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6T09:13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今天说一下答题节奏。 首先说一下,答题节奏只是技巧,答题内容才是王道。 先说看到一题后的思考时间。这个因人而定,有些人习惯于思路非常清晰了再开口答题,这没什么问题,但切记时间一定不要过长,那么多眼光盯着你,在等着你开口,这种压力下你让考场沉默的时间越长,对你自身的压力是不断增加的,这可不比你平时的模拟,真实的战场对你的心理会是一种摧残,我认为,最多不要超过三十秒,要不你会先扛不住的。所以,在模拟的时候,你就要不断摸索如何才能缩短思考的时间,也要适应这种短时间理思路的节奏。 我在考场上思考时间最多十秒,有时候是秒答的。因为见的多、识的广,我对一题的考点定位是非常准的,我思考上用的时间从来不是这题我要具体怎么答,而是我要定位围绕哪一点说,以点带面,逐步深入。 这种答法下,我一般是先开口,说完一句的时候,思路也就在慢慢想下一句该如何说,所以我考场上说话比较慢,大家每次看中央开会答记者问应该能感觉到,虽然有些记者的提问是事先安排好的,但不可否认,真的有些问题是没有准备的,发言人表达上就没有一个快的,因为他也是边答边组织语言,当一个人找到一件事情的核心时,是很容易边思考边答题的。 这种答题会让考官会觉得考生逻辑缜密,说话稳重,这也是要考察的公务素质最重要的一块。 当然,凡事不尽然。一般来说,男生容易掌握也喜欢慢说话的节奏,女生往往说话节奏比较快,说话快慢并不是面试考察的打分依据。如果你对一个问题还没有水平做到精准的把握实质,简单就能说明白,我反倒劝你说的快些,因为说的慢了你很有可能把时间答崩,答一题巨耗时也就离挂不远了。 大神答题一定会言之有物,一般情况下会是新闻发言人的节奏表现,说多说少完全可控,要做到这一点,还是那句话,千锤百炼,始得真金。通过不断的长期的痛苦的自我否定和提升,从见到面试题臣服于它,成长为站在面试题前傲视于它。 |
2018-03-15T09:33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今天说下公务系统里的人际关系题。 没进入过公务系统的考生,对一些微妙的人际关系理解的一般不深,我认为这类题考的是一个考生的情商,即没人教你、指导你的情况下你对人际关系的感觉在哪个层次。 举个真题来说一下这个问题吧。 你分管的副职领导给你今天安排了一项工作,你正干着的时候,单位正职领导把你叫过去,也给你安排了个事情,你怎么做? 作为一个系统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我秒选先干正职领导安排的事情,哪怕是出去交个话费、买包烟,这是政治素养的问题,正职安排的事情一定会是优先级第一的事情。 当然,这就对副职领导安排的事情肯定有冲突,它的出口有两个:一是你所在办公室毕竟是个团体,你真忙不过来,事情一定不能耽搁,你可以叫某个同事帮把手,(你可以说你也会经常帮助忙不过来的别人,很有团队意识)。二是大家都很忙,你可以去和你的副职领导沟通下,说时间上可能会拖后点,不能耽搁的话副职会重新安排的。 我的思路是切记,不要正职领导安排的时候,你直接跟他说我手上正有事,或者感觉忙不过来了去找正职领导沟通,副职领导都不会让你这么去做的。 最后说一下,我刚进入系统,工作经验和能力可能还不够,以后一定要迅速成长,让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能同时有条不紊的开展多项工作。 |
2018-03-14T09:31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本帖最后由 叶一秋知 于 18-3-14 09:34 编辑 这两天陕版有个帖子“ 对,我就是看不惯某些公考培训班”,让我也有一些感触。 今天说下我的一个学生。 我比较宅,生活、工作多以个人为主,圈子少而精,不爱理杂事。这些年公考也陆陆续续帮助过一些人,他们中有的考上了,有的也没有考上,面试能不能过关看分差,也看个人素质。 我只对其中一个人印象非常深刻。 我以前在周至一个乡镇做公务员,政府驻地的村支部书记我经常打交道。有人可能还记得,陕西前几年在村干部中招过一批公务员,他当时就考了,还行,进了面试,不过他们那批人总体分数都很低,就这,当时招两个人,他考了第四名,比第二名还差6分,面试要逆袭,要比人高三分才行。 我和他有些交道和交情,因为工作总是有交叉,经常接触,他进了面试也很急,毕竟四十好几了,今年考了,明年不知道再有没有机会,就咨询我说要去市上报个保过班,2万的那种,他在村上大小也是个包工头,大家懂的,不缺这点钱。我当时随口就说,那也要看面试班的水平,你先少花点钱,看看能学到东西不,他就花了几千先报了个几天几夜的面试班,我以为这事情就过去了。 临近考试还有半个月了,他又找到我,说上次报班回来之后,心里还是很虚,毕竟分差有点大,他又问我还要不要报那个2万的辅导班。 我对辅导班一直不感冒,两次面试,一次全场第二、一次全场第一,相信也秒杀了一批从辅导班出来的人了,我就跟他说,报2万的班你这钱肯定花的起,问题是你到底能不能考上,不要花了钱,还考不上,那就冤死了。这样,我晚上抽空看看你面试的水平,看看能帮帮你不。 晚上让他答了三道题,他可能也有点紧张,我完全看不上,这都答的是个啥嘛,考官能给平均分都是给很大面子了。他还不服气,说培训了几天,就这样答的啊。不管怎么说,人还能接受意见,我给他指出了几处致命的缺陷,人家也还能听的进去。 看在以往工作的情分上和每天好烟好茶伺候的份上,我对他是真用心了,人家好歹是老大哥,我在题目上不留情面的骂,在私下亲哥的哄,折腾了我一周多时间。 面试场上他发挥的还不错,总算把第二名干掉了,第一名分差太大,我上我都心里没谱,更不要说他了。不管怎样,好歹考上了,结果最重要。 事后,这大哥很高兴,硬要塞给我一个大红包,他考的就是我们乡镇,以后工作上就是同事,我没收,他抚不过面子,给我买了一提好烟酒,以后见面,对我客气的很。 一年后,我就考走了。 |
2018-03-13T09:59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今天讲一下如何提高自身综合面试素质。 面试考的其实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谁的三观更正、更成熟,谁就有领先的身位优势。 一些人信奉考试的时候临阵磨枪,看到自己进入了面试名单,赶紧买书,赶紧报班,力求速成,这是对面试还停留在非常肤浅的层次。 当年,我大学刚毕业的几年,到第一次进入面试考场轻松过关,现在细想其实我还是做了很长期的准备的。 我对时事政治一直都很感兴趣,没事就看看网页,浏览下这个方面的相关信息,但当时我这样做还是针对性不强。 推荐几个方向,大家有时间多留意一下。 一是半月谈。这个笔试用处很大,面试应该也有用,因为要订阅,网上找这个我嫌麻烦,所以我当年就没怎么看这个。但很多人推荐,我相信大家的眼光。 二是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申论高分必看,面试高分必备。看看咱国家顶尖的笔杆子是怎么下笔的,能学到皮毛都是个人的福分,我当村官的时候每天必看。 三是凤凰卫视的时政评论节目,我曾经追了一年多,这个挺有意思,也没感觉到是在学什么,时间长了你对一件事情的定性就会很快很准。 因为这些长时期的积累,所以我面试复习的时候仅仅是在找节奏、找感觉,这样提升起来就非常容易,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面试的这种长期性准备过程,不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倒在面试场上真的很冤。 我一直认为,一个面试大神,在题目没出之前,他就已经确定具有了碾压全场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日积月累的。 |
2018-03-12T09:34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今天说下双向思维。 什么是双向思维,就是一个问题我们总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它,如果说大部分人都答的是正面思维的时候,你从逆向思维来说服考官,如果成功,你一定是拔尖的分数,哪怕答的稍微有点烂,考官一看勇气可嘉,应该也能给你个平均分。 注意,政治立场坚定的题一定不要逆向思维去答,那是找死。再如果题中说某地某政府现在试点一个什么工程,在为人民服务上想做点新鲜的尝试,一定要坚定的说:做得好,但要注意一些具体的细节。 我所说的题就是一个什么意识形态的事情,让你表明一下你的看法。 就用2017年7月1日陕西公务员面试真题来说一下:有人说:将军之剑,不斩苍蝇;又有人说:魔鬼藏于细节当中,你怎么看? 将这个题变为一个新题:有人说:将军之剑,不斩苍蝇。你怎么看? 我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一下思路。 正面答法: 1、这个观点说的是成大事要着重谋划全局,不要拘泥于一些小的细节,我很赞同这个说法。 2、这也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抓重点、抓根本是最重要的环节。(接下来说一下方向正确有什么好处,方向性错误如何南辕北辙。) 3、当然,我们在谋划全局的时候,也要不断的完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也是很多事情证明过的。 4、在工作中,我要加强学习,思想、政治绝不抛锚,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敬畏之心,可以做错事,但绝不做糊涂事。 反面答法: 1、这个观点说的是成大事要着重谋划全局,不要拘泥于一些小的细节,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2、我之所以认为成大事也要关注小的细节,是因为这个社会已经逐步发展成熟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而最终走到最后的不一定是最早的、方向非常正确、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很有可能是追随的,将细节做到极致的人。 3、我认为从一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很多时候我们是在边学边做,不断成长,我们很难在一开始就有把握大局的能力,相反,只要我们关注眼前,关注当下,做好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我们最终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4、我如果有幸进入公务系统,我将把自己当做一颗螺丝钉,领导要我怎么做,我就将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做好,我相信只要我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一定能在工作中做出出色的成绩。 这个题目不牵扯政治立场,完全可以自由发挥,谁能说我反向思维答题就答的不够正能量。敢于反向思维答题的考生我认为从能力上是要比正面思维答题的考生要强一些的,考场上考察的是一个人自圆其说的能力,谁的水平高,谁就能得高分。 当你看到一题下意识的觉得正反两个方面都能说几句,迅速以一个方向为着重点开题,不要害怕哪个方向说错了,切记不要想两个方面都当重点,没有侧重点会让考官觉得这个考生人云亦云,没有思想。 |
2018-03-09T09:10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本楼主也浮躁一把,今天休息,不更新,下周一看心情更新。 ![]() |
2018-03-08T17:12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浮躁不是啥好事啊,急功近利是我辈俗人都免不了的,但我老觉得只要做人坚持,肯付出,各行各业都是能有所建树的。这个社会的竞争除了拼爹,还是给奋斗者一丝空间的。 还是希望广大考生戒骄戒躁,潜心耕耘,龙游浅底,一飞冲天。 |
2018-03-08T09:49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帖子越发越茫然,楼层都是我盖的,到底有没有人看哦,同志们也给点反馈撒。 |
2018-03-08T09:45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第四天,讲一下看一眼就懵圈的题咋办。 一般来说,现在各地省考的主体思路还是出题不管难易,起码能够让人都能看懂,让所有人都能有点话说。我今天想说的方向针对两个方面:一是考题真的不知道说的是啥,二是知道考题大概说的是啥,但是不能肯定,怕答着答着偏离了它的本意。 对这两个方面的突发情况,我认为,考生要做的首要任务是不要慌乱、冷静应对,至少要让考官觉得你很镇定,哪怕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奔腾。 我认为省考这样出题也是一种策略,我最近在qzzn看过一篇帖子,说的就是楼主第一题就懵圈,他是怎么做的。 大家要有一个共识,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站到面试场上的,智商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你一看就不知道怎么答的题,你的竞争对手其实也是很茫然的,这种竞争环境下比的就不是谁比谁把这题答的更好,而是谁在这一题上犯的错误要少。 他的答题思路我很欣赏,第一句话就说,各位考官,这一题我可能理解的不深刻、不到位,下面我就以我个人对这道题的理解来说一下自己浅薄的看法。 然后尽量言简意赅的答完这道题,以平和的心态尽力将接下来的题答好,最后下考场,他的分还不低,竞争对手有一个直接就崩盘了。 考场上不要怕表达自己的看法,但自己难以理解的题还是尽量答的中庸一点,这样就减少了犯错的成本。 突然想写这个方向的东西,于是专门上网找了一下真题,就用2017年7月1日陕西公务员面试真题来说一下:有人说:将军之剑,不斩苍蝇;又有人说:魔鬼藏于细节当中,你怎么看? 这一题前半部分说的是成大事不拘小节,后半部分说的是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把后半部分不要,那这题就是一道上面我所说的题型,难度直接翻倍,因为短暂的考虑下,考生很难形成成熟的思路,答题方向又太大,很难把控。 最后总结一下,遇到难题,考的不是你理解的深度,打分的依据将是考官看你答题的整体状态,答题内容倒是其次,所以,哪怕有慌乱,尽量装镇定。 |
2018-03-07T09:20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本帖最后由 叶一秋知 于 18-3-7 09:32 编辑 第三天,说下答题时间如何掌握。 答题时间并不是衡量成绩的标尺,答题内容才是。 但答题时间的掌握也需要技巧,前半程的签位你可以多说点,因为考官精神还兴奋着,有兴趣听你多说些,说的好了分也不会低,但后半程的下午场大家还是要注意,能言简意赅最好,切记不要为了把时间说够,让考官觉得你很有条理而长篇大论。 我个人的答题风格也不断在演化,有时间用的多的时候,也有少的时候,这个不是很重要,但切记一点,一定不要为了撑时间把题答的又臭又长,一上来就一套培训模板的答法,不把条理说完不结束,这是取死之道。 两次重要的面试,都是三题,限定9分钟,加上思考时间,我每次最多答六分钟,我的答题风格是说一句就是一句,每一句都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表达,绝不说虚话。 这就跟有些领导开会一样,如果照着稿子念,都是一些空话、虚话的话,下面就睡着了,考场上的考官基本都是系统内的领导,他们见多识广,一看你来虚的,在抵触情绪下,谁还会给你高分。 考场上不要害怕表达思想,对一题的观点的好恶完全可以自由表达,但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历练,培养自己成熟的世界观,这是高水平答题的关键。 组织类的题型很容易答的时间很长,因为很多事情的安排、处理一说就不容易刹车,其实这类题型很简单,考官就是想听一下你的具体做法,你就答领导安排你后准备怎么干,关注于把其中一个关键的细节做好就行,让考官觉得你有把握事情实质的能力就行。 千万不要这样答: 1、领导安排我了,我很重视。(怎么重视你却不答) 2、我会前期做好准备工作。(细节不说,光说框架) 3、活动开展的时候密切关注。(不答关注的具体细节) 4、总结,上报领导,下次争取办更好(这个完全是走过场) 举个例子,领导安排你元宵节搞一个活动。 你就把着重点放在我想搞几个活动(灯谜、跳绳、踢毽子、知识竞答等),以及为了把这些活动搞好,我要怎么调动人、财、物。 |
2018-03-06T09:53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第二天,说下应急类题型如何答。 我一直认为,要答好每个类型的题目,你首先要知道考官希望通过这一题考察你什么。应急类题目是每年必考的题型,因为它考察的点实在是太全面了。 应急类题很难答出亮点,因为它考察的是一个人高强度压力下处理公务的水平,很多人都没有进入系统,而应急类考察的是一个人的协调能力和领导水平,考生往往答的比较书生气或者模板化,这都不是考官想听到的。 我认为这类题型考察的是考生的现场气场,通俗点来说是考察你是否镇定,是否镇得住考场的场子,至于说什么,其实并不重要。 它的答法模板是这样的: 1、稳定现场秩序 2、选出群体中的代表,现场听取民意 3、尽量安抚,适当答复,将登记的民意呈领导阅。 4、看能不能总结下经验教训,争取下次不再发生,或发生后能更有效处理。 这个答法没有问题,考生的分数决定与你这样答的时候是否镇定,是否能说一些与处理事情紧密联系的细节。 我挑战过一种不同的答法,下了考场我也心里没底,但分数证明考官愿意听,这种答法是基于领导派我来就是办事的,我不是来走程序趟趟的,我争取最大权利化的现场处理,当时的题是拆迁引起的集体上访: 1、拆迁时候群众想多要点,这是很正常的 2、我做些工作,稳定现场情绪,选出群众代表来协商。 3、合理的要求可以答应,不合理的要求我登记上报,三到五个工作日给答复 4、下来后,我要查一下拆迁过程是不是有违规操作的问题,如果有,严厉查处,给群众一个交代。 这个答法有冒险成分,建议考生不要模仿,我想说的是,我答的这样激进,还能得全场最高分,其实不是答案的问题,而是我答题的气场已经完全镇住了考场,这种强大的自信让考官能够相信我进入公务系统的综合素质,这才是最重要的。 |
2018-03-05T09:32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本帖最后由 叶一秋知 于 18-3-6 09:58 编辑 周末带娃,不更新。 这周谈一下我考试的心得。行测和申论不想谈,感觉水平还是不够,怕误导大家。谈谈面试吧,这个我有信心,混迹论坛、yy这么多年,也只碰到一个让我服气的。 因为我不是搞培训的,我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吧,每次说一个方向的思路。 今天说第一讲:公务思维。 老实说,我认为面试有本身的素质基础,我当年第一次进面试考场就拿下全场第二,与自身一些生活、学习、工作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但菜鸟也能轻松上岸,证明这事并不难。如果说面试时让你骗考官,那这话有点难听,但让人看见更光鲜的自己,让这些考官感觉你以后可能行,你可能是我们要的人,这样就讲究考场上的说话技术了。 一些人从事过相关工作或者就是基层公务员,他们就会有一定的基础,面试成绩肯定平均分以上,但新人我认为也没必要感觉可怕,因为我当年就是新人。我认为不管新人还是熟手,最关键的是,如何让对面的考官觉得你进来了,就算现在水平不行,也觉得你以后肯定能成长,这才是面试的关键。 简单来说,考官会现场判断,你有没有公务思维,是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材料。 公务思维首要的是,你要讲政治。你要有最基本的判断,政治的基本规则你得懂,不是非黑即白,那是屈原。举个真题当例子,你是新人,发现单位有小金库,你怎么办。 政治小白就会马上去举报,去吧,出去了,考官也就把你pass了。 我来说下这题的思路: 1、单位私设小金库是不对滴 2、小金库是历史产物,也有些积极的因素,组织一些团结大家的活动也会起到好的效果 3、现在国家明令禁止了,这肯定是违规了,我要跟领导汇报下 4、领导如果一意孤行,我就向更上级反映。 这就是公务思维,凡事处理都有一定的程序,你一定要把程序走完。公务思维带有辩证法思维,存在即合理是它的核心,考官也想通过这个考察一下你看一个问题的综合能力。 |
2018-03-01T09:23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这是一个残酷竞争的世界,赢者通吃,只问结果。我何尝对自己不残酷,多少次考试的最后关头,我让媳妇抱着孩子去我老丈人家,不是我不爱他们,而是我明白,凡事要得到,就必须有割舍,你想面面俱到,还要有好成绩,只能是一厢情愿。 我刚毕业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学习,怎么应对两张考卷,天真的认为我只要每天做一套两套题,时间长了自然能考上,这对自己是不负责任的。回想起我闭关一个半月的日子,是高强度、高压力下的氛围使我自己开了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说,学习没有诀窍,当你真正投入进入的时候,在长期高强度的训练下,终究有一天,你也会顿悟,你也会有质的提升。 如果你的耐性不够,我建议你从专题板块做起,这样,你的目标方向就很明确,就是一类一类题不断的攻克,当你把每个板块的真题都能在讲究时间效率的情况下做的不错,你整张卷子成绩自然也就起来了。 |
2018-02-28T17:18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再次征战考场已经是两年以后,也是无奈之举,没办法,家在城内,来回总是不方便,当时考的时候只想找个难度小点的上岸再说,城六区也怕考不上。 然后我就被考懵圈了,因为题型已经变了,8个选择的数量计算题我第一次见,以前复习讲究策略,数量计算一半靠算,一半靠蒙,蒙对的概率还超过四分之一,因为里面有些奇偶规律之类的小技巧。结果直接被数量计算题放倒,前面三道题我都算了有五分多钟,硬是一题都没算出来结果,时间眼看不够,我整个放弃了计算题,全部选E,将重心放在了检查不确定的题。最后数量题好像全军覆没了。当年考了170+,差好几分进面试。 更让我崩溃的是,我过后又重新掐时间点做了一遍计算题,做了将近四十多分钟,硬是只算出来3道题,也就是说,计算板块我真是拿不了分的。 冷静下来后,我知道我下来该怎么做了,我买了厚厚一本行测专题真题,只做数量计算,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只做这个专题。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第二年,我计算板块10道题硬算出来8道,因为专题训练,时间做的也还可以接受,时间非常紧张,我将常识题放在最后做的,有将近20多题是扫一眼给答案,最多10秒。那是我考试时间用的最残酷的一次,后来成绩下来,证明我赌对了,我考了190+,一个我认为根本考不了的成绩。 |
2018-02-28T09:19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我第一次上岸时的面试,签位是8号。 签位理论上是有优劣之分的。一般来讲,前三号对考官来讲是为一天定基调的签位,我有一次遴选考试,前三个考生过后很长时间是在等待的,因为考官要讨论,综合三位的表现,定位一天的高、中、低档。因此,对考生来讲,前三号一般是不愿被抽到的,因为表现再好,很难飚高分,还很容易紧张,影响正常发挥。 下午最后的几个签位也不容易得高分,因为考官疲惫了,你说的内容基本前面的考生都听过了,没有多少新意,给高分对考官来说也是有风险的,他们想着打个差不多的过去算了。 但凡事都有不尽然,我前一阵在论坛看过一个帖子,就是1号签位全场第一,而我第二次考市级部门签位是最后一个30号签位,也是全场第一,所以,对有深厚准备的人来说,签位其实并不重要。 我考试第一次进面试的时候,听到一些前辈说,你进考场的时候,其实分数就已经打出来了,我觉得太诡异,不大相信,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不得不说,这句话也是我现在想告诉大家的。 简单来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准备到了什么程度,你就是什么成绩,所以,我帖子的标题是“人生有路,勤学为径”,面试是这样,笔试亦如此。 为方便大家理解,我把面试简单分为了几个层次: 第一档:78分全场平均分 第二档:80分你可能领先对手一两分 第三档:84分能进全场前五 第四档:86分大神级别的存在 我大学在西安上的,学校里也是院系一个社团的负责人,不复习的状况下,我当年的水平是在第一档和第二档之间的,第一次上岸的面试,我全场第二,仅比第一名少0.2分,从表现情况来看,我进入了第三档到第四档之间。 笔试和面试的提高都是很困难的,常年考公的人应该深有体会,我下面来说一下我面试的复习和进化过程: 第一阶段:我也很茫然,因为我第一次进面试,用我媳妇说过的话,你这样肯定挂了。我能磕磕碰碰把一套题打完,手部小动作很多(这是紧张的下意识反映),嗯、啊、这个等词不断,看了面试书,我觉得我还有差距。 第二阶段:进过一周的自我折磨和调整,我能大概答出答题模板的水平,没有自己的思想,也不敢有自己的思想,话还挺多,时间答的也还充实。 第三阶段:我开始逃离模板,因为模板把人答的像木头人,我希望能磕磕碰碰的用自己的答案来说出答案,不介意说错、不介意说了让人笑话。这个阶段时间比较长,有个2周时间吧。 第四阶段:我学会了回避雷点,知道考场上有些尺度的话不能说,哪怕是自己心中所想,我开始探索如何圆滑,如何公务化的答题,因为我不是体制内的人,当然说不出体制内的话,我拓宽视野,网络上,习题上,论坛上反复探索,追求答题的准确节奏。 走上考场是复习了一个多月之后,在不断的否定自己之后,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答题套路。 |
2018-02-27T16:29 评论了 smknow_tstf 创建的话题 › 人生有路,勤学为径。 |
本帖最后由 叶一秋知 于 18-3-9 12:42 编辑 我在论坛发过的帖子很少,但时常关注,历次考试的时候论坛也是最给我营养的地方,今年刚走上了领导岗位,回顾走过的路程,有辛酸、有坎坷、有彷徨、有辉煌。 有三次考试是我历历在目的,一次村官考试,考到了长安;一次公务员考试,考到了周至;最后一次上岸时进市级部门。 身边的朋友都把我当励志的典型,但他们不知道成功背后的汗水,人们往往将辉煌示人,辛酸确是只愿向最亲近的人诉说。 大学刚毕业,当时还是200分制,我当时的能力基本上考在105左右,这个成绩相信很多人都看不上,村官考上公务员的那次,我考了119,我记得我的竞争对手第二名考了108,面试全场第二,我毫无压力的上岸了。 不排除一些人很聪明,他们能很轻松的考120+,我这个帖子是鼓励向我当初一样还处于迷茫、彷徨期的小兄弟们。 提升的10多分不是毫无代价的,119的成绩当年在城六区都是有竞争力的,我很欣慰这个成绩,这个成绩也是我应得的。 我村官时,认识了我的媳妇,她是西安一个事业单位的,工作稳定,收入比我高,她跟我结婚时,喜宴桌上很多她的同事都为她感到不值,因为新郎看不到前景。当然,现在的她的那些同事,很多已经被我甩到身后了。 结婚那一年,我媳妇和我在租的房子里说,我跟你结婚,是看上了你,你有能力,绝不止于此的能力,你要相信你自己。然后,她把我按在房子里一个半月,就这一个半月,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玩起了题海战术,但现在回想起来,题海战术对行测是很有用的,但要拿下申论,题海不够聪明,也带不了我成功。那一次上岸,申论救了我。 我说一下申论我当年是怎么复习的,希望需要的人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路数: 第一步,做一套真题;第二步,认真学习真题提供的解答的答案;第三步,稍事休整,重新做一遍真题。当时的一套申论真题,我是花一天时间做的。 没日没夜的闭关一个半月,我的成绩提高了15分作用。 今天先说到这,改天说我第一次上岸的面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