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望:0
Smknow 第 6145463 号会员
2025-04-09T10:10 评论了 wyxk1101 创建的话题 › 2024年郑州事业单位考什么 |
郑州市直和省直考的卷一样吗 |
2025-02-07T08:18 评论了 wyxk1101 创建的话题 › 县区检察现在还能去吗 |
事多不多,待遇能保障么 |
2025-02-05T16:42 评论了 wyxk1101 创建的话题 › 公考高分--申论重在表达,行测要在投机 |
本帖最后由 wyxk1101 于 25-2-20 15:53 编辑 (五)谈谈申论-大作文 大作文是一种写作,也是一种创作。 创作这回事,我理解是一种表达,首先你要有思想,汹涌澎湃的思想,急切的想要将它表达出来。 抒发个人封闭的情感的叫孤芳自赏,反应大多数人的情感的才叫人民的心声。那么申论考试,就是要将出题人的思想以出题人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孤芳自赏式的自娱自乐,这很重要。 “文以载道”,经济学家与经济著作家的区别是,前者只需要研究经济,后者却还需要研究文学,只擅长经济还不够,还要将擅长将它阐述给大众,并且采取越轻松的方式越好。 所以为什么要读书,倒不如先想想为什么要写书。 这里请允许我举一个例子,我喜欢的名人之一--大卫李嘉图(1772-1823)。 这个天才首先是一个商人,一个天才商人,真正的财富自由者、资本家,其次是一位经济学著作家。在他中年时发家致富已经不能让他看到人生的意义,于是他开始寻找在知识领域搞点什么。 他将古典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和赋税理论系统的表述了出来,写成经济领域的一本传世著作,他的一生是短暂而伟大的。 我把他的生卒特意标出来,用意是想告诉大家,他已经是200年前的人了,并且在他短短的50岁余的生命历程中,取得的成绩竟是如此不凡。 研究是一种能力,但能将研究的成果表达出来,为大众所知,更是一种能力。 接下来:我们用一段例文来继续说明 优良的家风,能够为良好政风建设奠定基础。政治风气事关政府形象和社会治理水平,政治风气越好, 政府治理社会水平和治理效能就越高,进而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助力。政治风气的好坏与干部自身 素质的优劣密切相关,深受良好的家风熏陶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更能以身作则,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的侵袭,从而营造良好的政风环境。曾国藩笃行务实的风气带出了一帮实业家,为清末的政局带去了 活力;老一辈革命家勤俭节约、踏实工作的家风传承也成为了新中国的欣欣向荣的重要保障。因此,拥 有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国家拥有良好政风的必要条件。 这种写法很大胆。分论点之下,不用过渡,直接点出分论点的重要,进而理证和例证。 它可能算不上一篇好文段,它的论证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它的逻辑和结构也过于朴素和单薄,它甚至没 有论点的优化和语言的优化。 但是,你不要忘记这是一场考试,这是一场时间短、材料长、能写完就很不错的考试。 可能恰恰是简单直白的文章才能给评卷人以最美的享受和认同。 我想强调的是: 你的写法是否能让评卷人一眼就找到你的论点,一眼看到你的论证过程,这很重要。 通过简单直白的写法将文章的逻辑和结构清晰呈现在评卷人面前,一览无余。我觉得这是议论文最重要的 东西,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间短、材料长、写作任务繁重的状态下。 继续下一段: 优良的家风,能够为高素质公民的培养提供沃土。高素质的公民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 的基础,优良的家风对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至关重要。近现代以来,以钱学森、钱钟书、钱三强为代表的 钱氏子弟,在各领域都有着不同凡响的成绩,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是高素质公民的 典型代表,在他们身上,都体现着“钱氏家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优良家风。反之,“富不过三代” 的古训不断在纨绔子弟的身上演绎,缺少良好的家风,进而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迷失自我,甚至走上违法 犯罪的道路。可见,个人卓越成就的取得,为国家贡献的做出都与良好的家风不可分割。 不妨再大胆一点。三段分论都这样写,让评卷人再清晰一些。 我们总在强调论证形式要多样,语言要优化,但这些能力不是所有人都能短时间具备的,即使具备的人在考场那个时间段内也未必发挥的出来,与其在瞻前顾后中绞尽脑汁不如在闲庭信步中直抒胸意。 这样直白的感情可能来的更猛烈,更能打动评卷人的心扉。 通过备考你会发现,当人到了一定程度,就要转而在知识领域寻求点什么,你还会发现,艺术(音乐、绘画、文学)、哲学、经济、法律、星空、健康、历史,每一个领域都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能将我们从日常内耗中解脱出来,值得我们前去追寻,孜孜不倦,如痴如醉。努力的意义,在于带领我们去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追寻更精彩的人生,这很马克思。 申论的表达正是如此。 此外,我还想说的是:申论的备考,首先你要有个全面的思维,认识申论是什么,干什么的,这样才能做到能读懂题,不跑题,问什么答什么。 其次是在做题中具体的去找点,细致深入的去找,不厌其烦的去找,同时还要把握住大方向和文章的走向,不至于太过深入而迷失。 再次还要能写出来,也就是表达出来,用申论的语言,用考官能看懂的能得分的语言,写出来,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字数,字还得写的端正。 最后,还要不断的去纠偏,不断的去和老师的思维,标准答案的思维,摸考得高分的同学的答案区对比,去矫正,去认识和检验一些东西,并得到修正。 听到这里,觉得是不是很辛苦。 是的,创作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学习也是。要知道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简史》里系统的研究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等中国传统哲学知识,说他系统是因为他首先从春秋诸子百家开始,到唐宋的发展高峰,再到明清的继续发展,他将各派的哲学进行了前后完整的跟踪研究,论述了它们的起源、发展、变化和衰落。比如儒家,从孔子起到孟子荀子,到宋的程朱理学,再到王阳明的心学。很多人将道家和道教混为一谈,他却将他们做了明确的区分。 我印象中好像看过他一张照片,在杂乱的工作室内到处是堆砌的厚厚的书籍,他老瘦的身影,带着一副圆眼镜伏案书写。说他写了10年,读过之后我觉得10年已经算是少了,那一刻,我为他的辛苦著学实践行为所折服,做学者真辛苦。要想弄清楚一门学科,你要搜集多少从古至今的资料,还要一一将他们作深入的研学,最后还要总结归纳分类梳理出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成果,还要在它的基础之上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这也是劳动,并且是辛苦的劳动,和农民种地毫无区别。 写作即如此。 (四) 言语部分 新手爱,老人痛 刚开始考公的,不会说言语难,因为上手就可以做 只有老油子,被言语折磨过的老油子们才懂言语带给的痛 出题人可以让言语难上天,也可以让言语简单如路边捡石,有理由怀疑,我们也是出题人的局中棋。即试卷在设计之初,就谋划了平均分将控制在哪个范围,每个模块要难倒多少人。 但,既然是人的刻意安排,那么必有规律可寻 对于逻辑填空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不仅是家庭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刻,更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节点。今年春节期间,各地掀起了以春节文创产品为代表的文旅消费热潮,各种富有创意与内涵的春节文创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融合了春节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满足当今消费者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追求,为提振文旅消费注入了新活力。 对上面这段文字,出逻辑填空题会考哪几个词 无非是上面加黑的部分 可见,要么动词,要么形容词,要么副词 为什么不考其它呢,实在没办法考,难道去考“中华民族”、“春节”这样的词吗 再进一步,怎么考 也无非是把上文中的“展现”换成“突出”、“展示”之类的选项,把“雨后春笋”换成“层出不穷”、“比比皆是”。 一言以蔽之,先挖空,再以近义词来设迷惑选项。这就是逻辑填空的底层逻辑。 很多人说不能纠结选项,第一印象往往是对的。原因就在,出题人设计的错误选项,就是正确选项的近义词,就是让人看了会产生迷惑的近义词。所以为什么纠结多了更容易错,因为这就是它出现的使命。 所以考场要怎么思维显而易见了。是不是很过瘾 (三) 行测逻辑判断 近几年最能拿分的模块 一个加强削弱就包了一半分数,简直送分。最多设一点“更能”的比较选项,友友们,哪个更能选不出来么 无非就是从原理上解释,直接了当的强调,更贴近题意的论证 才能突出更合适嘛 我们活在一个时时用到比较的环境里,就像找女朋友一样,谁更适合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不是天天在面对嘛 至于逻辑推理 就是几个公式,熟练掌握后,都不用完全读题,直接找到关系词,写出几个推理公式 巧妙的是,在一个题中,写出的这几个推理公式 是可以从前到后写成递推的 (这是因为,题也只能这么给,不然出题人也很难) 剩下的就是迅速找到答案了 朴素逻辑 推荐直接用代入法解决,方便省时,准确率高 不能的,就的费时间写写画画 性价比不高 (二) 行测图推 新人害怕,老人淡然 人对什么是恐惧的--陌生!图推不过是整篇卷子里的一小隅,那一点分数小的不值一提 哪怕没怎么总结过图推,至少也能做对三五个。(对称、翻转、位移、叠加、多面体,这几个题多简单) 剩下不会做的,蒙对2个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再强迫一点,就往数量规律上靠 基本上不会做的,都是忽视了数量规律。当然不是简单的数数,难度在于掺杂2个数量规律的二次运算、数量规律和其他规律的叠加。 我想说的是: 图推是行测中不起眼的一个小篇章,无非就那么几个规律重复考 碰到不能一眼看出来的,就一个个规律代入试,大部分能试出来 此外 也总会剩那么两三个是几个规律的叠加 确实难做 这就看基本功的扎实与否和个人能力了 (一)公考的理解 对于大部分人,行测是容易的,申论是迷茫的 因为符合人的惰性。 很多人人第一次考试前,只仔细准备了行测,申论却没认真上过手。这是一 准备行测可以张手就来,准备申论却要读那么多字、写那么多字,很麻烦。这是二 行测从50提分到70,同申论从50提分到70,难度是有区别的,有的人终其考试,申论都没考到过70. 行测随随便便弄个70分,很简单 都不用靠复习的,做两套题熟悉熟悉,安排好做题顺序 把会做的题做了,不会做的一蒙 大差不差70分左右 不知道为啥还那么辛苦刷那么多题,有啥必要 申论得高分不那么容易,需要: 一是字好,二是表达好 如果字不好,让人看着眼花缭乱,看着难受,那么在考场上苦哈哈的写完2000字,最后得了个50分,不是白忙活么! 还不如写好字,哪怕大作文写不完,不也一样能得50分,起码落得个轻轻松松不紧张 申论学一年,还是50多分 那就看一看自己的卷面吧,看它是不是凌乱的可怜 想想为什么有些应届生也能考70,难道他们比备考几年的还懂申论么 申论不练字,难上70分 怎么表达好? 从材料中理解到了什么,要写出来,这就是表达 猜中出题人想要你写什么,写出来,这就是表达 |
2025-01-23T14:49 评论了 D3494 创建的话题 › 入dang问题求助 |
会要求直系亲属开证明 |
2024-12-24T15:33 评论了 wyxk1101 创建的话题 › 近几年的法硕考生是不是爽翻了? |
考法硕很难么,不觉得 |
2024-12-24T15:22 评论了 wyxk1101 创建的话题 › 近几年的法硕考生是不是爽翻了? |
就想知道,20-24年的法硕友友们,是不是体验到了考试的快乐 |
2024-12-24T15:23 评论了 爱拼才会赢啊 创建的话题 › 省直事业年终奖 |
都省直了,还担心待遇,消停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