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dell

声望:0

Smknow 第 3415719 号会员

inteldell创建的话题

0 inteldell 2012-09-06T23:49

inteldell评论的话题
2012-09-06T23:49 评论了 inteldell 创建的话题 › 做申论题的几个小困惑,大家有吗?
本人只参加过一次公务员考试——12年山东省省考,考前20天对申论一无所知,误打误撞进了某公吴红民老师的博客,于是别无选择的模仿起这位老师的大作文写作风格。可能是阅卷人对吴老师的路数不感冒,亦或是小弟画虎不成反类犬,总之成绩很差,59.5分,拖了后腿。
最近重新拾起申论,迄今做了两套题,在做题中发现几个小问题,与大家探讨:
1、申论前两个小题一般是概括现象或原因,我也是按照先提取关键语句再压缩、再精简、再组织成句这一步骤做题的,在总结过程中尽力做到不遗漏,不重复,既简练又有逻辑性。可是每次自己做出的答案总是与培训机构给出的参考答案有较多不同。每次对照答案时,那感觉就是:你的答案对,可还是不知道我的对不对。因为这毕竟不是客观题,不知道大家在做前两个小题时,做完是怎么知道这样答究竟对还是错的?我的答题步骤究竟对不对?
2.写大作文时,最强烈的感觉是:不能熟练的、有条理的遣词造句。说白了,就是不能写出政府公文那样既书面又恰当的语句,辞藻贫瘠,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词。有时候自己明明有一个很好的对策,反映不到纸上,即便写到卷子上,总是感觉口语和生活气息太过浓厚,官方性不强。想请教大家是怎么克服的。
3.同样是大作文,文体风格究竟是文采飞扬一些好,还是尽量保持平实严谨的风格好?曾经看过一个帖子,作者说大作文不要追求文采,因为你越是文思如泉涌,就越有可能在酣畅淋漓中偏离中心。我在论坛上也发现了这两种不同的写法:有的前辈申论写作时官方语言不多,文字极具文采,有些高中议论文的味道(某公吴老师就是这一派的代表)。但总感觉这样写不太符合申论的规范性,本人在唯一的一次实战中也是这样写的,而且自我感觉不错,但成绩差强人意;另一部分前辈写作,极其重视结构,语言平实严谨,框架就是典型的“现象、论点、原因、对策、升华‘,但是给人感觉食之无味,平淡无奇。想请教大家:究竟采用哪种写作风格更好一些?
纯手打,真心求指教。华丽风格的申论我就不列举了,坛子里非常多。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平实语言风格的这篇申论,看看考场上这样写究竟行不行——

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
      怒江水电资源是否开发问题上,应该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科学规划,多方论证,注重环保,趋利避害,适度规模,综合开发利用,为解决我国电力资源短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当地居民脱贫致富做出贡献。
其原因和理由如下:
一、开发和利用怒江丰富的水电资源,是我国能源建设的需要,可以缓解我国长期存在的能源短缺现象。用来替代火电,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开发水电,输出华东、华中甚至缅甸,既可以为云南省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又有国际战略意义,符合我国经济战略规划。
三、是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现实选择。当地居民贫困,财政困难,而可资开发利用的资源有限,将发展水电作为支柱产业,同时,综合发展建材、交通、旅游、渔业和服务业,可以提高当地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改善居民生活。使当地人民彻底摆脱贫困状态。
四、适度开发,注意环保,保持当地的自然环境和风俗文化。如果不掌握适度的开发规模和综合利用,就会破坏流域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滑坡与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如何适度规模、综合开发怒江水电资源,要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一、国务院成立怒江水能开发和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相关部委组成,负责领导和协调怒江水电开发事宜。
二、成立专家委员会,对开发的规模、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以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破坏,保持生态系统,做到可持续发展。制定综合开发水电、交通、建材、旅游、渔业和服务业等的方案。防止不顾环保、用尽资源的开发方式,同时反对不顾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对自然资源不予开发、无所作为的思想。
三、由国家、云南省、怒江州财政按比例投资入股,同时吸收民间资本,当地居民以资源入股,共同投资开发怒江水电,收益按比例分红。
      四、有计划地进行移民安置。充分保障移民的补偿费用,并按股份分红,保证他们能在迁居地安居乐业。
      五、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民俗博物馆。保持其独一无二的地理奇观和珍稀动植物,以确保这一 “世界遗产”得以保存。建立民俗博物馆,对当地独特的民间文化、风俗予以开发、保留。
怒江水电开发模式也是我国坚持生产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模式。通过努力,我们要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230257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