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则无刚

声望:0

Smknow 第 3383285 号会员

无欲则无刚创建的话题

0 无欲则无刚 2018-01-07T10:49

无欲则无刚评论的话题
2018-01-07T10:53 评论了 无欲则无刚 创建的话题 › 国考省考两次高分成功上岸经验
本帖最后由 无欲则无刚 于 20-7-7 09:24 编辑

我是13年硕士毕业,参加了国考,当时国考还不像现在130、140的满天飞,那时候130以上就是很高分了,基本是中央部委的,地市级是不多的。当年我是行测73,申论51,凭借行测正常发挥成功上岸。准备国考我是行测某图那套1000题都做过,申论也就做了2年的真题,那时候感觉基本看不懂,也没有思路。由于夫妻异地,国家公务员满三年以后,终于可以报考江苏省考,选了除三不限外自己唯一能报的岗位,结果出乎意料,A类行测78.6,申论74.5,申论考这么高确实令我惊讶,行测倒是在预料之中。
我要说的是这两次成功上岸,行测和申论我一套完整的题都没有做过。这是重点,这也是我认为我的经验会对很多人有用的原因。
看到很多人的经验都说做套题,每天一套,白天做晚上总结。我当时看了他们的经验我就觉得这个不适合我,我想一方面大多数人也坚持不了每天做一套题,另一方面好多人也没有时间。我之所以不做套题不是以上原因,而是因为我根据自身的条件做出的决定,我认为我不聪明,我能考上主要是因为策略适当。
人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自己,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策略,不能照搬别人的套路,因为条件不一样,别人的策略可能根本不适合你。我认为这是我公考乃至生活中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谨遵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行测
下面说一下我的做法,我不做套题一是我知道自己精力不够旺盛,做一套题两个小时太累,一天都会头脑不清醒;二是因为我对行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源于论坛的各位大神,行测的特点是题多时间紧和模块化,题多就要求我们学会放弃,时间紧就要求我们严格控制时间,所以我是每个模块按照真题题量严格控制时间来练习。比如一上午我做4篇资料分析,时间控制在20-23分钟,超过时间就蒙,绝不留恋;再做20题片段阅读,时间控制在13分钟以内,这样将资料分析这种比较费脑子的和片段阅读这种比较轻松的结合起来,做到在练习时就劳逸结合,自己也不累,效率也很高。到了考场上就按照自己平时的做题顺序严格控制时间答题就可以了,非常顺手。我说一下我的做题顺序,一般我是先做资料分析,然后逻辑判断,然后数量运算,这三样是花时间就能做对,一定要保证在脑子清醒的时候先做,这是根据我自己的条件我指定的策略,肯定不适合所有人,所以大家也根据自己的条件制定合适的策略。
至于行测的技巧方面,我觉得可以看看那些培训机构的书或者视频,我是看完视频以后有幸在论坛看到了花生十三和牡蛎两位上古大神的行测秘籍,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不知道现在论坛还能不能找到。特别是其中对于片段阅读的讲解,其实好多片段阅读只看选项就能选出来,大家可以试一下,通过选项之间的比对关键词,基本能排除2个错误选项,再在剩下两个中选择,实在选不出来那就根据这两个选项反推一下题干应该怎么写,再去看题干,一般能很快选出。今年的省考我的文章阅读就是这么做的,因为时间不够了。
申论
至于申论,这次省考我也没有做过一套完整的申论题,只是看了一下最近两年的申论,把每一道题都到材料中去找答案,总结出来,申论答案都在材料中,一句一句去分析归纳就可以。为什么分数这么高,我觉得一是运气,二是我字比较漂亮,三是3年的机关工作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水平提高了,单位定的半月谈,每期开篇的半月评论我都会仔细研究文章的结构,分论点是怎么提出的,后面的论证是如何进行的,有几篇结构特别清晰的我都是整篇摘抄的。后面的一些专题的文章,比如精准扶贫,城市拥堵,好多期都会连载,我都会去细读然后概括出每一段的大意,找出材料中给出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其实这些都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用不了半年,你的申论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至于大作文我也是一篇也没有写过,但是通过半月评论,我对这种议论文的框架是了如指掌,然后确定中心论点,再从材料中去找分论点。比如今年的A类大作文,我的中心论点就是:基层文化供给侧改革关键在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三个分论点,1.了解群众需求是基础。2.激发群众参与是重点。3.创新政府文化管理是保障。说实话我觉得我这个中心论点是不太准确的,考完我一直觉得偏题了。大家看一下,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全部都是材料中给的,并且我的语言也比较苍白无力,论证就是正过来说,反过来说,举例子说,很快一篇文章就完成了。
面试
面试不是我强项,但是省考好像也是考场第一第二了,虽然只有77.3分。当年我国考时报过协议班,那时候还便宜,只要1万,现在太黑了,赚钱真容易啊。国考面试我早已经忘了,重点说一下这次省考吧。我还是一套完整的题也没有答过,岁数大了,精力不旺盛,说个4.5道题就口干舌燥,中医说是伤气了,加上我认为面试不行不是因为不会说话,除了少数人确实平时聊天也很少说话,大多数人还是能够侃侃而谈的,面试不行一是因为紧张,二是没有清晰的思路。所以我很少开口说,我就是把江苏从12年到16年的题仔细研究了一遍,分类后对每种题型总结出一套模板,我是特别善于分类总结,这是强项。比如应急题:1.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救人、回复网络质疑、查封可能造成损害的东西,比如问题食品);2.调查了解具体情况;3.根据调查到的情况进行解决;4.反思、排查、防患于未然、畅通投诉渠道等等。组织计划题跟应急题基本差不多。
江苏省面试特别注重解决问题能力,不要弄些帽子靴子,那都是害人的,面试你就想成是在跟考官,也就是领导汇报工作。机关单位领导都很忙,汇报工作一定要言简意赅,直击要点,你想想你跟领导汇报你处理群众上访问题,你还先说一堆意义重要性,你当领导傻啊,重要性领导比你清楚多了。工作中我每次跟领导汇报工作都会先列出提纲,想好怎么说再去找领导。这次面试,每道题我思考差不多一分钟,说2分钟,因为每题基本说四点,每一点半分钟,有表情,有交流,有手势,说实话就是没什么亮点。我认为,只要思路清晰、言简意赅,自信,不用太流畅,基本就没问题。不要再被那些培训机构忽悠了,我看了给的参考答案,基本都是啰嗦加不切实际。

不管是公考还是生活工作,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磨炼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道路,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因上下功夫,在果上随缘,但是只要你在因上努力了,果都不会太差。这个世界没有捷径,只能不断在因上下功夫,菩萨重因,众生重果,没因何有果。

好久也没有打理这帖子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看,我这里看到自己的文章只剩最后一段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看到。最近有个计划,想招募几个人组个群,跟大家一起学习考公,受疫情影响今明两年估计都不好就业了,希望自己能为考公途中的几个人出一点力吧,可能也帮不了什么具体的忙,可能就是在备考迷茫或者想放弃的时候给你们一些鼓励,考公主要还是要靠自己,这次招募是免费的,也是我第一次,也没有经验,所以制订了两个筛选条件——本科毕业院校、准备参加公考的省份。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只是从我省力的角度来考虑这些条件的,我不想干这事干的太累,考虑学校是觉得跟我水平差不多的才能说到一起去;参加的考试最好是国考,江苏省考,因为这个我熟悉一些。山东省考也可以,毕竟我是山东人;最多招募10人,多了也顾不过来。

想来的私信自己的本科学校,想参加的省考就可以,选中我会私信通知。

也不知道这帖子人气如何了,随缘吧!

投诉申诉   隐私政策   管理规定   本站总访问量 7318372   京ICP备2024057859号  


知识分享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xplore