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江苏

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在各地频频出现,浪费了巨额财政资金,寒了谁的心?

江南采莲 1个月前 15次点击

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在各地频频出现,浪费了巨额财政资金,寒了谁的心?

6 条回复

江南采莲 [OP]    1个月前

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 “形象工程”在各地频频出现,白白浪费了巨额财政资金,寒了谁的心?

在河南宁陵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东霞为应付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检查,花费财政资金 249.62 万元打造 “经典观摩路线”,对沿线 21 个行政村共计 40 多万平方米墙体喷漆刷白,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这白花花的墙面,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刺的是老百姓的心呐!

在湖南江永县,原县委书记周立夫也不甘示弱。他不顾县情,大搞面子工程,光县城文化广场景观工程就花去 6000 万元,其中 12 根大理石图腾柱耗资 1200 万元 。一个省级贫困县,年财政收入不过 3 亿元,本就该把钱花在刀刃上,可周立夫却为了自己的政绩,肆意挥霍财政资金。

在贵州独山县,水司楼项目投资 2.56 亿元 。这座号称 “天下第一水司楼” 的建筑,确实宏伟壮观,浪费了巨额财政资金,却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成了当地百姓心中的痛。独山县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底子薄弱,2020 年才 “脱贫摘帽”,每年财政总收入 10 亿左右 。为了政绩,时任县委书记潘志立罔顾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个亿的实际,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潘志立被免职时,独山县债务高达400多亿元,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

还有湖北荆州的巨型关公雕像项目,总造价达 1.729 亿元 。舆论关注之后,先是被确认是违建,后又搬迁重建,3 亿多元财政资金就这样打了水漂。

这些官员们为了所谓的 “政绩”,不惜耗费大量的资金,打造这些华而不实的 “面子工程”。可与此同时,民生问题却被他们抛诸脑后。老百姓们的生活依旧艰难,道路依旧崎岖难行,医疗条件依旧落后,教育资源依旧匮乏。这些官员们的行为,不仅浪费了国家的财政资金,更寒了老百姓的心。他们忘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权力当成了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这样的官员,落马难道不是早晚的事吗?

smknow-123    1个月前

已阅!

smknow-123    1个月前

看看!

江南采莲 [OP]    1个月前

@smknow-123  
“面子工程” 就像一场闹剧,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在河南鲁山县,这个 2020 年才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地方,花费 715.2 万元打造巨型 “牛郎织女” 雕塑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当地百姓的生活还不富裕,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或许还不完善,可这巨额财政资金却被用来打造一座雕塑。这不禁让人想问,这到底是为了提升城市形象,还是为了某些人的政绩和项目建设利益输送?

在山西太原市清徐县,县政府门前广场花 1305 万建设仿真椰子树、雕塑 。这简直就是荒诞至极!北方的县城,和椰子树毫无关联,却耗费巨资打造这样的景观小品。这些钱要是用来改善民生,能让多少困难家庭过上好日子,能让多少孩子有更好的学习条件。

还有豪华办公楼的建设,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实际需求,大肆兴建豪华办公楼。宽敞的大厅、精美的装修,气派非凡。可与此同时,百姓办事却依旧困难重重,政府的服务效率并没有因为这豪华的办公楼而提高。

四川成都金牛区投资12.16亿元建设建筑面积8.22万平方米的对外交流中心项目,使用进口石材拼花、手工羊毛地毯、玻璃幕墙等高档材料进行豪华装修,园林绿化工程总花费约700万元,智能化信息系统造价超过1.2亿元;山西太原清徐县违规将县政府综合办公楼仿古屋顶及外立面涂装、政府综合办公楼亮化工程等,打包到县城水系生态治理及城市停车场惠民工程中,实际形成支出1193万元,该项目还在城市广场建设了多处景观小品,包括一座银色莲花雕塑、一座景观石、一处地雕、多棵仿真椰子树,实际形成支出1305万元。

面子工程背后的深层原因?

官员们热衷于搞面子工程,首先是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在他们眼里,政绩就是一切,而政绩似乎就等同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 “形象工程”。他们想通过这些表面工程,快速获取政绩,为自己的晋升积累资本。他们 “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领导不注意”,把心思都花在了如何讨好上级领导上,而不是为百姓谋福祉。

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工程项目中往往存在着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一些官员和不法商人勾结,通过工程项目捞取巨额利益,搞政商旋转门。就像周立夫,他不仅大搞面子工程,还把项目建设作为发财捞钱的机会,安排同学、弟弟在其中提篮子或做项目,从中捞取好处费 1000 多万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面子工程对民生造成了多方面的严重危害。

这些面子工程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导致民生领域资金被挪用。一个地方的财政资金是有限的,花在面子工程上的钱越多,能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钱就越少。此外,有些地方经济不景气,财政资金原本就很紧张,经常捉襟见肘,还去搞面子工程,就会浪费大量财政资金,导致无法按时足额发放公职人员工资。这就使得老百姓的生活得不到改善,引起干部队伍不稳,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受到阻碍。

面子工程往往与民众实际需求脱节,甚至还会加重民众负担。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搞面子工程,不惜举债,而这些债务最终还是要由老百姓来买单。就像独山县,水司楼项目耗费巨资,使得当地财政不堪重负,百姓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许多面子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会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这些后果往往需要长时间、高成本来修复,给地方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面子工程还会降低政府公信力,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老百姓看到政府把大量的钱花在这些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上,对他们的实际需求却置之不理,就会对政府失去信任。地方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变得紧张。

chen1031368777    1个月前

不如种点花花草草

江南采莲 [OP]    1个月前

@smknow-123  
在财政紧张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面子工程,迎来了监管铁拳

最近,中央纪委点名通报了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典型问题: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违规使用资金维修政府办公楼楼顶、建设广场景观小品;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对外交流中心存在过度装修问题;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侵占耕地挖湖造景整改,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反复发生。

这三起通报,涉及山西、四川、贵州,其共同特点是:这些都是非必要非急需项目。为了所谓的“形象”“面子”,地方上浪费了大量公共资金。

当下,中央三令五申要习惯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这些地方官员顶风作案,可谓胆大包天。

2024年11月1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发评论文章《坚决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指出,对政绩观不正,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给脸上“贴金”、为个人“造势”、从中牟利者,严肃查处、严惩不贷、通报曝光……

通告披露同时,还处理了一批领导干部。

这次中央真不给地方面子。

所谓面子工程,很通俗,也好理解,就是主打一个“大而无用”“华而不实”。

比如,豪华的公共机构办公大楼和设施,猎奇的城市地标,这些纯属“赔钱赚吆喝”项目,基本都是面子工程。

这些年,中央一直明令禁止面子工程,但一些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批号称为民生、发展旗号的“新形象工程”,改头换面,浓妆登场。

这些新马甲似乎个个师出有名:大都顶着“教育民生”“生态环保”“团建文旅”“美丽乡村”“数字建设”等民生民心名头。

事实上,自2024年3月份,多地就开始倒查乡村振兴中的“政绩工程”“新形象工程”,有的地方倒查8年之久。

为什么中央要在这时候,集中打击、治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第一,无论“马甲”如何换,这些项目本质上还是“老一套”,即地方政府不顾实际情况,盲目立项。大肆挥霍财政资金,制约了地方发展,甚至背上巨大债务。

而大量的公共资金和公共资源浪费背后,也往往隐藏着作风、责任、腐败等问题。

一些地方官员之所以“乐此不疲””,主要还是“有好处”:

首先,花公家的钱,树自己的政绩,升自己的官,既不心疼也不负责;其次,面子工程,项目“油水”多,谁都想来捞一笔,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利益输送。

这样的歪风邪气,必须痛下狠手,而且必须一查到底。

第二,一个更重要的信号是,地方化债的背景下,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面子工程,不仅化不了债,还只会增加财政负担,产生更多新债。

这是中央绝不能容忍的做法。

毕竟,地方政府的口袋也紧张了,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既要懂得节流,又要会开源。

整治面子工程,就是节流重要举措。

简单来说,今后,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不能再报,也不能再做。

原则上,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今后能上马的项目,资金必须能够自平衡,也就是说,收益必须能覆盖投入(除非是必要的公共服务类项目)。

就在地方财政紧张的时候,还要去做面子工程,中央纪委出马敲打主政官员,显然起到了有力监督作用。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20429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