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唐唐5388

声望:0

Smknow 第 6265587 号会员

唐唐唐5388创建的话题

0 唐唐唐5388 2024-12-19T12:10

0 唐唐唐5388 2024-11-07T12:45

0 唐唐唐5388 2024-06-28T13:15

唐唐唐5388评论的话题
2024-12-19T12:10 评论了 唐唐唐5388 创建的话题 › 2025年考公资料分享
2025年考公资料分享,欢迎留下小脚印,欢迎交流经验。 回帖只有作者可见。
2024-11-07T12:45 评论了 唐唐唐5388 创建的话题 › 言语理解与表达D 一些BB
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模块是整个行测乃至整个公务员考试的重中之重。首先体现在言语这个模块是行测当中题量很大,分值很高的题型。一般来说,言语多则40道题,少则30道题,有人说得申论者得天下,在这里,我也提出一个口号,那就是得言语者得天下。希望大家对这个模块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记住一点:所有的国考选词填空都是可以前后文推导出来,如果不能,说明你的方法不对。
言语是三大模块之一。以国考为例40道题,最佳答题时间是控制在30到35分钟,超过40分钟,你绝对来不及了。言语备考的话,我建议大家把近些年的一些省考、联考、国考的真题拿出来练。尤其是在练成语或者词语选择的时候,把那些你不会的不明白意思的固定搭配和成语记录下来。多看看,这对你答这类题型很有帮助。真题里面,我不是很建议大家用黑龙江啊、新疆、四川啊之类的题目。最好的是国考的题目,比较规范,其次是江苏省考和联考的。上海市考比较奇怪,可参考性不大,不过也有质量比较高的题目的。



言语的题好像都会做,实际上这一块的难度并不低,言语处处都是陷阱,如果言语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经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你会发现你所谓的做题的感觉一般来说,都是无效的语感。还有一点你会发现,做言语的题,我总感觉这一题做的是对的,但是最终答案出来,结果发现做错了。


言语的技巧不像数量关系那么明显,言语的技巧更加有一种抽象感,这种抽象不像逻辑那种可以用画箭头表述翻译出来,言语靠的是一种真正的领悟,这种领悟如果你做的很棒的话,就能够达到以无法胜有法。像选词填空这种题目,对很多同学来说,错的都非常的多。这足够证明言语这个模块并不简单。

言语的技巧不像数量关系那么明显,言语的技巧更加有一种抽象感,这种抽象不像逻辑那种可以用画箭头表述翻译出来,言语靠的是一种真正的领悟,这种领悟如果你做的很棒的话,就能够达到以无法胜有法。像选词填空这种题目,对很多同学来说,错的都非常的多。这足够证明言语这个模块并不简单。


言语题目的设计
题目构成三要素:提问、材料、选项。其中的提问则是我们辨析题型的依据,明确了题型之后我们就明白了考点是什么,明白了考点之后我们就在脑海当中寻找解题的思路,接下来我们就用解题技巧操作解题就可以了。所以我们抓到一个言语的题,先去看提问。


材料是我们设置题目,选择正确答案的依据。对于我们考生而言,读懂材料就非常重要。懂材料有的只需要懂大概意思,有的则需要懂细致的意思。读材料要学会懂,当然懂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快。这个快是要求必须能够快速阅读,并且能够根据提问,迅速找到材料的关键词。也就是阅读材料,一要快读,二要读懂。


言语的高分素养
恒心:要大量做题。
勇气:即使做的这套题错的稀里哗啦,也不要认为自己很差,要有吃透这道题,吃透这个考点,解析明白这个题的勇气。遇到难度不退缩,将这些难题搞懂搞透,而这些题恰恰是拉开分值的题目。
改变:改变自己的思维误区,转化为有效的做题技巧。
挖潜:即使你的语文并不好,通过复习言语,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你的言语潜能挖掘出来,将考试考好,将言语的能力提升上去。
做言语真题的时候,下意识培养自己驾驭时间的能力,如果做题能够形成强烈的时间感觉,都不用看表,在考试规定时间内能够做完题,如果做不完要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时间。


实际表明,做大量的真题是非常有效的。
统领大意是言语当中最核心的能力。
一个材料很长,不可能每个地方都重要,它肯定有某个地方相对重要,某个地方相对次要之说。我们需要掌握的能力就是突出重点,也就是理解大意。统领大意的能力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当中的重中之重。
整体把握优先于细致分析。细致分析指的是对材料当中的词、标点、小句子的分析。
2024-07-24T15:35 评论了 唐唐唐5388 创建的话题 › 行测复习的一些思路,在看资料分析的一点点见解
三、行测的复习顺序。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调整,需要把握的就是“先易后难”的原则。就是容易复习的放前面看,繁琐复杂的放后面看。这样学起来有成就感,容易出效果,不会产生焦虑心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复习行测都是一个模块学习完了再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而不是行测多个甚至五个模块一起复习。这是因为我们的时间并不多,特别是上班族的同学,一天就2-3个小时的复习时间,还要兼顾申论的复习,如果多个模块一起复习,一天下来还没学一个题型时间就没了,根本没有时间深入思考总结。


我不推荐将数量关系、常识判断两个模块放在前期复习,因为这两个模块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内容繁琐、知识量大,复习起来成就感低、性价比差、挫折感强,我当时复习常识判断和数量关系花了两个月都没看完,而资料言语判断加起来一个半月就可以搞定,如果把常识和数量关系放在前期复习,可想而知对后期复习的时间压力有多大。



一般建议资料分析复习20天,言语判断30天,数量关系和常识20天。最后抽15天练习真题。
这个适用每天3个小时的复习时间。
我个人建议的复习顺序: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常识判断。这个复习顺序的特点就是“文理交叉、有利申论、先易后难”,何谓“文理交叉”:文理搭配,学起来保持新鲜感。

申论有2个很重要的能力和行测有关,一是阅读理解能力:这就是言语理解主旨题所训练的能力,学会了言语主旨题的阅读技巧,看申论的材料是非常轻松的,甚至对行测后面的判断推理乃至整个行测的做题速度都有质变;二是逻辑推理能力,在挖掘申论采分点的时候,我们需要综合运用一些推理方法去挖掘,在申论大作文的写作论证中,需要我们熟练使用加强和削弱,这样能更好的去论证。


所以当你复习行测前期的言语和判断两个模块的时候,你这时候也在申论复习的关键阶段了,这些能力对申论都是很有帮助的。何谓“先易后难”:资料、言语、判断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容易复习的,短期内就能复习完,数量关系和常识判断都是非常难啃的骨头,放在后期学是最合适的。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千万不要想着放弃哪个模块。我们可以放弃模块当中的某些难题,如果放弃了整个模块,行测很难突破70。


资料分析学习策略

资料分析是行测当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可以说不会资料分析,基本上考试就不用考了。
资料分析的审题非常重要!很多时候考生做错了不是因为不会,而是粗心。例如,题干中说的是年平均增长率,问题却变成了月平均;题干说的是今年比去年多多少,问题却变成了去年比前年多多少之类的。

资料分析的学习需要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亲自动手列式子、去计算,哪怕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算式,也要自己算一遍,每一题都要好好算。切忌眼高手低,不要脑子里想想就过去了,懒人学不好理科。不要使用计算器,考试可没有计算器给你用。很多同学理科底子较差,就好好对照我这句话改正。

我先说一下,我刚开始学习资料分析的感觉,不知道您是否有以下的感受:

1.资料分析看起来简单,也知道怎么计算,真到自己做题的时候,不是题目看错,就是计算出错。

2.资料分析材料内容太长,不厌其烦,看材料的时候耗费大量时间。做题的时候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找数据找不到,计算的时候总是出错。

3.计算好像都会,就是资料当中的数据找不到。

4.数据找到了,发现计算太复杂,只能蒙。

如果您有以上的感觉,那么恭喜你,资料分析这一块还要花大气力学习提高额。

按照资料分析最理想的做题节奏是,一篇资料分析,5个题目,耗时6分钟是最佳的节奏。如果你6分钟完成确实很困难,7分钟左右也可以。再超过这个时间,那么就会影响你行测的整体成绩。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需要的是你持之以恒的复习。

很多考生,在复习资料分析的时候,有大量的认识误区。我在这里列举一下,如果你有,就尽快改正。

误区一:对资料分析的认识上麻痹大意,认为资料分析内容简单,随便看看就可以。

(实际上资料分析内容确实比较少,但是难度可不低,平时不认真花功夫,上考场可就要懵逼了。)

误区二:在平时的练习中,没有严格卡时间,不严格要求自己。

(资料分析陷阱很多,而且计算和找数据极其容易耽误时间,不养成严格卡时间的习惯,到考场时间就这样被资料分析偷走了。)

误区三:盲目追捧所谓的计算技巧。

(计算技巧多了,容易花眼,而且很多技巧华而不实,用不上。掌握好资料分析的基本速算技巧完全足够,详细参考资料分析模块宝典)


误区四:买错了资料,学习起来完全是越学越倒退。

(资料分析市面资料很多,但是我只推荐李委明老师写的《资料分析模块宝典》。很多资料分析的答案都是计算器按出来的额,你跟着能学到啥?)


对于资料分析的复习,我提出以下的建议:

1.平时的练习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练习。一篇资料分析6分钟,多了不行,即使做不完,也要按照这个时间练习。

2.平时的练习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每一题在对答案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动手算一遍。

3.掌握最基本的速算技巧,并且非常熟练使用即可。



4.准备好错题本,按照小马所说的错题记录习惯,记好自己做错的每个地方。资料分析很多错误你自己都会匪夷所思的。

我当年备考的时候看到不少人说什么第一第二篇比较简单,三四难或者是一三简单,二四难或者说图表题简单,文字题比较难之类,我个人觉得并没有这种规律,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按顺序答下去吧。在遇到问题是问选项中哪个正确(错误)或是正确数是几个的题目时,优先试验题干比较长,且计算比较简便的选项。




优先试验题干比较长,且计算比较简便的选项。

最后向大家透露一下,我自己资料分析的正确率。我资料分析一篇资料简单的5分钟,中等难度6分钟,高难度7分钟,15年联考资料分析有一篇难度较大,我也只花了7分钟干净利落搞定,正确率100%,无任何失分。资料分析这一块是非常容易得分的额。
2024-07-09T09:17 评论了 唐唐唐5388 创建的话题 › 行测的一些思考和对策,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的练习,重在积累与熟练。我的建议是,遇到点多的图形就数点,边多的数边,角多的数角。

面对奇特且复杂的图形,可以关注封边空间和直线、曲线的数量。

简而言之,就是要掌握“点线角面素”这些基本要素,并在脑海中形成可能的变化规律。

初期可能会有些吃力,但随着不断的练习,速度自然会提升。

若经过大量练习仍无显著进步,或许可以反思一下学习策略或方法。

心理压力应对

行测不仅是对知识的考察,更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验。

在紧张的时间限制下完成大量题目,无疑会给人带来压力。

此外,我们还常常为考试附加了过多的期望与压力,如生活的重压、家人的期盼等。

然而,我们需要明白,“是非审之于心,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减轻这些外在压力,专注于考试本身,才能更好地发挥。

面对难题的策略

在行测中,每个模块都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难题。这些题目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对考生来说是一大挑战。有些同学可能会选择放弃某些模块以集中精力在其他部分,但这样的策略存在风险。因为命题人可能会调整不同模块的难易程度。因此,建议考生在备考时不要过于偏科,要全面复习,确保每个模块都有所准备。

入门与精通

行测虽然看似简单,但要精通却并非易事。它并不涉及高深的理论,但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因此,平时的扎实复习和知识点的熟练掌握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应对各种题型和难度。
2024-07-09T09:09 评论了 唐唐唐5388 创建的话题 › 数量关系的学习中的一些思考

木有,有其他的
2024-07-02T12:21 评论了 唐唐唐5388 创建的话题 › 数量关系的学习中的一些思考

应该没有了
2024-07-02T12:21 评论了 唐唐唐5388 创建的话题 › 数量关系的学习中的一些思考

以前的书,现在有一些其他资料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11440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