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江苏
smknow_kfmu • 2年前 • 196次点击
刘煜辉:通缩开始了
四海归一 1年前
paipaipets 1年前
下班跑滴滴 1年前
1年前
碧螺春 1年前
690642558 1年前
自诩甲流第一人 1年前
我是小怀玉 1年前
向东1314 3个月前
江南采莲 3个月前
浪漫主义峨眉峰 3个月前
hhh222 3个月前
Anding 3个月前
嗯~~4417 3个月前
15617722956 3个月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40235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四海归一 1年前
paipaipets 1年前
你不要混淆视听,鹤岗的房子普通人谁会去买?有钱人谁会去买?鹤岗本地人要买也不会买网上说的5w一套没房产证的,就当地人收入而言买套房子也不是容易事。事实的本质就是房价与大多数人收入相矛盾。不是说高房价不行,只是普通人收入过低。
下班跑滴滴 1年前
目前这情况下,其实一直搞无效投资,或者低效率投资,真不如发钱,只是方式换一下,比如全物品消费金额,一定时间之内花掉。
1年前
好像有统计平均每户都一套半房子了,还继续玩房市能玩的下去?没人住的房子就是一堆钢筋混凝土,没有任何价值
碧螺春 1年前
“事实的本质就是房价与大多数人收入相矛盾。不是说高房价不行,只是普通人收入过低。”
这是上面人的回复,你现在又说“有统计平均每户都一套半房子了”这不是矛盾么?
如果全国平均的话,其实中国的平均房价并不高,高的是部分大城市,大家都抢优质资源,自然规律就是应该价格高,你人为规定好的地方价格不许上涨,那自然会产生腐败和寻租。
690642558 1年前
自诩甲流第一人 1年前
现在是买方市场?你想卖就卖掉?有人接盘吗?
自诩甲流第一人 1年前
繁荣?不管底下老百姓死活,你能繁荣几年?关注个论坛就以为自己是剥削的那波人了是吧?
我是小怀玉 1年前
你这说的都是现象和结果没有说本质原因,就跟中西医一样,西医发现的症状和指标都是人体虚衰元气不足造成的,只在表象上做文章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中国最大和一贯的问题是两方面:1.几十年来越来越严重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原因造成的贫富分化以及利益不均。2.各种原因造成的生产成本、社会运行成本太高。
向东1314 3个月前
江南采莲 3个月前
悄悄的,那“三个字”又不再提了
原创 一种研究
2025年01月03日 20:42 浙江 863人
上个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
长期不断强调的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突然消失了。
最初出现这个提法,是因为疫情。
经济受创,为了控制疫情又花了很多钱。
所以我们从2020年开始就一直在强调要过“紧日子”。
我们从“紧日子”在财政工作会议报告中出现的次数,也能略微感受到当年经济的困难程度。
2020年:2次
2021年:2次
2022年:1次
2023年:6次
经济肉眼可见的越来越难了。
虽然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了一次“紧日子”,但是在随后的财政会议上,“紧日子”破天荒的消失了。
熟悉套路的小伙伴应该知道。
我们的政策转向不会直接否定之前的策略,而是不提了,
不提了,就是不执行了,政策就要转向了。
比如“防注不吵”,自从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不再提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
然后房地产的救市就开始加速。
所以不再提“过紧日子”,就是不执行了,意味着我国的财政政策正式开始大转向。
这对于解决当下经济面临的困难来说,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01
一个国家应对经济危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政府削减开支→政府试图扩大收入→开启印钞机→暴雷企业债务重组→经济逐步正常化
而政府削减开支,就是所谓的过“紧日子”。
其实过“紧日子”是一开始面对危机时最自然而然的反应。
你想想,如果老王买房欠了一屁股债。
房价跌了一半,自己的工作也降薪了。
老王会怎么办?
那肯定是搞个副业,企图再挣个三瓜两枣。
另外每天晚饭就不加鸡腿了,少花点。
省吃俭用攒下点钱,再拿去还债。
政府也一样,债务高企,收入又减少了,就会想少花一点,清清负债,过过“紧日子”。
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面对危机最正确的选择。
但对于经济来说却是灭顶的灾难。
因为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政府减少支出,那么那些主要做政府业务的公司,收入就会锐减。
这些企业为了活下去,就会裁员、降薪。
员工收入降低又导致他们减少日常的开销。
一环扣一环。
一个人减少支出就势必有一个人收入减少,而一个人收入减少又会导致他减少支出。
你想想看。
如果政府过紧日子减少了对鸡腿的采购。
鸡腿厂就会减少活鸡的购买,养鸡场的收入就会降低。
养鸡场就会减少饲料的购买,饲料厂的收入就会降低。
饲料厂就会减少粮食的购买,农民的收入就会降低。
农民就会少吃鸡腿减少支出,鸡腿厂的收入进一步降低。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减少支出如果仅仅是个别现象,并不能影响什么。
经济不会因为我今天少吃一个鸡腿而变坏。
但是如果全社会的人都选择减少支出,并形成趋势。
这些选择叠加起来,对经济的影响就非常恶劣了。
最终会导致一个结果:通货紧缩。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社会就会因收入下降陷入持续的消费低迷。
最终会导致挣钱越来越难,失业率越来越高,民众收入越来越低,社会零售额越来越低,经济状况更差。
02
如何打破通缩的恶性循环呢?
一定要有一股力量增加支出。
由于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一个人增加支出势必导致另一个人收入增加,而一个人收入增加又会导致他增加支出。
形成良性循环。
2009年的时候我们通过降息鼓励企业增加支出。
2015年的时候我们降低房贷利率鼓励居民增加支出。
如今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负债压力都很大了。
有且仅有政府有能力扩大支出。
这个时候如果zf还在过“紧日子”、“苦日子”,谁来扩大支出?谁来刺激消费?指望谁来打破恶性循环?
所以不再提“过紧日子”,对于解决当下经济面临的困难来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意味着本轮危机即将迈入第三个阶段:开启印钞机。
开启印钞机之后要怎么解决危机呢?
我们可以参考美国次贷危机时的经验。
次贷危机是什么,我在 是谁释放出了“次贷危机”这头金融猛兽?一文中详细解释过,这里不再赘述。
简单来说,次贷是一种银行和金融机构大量持有的金融资产。
因为房价下跌,导致次贷失去稳定收益而被大量抛售。
次贷的价格于是开始暴跌,暴跌又会引发大家继续抛售。
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次贷价格暴跌使得持有大量次贷的金融机构和银行面临巨量的亏损。
大家担心银行因为巨量亏损而倒闭。
就争先恐后的去银行取钱,引发挤兑,最终导致银行破产。
个别银行破产会导致储户的恐慌情绪蔓延,银行挤兑的范围逐渐扩大。
进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这就是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大致逻辑。
所以引发这一切危机的根源就在于“次贷的价格在暴跌”。
所以美联储解决的手段也很简单粗暴。
无底线的兜底次贷+零利率+财政刺激
首先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把没人要的次贷从银行手里买过来。
既然没人愿意买,那么政府就作为最后的买家。
这样做既稳定了次贷的价格又给银行注入了资本金。
避免了银行大范围的破产和恐慌情绪的进一步蔓延。
随后用零利率鼓励企业和老百姓多花钱
最后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多花钱
美国就是用这三板斧解决了次贷危机。
当时,经济触底用了3年,随后经济复苏又用了3年。
03
因为缺乏应对衰退的经验,所以提出了过“紧日子”。
过“紧日子”是第一次遇到危机时都会率先尝试的策略,是必然要走的弯路。
这弯路现在终于走完了。
现在不再提过“紧日子”,意味着财政政策的重大转向,意味着即将开启新一轮的财政扩张。
如果要参考美国的经验。
解决房地产危机的手段无非就是
兜底房产(收储)+低利率+财政刺激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收储。
当然房地产的收储面临的问题比兜底次贷要复杂的多。
但无论困难再多,只要开始着手解决了,就是好事。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浪漫主义峨眉峰 3个月前
这还能搞出优越感,还少数人
hhh222 3个月前
优越感没有逻辑。我只是从我身边角度看
Anding 3个月前
好好的一个繁荣的房市……只要房价一直上涨泡沫越来越大就叫繁荣吗?公职人员也有这么不带脑子的吗?
嗯~~4417 3个月前
行了,别搁着叫了,再叫阿美莉卡也不给一根狗骨头
15617722956 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