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申论

申论如何从零开始

念念不忘: 5年前 768次点击

申论如何从零开始

38 条回复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本帖最后由 江渚 于 19-9-16 10:45 编辑

大家好,我是半月谈出品的《阅卷人讲申论》的作者江渚。对于此书的创作,其初衷是希望给广大考生提供一套正确的申论写作的思路与方法,消除大家在申论写作时的困惑与迷茫。不过,由于成书仓促,本书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后期定会根据大家的反馈及时的修正、完善。
为了回馈广大读者,接下来的时间我将会在这里讲解一些申论写作的思路与方法,供大家学习参考之用。

一、复习了反而比裸考更低;
二、成绩不稳定,上次65分,这次56分;
三、不知道申论题目意思与要求,只能乱抄一通;
四、每次笔试结束后,不知道自己的大作文是否偏题;
五、看了那么多牛人经验,到了考场上还是写不出来;
六、照着各大机构或网上的“高分范文”写出来的文章依然得不了高分。

上述六个问题是当下绝大多数考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全国申论平均分长期低迷的主要病灶。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一句话:在申论写作中没有正确的方向。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大多数考生之所以在申论的路上南辕北辙并渐行渐远,各类“专家”可谓是功不可没。
“专家”支招——模板、套路
申论分数历年来均普遍偏低,不少考生困惑不解,甚至认为阅卷老师没有认真评阅自己的试卷,胡乱给的分数。对于这种猜测,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造成申论低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市面上不少所谓的“专家”给出了答案:你的文字表达不够官方、精练,政治理论不高,而且字迹潦草。为解决前两个问题,模板、套路应运而生,考生不需要动脑筋,考试的时候直接将其默写出来就了事。结果成绩出来,比自己裸考还低。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上面浅谈了一下低分现象, 那么接下来进入正题:从申论低分的真正原因说起,正本清源,找到学习申论的正确方向。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申论低分的真正原因,分为内外两个层面:
一、内因
其实通过官方公布的申论考试大纲就可见一斑:申论测查的是能力,属于能力型考试,备考应该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很多考生考前都看过大纲,知道它是能力考试,然而,备考和作答依旧使用知识型考试的方式进行,方向都错了,分数低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二、外因
(一) 审题马虎 。申论试题的命制十分科学严谨,试题中的每句话、每个字甚至是每个标点符号都是经命题组专家反复推敲才确定下来的。很多考生不认真审题,匆匆下笔,结果离题万里。
(二) 脱离材料 。申论不同于高考作文,不能仅根据题目任意发挥,必须结合给定资料,并对其进行研读、分析、提炼观点、寻找论据、展开论证。
(三) 受培训班和教材的误导 。在对大纲进行解读时,所有人都说申论是一种能力型考试,但在实际拟定作答思路和参考答案时,却又没有一个人真正把它作为能力型考试去分析和讲解,这与申论测查能力的意图背道而驰,如何能得高分?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每次考完试后,考生在网上对答案,发现自己的答案和“专家”给出的大同小异,以为会得高分,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其实不少考生自身是比较优秀的,但受培训班和教材的误导,迷失了方向,一上考场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花功夫去研读、分析材料和作答要求,而是一心在想这道题如何用事先准备好的模板去套用,结果写出来的东西死板、偏题。这部分考生虽有千里之能,然而才美不外见,最终也只能骈死于万千考试大军之中。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到底申论是申论?它考查的是什么?
申论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想看大纲直接百度一下就能找到)是规范考生学习范围、学习要求以及考试标准的纲领性文件。它是按照申论考试计划的要求,具体指导试题命制、阅卷评分以及申论写作的主要依据。大纲就是申论考试的“灯塔”,为考生指引着方向,如果没有“灯塔”的指引,轻则迷失方向,重则葬身万千考试大军中。因此充分了解大纲很有必要。
由大纲不难看出:
申论考试测查的对象是“能力” 。不同职位对能力的要求略有不同,总体规律是职位层级越高,对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大纲已对不同职位要求的能力作了清晰的描述与界定,这里不再赘述。
测查的方式是以“给定资料”为写作素材、以“作答要求”为写作导向。通过让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5种不同形式的组合写作,从而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从形式上看,申论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考核方式,但它的功能更接近于实用文。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从考试内容看 ,申论不仅要求考生从一大堆 反映社会实际问题 的材料中去全面、准确的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 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论证对策或政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更侧重 于考查应试者 理论联系实际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 因此考生应该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展现自己对社会实际的思考深度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然而,目前大多数考生在写作申论时, 一味追求辞藻上的华丽,而不思考其测查意图,更有甚者,直接使用模板进行套用 ,阅卷时,但凡是 模板套路的,直接降档打分这就是为什么“认真准备了反而比裸考分数更低”的主要原因。
说到底,申论考试是根据公务员法建立的一项选拔考试,目的是为国家机关选拔治国理政的人才,何为人才?其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有能力胜任相应工作,因此,要想在申论考试中脱颖而出,平时就应多锻炼提高自身能力。此外,在平时生活中还应多关注时事,多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那么在考场上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在今后的机关工作中才能交出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本帖最后由 江渚 于 19-9-16 10:51 编辑

申论写作常见误区
误区一 热点预测
所谓“热点预测”就是在考前对考试可能涉及的内容进行预判、猜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考生的备考压力,但要审慎对待,原因如下:
一、试题命制组会在正式出题前收集、研究市面上相关的热点预测资料,出题时尽量规避;
二、申论出题并无绝对的冷热之分;
三、即使能猜中热点,也猜不中命题角度。
因此, “热点预测”只能用来拓宽思路、加深认识,考试时切忌生搬硬套,否则得不偿失。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误区二模板套路(“预制板”式文章)
什么是模板套路?就是置于四海皆可、适用于任何一篇文章的话语。
对于模板套路式的申论写作,阅卷时被考试中心定性为“预制板”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整段背诵式
实例:
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任何问题的出现对我们的社会总会带来一定的破坏性,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问题的出现有助于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在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处理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这对于我们来说反而是一个完善自己、完善社会相关体制机制的一个机会。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第二种:选词填空式
实例: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xx     (成绩),但随之而来的 xx   (问题)却屡屡出现, xx    现象广泛存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只有  xx  才能  xx  。
点评:这类写作死板、僵化,大多数考生都是这样写的,没有独立的思考,千篇一律,而且和给定资料严重脱节。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第三种:打官腔、口号式
实例:
群众利益无小事。重视不重视这项工作,是对人民群众有没有感情的问题,是干不干实事的问题。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千方百计为人民谋福利,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地、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做实做好。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点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 年12月4日会议上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明确要求社会各界要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申论考试也一样,希望考生讲实话、真话、明白话,而不是拿腔拿调讲官话、套话。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第四种: 范文
所谓范文,是指能起到示范性作用的文章。目前市面上有为数不少依据社会热点而创作的“范文”,这些文章中,有不少写得鞭辟入里,其行文结构、文字表达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不能称之为范文,因为申论写作,不仅要求依据给定资料,还要求严格依照作答要求进行,因此脱离材料和作答要求而独立存在的文章不论多好,都不能叫做范文 。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本帖最后由 江渚 于 19-9-22 14:44 编辑

步骤                                     工作内容                                                  所需时间(天)

1          对所有考点的全部题本和答题卡进行清点、整理                        1

2          完成答题卡的扫描工作
根据题目数量对申论答题卡进行图像切割
行测答题卡读卡两遍,自动生成成绩                                            4

3          完成阅卷现场布置以及设备调试                                                    1

4           组织核心专家修订和完善评分标准                                                1

5           对阅卷员进行培训并开展试评,统一评分尺度                           2

6           正式阅卷                                                                                           10

7           阅卷完成后,对相关数据校验检查和异常情况处理                    4

8           完成数据分析及整理考生笔试成绩等待发布                                 5

合计                                                                                                                 28

15905039015    5年前

还有吗?

杰然不同1989    5年前

支持,持续更新吧,谢谢!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15905039015  
还有。后期持续更新

念念不忘: [OP]    5年前

@杰然不同1989  
谢谢支持,因为平时也比较忙,所以不定期更新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11731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