速步行前往,甲因事耽搁,9:00才出发。为了追上乙,甲决定跑步前进,跑步的速度是乙步行速度的2.5倍,但每跑半小时都需要休息半小时,那么甲什么时候才能追上乙? A. 10:20 B. 12:10 C. 14:30 D. 16:10 我想分成两段距离:前一段跑和休息的总路程+最后跑但不休息的路程 但是思路还是不太清晰,求在座各位大佬指教! |
2024-04-22T13:04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一道涉及环形跑道追及的数量题求论坛大神们解答!! |
有时候容易钻牛角尖哈哈,现在好像悟了。相遇指AB面对面碰上,追及指A从 后面 追上B。那这题中甲第一次追上乙,即甲第一次 从乙身后追上乙 (然后甲出现超过乙的动作),在环形跑道上,只有甲的速度比乙快时,才能从后面追上乙。而走得慢的乙是永远追不上走的快的甲,因为如果能追上,后续会出现“乙超过甲”这样一个动作,但要实现超过,必然是乙的速度大于甲,和前面条件矛盾。 这样理解可否? |
2024-04-22T00:17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一道涉及环形跑道追及的数量题求论坛大神们解答!! |
甲和乙同时出发,在长360米的环形道路上沿同一方向各自匀速散步。甲出发2圈后第一次追上乙,又走了4圈半第二次追上乙。则甲出发后走了多少米第一次到达乙的出发点? A . 160 B . 200 C . 240 D . 280 答案:A 但本人有个角度比较奇怪的疑问:甲乙第一次相遇后,甲又走了4圈半第二次追上乙,那么乙走的路程为啥不能是5圈半呢?此时S2甲:S2乙=4.5:5.5 = 9:11 则第一次相遇S1甲:S1乙也等于9:11 又因为S1甲 = 360*2=720 所以S1乙 = 880 假设两人都是顺时针走 那么乙顺时针多走160米,到达甲第一次出发点 同理,甲顺时针走(360-160)米到达乙第一次出发点 这样想有啥问题吗?大神们,求指教!! |
2024-04-20T15:17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22年国考申论行政执法卷工作建议题,大神们指点下呀 |
2022国考申论行政执法卷 (三) J市税务局积极优化税收服务,为群众办实事,采取了多项举措,效果良好。请根据 “给定资料3”,就J市税务局如何进一步强化举措、巩固成果,形成长效机制,撰写一份工作建 议。(20分) 要求:( 1 )紧扣资料,内容全面;(2 )建议具有针对性、可行性;(3 )准确简明,条 理清晰;(4 )不超过500字。 材料: “没想到现在只要在网上提交资料,就可以现场领票。 ”近日,市民小祝顺利拿到购房发 票,这是J市房屋不动产交易登记集成办理平台开出的首张购房发票。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 J市税务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税收工作相结合,优化服务办实事,将与群众接触频次高、办理复杂的业务列为办实事的重点项目,打通多部门之间业务壁 垒,实行多部门联办,不断推进“以数治税” ,构建集成服务应用平台,数据跑路代替了群众跑路,办税缴费服务向智能化、数字化、场景化转变。身在外地的小李最近就感受到了这一转 变。今年年初,小李在家乡购买了一套房产,但一直没空回乡办理不动产权证。小李与税务局 的“税管家”对接后,经“云税驿站”一站式办理了不动产登记,很快就通过邮政专递拿到了不动产 权证。 “虽然在网上操作麻烦点,但与专程返回老家相比,还是省事多了。 ”小李说。 ……(中间内容省略) 看题干要求是“进一步强化举措结果……”,所以一开始我的想法是:对于现在好的举措应该保留且优化,对于存在的问题应该写对策解决。所以蓝字那部分内容不是也可以写在建议里吗,比如可以写成“进一步加强党史教育与税收工作相结合,……,加快办税缴费服务向。。。转变”,但是看小马哥的答案是把这部分内容作为了背景引入。各位论坛大神们,求指点,感谢感谢!! |
2024-04-10T01:06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比值增长率公式,还是比重基期公式?? |
你说得对。我后来又重新推了下两个公式,发现这两个公式推导过程本质是一样的,基于题目问法的区别才选择不同的公式(目的只是为了计算过程快一些)。比如题目问增长率(前期比重or前期平均值)的大小,那用比值增长率会快些;但如果问前期(前期比重or期平均值)的大小,那么用比重基期公式快些。我这样理解可以吗? |
2024-03-29T12:55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比值增长率公式,还是比重基期公式?? |
那你一定有更好的思路了,能分享一下吗? |
2024-03-27T23:15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比值增长率公式,还是比重基期公式?? |
或者我仍然用比值增长率去做。求出2011年人均网购金额的现期以及比值增长率,再通过这两个条件求得基期即2010年 |
2024-03-27T23:08 评论了 荞麦包子 创建的话题 › 比值增长率公式,还是比重基期公式?? |
求助热心的友友们,这个怎么判断啊?为啥是用基期比重公式,“人均”不是应该会想到比值增长率嘛。请各位指教呀~ (2012915公务员联考资料分析) 2011年我国网上购物保持调整发展态势,全年网购总额达到8090亿元,比2010年增长72.90%,占到了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46%,网购人数达到2.12亿,比2010年增长14.59%,占到2011年全国网民数的41.50%,比2010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某调查机构选取4大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30个城市为目标调查地,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这30个城市共有8636万个网购消费者。网购总额占到当年全国网购总额的44.67%。服装是网上购买人数和购买金额均最多的商品类别。2011年中国服装网购市场总额为全年网购总额的33.00%,年增长率高于总体网购市场增长率20.60个百分点。 问: 2010年我国人均网购金额约为( )。 A.2000元 B.2500元 C.3400元 D.4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