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know广东

北宋文学家苏洵《六国论》蕴含的道理,对中美关税大决战的启示

江南采莲 3周前 32次点击

北宋文学家苏洵《六国论》蕴含的道理,对中美关税大决战的启示

4 条回复

江南采莲 [OP]    3周前

北宋文学家苏洵《六国论》蕴含的道理,对今日中美关税大决战的启示

北宋文学家苏洵在《六国论》中剖析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指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注释: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兵器不锋利、战术不高明,根本问题在于用贿赂的方式讨好秦国。)

苏洵认为,六国面对强秦的扩张,或割地求和,或苟且妥协,最终导致自身国力衰微,终至覆灭。

当今世界,各国面对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与六国面对秦国的处境颇有相似之处。

若以史为鉴,在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时,世界各国绝不能重蹈六国"赂秦"的覆辙,唯有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方能维护国家长远利益。

一、"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妥协退让终将自食其果

苏洵在《六国论》中尖锐指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注释:今天割让五座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才能换来一夜的安稳。但第二天醒来,秦国的军队又已逼近边境。)
六国面对秦国的步步紧逼,不断以土地换取短暂的和平,最终却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2025年4月3日,特朗普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发起关税战,并威胁进一步施压,其策略与秦国的"蚕食"策略如出一辙。

若各国选择单方面让步,美国必然得寸进尺,不仅在贸易问题上层层加码,更会在经济、科技、金融、地缘政治等领域施加更大压力。

历史证明,面对霸权主义的讹诈勒索,妥协退让只会助长对手的嚣张气焰,最终使自身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二、"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对等反制才是正途

苏洵在《六国论》中比喻道:"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注释:用割让土地的方式讨好秦国,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只要柴火不烧尽,火就不会熄灭。)

同样,在贸易战中,若各国单方面屈服让步,迁就满足美国的无理要求,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刺激美国提出更多苛刻条件。

因此,各国的反制措施必须坚定且对等,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的代价,才能迫使其回到谈判桌前。正如中国谚语所云:"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注释:通过坚决斗争才能赢得真正的和平,一味妥协只会导致和平的丧失。)

三、"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保持战略定力,避免被威慑所困

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注释:治理国家的人不能被敌人的长期威慑所胁迫。)

今日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科技战,甚至军事围堵,其根本目的是遏制中国发展,迫使中国接受其主导的国际秩序。

面对这种"积威",中国既不能盲目对抗,也不能畏缩退让,而应保持战略定力,坚持自主发展。

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齐全的产业链、庞大的内需市场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完全有能力抵御外部压力,并在博弈中争取主动。

四、"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团结合作方能抵御霸权

苏洵在文中反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注释: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指出六国未能联合抗秦,各自为战,最终被各个击破。

今日全球格局虽不同于战国时代,但美国对中国的打压策略与秦国的"远交近攻"颇为相似——拉拢盟友围堵中国。

因此,中国应积极推动多边合作,深化与欧盟、东盟、非洲、拉美等经济体的联系,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经贸体系,避免被孤立包围。

同时,国内企业也应加强自主创新,减少对美技术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

以史为鉴,坚定捍卫国家利益。《六国论》的深刻启示在于:面对强权的压迫,妥协退让只会加速自身的衰亡。

今日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必须吸取六国的教训,既不主动挑衅,也不畏惧斗争。唯有坚持对等反制、增强自身实力、拓展国际合作,才能在这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苏洵有言:"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注释:如果以今日的强大,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那就比六国更加不如了。)

中国必将以坚定的意志和智慧,捍卫国家发展的权利与尊严。

懂球帝1384    3周前

真理也

smknow-123    3周前

已阅

smknow-123    3周前

《六国论》蕴含道理有用的。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11550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