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2018

声望:0

Smknow 第 5521877 号会员

roger2018创建的话题
暂无话题
roger2018评论的话题
2018-11-02T20:02 评论了 joyce7694 创建的话题 › 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分析
这是道分析题,至少你应该解释人的慧指的是什么?物的智指的是什么?缺少核心分析的内容!
2018-10-30T20:20 评论了 763314920 创建的话题 › 忘记培训套路,答2017国考儒之柔理解
首先,非常赞同楼主的一个观点:“忘记培训套路”。很多培训机构总结出来的套路模板已经过时了!对于早几年的国考申论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对于近几年的国考申论,真的没啥用!!!就像楼主说的那样,套写起来会很别扭。如果说都能用套路或模板答题,那也太小看国考命题人水平了。
题干要求“准确、全面,有逻辑性”,前两个要求比较常见,尤其概括题里,经常会遇到。而“有逻辑性”这一要求,应该是近两年国考分析题里才有的(大家可以留意下!)。我觉得吧,这就是体现命题人的水平的关键地方!肯定在作答方式上跟以往有很大改变(就为了证明,套路答题---必死!)。所以,我的理解是,不仅仅是要分段、分条式的罗列要点,更重要的是,答案内容上一定要体现逻辑性。
所以,我对于这题的理解是,不是仅仅先列举水的意象,再列举儒之柔的意思,然后简单过渡一句,他俩有联系,而是要重点分析水的意象与儒之柔究竟有何联系这一逻辑性。如果,单单分段、分条罗列要点,也许能拿到点分数,但肯定会扣掉“逻辑分”,这个分数应该是这道题目最为关键的也是最能拉分的地方。
因此,对比三者的答案,我更倾向于76+的,至少在逻辑性上,最能体现,列举了水的三个意象及儒之柔的三个方面,且能一一对应。楼主的答案,水的意象写了四种,而儒之柔写了三个方面,在分析时至少没有一一对应起来,仅能体现有条理性,逻辑性上不是很强。另外,楼主最后一段答案要点,单独做个总结,写了这么多字,我觉得应该偏离了本题的关键。这道题重点是要有逻辑性,具体体现在分析水的意象及儒之柔二者的联系上。同理,知乎大神的答案,也没有体现逻辑性这一点。
以上,是我的个人的理解和分析,纯属交流,也许我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但非常赞同楼主“忘记培训套路”这一观点。毕竟公务员考试是不公布官方答案的,多思考,多交流,多进步。
其实我写的答案跟76+的答案还是有区别的,主要体现在对水的意象及儒之柔要点的概括上。水的意象及儒之柔,我概括出来的分别都是两点,且也能一一对应,而不是三点。主要区别就在这里。暂时不码字了,有机会再讨论吧 o^_^o^_^
2018-10-29T19:45 评论了 MannyLee 创建的话题 › 申论晴天公考和大湿朱华大家有了了解过吗?
呵呵,自己听听,对比下就知道了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64043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