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 › 江苏
江南采莲 • 2个月前 • 9次点击
形式主义的根源是官僚主义,整治形式主义必须先反对官僚主义,必须破除官本位思想
江南采莲 [OP] 2个月前
江南月 2个月前
smknow-123 2个月前
祟山静海 2个月前
smknow_eerc 2个月前
lcz052383756123 2个月前
smknow_hmop 2个月前
人生如逆旅__ 2个月前
your野跌 2个月前
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分享,诉说,欢迎您的加入!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28724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
江南采莲 [OP] 2个月前
基层干部、群众在工作中最头痛的,就是屡禁不绝的形式主义,费心费脑费力又费钱,搞得人人疲惫不堪,却见不到实效,得不了实惠,落得个里外不讨好。
基层单位常见的形式主义有:文山会海,拍照留痕,工作台账,体会交流,应景的民主测评,不解决问题的调研,纸上的民意调查,不落地的网络问政,不痛不痒的组织生活,泛滥的检查评比……
有些形式主义,已经成了固定的套路。比如,某单位为了简化工作流程,层层下发了简化工作流程的文件,文件说:第一,各级制定简化工作流程的方案计划,明确责任;第二,层层开会,布置简化工作流程的任务;第三,制定台账,按天推进;第四,成立专班;第五,加强各级的检查;第六,照相总结层层上报。
人们很纳闷,既然基层干部员工真心不愿搞形式主义,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形式主义?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形式主义的背后是官僚主义,是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导致了形式主义。
比如说,执行政策措施必须按统一标准一刀切,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变通,表面上看是形式主义,背后是官僚主义,因为要求都是上级定的。
举个例子:某地整治人居环境,要求对农村房屋“穿衣戴帽”,即墙面刷成统一的颜色,盖一样格式的屋顶;鸡鸭必须圈养,鸡舍必须用竹子围成所规定的样式;猪圈必须用火砖砌墙,盖琉璃瓦顶,在指定区域搭建成统一的样式……结果,按规定所建的鸡舍和猪圈不仅费用高,而且离家远,不方便喂养,导致很多农户不得不放弃饲养。
多数形式主义都是被官僚主义给“逼”出来的。官僚主义者为出政绩,拼命压指标摊任务,在“火力全开”仍不能完成目标后,只能东拼西凑,催生了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者高高在上、不察实情,上午发通知、下午要结果,催生了机械照搬、上下同粗,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贯彻会议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者我行我素、朝令夕改,既定的计划规划墙上挂挂,催生了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应付官僚主义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官僚主义催生花样百出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是一对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官僚主义者需要形式主义吹喇叭抬轿子,形式主义需要官僚主义提供活动平台和权力庇护。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所以屡禁不绝,是因为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省力气、最易糊弄事、最好应付事,上下级之间彼此心照不宣,默契配合走过场。
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同根而生、相伴而行,探究二者产生的根源,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有着惊人的一致。表现在思想根源上,它们都是严重脱离实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在价值观上,都是受个人名利思想和“官本位”意识的驱动,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或小团体主义;在具体工作上,两者都是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对工作敷衍塞责。正是这种“孪生”关系,两者往往如影随形。
形式主义也往往与权力和特权联系在一起。有些拥有权力的人常常利用形式主义,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威。通过设置复杂的程序和规则,他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操纵事务,从而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这种利用形式主义来建立和维护权力的现象在一些权力机关尤为明显。“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依靠形式主义装饰门面,离开形式主义就没有了市场;形式主义依靠官僚主义求得生存,离开官僚主义就失去了土壤。
追根溯源,形式主义的生长、蔓延、开花、结果,主要是官僚主义在为其起着催生、助长和保护的作用。
长期以来,形式主义整而难治,禁而难绝,根子在于官僚主义作祟。
所以,要整治形式主义,必须先反对官僚主义,必须改进官僚体系,破除官本位思想,减少权力等级,防止权力的任性,确保工作的落实,提高行政的效率,负起为民的责任。
江南月 2个月前
smknow-123 2个月前
江南采莲 [OP] 2个月前
那些屎上雕花的形式主义,让员工疲于应付
诚庐小品
形式主义如野草一般,在一些公司、单位内野蛮生长,割了一茬又一茬,春风吹又生。特别是那些没有正经事业可做的、走下坡路的公司、单位,尤其热衷于形式主义,喜欢做些没名堂的事,幺蛾子特多,成天忙于“屎上雕花”的事,自我折腾得厉害。
1. 屎上雕花的事忙得不亦乐乎
“屎上雕花”是近来网络上盛传的流行词。这个词生动地描绘了一种现象,即人们为了让一个本无价值的事物变得像花儿一样漂亮,不惜耗费大量精力、人力、物力,使用各种精妙的技艺进行包装和修饰,但最终的本质却依旧是一坨屎。
大大小小的会议不断,无用的会议天天开,无论大小事,都要开会。在会议上,还要求下属做PPT,写各种报告、总结、讲话稿,做各种各样的报表。结果,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的,没时间做业务,只能在PPT、讲话稿、报表上创业绩。因为没成绩,所以PPT,理论高大上,故事很有力。
各种会议讨论都是表面工作,做不了有价值的决定,真正有创意的意见不会采纳,真正的才能和创意被埋没。一些人为了迎合上级的喜好,满足领导的情绪价值,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实质,导致工作浮于表面,缺乏实际价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屎上雕花,只见艺术、不闻其臭,外行瞎指挥,内行混日子,装腔作势,精致作假,要诚意就没有,要说法有一堆,所以,只要雕花雕得好,假业绩、花架子都是宝。
2.表演式的假忠诚盛行
说白了,形式主义就是上级对下级忠诚度的测试,也是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度表演。
单位里形式主义作派盛行,上对下就是整,下对上就是蒙,上压下诈,上甩下推,表面上看是齐心协力,但其实呢,是各怀鬼胎,装模作样,唱着高调,有言无行,做表面文章的人多,做实事的人少,都在敷衍,都在应付。
单位领导层的,做不到躬身入局,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乱指挥、争权、推责、谋利;下面员工层的,瞎忙,承受着最大的压力,每天高负荷运转,丧失了激情和动力。
就说加班,明明没事可做,也要让下面的人统统加班,无论工作做没做完,都得留在公司。于是,大家都开始表演式加班,老板不走我不走,每个人都在磨洋工,看上去很忙,但没有什么效果。
3.办公室政治大行其道
那些快烂透的单位,领导层和员工层其实是疏离的,甚至是对立的。领导层觉得员工不努力、不听话、不上进,对员工态度冷漠,毫不关心;员工觉得领导们高高在上,却德不配位,水平能力不行,不包容不大气,口服心不服,这样一来,他们是互不信任的。
领导层为了树立权威,有效行使权力,就要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想方设法拉拢那些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排挤、打压那些不顺从自己的人。于是乎,有能力的人被疏远,阿谀奉承的人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无休止的内斗、消耗,也让单位伤尽了元气。
办公室政治泛滥,拉帮结派搞斗争,导致屁股决定一切。因为站队大于能力,算计完胜价值,跟人方是关键,所以,往上看全是屁股,往下看全是笑脸,圈里边都是舔狗,圈外全是恶煞,人才得受奴才的气,奴才得挨狗才的呲,人心肯定是散了。
4.考核检查过多过滥
众所周知,一个单位的业绩不是靠考核考出来的,而是靠员工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国际上那些一流企业,管理都很宽松,很人性化,并没有那么多繁琐的考核。
著名管理学家麦格雷戈说过:“人们本身就有动机、发展潜力、承担责任的能力……不是因为有了管理才有了这些。”
如果一个单位不能奔赴有价值的事业,不能用事业来凝聚人、塑造人、鼓舞人,员工就会对前景担忧失望,就会精神状态不佳。这不是管理的问题,而是单位本身的价值出了问题。
有的领导觉得单位士气不振,精神涣散,躺平懈怠,又拿不出正面激励的办法,就想通过严苛的检查考核来强化管理,惩治员工,管住员工。
有的领导为了刷存在感,拿考核当利器,以苛为察,以刻为明,上下其手,弄权耍威,把“约束”和“压制”当管理,为规避自身责任让下级“背锅”。如果对员工缺乏信任,监管过度,考核问责过频过重,就会弄得员工心理压力山大。
考核过多过细,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层层考核,用在考核上的时间、精力就多了,于是乎考核的人多、做事的人少,考核工作是有“成效”了,但单位的整体事业并没有起色。
祟山静海 2个月前
smknow_eerc 2个月前
江南采莲 [OP] 2个月前
体制内的形式主义花样翻新,披上数字化外衣的平台、系统涌现,新瓶装旧酒,搞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繁琐了!
数字化的形式主义,没让山会海减少,反而更多了;没让流程变简单,反而更复杂了。
不得不说,体制内特别是一些政府机关、央国企的形式主义,已经华丽转身,穿上了数字化的外衣,是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精致,越来越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迅猛发展,形式主义也跟着花样翻新、与时俱进,形式主义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了。
ChatGPT、Deepseek火了,工作报告里必须有“AI赋能,提质增效”;数字经济火了,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里,就必须一切都往“数字经济”上靠。不提这些新名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搞创新。
能不能落实暂且不管,只要领导爱听新鲜词儿就行,以显示自己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学习劲头强、不落伍。
有的地方,本可以通过政务信息系统之间共享数据来完成的审批或服务,却让公众反复在平台和系统中填写数据和资料;本可以通过一个平台就能集成实现相关功能,却开发多个平台让工作人员和公众安装和使用。
为了赶潮流、赶任务弄出来的各种系统,给原本就繁杂的文山文海又披上了一件数字化的外衣。好用的系统没几个,大多数都很粗劣,用起来费劲得很。
干部职工每天要在多个平台打卡签到,填写各类电子表格,上传工作照片,生成工作日志。一个简单的工作任务,需要在好几个系统里重复录入。报了电子的,还要报纸质的,线上线下都忙得不可开交。
材料留痕必须完美。一个简单的工作,要留下七八个环节的证据。拍照片、录视频、写总结、做记录,上传资料、存档案,搞得像律师办大案。
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留痕。台账是第一要务,要做得精美绝伦,汇报要说得慷慨激昂,数据要涨得芝麻开花节节攀升。
某些机关,对形式主义、党八股文章要求“一丝不苟”,即文档标题字号、间距、段落、简称、大小写数字、标点符号……都不能出一点错,领导的文字水平确实高,看材料汇报确实很仔细,不服不行。
结果呢,一天下来,会议材料发了一大堆,照片拍了几十张,文件上传了N个,人还是那群人,会还是那些会,好像什么实事也没干,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不了工作实效的缺失。
数字化的形式主义,没让山会海减少,反而更多了;没让流程变简单,反而更复杂了,还多了一道道关卡。看起来漂亮,实际上还是老一套,总结里的成果基本上是假的。
这些精致的形式主义,造成了严重的内耗,单位上真正搞实事的越来越少,大多数都是无用功,应付检查,开会,笔记,各种微信群,各种App,各种汇报材料、调查问卷,给员工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这种形式主义的危害还表现在:
①在很多场合,形式主义表现为对事物的过度包装和修饰,以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这种包装可能涉及文字、数据、项目等多个方面,使得实质内容被掩盖或淡化。
②形式主义精致化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消耗,包括时间、金钱和人力等。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或项目中,但由于形式主义的干扰,它们被浪费在了无意义的事情上。
③繁琐的流程和过度的包装会严重损害工作效率。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员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这些形式主义的要求,从而无法专注于实际工作。有的一个科室、一个班级专门要派一两个人来应付各种报表、考核。
④虚假宣传和夸大其词会破坏公众对组织或个人的信任。一旦信任被打破,就很难再建立起来,这将对组织或个人的声誉和长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这种精致的形式主义讲究程序的繁密、数字的精确、形式的精美、声势的浩大,披着精美的外衣,尤其需要认真防范。
须简化工作流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应该简化不必要的流程和规章制度。通过优化流程设计,可以减少繁琐的步骤和环节,使工作更加顺畅和高效。
须注重工作实效。在不忽视形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质内容的提升。只有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和项目才能赢得公众的认可和信任。因此,应该加强对实质内容的投入和管理,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高科技本来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让人生活更方便的,而不是相反。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俄国作家扎米亚京写的长篇反乌托邦小说《我们》。这篇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千年后,地球上留存下来的0.2%的人们建立了“唯一国”。这是一座玻璃城堡,一切都是透明的,任何人都没有自己的隐私。唯一国里所有人都没有姓名,只是一个号码。号码们的作息时间完全是一致的,甚至连吃饭时嚼几下也有明确的规定。最后,这种可怕的数字化的生存终于引发了号码们的反抗。
但愿人们不要陷入这种高度形式化和数字化的生活,因为人是有血有肉的,他(她)绝对不是一连串枯燥无味的数字!
lcz052383756123 2个月前
所谓中央下来调研啊,最好别披着它那层皮
smknow_hmop 2个月前
人生如逆旅__ 2个月前
your野跌 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