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行测
我在岸上等你哟~ • 4年前 • 684次点击
国外某大学的团队研究了102种不同的毒蛇
我在岸上等你哟~ [OP] 4年前
Yougi1914 4年前
Papil4124 4年前
Young5448 4年前
4年前
黄牛蹄 4年前
周米妮 4年前
你今天真好看呀 4年前
Huginn 4年前
大鹏1821 4年前
陆路wqee 4年前
默而成事 4年前
特约新闻评论员 4年前
桃李芳菲 4年前
辰月二十四7193 4年前
美少女壮士7760 3年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67656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我在岸上等你哟~ [OP] 4年前
国外某大学的团队研究了102种不同的毒蛇,调查了这些蛇的毒液、食物以及栖息地状况,发现生活在树上或水中这样三维环境中的蛇,毒性低于二维环境中(即地面)的蛇。研究人员推测,这是因为生活在三维环境中的蛇能遇到更多东西,所以遇到猎物的频率也更高,不需要毒性很强的毒液来确保每次捕猎都能成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研究人员的推测?
A.不同的毒蛇分泌的毒液,毒性差别很大
B.三维环境中的动物比二维环境中的更为灵活,更难捕捉
C.同一种毒蛇在不同季节分泌的毒液,毒性成分并不完全相同
D.树上或水中遇到的猎物比地面上的小很多,蛇需要捕食更多才能果腹
求解释
Yougi1914 4年前
看错了
Papil4124 4年前
Young5448 4年前
Papil4124 4年前
B项看似削弱,其实不然,因为题干没有暗含难捕捉推出毒性强这个逻辑,所以B是无关项
4年前
黄牛蹄 4年前
周米妮 4年前
这个解释我太服了!这题我错了二次,一直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不选B
你今天真好看呀 4年前
你今天真好看呀 4年前
Huginn 4年前
大鹏1821 4年前
这一波你们都错了,审题不明白才会打这种擦边球强行解释,这个题逻辑上很简单,现象:三维环境的蛇比二维环境的蛇毒性小。题干要求质疑:研究员推测,是因为三维环境比二维环境食物多,因此容错率高,养成了三维环境蛇不需要每次捕猎都杀死猎物,因此养成毒性降低(毒性高代表捕猎成功率高,毒性低代表捕猎成功率低),而二维猎物相比三维猎物少,因此蛇为了生存必须提高捕获率,也就是毒性强
注意,题干要求,对研究员的推测提出质疑,而不是对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现象”提出质疑,因此这题简单就可以理解为,选项哪项为真,可以推导出“现象”,也就同时对研究员的猜测造成了质疑。即这个“现象”是什么造成的?
A\C明显无关,B项本质上是对“现象”提出了质疑,当“三维动物比二维动物难捕捉为真时,三维蛇如何会比二维蛇毒性小呢?不应该时毒性大,才能成功捕获猎物吗?(在思考这一点时请忘记研究员的猜测,很多人没想明白b就是因为把题干要质疑的当成了前提条件,
同时,明白了这个逻辑,d项也就很简单了,因为树上或水中(三维环境)的动物小,因此蛇的毒性可以不需要那么强也可以杀死猎物,同时蛇会扑食更多猎物,使用更多次的毒,因此同等单位下,三维环境蛇要比二维环境的蛇毒性小(现象),当这d项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为真的时,研究员对于“现象"的猜测不就有质疑了吗?,这才时题目的逻辑,当明白这个逻辑时,b只能算个干扰项,但很简单的就辨识出来了:b与题干无关。
大鹏1821 4年前
三维食物多是研究员的猜测,而不是材料给的条件
陆路wqee 4年前
你好 我可以理解为 另有他因吗? 是因为三维的猎物体型小 不需要要那么强的毒 ,而不是研究人员的认为的捕获容易才不需要那么强的毒。
默而成事 4年前
原题说的是遇到频率高,不需要高毒性。
D选择说的是需要捕捉的多,跟遇到频率高低没关系。频率低也要多捕,频率高也要多补。
特约新闻评论员 4年前
论点说,不用很强毒性确保每次“成功率”
也就是说老子机会多的是,我没那么毒,但也不在乎这么一次两次的失败,吃饱了就行
B说,三维环境动物难捕捉(虽然食物多,你得毒性不够用,因此需要确保每次“成功率”),能削弱
D说,三维食物小(尽管小,但是我能捕捉到,“成功率”没那么重要,我多捕几次完事了)
注意:蛇的毒性自始至终是确定的,我们讨论的是是否确保“成功率”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选B
桃李芳菲 4年前
但是你的假设是基于捕捉难度相同的前提吧。按照你的逻辑替换下,三维环境的遇到的猎物假设是100只(二维是50只),但三维动物捕捉率是30%,二维动物80%,那不就需要更强的毒性来保证每次捕捉成功嘛
桃李芳菲 4年前
辰月二十四7193 4年前
美少女壮士7760 3年前
这是让我能看懂的解释!!!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