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行测
唐唐唐5388 • 10个月前 • 963次点击
行测的挑战重重,但我始终坚守初心。欢迎大家交流
唐唐唐5388 [OP] 10个月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30490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唐唐唐5388 [OP] 10个月前
从国考、省考到深圳、上海、山东、江苏,各地的行测卷都有其独特之处,普遍给人以高难度的印象。
即使准备再充分,它总能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那一年,我满怀信心地参加了深圳市考,却被其难度深深震撼。
言语理解的题目冗长,资料分析的计算精确到毫厘,而时间却异常紧迫。
回想起两个月前国考中我取得的69.5分行测成绩,深圳之行仅获55分,令人扼腕叹息。
心理压力是行测的一大考验。它要求我们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题目,这对人的心理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而且,这个考试虽然只是一场职业资格测试,却承载了太多额外的期望——生活的压力、家人的期盼,这些都成为了我们前行的负担。
正如钟君老师所言:“内心明辨是非,外界评价随它去,得失成败皆由天定。”
我们确实需要学会释放这些外在压力,因为它们不仅无助于考试,反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我曾在我的朋友圈分享过这样的感悟:“从早到晚,全心投入学习,除了必要的吃饭、睡觉和如厕,其余时间皆用于读书和做题。
对于工作的朋友,也请保持每天三小时的学习时间。
晚上八点后,社交软件隐身或退出,电话关机,为自己创造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学习,其实可以很简单。
每个模块中总有些题目是我们难以攻克的。
这涉及到行测的命题逻辑。命题者会在每个模块中设置一些难题,这些题目在考试中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
无论是逻辑判断还是其他模块,我们都很难达到100%的正确率。
有些同学因为数学基础薄弱,选择放弃数量关系而主攻资料分析,希望以此策略提高整体成绩。
然而,一旦命题者调整题目难度,这种策略就可能失效。
去年广东卷就是个例子,许多同学过于注重资料分析而忽略了数量关系,结果却适得其反。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某个模块中的一两道难题,但绝不能放弃整个模块。
行测入门容易但精通难。它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都是基础内容。
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好成绩却并不容易。
近年来行测的命题趋势已趋于稳定没有过多的花哨内容。我们需要做的是平时扎实复习每个知识点以应对当前的考试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