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申论
llun • 9年前 • 462次点击
十年公考路
llun [OP] 9年前
512246306 9年前
小花蕾花蕾 9年前
功力 9年前
肖大夫 9年前
断桥烟 9年前
实践出真知 9年前
pl2005t 9年前
elice 9年前
密探零零伊 9年前
工地搬砖 9年前
安九安九 9年前
lylrby 9年前
将军扇 9年前
李丽梅 9年前
凯鸣 9年前
蜜汁炖鱿鱼 9年前
小史爱学习 9年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31686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llun [OP] 9年前
今天我放下所有的包袱,来谈谈自己,和自己的公考人生。我姓徐,这些年,在京一起准备公考,后来成为朋友的人都叫我老徐。
今年 4 月份,我进入到了中办某局最后的一比一政审阶段,最后却由于不是自己的原因而失败。在备考这段时间,我完全燃烧了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结果仍不遂人愿。我很难受,花了一段时间平复心情,但是问心无愧。 5 月份人保部又出台了新的文件,在职公务员不允许再参加公考,所以公考这扇门,对 30 多岁在职的我来说关闭了。没有继续考试和改变的机会,对我来说是才是最大的遗憾。所以今年可以继续考试的朋友,我羡慕你们,因为你们仍有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公考的路上,我走了整整十年。也累了,是时候放下了,给一切画上一个句号。很多时候,每当我闭上眼睛,十年来的一幕幕就会像电影一样,慢慢浮现,慢慢消散。
我是山东人,200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首次公考始于大四的一次山东省考。后来的十年中,省考已经不再考虑,目标只有国考。经历过多次面试,有成功也有失败。十年来,依次面试了商务部、公安部、 国家统计局、国资委、中纪委、中办,大概能算得上去各部委面试经验最丰富的几个人了吧。
2006年,24岁的我考入河北省承德市开发区工作。我那时还年轻,基层公务员的生活平静、平淡,身边的同事都是承德本地人,普遍认为这份公务员的工作不错。而我,却不甘心将一生交在这里。也许我骨子里就不是一个能接受平淡生活的人,两年来我越来越觉得这个城市实在太小了,容不下我的梦想。我每天都感觉像生活在一只茧里,空气中有一张紧密的网,这张网无处不在,压抑的让我窒息。慢慢到最后,窒息的感觉变成了强烈的要逃离的愿望。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国考之路:07年报考商务部外资司。
那时,我像所有的新手一样,完全不清楚公务员考试到底是什么,考什么。最初的准备,大部分时间放在了申论上,因为我认定申论最难,对申论有着深深的敬畏。大家都知道,申论没有标准答案。07年在论坛上就已经有了“万能八条”以及“论点、问题、对策”的三段论(现已过时),零基础的我也只能照葫芦画瓢。买辅导书,做题、对答案。我当时还多做了一步,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中国政府网上三年来国办、中办的所有发文都下载下来,按照“问题、对策”进行精简,抽出共性的部分总结了几页纸,反复背诵直到滚瓜烂熟。考前我看完自己总结的这么一张纸上了考场。结果出乎意料。几乎完全没有看的行测,考了77;用了几乎半年准备的申论,考了45。这个结果让我很意外,但却非常有价值。我很快就明白了两件事,第一,国考到底是什么;第二,申论的方向。首先,国考是素质测试,行测不复习能得到这个分数证明了这一点。其次申论我的路肯定是走错了,因为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半年,不应该是这个分数。回头我扔掉了申论辅导书和自己半年来辛苦积攒的以“万能八条”和“三段论”为基础的手写材料。
当然 122 分的成绩也足够进到外资司的面试了。前一天在对外经贸大学的宁远楼经历了整整一天高强度的笔试,第二天的面试地点位于王府井大街的东华门办公区二楼。在候考大厅,看到身边的一位位青年才俊都是气宇非凡,倍感压力。面试现在回想起来,水平太差,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我在面试的准备过程中犯了一个大忌,全程只有看书、背诵和写,却没有开口练习过一次,所以面试的失败早已注定。回忆起来,当时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在面试当场几乎就是懵的,仪态一塌糊塌,答题肯定也是乱七八糟。商务部面试的形式也是相当难,没有桌子和笔纸,只有一把椅子,答题全靠想。最终面试败给了一个中央财经大学的张姓女生,第一次国考以失败告终。只是,后来我每一次去北京,长安街上看到商务部那座楼,心里都像被扎了一下。
这个帖子记录了我那年的面试失败
https://bbs.qzzn.com/read-htm-tid-9594481.html
之后的一年08年,是艰苦备考的一年,奥运会的举国欢庆对我来说却如此陌生,在寒窗苦读面前,一切都不过是陪衬而已。在这一年我不断地完善着申论的思路。怎么个完善法?其实非常简单,我坐火车参加了当年我能参加的所有省考。用省考的申论成绩检测自己的思路对错,多次考试以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申论逻辑。在08年,我又一次进入到公安部禁毒局的面试,笔试第二。三选一。在练习面试的过程中,我专门请教了一位考入广电总局的论坛前辈金琳,自己也总结了一些东西。面试是下午,当天早早就醒了,默默的看自己手写的材料,冥想下午可能发生的一切。下午1点我们一群人从正义路的侧门被领进公安部大院,现在还能回忆起办公室门都非常高,相当气派。公安部的面试形式是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当场,我一直主导这这个讨论,对手中一个北京化工大学的女生,话不多。另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男生,整个面试过程中他与另外5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一直在极力与我们争执,以至于最后情绪已经有点失控了,变成了为了争而争。面试结束后我感觉非常好,认为十拿九稳,考试以后我还专门围着公安部转了一圈,心想真好,这就是我以后上班的地方。
在考后一个星期,那是一个傍晚,我在吃饭。我接到了一个“010”开头的座机,当时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是惊喜。小心翼翼的问好。竖起耳朵,听对面想告诉我什么。
结果对面说,“我想通知你,你没有通过面试”。
当时有一个响雷在我脑袋上炸了。全身如同突然掉入冰窖一般,在初夏的傍晚感到浑身发冷。我有点傻了,以为自己听错了。问,是通过了还是没通过?
对面说,没通过。
我呆呆的问了一句,没通过,那为什么给我打电话。
对面说:这是程序。后来我再也听不清对面说了什么,那边也就挂了电话。
无法接受。无法接受也必须接受。从天堂到地狱,这次失败对我的打击是如此之大。之后我度过了人生最黑暗的三个月。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不能好好吃饭,吃几口就要呕吐。晚上常常惊醒,有时候半夜猛然自己就会坐起来,全身是汗。嘴里一直反复的问:为什么不是我?每天早上从梦中醒来,心中都是无尽的苦涩。这种痛苦,在现在看来可能有些不成熟,但我相信对于论坛里很多经历过全情投入、极度希冀,最后莫名失败的考友们来说,并不陌生。
一切痛苦也只能靠时间来抚平。下半年的时候我最终还是从极度的失落中挣脱出来。我得感谢这段经历,这段经历极大的提高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像“山丘”这首歌中的一句:“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后来我在公考过程中遭遇的一切,也都能默默接受。为什么说每一段人生中的难以承受之重,都会成为今后人生中重要的财富,因为以后你再遇到同样程度的打击时,都能够坦然面对。
前两次面试的失利一度让我对部委产生了畏惧。我认为:部委在选择人选的时候,可能更倾向于北京名校的毕业生,自己的学校虽然也是排前的,但竞争力或许不如北京高校。
在这个想法的指引下,我选择了稳妥。我放弃了北京,选择了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这次考试是我的自我救赎之战,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就像一个人几乎要淹死的时候,必须要浮上来喘一口气,否则就彻底淹死了。在09年的冬天,我人生第一次乘飞机,第一次来到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来到位于人民广场旁边的威海路48号参加面试。经历了两次挫折的我已经能够坦然面对面试,直到最终被录取,一切都很平静,也许这就是水到渠成吧。在此期间最难的,并不是面试本身,而是拿到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的这个过程。详细不表了,不过每一个经历过国考面试的人都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吧,感同身受。
最终在09年,我离开了工作了三年的河北承德,来到上海。在新的工作单位,准备了这么多年的考试资料和思路不忍全部扔掉。我花时间把历年国考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和选词填空做了分类整理。对于一些比较模糊的题目,我当时在论坛上发了一帖,可能不少人也看过。
https://bbs.qzzn.com/read-htm-tid-11779038.html
最初来到上海的时候,更多的惊艳于这个城市的繁华与精致。人生若只如初见,生活在其中,诸多的不便还是慢慢显现出来。不高的工资、福利待遇的缺失,以及作为北方人多多少少会遇到的隔阂感......心里那个部委的梦最终还是难以割舍。11年我又踏上了国考之路。很多人都以为我疯了,都已经在机关内部了还在折腾什么呢?就不能收收心吗?但是对我来说,国考似乎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之中,我对它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如果不让我参加考试,我心里会非常难受。还是按照惯例进入面试,时隔两年我又回到了北京。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要特别感谢陶同学、陈同学这两位同一年考进来的同事,他们考前帮我进行了几天实战训练,纠正了很多仪容仪表方面的问题。这么多年了,面试对我来说也不再是洪水猛兽,正常发挥92分。最终在2011年,我实现了曾以为是遥不可及的部委梦,从上海回到心心念念的北京。回想这5年来,我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过了很久的苦行僧般的生活。几年来,身边每个人都对我有所要求,但所有人的要求加起来,都没有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
这是我在面试前发的召集帖,不得不说上海的公考环境不太好,几乎无人响应,最后的练习只召集到2个人。
https://bbs.qzzn.com/read-htm-tid-12668489.html
2013年,我继续报考了中纪委,进入面试。这段面试是在北京准备的,时间将近两个月,从认识住建部的老贾开始,陆续认识了很多考友,在清华、人大学校的自习室都留下了我们面试练习的身影,现在这些朋友都陆续考入部委,大部分也已经成为朋友。面试准备过程非常辛苦,强度非常的高,我们进行了多次实战的演练,可以说是这几年来准备的最认真、最充分的一次,在这个时期我形成了较成熟的面试思维模式。当然,更重要的是朋友。最后几天一起练习的几个兄弟,后来分别进入到财政部、全国政协、人社部、教育部,他们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论坛上,我要感谢一位热心的考友“公子丹”,从他的中纪委考试经历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中纪委面试当天天气很差,狂风大作。面试房间光线也不是很好,屋里就有一盏暗暗的灯,七名考官坐在我的对面,看的并不是很清楚。面试现场的表现我认为是无懈可击,真的希望人生有朝一日我能够看到那天面试的录像。但这次面试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有些失望。这是面试出成绩后我发的一帖。现在重读仍然能读到我当时的失望。
https://bbs.qzzn.com/read-htm-tid-14431711.html
2014年底,我开始了人生最后一次公考的准备:中央办公厅。最终以笔试140分进入面试。
这是我发的面试召集帖
https://bbs.qzzn.com/read-htm-tid-15088696.html
面试准备的时候遇到的小伙伴大部分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有的年龄比我小很多。心里虽然也不愿意承认,但这时候也意识到,自己是真的老了,时不我待!这一次面试也准备了足足2个月,最初分别在清华、中央民族大学认识了两拨小伙伴,后来我找到了合适的场地,大家一起在北京化工大学和和平里练习。实战了差不多20多次,准备到最后我也无可准备,因为市面上现有的面试真题都被我们练光了。我也明白面试不太可能出什么问题了,只是祈祷得到考官的赏识。考前一天我曾经对一个朋友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现在只是希望遇到人生的伯乐。面试当天是我生日,阳光明媚,上午先去了解放军305医院体检,下午,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进入到中南海的大院里面,海里面好静树好多,候考的大厅里面高悬着总书记的“五个坚持”,这也是我在备考的时候背的最多的资料,倍感亲切。我自信的走入考场,微笑着向各位考官致意,看到了一位考官赞赏的笑容。完整严谨的思路,从容不迫的回答。我觉得自己做到了可以做到的极致,语速、语调、神态、逻辑,我是多么希望能得到尊敬的考官赏识!这里,是所有年轻公务员心中的圣殿,也是我终极梦想所在,但是最终我还是没能实现梦想。这大概就是所谓命吧,总会有这么多的缺憾。这次备考期间,我把2014年全年的新闻1+1每一期都做了认真的梳理,几乎背的滚瓜烂熟。有几个好友手机上应该还有我的录音。当然面试当场没有遇到类似的题目,如果遇到了,分数一定会更高。
尘埃落定。回忆过往,我最大的感想是人生应该像烟火。在你还年轻的时候,应该燃烧自己,奋力拼搏,就像烟花一样,绽放出最大的光和热。只有这样,才不算辜负了短暂的青春。在冲击巅峰的道路上,即使没有登顶成功,也知道了哪里是人生的险滩,哪里是成功的小径,同时也更好的认识了自己。当你老了,或许会有遗憾,但不会有后悔,你可以告诉自己,问心无愧。
现在虽然不能继续考试了,但是我也不舍得扔下自己准备了这么多年的心血。我的很多知识和灵感都来自于论坛,我也希望能把这些东西回馈给还在路上奋斗的人,特别是屡次失败的人,你们经历的迷茫、痛苦、失落,我也全部都经历过。希望我的经历能给还在路上的你们一些支撑。经过多年部委的工作经历,身边朋友基本也都是冲过了公考独木桥进入部委的年轻公务员,他们大部分也乐于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我知道你们最好奇的是,为什么能这么多次进面试?是不是有什么窍门?这也是我被问过最多遍的一个问题。答案很简单,“天道酬勤,不酬怨”。我想大概我十年来付出的努力,一个人静静思考的时间,要远远超过其他人。我09年发过的帖子,是我对几道比较繁琐的言语理解做的一个解析。不仅如此,我对言语理解国考每一道题目,还有图形、数字推理、每一道申论都做过类似的解析。实际上这些工作,大部分最终考入部委的人也都做了。也许你不知道,当你还在按固有思路照本宣科的时候,可能那个最强的对手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水平。那你笔试有可能赢么?
(全文完,转载 请注明出处)
llun [OP] 9年前
512246306 9年前
小花蕾花蕾 9年前
小花蕾花蕾 9年前
功力 9年前
肖大夫 9年前
断桥烟 9年前
实践出真知 9年前
可惜天不遂人愿,祝福徐哥在现有的岗位上更上一层楼
另外,小弟这次报考了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十分看重这次考试,不知兄台能否指点一二?
pl2005t 9年前
elice 9年前
密探零零伊 9年前
工地搬砖 9年前
安九安九 9年前
这几年也感觉很努力,公考努力到最后学录取的那种失落真的有时很难用语言形容。耗尽几个月甚至一整年的时间,从面试成绩出来,排名,进面,再到结果一无所有,应该很少有人能平静的接受。
我也感觉自己这么多年了,现在还在坚持着。
但看到老徐这样的经历,感觉自己还是差距很大
谢谢老徐的一番分享给的动力。谢谢。
lylrby 9年前
将军扇 9年前
李丽梅 9年前
凯鸣 9年前
蜜汁炖鱿鱼 9年前
小史爱学习 9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