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涛2480评论的话题
2021-09-30T01:38 评论了 Haohsuan 创建的话题 › 在看帖子时,有位高手的计算步骤没看到
错位加减也行123减8变成115,和230约为2,567减38是是530,乘2就是1060
2021-09-30T01:41 评论了 smknow_omaz 创建的话题 › 资分速算
2乘18是36,36乘4是144
2021-09-30T01:43 评论了 省考冲冲冲150 创建的话题 › 求助同比变化量是绝对值吗?
增或减都是变化量,所以是绝对值的比较。如果问增长量最大,那么增长了0.1和减少了100相比,一定是0.1大,变化量就是100大
2021-09-30T01:49 评论了 zzz5518 创建的话题 › 行测刷题遇到做过的题目?
练习的核心在于掌握知识点。不是一套新的题目成绩就能衡量你的能力的。你如果能保证,你做过的所有题目,再次遇到不会错,且题目的考点思路易错点都完全掌握,那才是能力的体现。所以说,一套真题,完全掌握需要刷3遍。后期做套卷,用来保持手感,熟练做题顺序,巩固那个题目的知识点。
2021-09-04T12:52 评论了 图书管理员 创建的话题 › 想上70分,是不是要做数量啊?
看你自身情况啊,其他模块特别强也不差数量,如果其他科目一般般,数量其实可以看看,全国各省整体来看,如果考10个数量,其中至少3个是基础题型,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可怕。除非数量你是真的不开窍。
2021-09-04T12:38 评论了 名遠7143 创建的话题 › 判断推理:近年来,通过多项针对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情况...
我觉得d。为什么科研人员不去科普,题干中很清楚的写着,是圈内人士认为去科普是不务正业。所以结论中学者认为要提高共识,针对的是谁,就是科研人员自己啊,他们自己的圈子没有达成共识啊,他们自己就认为搞科普不重要,所以要通过d的手段去提高大家对于科普的重视。b项为什么不对,因为材料中可没说那些去搞科普的科研人员因为讲不明白结果被大众认为他们没本事,他们就不想干科普,再进一步说,也不是圈内人觉得没讲明白科普显得自己没本事,所以不去干科普,而是圈内的人士从根上就认为科普不重要,你讲的明不明白都没关系。
2021-09-06T13:08 评论了 吴真倔 创建的话题 › 应激本身没有致痛能力,但是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缓解应激可以降低慢性能够疼痛,不代表增加应激会增加疼痛,这是你自己推理出来的。例如你不吃饭你会瘦,但是不能推理出你吃饭了就会胖。这种题轻易不要增加自己的推理过程。
2021-09-04T13:12 评论了 smknow_omaz 创建的话题 › 资料分析,跪求大神简便计算
本帖最后由 海鲜面先生 于 21-9-4 13:13 编辑

资料计算你得发选项,选项决定了我们拔刀的速度,哈哈
2021-03-25T16:26 评论了 花想容1988 创建的话题 › 做了两套真题,都是50多分,我该怎么办?
我考试前三四天开始不做新题,或者做完了也不对答案,保持做题感觉就行,错了影响心情,心情很重要,加油
2021-09-03T15:39 评论了 lilith1994 创建的话题 › 言语题你扫读一遍看不懂的时候怎么办

某笔980课程喜欢用这种方式,某公言语我不清楚(某公的数量资料的知识点思路可以问我哈)。实话说,所有科目,不论言语还是逻辑资料啥的,我始终觉得技巧顶多能解决一半题目,必须掌握其核心才行。一些机构的公开课程大家看看就行,都是为了吸引学员而特意安排的题目(我就干这行的),最终所有科目都需要实打实的去学习的。言语和逻辑的加强削弱这类题,用方法和常规的语言理解去做题,别单纯的技巧,也别单纯的理解,因为确实有些题目理解起来费事,其实我举得这个例子比较简单,是为了大家能理解我的思路。
2021-09-03T15:29 评论了 lilith1994 创建的话题 › 言语题你扫读一遍看不懂的时候怎么办

最近工作忙,这是我自己悟出来的,我有一段时间全职备考,分模块练习,全天就做言语的这种片段题(我是这么称呼它)。
2021-06-22T15:33 评论了 lilith1994 创建的话题 › 言语题你扫读一遍看不懂的时候怎么办

不能这样,一定要跳出来,用逻辑思维分析他在说什么,这样更便于理解,且不会被绕进去,前期慢慢练,熟练后速度就上来了,就是一种思维模式的改变
2021-03-25T16:39 评论了 lilith1994 创建的话题 › 言语题你扫读一遍看不懂的时候怎么办
字面意思不能去看,好多都看不懂,你去感受他背后的含义,大部分就是,这是啥东西,它的好处意义,它的作用,它的负面影响,它的过去,它的未来...
2021-03-25T16:37 评论了 lilith1994 创建的话题 › 言语题你扫读一遍看不懂的时候怎么办
言语题你不能去理解题干说的内容的意思,要把它提炼出来。举个例子:
互联网使信息搜寻、沟通、协商谈判、支付等交易环节变得更加容易,显著降低了企业各种交易成本。同时,互联网聚合了群体创造的力量,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中,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这之前是互联网好)。于是,在市场机制和企业机制之间,出现了“第三只手”一-价值网络机制,即通过整合资源而不是一体化或简单交易,以开放、共享、互利、对等、协作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形成利益共享的价值共同体,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这部分引出价值网络机制)。价值网络提供了获取信息、资源、市场、技术的新机制,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发挥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外部性经济,创造了更大的价值空间,在实现和交付客户价值的同时最终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阐述价值网络机制的好处)
读完压缩一下思路:因为互联网好,所以基于互联网出现了价值网络机制,这个机制对企业好。
再次压缩:类似于推销东西的过程,推销价值网络机制。
这题最终选项:企业要重视这种机制。
2021-03-10T10:35 评论了 振涛2480 创建的话题 › 一道言语争议题,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哈哈,忽略标题,昨天一直在找言语相关材料,所以眼睛里全是言语...
2021-03-10T09:05 评论了 振涛2480 创建的话题 › 一道言语争议题,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熊晨越,我又知道一位公考大神啦,感谢!
2021-03-10T09:03 评论了 振涛2480 创建的话题 › 一道言语争议题,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我是这么想的,虽然能够促进成熟,但对比D,如果理智和前额没有关系,那促进成熟也就没有作用了
2021-03-10T09:02 评论了 振涛2480 创建的话题 › 一道言语争议题,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我也是这么想的,从源头说理智和前额没关系
2021-03-09T16:04 评论了 振涛2480 创建的话题 › 一道言语争议题,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本帖最后由 海鲜面先生 于 21-9-3 15:45 编辑

为什么青少年会更“热血”,更冲动,更容易冒险,有研究显示,这跟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有关。前额叶皮层具有负责调控注意力、作出计划、理性思考、调控情绪的能力,这部分皮层一般要等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因此,25岁之前谈理智是没有意义的。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青少年时期的大脑中多巴胺的分泌很旺盛,使得青少年更喜欢新鲜刺激的游戏

B.婴幼儿时期大脑发育相对青少年时期更加幼稚和不成熟,但也能逐渐学会控制大小便

C.大脑有“用进废退”的现象,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可通过不断训练而促进其成熟

D.很多中年人也经常有冲动冒险、情绪失控的行为,前额叶皮层发育完全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很理智





某公C和某粉D答案不同,某公答案未找。下面是某粉的。大家看看CD该怎么选呢。

答案: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25岁之前谈理智是没有意义的。

论据:负责调控注意力、作出计划、理性思考、调控情绪能力的前额叶皮层一般要等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青年人发育不完全。

本题论点讨论的是不和青少年谈理智,论据讨论的是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不完全,论点和论据讨论的话题不一致,要想削弱题干结论,可以考虑拆桥,即拆掉大脑前额叶皮层与理智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青少年喜欢新鲜刺激的游戏,但喜欢玩游戏并不能说明青少年不理智,与论点讨论的是否理智无明显关系,属于无关项,无法削弱,排除;

B项:婴幼儿时期大脑发育不成熟但能控制生理行为,与论点讨论的青少年时期是否理智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

C项:大脑前额叶皮层可通过训练变成熟,与论点讨论的是否理智无明显关系,属于无关项,无法削弱,排除;

D项: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完全后也会冲动和不理智,证明了理智与大脑前额叶皮层是否成熟并无关系,属于拆桥项,可以削弱,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2021-03-09T16:41 评论了 这兔5484 创建的话题 › 求花生十三的判断推理视频课。
我想求一份言语的,一直找不到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507681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