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3T18:28 评论了 我D小宇宙 创建的话题 › “过年放鞭炮”的正解 |
参考我私信跟你说的去美国和上楼的例子吧 |
2016-10-13T18:06 评论了 我D小宇宙 创建的话题 › “过年放鞭炮”的正解 |
一、本楼这道题 因为A的思路是偏的,所以不管怎么改进,力度也不如C。 二、你给的题 “很难”的确不代表“不可以”,但力度比C大多了。需要专业人士指导,那我让专业人士来编这个小册子行不行 |
2016-10-13T17:49 评论了 我D小宇宙 创建的话题 › “过年放鞭炮”的正解 |
本帖最后由 pdfather 于 16-10-13 17:52 编辑 “许多”什么也不代表,因为不同的人对“许多”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我五岁的闺女攒了6000多块钱的压岁钱,每次打开钱包都对我说“我有好多钱”。但我们都知道,那点钱不够她离开家活一个月的。 回到这道题,几个习俗被人追捧算“许多”?5个?20个?300个?有“许多”习俗被人追捧,如果“更多”习俗被淡忘了呢?300个习俗被人追捧不少了吧?但如果同时两万个习俗已经被淡忘,你说这个文化是优还是劣? 如果A选项的“许多”换成“多数”,力度还能更强一些。因为在逻辑上,“多数”代表超过一半。但即便如此,A也不如C的力度大,因为A的思路根本就是跑偏的。出题人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是造成那些现象的原因,最强削弱就是指出导致那些现象的另外一个原因,这就是这道题要考的思路。其他的削弱方法并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力度没有这个大。 我上述两个例子,在“许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用: 你能因为有许多中国人媲美国人高,就说美国人比中国人矮吗? 你能因为有许多上海人比延安人穷,就说上海的经济不如延安吗? |
2016-10-13T16:15 评论了 我D小宇宙 创建的话题 › “过年放鞭炮”的正解 |
因为A写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比西方文化差”。 你能让姚明和希拉里比个子,然后说“中国人不比美国人矮”吗? 你能拿上海街边要饭的跟延安市委书记比收入,然后说“上海经济不比延安发达”吗? “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西方文化总体来说比中国传统文化要好,不是举两个中国传统习俗被人追捧的例子就能反驳的。换句话讲,再落后的文化,也保不齐有几个传统被别人追捧,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
2016-10-13T10:57 评论了 我D小宇宙 创建的话题 › “过年放鞭炮”的正解 |
选A。所以呢? |
2016-10-13T09:36 评论了 我D小宇宙 创建的话题 › “过年放鞭炮”的正解 |
兄弟,奉劝你一句,先找本逻辑教材认真学学,然后再做题。你所关注的东西根本就与论证逻辑无关。推荐你孙勇编的《逻辑分册》或者赵鑫全的《逻辑精点》,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虽然是写给MBA考生看的,但都很适合行测。 |
2016-10-13T09:18 评论了 我D小宇宙 创建的话题 › “过年放鞭炮”的正解 |
你没认真看我的分析。 论点是“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没错,但我说了,这个论点是出题人为“中国传统节日逐渐淡出,圣诞老人、西餐厅越来越受年轻人追捧”这些现象找的一个原因。 出题人认为,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这是题目的论证思路,也就是我所说的B模式论证,或称溯因论证。 梳理清楚这个思路后,很容易理解在给出的四个选项里,最强的是“另有他因”C选项。 |
2016-10-13T09:13 评论了 我D小宇宙 创建的话题 › “过年放鞭炮”的正解 |
你真逗。论证逻辑问的是“以下哪项 如果 为真,最能削弱”。“如果”是啥意思,懂不? 我选C的意思是,如果C为真,对题干的削弱力度最大,跟C到底为不为真没关系。 最后,你看不懂我说什么,那是因为你基础太差了。 |
2016-10-12T21:17 评论了 我D小宇宙 创建的话题 › “过年放鞭炮”的正解 |
朋友你好,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你有不同意见可以说,不要人身攻击。 |
2016-10-12T21:16 评论了 我D小宇宙 创建的话题 › “过年放鞭炮”的正解 |
西方国家经济强于我国,这是可以当作常识来应用的。 |
2016-10-12T20:31 评论了 我D小宇宙 创建的话题 › “过年放鞭炮”的正解 |
前两天一位朋友发了一道题目如下: 过年放鞭炮,上元吃汤圆,端午赛龙舟,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中的节日习俗离我们渐行渐远。90年代出生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开始在西餐厅里过生日。文化发展是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因此,有人认为,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 以下各项最有助于反驳上述观点的是: A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在西方国家受到热捧 B现代社会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源于西方社会 C国家的经济优势有利于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D能够不断吸收和借鉴正是我国文化的优势 跟帖中所有解答都没有切中这道题目的要害。本题应该选C。 首先,帖子中某位朋友说的是对的,第一步要认清题干的论证。题干论证思路是这样的: 论据: 1.许多传统文化中的节日习俗离我们渐行渐远。 2.90后开始相信圣诞老人,在西餐厅里过生日。 3.文化发展是个“去粗取精”的过程。(也就是说被“去”的是低劣的,被“取”的是优质的) 结论: 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步是判断论证模式。这是一个A模式(询果)论证呢,还是一个B模式(溯因)论证?这里面有一个十分需要注意的问题: 并不是“因此”后面跟着的就一定是结果。结论不等于结果。例如: A模式论证:(某个夏天的夜里,小明趴在窗边看雨,心想)雨下得这么大,因此,明天一早马路上一定会积水。 在这个论证里,小明看到一个可以作为论据的事实(雨下得很大),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明天一早马路上会积水)。并且,这个结论明显是他看到的论据的结果。这就是一个A模式论证。 但如果这个论证换在另一个时间点,画风就变了。 B模式论证:(某个夏天的清晨,小红从床上爬起来看了一眼外面,心想)我靠,马路都淹成这个样子了,因此,昨天晚上一定下了大雨。 在这个论证里,小红同样看到了一个可以作为论据的事实(马路淹得很严重),并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昨天晚上下了大雨),这个结论也是出现在“因此”的后面。但同样很明显,小红得出的结论并不是论据的结果,而是她为论据找的一个原因。这就是一个B模式论证。 下面问题来了:楼主给的这道题是一个A模式论证呢,还是一个B模式论证?换句话说,在出题者看来,“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淡出、90后热捧西方文化的原因呢,还是那些现象的结果?想都不用想,“西方文化优于中国传统文化”肯定是出题者为上述现象找的一个原因嘛。 接下来的事情就无需太多解释了。对B模式论证的一个最强削弱当然是“另有他因”,中国传统文化淡出、西方文化渗入的原因不是西方文化好,而是西方国家有钱,有利于他们的文化向外传播。 |
2016-09-08T23:26 评论了 Shlee1348 创建的话题 › 众所周知,西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可以解决很多 |
众所周知,西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可以解决很多中医无法解决的病症,而中医依靠对人体经络和气血的特殊理解也治愈了很多令西医束手无策的难题。据此,针对某些复杂疾病,很多人认为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有必要的 。 上述这些人在论断时作的假设是: A针对这些疾病的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扬长避短 B这些疾病单独用中医疗法或者单独用西医疗法并不能有效治疗 C针对这些疾病,医疗界已经掌握了中西医疗法结合的方法 D针对这些疾病,医学界已经尝试了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什么叫“中西医结合是有必要的”?不结合不行呗! 答案很明显了,我就不说了 |
2016-09-02T10:50 评论了 Shlee1348 创建的话题 › 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急。在线 |
X分子具有Y结构,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由该分子组成的某种物质在同类型的物质中具有很强的的导热性。很明显,分子内包含大量原子是使得该物质拥有极强的导热性所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有的分子拥有别的结构,也串联起了大量的原子,并拥有很强的导热性 B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它的分子中包含了大量的原子 C有的物质导热性很强,但是其分子不具备Y结构 D有的物质导热性不强,但是其分子具备类似的结构 你后面的理解是正确的。“大量原子”是必不可少的,并不代表有了大量原子就一定能导热啊,所以B项是符合题干结论的,无法削弱题干。 能够削弱的是C,不具备Y结构,当然也就不能串联大量原子。没有大量原子,但导热性依然很强,说明“大量原子”并不是高导热性的必要条件。 |
2016-08-30T11:26 评论了 Shlee1348 创建的话题 › 争议:婚姻的维系离不开夫妻双方彼此信任 |
婚姻的维系离不开夫妻双方彼此信任,信任是保持稳定亲密关系的基础。但仅仅信任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个人一起打发时间,体会生活的乐趣。因此,信任和共同兴趣爱好是婚姻稳定的必要因素。 根据上述文字,可以得出: A彼此信任并且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夫妻一定能长久 B 仅仅有 共同兴趣爱好的婚姻关系肯定是不稳定的 C幸福长久的婚姻关系意味着双方大多拥有共同兴趣爱好 D建立在信任和共同兴趣爱好基础上的关系是最理想的婚姻关系 题干给出的推理是: 婚姻稳定→(信任且有共同兴趣爱好) B项的“仅仅有”三个字相当于否定了“信任”的存在。“仅仅有共同兴趣爱好”相当于上面那个推理的后件为假,根据后假推前假,可知该婚姻关系不稳定。 而C选项,“幸福长久的婚姻”相当于前真,当然可以推后真——即“信任且有共同爱好”,联言命题为真,那单拿出任何一个来自然也必然真。 因此BC两个选项都是正确的。本题不是个争议题,而是道错题。 |
2015-09-04T20:24 评论了 smknow_rihj 创建的话题 › 深谈加强与削弱题目中的因果倒置 |
好帖,值得学习 |
2015-02-10T19:58 评论了 hlpsunrise 创建的话题 › 判断推理题,想不通,求解 |
行测逻辑由于是各省单独命题,出题人的素质和审核试卷的人的素质都相对要低一些,因此题目的严肃性就较差。这道题的正确答案的确是A,但是正如楼主所说,其实题干里面并没有把这两个进行对比,也就无从推出哪个带来的快乐更多。 从严谨的逻辑角度来讲,我支持楼主的答案。其他三个都不是推理的结果,而是猜测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