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申论

申论答题要求分析大全

CXG0608 6年前 315次点击

申论答题要求分析大全

15 条回复

CXG0608 [OP]    6年前

1.概括和归纳:首先要弄明白两个概念的区别。《现代汉语词典》对“概括”的解释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总结;对“归纳”的解释是:指归拢并使有条理(多用于抽象事物),也指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跟“演绎”相对)。一言蔽之:概括要求的是归结、总结,类似于去粗取精、压缩材料;而归纳不仅要对材料进行归结、总结,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发现共性,寻找规律。概括和归纳对应的考试大纲要求是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其中前三句话是概括,最后一句就是归纳。
从大纲可以看出,概括的核心要求是准确,如何界定准确?原文一字不差最准确。这也是基于评卷要求。毕竟申论作为主观题,如果答题没有一个特别严格的评分标准,那么很容易造成评卷误差,申论的答案往往是以踩点得分的方式体现的。也就是说,只要答案中出现得分点,就给相应的分数,这个得分点为了体现准确的要求,往往是来自于申论原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从而揭示了概括题的本质:抄。换句话说,概括题你的答案如果大部分是自己写的,而不是材料中抄的,那么很难得分。
归纳的核心是寻找规律,为了提高辨识度,在答题时往往使用小标题的形式来表现这一规律,也就是申论大纲中“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角度”一词的体现。所以申论的根本还是考试大纲。很多同学之所以分数低,就是因为只学习题目,不学习大纲。纲举而目张,纲都丢了,还想张目,那不是开玩笑嘛?
2.分析: 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
可以看出,分析的关键就在于把整体进行拆分,大纲言:(1)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2)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结合这两点,所谓的分析就是按照机关工作的要求,多角度的把整体进行拆分,而机关工作无非就是不断寻找表现、问题、原因、意义、危害、对策的过程,所以分析题就是从这几个角度把题干拆分,并去材料中寻找对应答案的过程。
分析透彻:从分析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分析透彻,就是要把一个主题庖丁解牛般的拆分,多个角度来阐述所分析的内容。
3.全面和准确
全面,就是要求阅读材料的时候,不要跳读,要逐字逐句的阅读一旦出现全面两个字,说明答题点的分布往往比较散,提醒你,要细心、耐心;准确两个字是申论的核心,一般出现准确两个字,就提醒我们,答案基本来自于材料,具体参见上文。
4.观点明确(观点鲜明)、观点正确
观点明确是很多题目的要求,但是,究竟什么是观点明确,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观点明确有两层意思,申论考试大纲中要求:“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显而易见,明确的要娶你是针对合理的推断或评价而言的。推断:根据事实或前提进行推理判断事实的因果关系;评价: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这两个词语本身没多大问题,一旦结合明确或者鲜明的要求,就会产生质变。明确的推断必须要把结果说出来,也就是要下结论,才叫明确;明确的评价必须要判断对错才叫明确,也就是要辨对错。我们具体从例题上看看区别:
(1)推断性的
常见于分析、启示类题目,一旦出现“观点明确”,就是要求我们在作答时,首先要有一个宏观性的或者概括性的结论,这个结论可以是某个观点或者对策,是需要我们通过读材料提炼出来。
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0分)
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题目要求观点鲜明,所以第一问,对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我们就要先下结论,林老板的心态是:一方害怕风险,焦虑不安,另一方面又保守无奈,束手无策。然后再具体展开分析。根据申论阅卷要求,结构分一般是有2分的,这种就是属于结构分。
(2)评价性的
当题目说“谈谈你的看法、见解、认识或如何看待”这种问法时,往往是对一个现象的看法、对题目中某一句话的解释等。当看到“看法、见解、认识、看待”这些词语,心理要明确是要求有我们列明观点的,题目的作答细节中也往往有“观点明确”。那么它表明的意思是我们在回答时第一步一定要将自己认为这个观点或现象是正确、错误或辩证体现出来,当然我们具体在答题的时候,往往有三个含义:一是科学的,表赞同的;二是不科学、不合理、不可行、片面的等;三是辩证的;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我们提倡用这类相对没有感情色彩的表述,不提倡使用“错误的”、“偏激的”等感情色彩过于激烈的词语。
例题:“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综合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15分)
要求: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题干中出现“见解”,则在作答时第一句话,基于对全篇材料的理解说明“该句话是正确的”,此句话为2分。
观点正确:就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要投机取巧。一般多见于推断性的观点,要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5.有条理、条理清晰、有逻辑、层次分明
有条理:是指事物的规矩性,讲究章法。简单说,就是你的答案要有章法,不能把所有文字堆砌在一起,如果体现章法?用序号形式,分条罗列是最简单的方法。
条理清晰:在分条罗列的基础上,要达到清晰的要求,就要去做同类合并的工作,让人一看就知道每一条写什么,这样才能叫清晰,和归纳有所不同的是,归纳需要有小标题,而条理清晰可以不需要小标题。这是因为,归纳要求“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所以,我们要用小标题的形式把原理表现出来。
有逻辑:逻辑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有逻辑就是答案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写,每个答题点之间是具备一定联系的。不一定要分条写,但是每个层次之间,要有一个规律。和归纳以及条理清晰的不同之处在于,有逻辑更强调点和点之间的关系,或者并列、或者递进或者其他的联系。
层次分明:这是有逻辑的进阶版。一个题目如果有三大点,那么有逻辑只要做到三个点之间有一定规律即可,但层次分明,还需要三个点内部的每个小点都有逻辑性,常见于应用文。
当然,如果你能力和时间都能足够,可以都按照层次分明的要求去答题。
6.措施明确:简单说,就是明确谁来做、怎么做、对谁做,也就是明确措施的主体、对象和方法。如果对策题有这个要求,那么一定要注意这三点。
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基本上和措施明确是同一个意思,切实可行是说建议不符合虚拟身份、立足实际,尽可能的具体,不要假大空。
一般而言,对策题都要做到上述几点,无论是什么要求。
7.自选角度:指的是写文章,你的切入点是什么。比如主题是保护海洋经济,你可以从1.思想层面(转变观念,提高人们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2.法律层面(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保护海洋环境有法可依);3.利益层面(保护海洋环境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切入。而不是说可以从材料中任意选一个点切入,材料往往是一个整体,不能随意分割的。比如2018年国考申论,要求:请深入思考给定资料5画线句子“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象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其中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共同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理解成,从科学、艺术或者古文化中任选一个切入。
8.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拘泥:指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所以不拘泥的意思是要灵活变通,而非脱离材料。也就是说要在给定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变通。很多人有种误解,认为“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就是可以不用管给定资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参考给定资料这句话是可以不要的,直接把答题要求变成“无视给定资料”即可。16.17.18连续三年国考申论的要求,都是: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就是为了防止大家在写作时,脱离了资料,天马行空。遗憾的是,每年都会有很多同学忽视了至关重要的前半句。
另外,我们可以从09年之前的申论大纲要求中,更加明确的看出来: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虽然自10年开始,申论大纲变得更加详细具体,但是这一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有没有像09年的大纲一样写的如此明确。



皮蛋    6年前

学习啦

zhaowangjunxi    6年前

学习了,

你是我的欢欣症    6年前

谢谢您的分享啊!!!

浪额里个浪    6年前

大汉    6年前

千等万等,终于等来领带老师了,

洪雪峰    6年前

全面、深刻、操作性强 我为什么现在才看到

咿呀咿呀哟777    6年前

非常感谢

skyflier    6年前

期待2019年国考申论解析

爱笑的孙笑川    6年前

学习了

踮脚诉相思    6年前

早点看到就好了

B定    6年前

国考申论分很低,准备从头开始学习申论,看了大神的帖子,感觉很有收获,争取省考取得好成绩,加油加油加油~

jxd290013    5年前

嗯~学习了~很受启发,感谢楼主。

木铎    5年前

感谢楼主!

smknow_wdju    5年前

henbucuo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70793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